文 ‧ 大覺導師 秦淑德
世界亂源在於宗教不張,欲彌亂而致祥和,非宗教不可;國家社會人倫道德陷溺,非宗教之力不可拔;功利暴戾人性心靈閉塞,非宗教不得喚醒善性。
蓋宗教實為宗其道德以及人格,教人了生為主,慈悲為本而已。惟!觀近年社會宗教之風盛行,一則以喜一則以憂,所喜者眾善奉行,所憂者如:台北七號公園觀音聖像之爭、教堂拆遷率眾以抗政府公權力、野放飛禽肇致獵捕更熾……等,憂眾善信不徹、不悟、不持、不修、不行,更憂借宗教之名行釣譽之實。昔梁武帝曾問道達摩:「君勸修寺廟,廣建殿宇,可為大功德?」達摩回之:「無功無德」,何以?乃梁武帝未體佛之心,行佛之義,簡言之,乃作表象而未行真義。
宗教為養生養命之源,各教工作者務期以理性、以道德,超脫現實之著,實踐力行各教真義,倡行宗教。如何倡行宗教?須有我佛如來之精神,即大無畏、大無礙之精神,大無畏者,以宗教為歸,忘卻人我;大無礙者,跳出生死,去我見心、去卻非就是之心,則宗教倡行,眾善信體行正義,社會國家則安矣!
本教奉行廿字,「忠、恕、廉、明、德、正、義、信、忍、公、博、孝、仁、慈、覺、節、儉、真、禮、和」,為本教 宗主蕭公昌明夫子,博貫古今至理,集萬教真義所創,特重「正己化人」,本教弟子皆以此廿字洗滌人心,建築身心,則如大學之致知格物,中庸之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細觀各教聖人之所以成聖成佛,皆不離此廿字,如佛教之慈悲,儒教之忠恕,道教之道德、無為,耶教之博愛,回教之唯一真神;此廿字集五教萬教之真義,簡單明瞭,意義深遠,人人終生奉行不渝,則人人成聖成佛,大學云:「一家仁,一國興仁;一家讓,一國興讓……。」一人行廿字,人人皆為廿字人;一家行廿字,家家皆為廿字家;一國行廿字,各國皆為廿字國;世界何有征伐?世界大同即見矣!
廿一世紀,各宗教必將聯合,摒除門戶之見,拿真誠慈悲度眾的道理喚醒眾生;法本無二,隨眾所喜,凡負任何宗教責任的人,就用各種宗教法子引渡他們皈依,以免打退向道的心,把這個「道」推進到任何民眾間去,使任何民眾知道愛生惡死的道理,民眾就不會違法、犯科,如此任何國家的國民都有了宗教思想,就不會違背國家法律,不違國家法律,他還肯作亂嗎?所有的國家都有宗教思想,彼此都相親相愛,各宗教都相親相愛,豈不是達於宗教大同、世界大同了嗎?世界不就是極樂天堂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