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期二版 至柔勝剛強,忍辱修成真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吳鳳凰

    「故金剛經有云,無人我眾生壽者相,此乃除魔之法。魔本無所魔,心即是魔,心何以魔,因不能除一切等等相,見色即動,見形即忘,便生嗔恨心、煩惱心、恐懼心、是非心,皆因不能破除色相而起,若無一切等等相者,便得自在心、清淨心。」①
    「須菩提。忍辱波羅密。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。是名忍辱波羅密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。我於爾時。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何以故。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應生嗔恨。須菩提。又念過去於五百世。作忍辱仙人。於爾所世。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是故須菩提。菩薩應離一切相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。即為非住。
        是故佛說菩薩心。不應住色布施。須菩提。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。應如是布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。即是非相。又說一切眾生。即非眾生。須菩提。如來是真語者。實語者。如語者。不誑語者。不異語者。須菩提。如來所得法。此法無實無虛。須菩提。若菩薩心。住於法而行布施。如人入暗。即無所見。若菩薩心。不住於法而行布施。如人有目。日光明照。見種種色。須菩提。當來之世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能於此經受持讀誦。則為如來。以佛智慧。悉知是人。悉見是人。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。」②
       ≪佛說賢愚經≫敘述一則佛陀未成佛之前,久遠世曾做忍辱仙人,修行忍辱真諦的故事:
        無量劫前有一個大國,名波羅奈,國王的名字叫伽梨(歌利、哥利),有一天國王偕同四名大臣與多名后妃、彩女、隨從,到山裡去遊玩,國王身體較肥胖,走多了覺得很疲倦,就在林中暫時小睡。
        彩女們看見國王睡得很熟,便離開國王身邊,到山裡自在的遊玩,山中的美景使得彩女們流連不捨,有幾位冒險探奇的青年女子,偶然走到一處深林,遇見一位世外奇人,此人神采煥發,人間難得,他獨自盤坐在片石上,合掌合目,狀如禪定。
        探奇的青年女子,知道此人必定大有來歷,必定具有道行,探奇者忙從舊路折回,招呼眾人前去參拜,眾人到達時,大仙恰巧已經出定,眾人見了大仙,都產生尊敬,獻上手上的名花,圍坐在地上請大仙為他們說法。
        國王睡醒,見不到彩女們,便和四大臣在山裡到處尋找,來到樹林中,看見眾后妃、彩女,圍繞著大仙席地而坐,雖然明知大仙是法門中人,但因心中存有嫉妒,意念上便瞧不起他,國王故意以種種問話去試探他,最後,問他:「你今天在這個地方在做什麼修行呢?」大仙答說:「在修行忍辱。」個性暴惡的國王,嗔毒旺盛,立即拔劍說道:「你既然修忍辱,我要試探你,究竟你是不是真能忍耐。」惡向膽邊生的迦梨國王,揮動快劍,斬下大仙的兩隻腳來,跟隨的大臣、彩女都嚇得面面相覷,不敢作聲,國王再逼問大仙修行什麼,大仙依舊回答:「修行忍辱。」國王又削去大仙的耳、鼻,但大仙心境坦然,臉色不變,仍然堅稱自己是修行忍辱。
