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2期一版 是慈母是明燈 話我母親秦師淑德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‧ 胡鳳鳴

        今逢首席道監秦師淑德壽誕,我以一個女兒的身分表白對母親的感懷與敬愛。首席道監既是撫育我的母親,也是我生活修行的指導師,她為人母的慈愛呵護我茁壯,又如明燈照亮我的智慧,在黑暗中引導我走向寬容的光明出口,亦母亦師是我與母親可貴的因緣。
        我的母親,撇開教內的職務,其實是位平凡的母親,她沒有特別的學歷,也沒有尊貴的家世,對我們這些孩子,她只懂得愛我們、鼓勵我們。
        常覺得今生最大的幸福,是做了媽媽的女兒,但無形中也讓媽媽的心因我多了份掛念,對我的境遇她有萬分的不捨及擔心,擔心我會因自己的不順遂而喪志。每日與母親固定的電話通聯,她不時以一個智者的口語告訴我「凡事因緣果報,面對困境時報以感恩,苦難必念定會即早離開」,還常告誡我「要寬以待人,對於別人的事要揚善隱惡」,「其實身邊所發生的不如意,都是愛與恕的練習」。
        常久以來,我也是努力照著媽媽所教導的,將這些不如意的事,當作自己向上提昇靈魂的應用題,不斷的練習,通過才算畢業,自己的心情會變得快樂、開朗,不會不滿現狀,不會貶低他人,接受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。
        記得有一次,我因不喜歡某些人,向媽媽抱怨,媽媽回答我「妳不喜歡的人很多,但是相對的不喜歡妳的人也很多,為什麼不試著與不喜歡人相處呢?每個人都有自己個性,信 師尊,來人間就是學習,不能因為某人的想法與妳不同,就生嫌隙,那不是就違背我們信奉 宗主的教義嗎?自己無法突破自己內心的障礙,又如何化人?況且想法不同,確實有必要做,那就先試試聽聽別人的意見,再想看看是否可行!」
        另外,我因年紀輕便結婚,從未離開過家,一離開便是好遠的台北,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,雖然有自己心愛的丈夫在身邊,但對於公婆的習性不是很清楚,況且自己先生是位孝子,總希望能不要讓他憂心,所以凡事小心翼翼,做事總是忐忑不安。婆婆是大嗓門直腸子,對我,可能她老人家恨鐵不成鋼吧,覺得我不是那麼如她意,但在當時我因年紀輕,無法體會什麼人生的真諦,總認為她對我不好,心情很憂鬱、失眠及吃不下飯,人很瘦沒精神,媽媽很心疼,她說「擇你所愛,愛妳所擇」,既然當初妳決定與榮生共渡一生,所有的一切妳都得忍下及包容下。當下我將心裡的委曲硬是吞下。
        不管是對我的成長、夫妻、親子、婆媳、職場,她老人家都給我很另類的思考模式。另外,我相信所有親近她老人家的人一定很有感觸,對弟子她是以身作則,總是表現的很謙卑,因為她說道有多高,人就更應該謙卑。我不敢說她尋聲救苦,但是弟子們的事,再晚即便是半夜,她老人家定會披件罩衫爬上佛殿祈求,常常有些較為棘手的問題,就會看到她老人家長跪在佛殿上,為弟子向 師尊求情,她老人家會為求「和」,不辭辛苦忍受各種磨難。她常說她的肚子是餿水桶,裝的是人間的酸、甜、苦、辣,遇到災難太多及弟子們的苦難,她會趴在 師尊跟前流淚,希望弟子們能同心力挽三期浩劫,世界太平。
        我教弟子長期念的經典很多,應該對教、對人生別有一番體認,老師的年紀已大,對教、對弟子們,她老人家有很深的期許及期待,許多事她無法像以前每件事都參與,但是為教為道立下一個制度,讓後代子孫對教道有個依循,是她老人家現在當務首推的事務。今逢老師的壽誕,大家一起與老師同心協力,圓融一致,將教道邁入新里程,由原地出發,為社會及世界奉獻些公益,應該是給老師最大的賀禮,也是給我們自己最大的祝福,正所謂樹根要紮得穩,樹葉才會茂盛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3753083
2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