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期三版 曾子髮膚之愛如履深淵
【廿字心花故事集】將忤逆心換個孝心
文 ‧ 南山耕田
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:「啟予足,啟予手。詩云:『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』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,小子。」(論語‧泰伯第八)
曾子病重臨危時,召門人弟子到床前來,他說:「揭開被子,看看我的腳和手吧!詩經上說:『恐懼戒慎啊,好比臨近深潭邊,唯恐墜落下去;好像踩在薄冰上,生怕陷溺下去。』從今以後,我知道可以免於被毀傷了,弟子們。」
孝順的涵義極廣:食衣住行,恭敬的態度,修養品德,行善事以顯揚父母的好名聲,戒慎行為,不作惡事使父母蒙羞,慎終追遠,事死如事生,不陷父母於不義……等等,都涵蓋在孝道的修行裡。一輩子所作所為能符合父母的心意,就能符合天地之心,因此以天地的良心來侍奉父母,孝道的修行就能趨向圓滿。
曾子是極具孝道精神的人物,臨終前特意吩咐門弟子,掀開他覆蓋的被子,檢視手腳有沒有損傷,以身教教導門弟子,他一生時時刻刻提心吊膽,不敢疏忽地保全自己受之父母的身體,知道自此死後,可以免於身體毀傷的罪過了。
古時犯法的罪人有肉刑(切斷犯人肢體,或割裂肌膚的刑罰)的嚴法,自己若是行為不當遭遇肉刑,則會損傷身體,讓父母痛心,有時「災及於親」也會使父母受到不名譽的影響或牽累,有損孝道。子曰: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孝道的開始從珍惜本身做起,不逞強鬥狠讓自己受損傷,不做姦犯科因肉刑而損害髮膚,在身體髮膚的戒慎保全中,就會警惕良知,發揮良能,作有益社會人生的事以光耀父母,捨棄敗類的行為免得災殃累及父母,良知良能發揮善的力量,品德節操自然養成,孝道有始有終,就是全孝之人了。「百善孝為先」,由己身孝的精神向外推展,社會必然增進祥和,祥和感召天地,天地祥和降之於人,如此天、地、人三才善的大循環,可以增強天地安定、人安心,三才生生不息。
曾子鄭重其事,要學生驗證自己奉守先師孔子的教誨,當然也希望學生們謹慎效法自己,從愛惜身體髮膚開始,實踐孝道精神。
為人養身的同時,更須兼具養心,行為舉止正當合宜,人格情操合乎君子風範,既能免於身體受到傷害,更可避免自己的德行受虧損,而有不合天心的缺陷,身心一致,一方面回報父母生養的苦心,一方面則回報天地生養人的恩德,也不枉費人得天地正氣生而為萬物之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