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字運用於監獄教化之體認  【師尊蕭大宗師昌明夫子120年聖誕特刊】   天德宗論座談_論文4 

         主講人 / 葉昌立
 
壹、前言:

道末於民國八十七年自軍中卸甲,在總壇彰化八卦山凌雄寶殿,擔任志工八年後,直至九十五年九月十九觀音大士聖誕日,奉 宗主聖諭,令派至屏東通玄寶殿服務,當時在總壇服務時,常聽到劉道長芳澤說,她經常到台中少年觀護所擔任教誨志工,道末覺得她真了不起,現在的青少年,在家都不好管,何況是觀護所的青少年。想想 宗主當年,以眾香妙國佛王之金身,因念念眾生輪迴之苦,捨金身一墮而墮,再墮到地獄,以解救眾生眾靈之苦,甚而降到地獄之極「血壓湖」,救度奄奄一息之性靈,而人間之地獄,莫過於監獄的受刑人。因此,當道末至屏東道壇服務時,就發願想到要去監獄教化這些受刑人,聯想到劉道長在監獄輔導這區塊領域,應會有些朋友可以引薦,然而她是在台中少觀所,而我是要到屏東監獄,可能要大費周章,經過幾番努力牽線未果,只好作罷。幾年後,適值各界讀經班與弟子規教學之風氣正方興未艾,當個人接觸弟子規內容後,發現與天德聖教教義「忠、恕、廉、明、德、正、義、信、忍、公、博、孝、仁、慈、覺、節、儉、真、禮、和」相應,廿字箴言內涵所主張提倡道德、正己化人,導人向善,以復本性。因此極力想接觸相關團體,共同發揚中華固有傳統文化,發振人心,安定社會國家,以進世界大同、宗教大同。因而於民國九十七年初,在佛衛電視台,看到中華文化生活學會,正要舉辦弟子規教學的種子教師培訓,進而參與其會,因緣殊勝!

所謂有願就要有力,有力 菩薩就會護法。道末参加中華文化生活學會兩三年,仍一直苦無機會。所謂常言道:皇天不負苦心人。沒想到民國一百年時,中華文化生活學會開辦弟子規師資培訓中,請到一位正在屏東監獄游姓輔導老師來院授課,因緣成熟,個人也因此有機會至屏東監獄參與志工行列。

二、
我對念字之體認

近日經道末恭讀一炁宗主談經,瞭解本教現行的廿字箴言教義,實為第二版本;第一版為「忠、孝、仁、慈、德、廉、公、忍、覺、讓;節、孝、仁、慈、端、德、勤、廉、恥、敬。」經書如是記載: 宗主在人間,不但割股救人,且刺肝以救旱氛,功德無量,受上界 上帝頒詔,加天權封為欽命欽天大臣,得正果,自有頒領佛號印綬符節。然 宗主不願獨享,更願眾生信善奉行者皆可分得,否則亦可收回,如此 上帝乃概予准奏,此時, 瑤池金母聞之曰:善哉!且聘請 宗主至瑤池聖宮言法講經,如是之後, 宗主即刻返歸本體,豈知人間已過七日,大夢初覺,於是到各處救苦,已經二三年之譜,然後再到湖北漢陽,偶爾天案重生,各處劫神,以及 天樞佐相凌雄寶殿主宰,仙佛聖賢,皆已議定黑天浩劫,惟有 慈航大士不忍,直奏凌雄,但凌雄諸聖旨已簽名,於某年月日即行此劫。 大士即與 宗主商議,雖汝靈〈無形長者〉以及各聖業已簽押,然 宗主以凡體翻案或可挽回萬之一。 宗主為挽其浩劫,不惜性命,即刻焚香,再行刺心上奏天庭。未料不准,且所有神權概行辭卸。 宗主只有在人間自行各處漂流,有六月餘時,精神方覺憤發,即便入定參禪四十餘日,煉成一靈,洽時正逢我佛如來在上界,願保 宗主為凌雄總理,且凌雄頒來詔令,此靈即便隨詔入殿,正位凌雄第八殿,此為 宗主第八靈,又為八教主,掌管教育。原靈 眾香妙國佛王真身,受諸佛公推為凌雄主宰之職,掌管三界行劫挽劫事宜。爾時,八靈於凌雄寶殿之上而言曰:此次三期浩劫,正逢炁氣相調之時,陰陽合一為教,重權握於坤倫之手,由陰而發之於陽,以成兩儀之象,兩儀各教得之於平,平者均也,諸爭自止,爭止則和。並請五教教主各議法則,論畢,眾佛眾聖齊口同聲,皆欲萬教合而為一,以五教之教義為教義,將五教之精神,合而為一精神。

