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續25期三版)
文 ‧ 南山耕田
物類也有情義,會為悲傷孩子而肝碎腸斷,會感念人的搭救回報恩情,而自命高尚的人呢?總為填不滿的口腹之慾,吃盡了天下生靈。飢要取食,原是人之本能,但飽了又要求補,貪圖滋補的迷信,又何嘗能獲得滿足?
新店仁心綜合醫院,曾有位林先生在寒冬裏,臉色發青的衝向醫院掛急診,他在右胳臂用白布蓋住,當護士將染紅鮮血的白布掀起,赫然發現林先生的手臂上,掛滿了粗細長短不等的一條條的鰻魚,死命地咬住他的手臂!
尖針刺鰻、藥水浸臂,都無法使鰻魚鬆口,不得已將鰻魚的頸部剪斷,但許多鰻魚頭仍咬緊不放。在鰻毒已侵入整隻手臂時,為顧全生命,醫生終於作切臂手術。
原來林先生幾年來身體衰弱,聽人說用鰻魚燉補,可以強健身體,增加活力,從此每年冬天,便特地吩咐魚販,每天為他選購一條又大又肥的活鰻,燉藥補身,年年如此,不曾間斷。幾年吃食下來,身體並沒有強健起來,反而在不知不覺中,身上好像有一股魚腥味,因此被朋友笑稱為「鰻魚仙」。
那一日,林先生又到販魚攤上,因為魚販忙碌,他乾脆自己挽袖伸手進籠,想捉一隻特別肥大的鰻魚,不料在剎那間,鰻魚群起攻擊,咬住手臂不放,就此他失去了右手臂,而驚恐的一幕,將畢生難忘。
人間固然寬廣,但雷同之事卻不短少。貴州省有位陸先生,每一餐都要有鱔魚才能下飯,六十歲那年到市場買他愛吃的鱔魚,手臂探入魚缸內,打算挑隻肥鱔,不意缸內鱔魚一窩蜂地湧起,競嚙他的臂肉。
世間就有著這許多雷同的巧事,在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空間,重覆上演著,人們在看待這些故事時,心裡的知覺是什麼呢?是不予置信?是警惕?或許麻木不仁,或許有某種悲憫,悲人?悲物?
一句「滋味好」,害慘多少物類自地球絕跡,一句「補」,累壞多少無辜哀號至死!
清道光年間,浙江嘉興縣有位沈某,官至太守,家境富有,慷慨好施。然而他生活奢侈,衣著家飾極為華貴,三餐飲食十分講究,每餐皆要山珍海味,鹿肉、熊掌,食之不厭,也常以珍味宴客。十多年後,沈家道逐漸衰弱,一回生病之後,竟成狂癲之人,東西無論清潔污穢,拿到手便送入口中,煙壺茶杯,也是撲碎亂吃,東西久積在腹中不能消化,最後致傷而死。
福為禍所倚,在福中放縱享福的人,只道福報無窮,卻不見災禍正在隱藏的角落中等待,一旦福盡它便近身而來,人若沒有那富貴的福,便不會因貪享慾望,害盡生靈,以致福盡悲來,可見得福不見得真是福,往往還是造惡惹禍的根源。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