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期一版 聯誼與探討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 曾力斐

        宗教真是滿奇妙的一種人文。祂純然是一種靈修的價值,但不由自主的就牽入世俗的規範之中。宗教就是教育,要發揮教導的功能,就要有組織,要有組織,就考驗人性、面對人性,於是被迫再重新認識靈修。這就是信仰的絕妙之境。
        「大半修道者之最大障礙,陷溺於心,身被物牽,自加枷鎖,縈於苦難之中,難以自開也。」這是 無形古佛七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的光諭。這幾句話在翻閱資料時,突然映入眼簾,很慚愧,我正在思考人心自我糾結的問題,原來古佛早已指示過。可是以前晃眼就離,毫無印象。
修道者是普通人,可是跟普通人又有些不一樣,好的地方是修道者有心要求好,有一份敦促進步的心,容易出錯的地方也在此,因為知道求好,反而生驕傲心,瞧別人渾渾噩噩活著就不順眼,正如    古佛所說,自己加上一重枷鎖。
        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不容易,宗教與宗教之間要彼此尊重就更困難。當因別人不重視我教而心生不平時,可能就要反過來想,我對他教到底有多少尊重心!也許半斤八兩,誰也不比誰好。
        與他教人接觸,交換看法,應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還有一部分著重於自己內省。改換周邊的人事物,在不同狀況下生出不同的心理反應,若有心跳脫慣性的刺激,就可得到另一番領悟。
人心是有惰性的,只要用心去看,會發覺自己的反應常是制式的,每每從旁人的要求、自己的喜好訂出公式,然後不加思索的運用出來。例如:聽到什麼話就會憤怒、看到什麼作為就會高興。既然平時運作正常,就不會想去修正它。其實修道人,就是要打破這種模式,也就是 師尊說的「自加的枷鎖」。
        僅僅拿「委屈」來說,誰人不知,一出生就會,我們看小嬰兒,他一不舒服,臉一皺、嘴一扁,就委屈的哭了。大人一樣會委屈,工作不順委屈、兒女不聽話委屈、夫妻不和委屈、不受尊重委屈,小孩委屈只有哭,大人委屈就發脾氣。尤其當自己委屈,就見不到別人的委屈,或更憤怒於對方不該覺得委屈。所以往往吵架時,不僅爭是非,更爭誰的委屈大。於是委屈永遠解不開,反而不停的膨脹,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其實去掉委屈的情緒,就不再陷溺,也再不會縈於苦難之中,而豁然開解了。
        若我們抓住一切機會,跳出自我,就早日能得圓滿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362420
2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