孔氏曰:惟堯為道,人心惟危,道心唯微,唯精唯一,允執厥中。吾學堯贊舜,孝弟而已矣,由十六字之心傳,一變而為天經地義,天地合義,見義則見道矣。儒曰忠恕;釋曰慈悲;道曰感應;耶曰博愛;回曰清真,在此十六字當中,各擇其骨,定名為教義,然而又不失十六字之心傳,即訂名為廿字曰:「忠、孝、仁、慈、德、廉、公、忍、覺、讓;節、孝、仁、慈、端、德、勤、廉、恥、敬。」男女各以十字為主,男女各用其教,各正其源,切而行之,可以返中古矣!


現今本教所揭教義,經文如是曰:當 宗主於凌雄寶殿設立華光寶殿完畢後,考量三期浩劫,普渡之功,必須陰超陽薦,陰陽兩度,世上則以二十字普教。回憶三界之法,陽不能教,陰則陷溺。 宗主又思及陰曹,自從幽冥教主沉度之後,尚未減輕絲厘, 宗主乃直到陰曹,超渡地獄諸鬼魂,期間有請諸多菩薩相助,已將地獄稍為清靜後,即請諸佛同來華光寶殿,慶祝此次度獄之功,並論及五教合一之教名與何尊擔任教主,因前二十字,固然貫十六字之心傳,分而為乾坤兩教,總不及無色無相之淡然,需從新更換。因此耶、回教主及三才教主等肉體,各書念字,焚化,均不見光明,尤不見人物,萬聖靈根曰:汝輩皆非至誠,頂天立地之輩,還請重新再書。此時三人,再以各人心血,書寫二十字焚化,首由耶教教主焚化,大作光明;回教教主亦然,其次三才教主將所書念字焚化,則見五色金光,照耀十方三界,又現二十字形即「忠恕廉明德、正義信忍公、博孝仁慈覺、節儉真禮和」,各字化為古佛二十尊:
忠:剛正佛、恕:無量佛、廉:清靜佛、明:光明佛、德:廣大佛、正:慧遠佛、義:感應佛、信:宏濟佛、忍:普度佛、公:性定佛、博:靜肅佛、孝:靈光佛、仁:自在佛、慈:聖功佛、覺:圓覺佛、節:挽劫佛、儉:救苦佛、真:解冤佛、禮:消災佛、和:涅槃佛。

不分乾坤,其中更現四字,即天德聖教,註曰:天者,公也;德者,厚也。此教非人之教,乃天之教,非天之教,乃大公無私之教,如是者,五教各自整理,由德教貫注各教,合而為一,謂之天德聖教。

宗主在解冤往生經有云:「凡屬經典,絕不可高深文字而闡法,必須求經中之義,使人易於瞭解。蓋經原以化愚為法,化智為則,倘文字高深,不僅意義,不得而知,即文字尚難解說,況今日之經,非昔日可比,今日之智者不及愚者多矣!」

現今本教念字教義,簡潔明瞭,字句也不多,易知易懂,卻包含五教萬教之精義,更是天地人三才皆可受其教。經書有曰:「天地不能違此,違此則崩;五行不能違此,違此則碎;萬物不能違,違此則寡生;風雲雷雨草木春秋亦不違此,違此失其序。」

以上所言足證念字之功能! 宗主到陰曹地府,超渡血湖、血壓湖諸鬼魂時,不是也「頒發念字寶經,著該靈等,仍住此中,誠誦此經,自有超生之日」,更何況在世上,到監獄去教化受刑人!

