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期一版 廿字為心靈改革之良箴(之一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大覺導師 秦淑德

        觀今世道衰微,人心陷溺於濁海,致使眾生本性迷失,社會倫常道德混亂,國之根本遭五濁所噬之際,魔無不趁機而起,紊亂天心。然而乾坤信眾皆知,聖佛普渡眾生,皆抱一片慈心挽此延康浩劫,臨凡倒裝渡眾,而魔也以挽劫之名降世渡眾;所不同者,聖佛普渡眾生,以求達於合和之願,開悟眾生得圓滿智慧為喜;魔來世渡眾,則以惡治惡、以暴制暴,欲使一切生靈玉石俱焚。可歎啊!眾生本性已蔽,不識佛之慈悲仁愛,捨正道而就魔道,視聖賢仙佛正理為敝屣,而不屑一顧,執意尋求一時快意而暴虎馮河,有怨仇則以怨仇報之,有欺妄詐騙者以欺妄詐騙報之,雖逞一時之快,世道苦矣!現今社會暴戾之氣充斥,道德淪喪,人心陷溺日深,則魔氛越重、災劫越大,這種亂象,造成人心不安,實皆由魔所造成,而魔呢?又為人心所造;人心何以造魔?因人心不捨貪瞋痴愛,又受酒色財氣之迷,故不能得四正之心,則捨正而就偏,陷溺於迷津而不能逃脫迷津,本性輕清之氣受濁氣所染而下沉,所以才有今日治安敗壞、黑道猖獗、宗教亂象。
        本教為配合政府提倡「心靈改革」,分別於道務座談及理監事會中研議,與會者皆能內省觀照,自省自律而後正己化人,務望乾坤莫忘本教宗旨,人人皆為社會教化之中流砥柱,宏揚廿字教義醒化世人,乾坤都能以此廿字自度度人。值此亂象之際,凡本教廿字弟子,皆應閉目省思,冷靜想想週遭親朋好友,能有幾人自在清涼,以歡喜度日?是不是多數心思不快愁緒滿胸?是不是名利爭伐是非不解?雖家財萬貫能否歡喜?抑或是家境清貧能否安貧樂道?俗云: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要知此難唸的經即是自身心經,光唸而不解,越唸心越煩。這一個「煩」字是從「火」從「頁」,此火為心中欲火,即是七情六慾、四劫與一切塵障;此頁即為三綱五常,倫理道德與聖賢仙佛之理,也可說是人的良知良能,心中熾盛則良知良能盡焚,倫常仙佛之理盡拋,心頭越煩心經越無解,心行則越偏,偏則失其正,邪思淫念即起,終陷自性圍城。要如何解此心經呢?簡而言之即是捨得,捨一切身外之物,得自性圓覺。捨非一點不留,凡一切物夠了就好;自性圓覺即歡喜助人,佈施十方行善修德。不求得道而有道,不求神通而有神通,本性精神則達不生不滅圓覺妙境。
        本教宗旨是在醒人心、拾信心,化污染的心、化貪婪的心為公德心,讓社會充滿慈悲仁愛的心,讓人間都成廿字心。乾坤同道皆從無而來,為一點元氣所化,有何好爭?有何好奪?有何仇恨?有何偏執?以廿字常存先內心實踐,則身心清涼,生活就會有所憑依。代宗主引接緣人,代 宗主普渡眾生,所依靠的是什麼?就是教義、道理,每位同道在內涵上要精進,以教義、經典、務實道理來和合眾生心向善。望乾坤皆成為智者,心行大道思解廿字至理,達於正信、堅信之境,不因微言而心生怨懟退縮,應以無量心、無畏心佈施廿字臻於大同世界。興建凌雄期間,魔氛較重,務望乾坤心常存謙虛,培養中和之氣,躬行自檢則道風日長,常抱慈悲心、仁愛心而行,恕人恕物無色無相,職司其守,方不愧為廿字傳人,未來之真仙。
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3837970
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