        此時大地發生六種震動,大仙的五百弟子皆運用神變工夫,一齊飛到虛空,同聲詢問師父:「大師今日受這種痛苦忍辱,心能夠不動搖嗎?」大仙回答:「心意不改變,安守忍辱像以前一樣。」國王十分驚愕,卻還是厚著臉皮向大仙說著:「你只是嘴裡空說忍辱,能拿什麼來作證據呢?」大仙答:「我修行忍辱,要是真實不虛,血應當變乳汁,身體應當還復原來的樣子。」話一說完,果真血立刻變成乳,全身瘡口平復如故。
        國王見識了忍辱的證據,感到非常恐怖,立刻悔過說:「我失態了,誹謗羞辱大仙,只求你慈悲接受我的懺悔。」大仙回答:「你以色劍割截我的形體,我將來成佛後,會先以智慧之劍斬斷你的貪嗔痴三毒。」此時,一切山靈看見迦梨國王淫兇陰毒,殘害忍辱仙人,都感到異常的激憤,於是興起大雲霧,電閃雷震,想要加害暴惡的國王與他的眷屬,忍辱大仙仰頭向空中說道:「你們如果真是為了我設想,千萬不可加害他們。」國王和眾人因此能夠脫險。
        迦梨國王回宮之後,追念忍辱大仙的聖德,派遣使者進入山間,請大仙到王宮說法,並虔誠供養。當時有外教徒眾千人,看見國王禮遇忍辱大仙,心懷嫉妒,暗中把塵土、糞穢塗污仙人的座位,忍辱仙人看到他們這樣不道德的事,立刻發誓說:「我今日修忍辱,是為了利益眾生,累積忍辱的修行不會停止,日後要是成道,將先用法水洗淨你們的心靈汙垢,拔除你們的貪慾污穢,使你們永遠獲得清靜。」
        故事中的忍辱大仙就是釋迦佛的前身,而迦梨王及四大外道,就是釋迦牟尼佛道成後所廣度的千人比丘。
        一把刀指向心口已是十分難受,一把利劍割截肢體更是苦痛,然而,佛無人無我、無榮無辱,所以不會生起任何嗔恨之心。大仙自然的寬容度量,是因為他不執著名相色相,眼前沒有暴惡的國王,也沒有修行境高的自己,不嗔恨國王的惡念惡行,也不運用己身的神通抵抗;忍辱大仙亦無壽者相,在肢體遭遇割截,生命即將短壽時,仍然自在從容,生亦可,死亦可,只堅定自己忍辱的大願力,因此也不執著壽命的折損,忍辱的修行捨離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一切無所住而生心,唯有善念清淨,如如不動。
        因為無相,所以面對國王妒恨的嗔念殘害,就無心感知,心既無感知一切等等相,也就沒有辱可以受,自然沒有受辱的感覺,而有平常心。
        忍辱並非迂腐,更非怯弱,佛家六度萬行,忍為第一,忍可以修福德,忍可以去名相色相,忍到無可忍之忍,四大皆空,忍尚且能覺証成佛。 師尊也說:「忍為福德相」、「要知辱不辱在人,受不受在我,聞諛言而喜者,是受諂也,聞詬言而怒者,是受辱也,心能不受,耳聽何傷,如火燒空,如風吹地,人當受打受罵時,但起念曰:彼來成就我之福德相而已,榮孰甚焉。如此,則忿戾之氣消於烏有,寬容之度出於自然,融融渾渾,藹然如在春風和氣中,此等境界,祇向度量寬弘處,便贏得自在快活來,人能領略,則一生受用不窮矣。」③
        一個人聽到別人阿諛奉承、讚譽的好聽話,就感到歡喜得意,這是接受了對方假意的諂媚,被八風吹動了心;一個人聽到惡言詬罵,就發怒嗔恨,這是自己心動而覺得受辱,心如果能如如不動,不接受侮辱的感覺,那麼耳朵聽到惡言又有何傷害,就當作是一把火燒空了,一陣風吹落地了。在遭遇打罵時,只要生起一個念頭:打我罵我的人,是來成就我的福德相罷了,很榮耀啊!這樣設想,那麼忿怨暴戾的怒氣,就會消散一空了,而內在寬容的度量自然產生,和藹圓融就如同處在春風和氣裡。
        師尊在「人生指南」之「忍字指南」,解說如來佛過去世被哥利王截截肢解時,佛因無一切等等相,沒有榮辱的區分,所以更上層樓,累積了一切善,於未來世成就佛果,我們若能修持到像如來佛一樣的境界,等同是今日的如來佛了。因此奉行廿字,忍字的修持,也是心上一把刀,難忍而要堪忍的踐行。

附註:
1. 一炁宗主降諭,四十年辛卯五月初五日子刻。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360。
2. 參見佛教經藏寶典金剛經。
3. 參見天德教律藏,人生指南,忍字指南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333766
3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