三、監獄輔導:

 時代的不同,科技發達,社會由農牧業到輕重工業、化工業、電子業、再進而無線電子業,造成人類生活巨大的改變,由簡而奢而貪,人性的泯滅,物慾的橫流,導致世代道德的淪喪;人與人之間相處,從互敬互愛,到漠不關心再到互不相讓,甚而相互仇視;導致社會不安,人心浮躁,犯罪手法高明,犯罪率節節上升,而犯罪年齡層,卻一直往下。現在台灣監獄的受刑人,已到人滿為患的地步,從南到北各監所都是超量收容,間接造成獄政的許多困擾,這些不是監所的錯,是社會大眾應負其責才對!

台灣各地監所,對受刑人之輔導方式大致上大同小異。
其一為集體輔導方式:採大教授班方式授課。
其二為類別方式:輔導可依犯罪類別、服刑長短或專為某一犯罪名稱輔導。
其三為個別方式輔導:就是一對一談話方式,各有其特性及成效。

而監獄的受刑人有一特性,在監服刑人有多達百分之五十五為有關毒品(包括吸毒、販毒及製毒)之犯行,且多為長期(八年以上)重大犯行:如殺人、搶劫受刑人,也多達百分之三十;其餘為較輕者:如欺騙、偽造文書等。基於以上資料,個人在監所,是採個別方式輔導,也覺得面對面的溝通比較實在。
依個人輔導經驗,可把受刑人心裡層面,分為三大類:
一、憂鬱型:
此類受刑人,多為剛判刑確定,或為初犯而發監執行者;或受刑人,因某原因由他監而移至本監,人、事、地都不熟者,或家中親人,突有重大變故,而無法親身前往處理者。

二、懦弱型:
此類受刑人,較為少見,反而多是犯罪刑期較輕者也。

三、精明型:
此類受刑人,多為犯案罪刑多項,或再(累)犯者,或重大罪刑者。

輔導實例:
一、憂鬱型:
時間:民國100年4月3日
地點:監獄A教區
姓名:林XX
年齡:43歲
學歷:國中畢業
罪名:猥褻(初犯)
刑期:五年

案情概述:
案主在自己村莊,發心照顧鄰居一輕微智障女孩(父親經常外出工作,母親身體也不好,在家中養病),不時噓寒問暖,有時還買便當給其母女吃飯,未料有一次自己也不知怎地,跑到小女孩房間,小女孩突然大哭大叫,附近鄰居跑來看後,馬上報警,被判五年有期徒刑。(案主自述內容)

輔導概述:
第一次約談時,林員神情就已非常憂愁,認為自己冤枉,想再申訴。另得知其兄在鄉公所工作,也常到廟裡拜佛誦經。

指導方式:
建議林員如有對自己有力之證據,可以申請再審,如無則應做罷。並勸林同學,可利用空閒時間,多看看監獄提供的一些善書,尤其是有關做人處事(要有節度)書籍,可詳細閱讀!既然自己大哥有接觸佛書,也可向他請教如何將心裏放平靜。
    時隔多日,第二次約談案主,得知經常看一些有關做人處事(要有節度)書籍。更可貴的,心情較前次穩定,如此更證明林員已得其利啊!爾後再次約談林員時,其心情就改善許多了。
 
二、懦弱型:
時間:民國101年2月21日
地點:監獄B教區
姓名:王XX
年齡:23歲
學歷:國中肄業
罪名:偷竊與吸毒
刑期:三年六個月(累犯)

案情概述:
案主從小父母雙亡,與姊姊同住阿姨家,姊弟相依為命。童年時期,常被村子裡的小混混欺負,國中讀不到一年,就去當修車學徒,車修不到幾年,又去當泥水工,斷斷續續,有工作沒工作的過日子。直到有一次,在客戶家裡貼磁磚施工時,趁著中午休息時間,偷取業主家中十萬多元的財物,後來東窗事發被捕入獄,外加吸毒,共服刑三年半。(案主自述內容)
輔導概述:

第一次約談王員時,當第一眼看見他從門口進來,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。約談期間,頭都是低低的,神情漠然,我還是鼓勵他打起精神,面對問題處理問題,同時也希望他能讀讀有關(正義)方面之書刊,藉此提升心境。
第二次約談王員,神情仍沮喪,乃告訴他一些(正知正見)的道理與故事,勉勵案主,現在還年輕,應向上提升,千萬不要往下墮落!後來經過兩三次的訪談,漸漸也都有改進。
 
三精明型:
時間:民國101年5月6日
地點:監獄C教區
姓名:楊XX
年齡:33歲
學歷:專科畢業
罪名:吸毒與販毒(累犯)
刑期:十八年

案情概述:
案主父母仍健在,有四位姐姐,家中的老么且為男孩,從小就在受寵中長大,出社會工作,仍把家中習氣帶至職場裡,當然許是不順心,再結交了不良朋友,導致先是吸毒,當錢不夠用時則販賣毒品,再吸毒再販賣毒品,惡性循環,成了不歸路,被關進監獄,再加上其他在案還尚未宣判,前前後後加起來預估至少二十五年至三十年的徒刑。言語當中,深有怨恨父母之感,現僅有一大姊來探親。
 
輔導概述:
 第一次約談,看見案主神色精明,但神情冷酷,話不多,問一句答一句,簡單扼要,簡直有約談不下去的感覺,但仍建議楊同學,晚上有空看看有關(孝順)書籍。第二次約談,在閒談當中,不知不覺帶上(孝)樹欲靜而風不止、子欲養而親不在等字句,才漸漸有共鳴,並進而鼓勵在獄中時間長,可學些興趣或一些專長之內的技能。在爾後的訪談當中,沒想到有一次,他還很高興的告訴我,他想要去花蓮沿灣技訓所,報名學習有關電子方面的技術,是我始料未及之事,心中感到高興與安慰!

四、如何結合念字之精神,輔導受刑人

本教「人生指南」一書,為 宗主在民國十九年,因嘆今世三綱淪、九法斁,人不人,而國不國,致使天災人禍,相繼迭乘,不忍坐視,願濟斯民於塗炭,因此集合五教精蘊,括以念字,組織團體,從事研究,訂名為宗教哲學研究社。人生指南一書,闡述二十字中孝字的真諦,內容就占整個篇幅的五分之一,可想而知 宗主對孝道的重視。書中有云:「唯一孝字,足以感天地動鬼神!何也?天地即父母也!鬼神即天地之功用,造化之主宰,以孝相感,兩情安得不如司應乎?昔王祥性孝,繼母朱氏有疾,欲食生魚,天寒冰凍,祥解衣將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雙鯉躍出,持之而歸;母又思黃雀炙,復有雀數十,飛入其幕,復以供母。夫魚鳥何知,而皆自來,以遂其孝,非天地佑之!鬼神助之也!」
本教的「無形古佛孝經」也有一段是這麼寫的:「父母之德,惟曰天曰地;父母之恩,曰水曰木,不僅止不毁其髮膚而為孝,盡心謂之孝;能可不離,孝之道也;能可以離,爭其命、立其極亦謂之孝也;能可以守父母之身行,謂之曰孝;能可以體父母之德意,謂之曰孝;天下之大,是之父母固多,不是之父母亦復不寡,能可以忍其辱,此辱應受,惟其忍辱,能可以感不是之父母,而為是之父母。己為聖者,父母亦為聖者,若舜之父母何嘗是,舜能化父母,所以舜為純孝,願天下學孝者,與舜學,則天下盡舜矣。」故論語子曰:「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弟子規亦說:「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。」又說:「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。」又謂:「百善孝為先,忠臣出於孝子之門」等名言。

「孝」原先是純真的對父母盡孝,而友愛家中兄弟姊妹,進而汎愛眾於家族、鄰里鄉親朋友,擴而社會國家民族。是以人的純心純善為出發點,由點而面,由淺而深的去影響周遭之人物。 宗主在闡述孝字內涵中,已明確的告訴我們:「
母親懷胎十月,生產期間的痛苦難過,爾後養我、育我、撫我、厚我、望我的階段,不知受多少艱難困苦,擔多少害怕憂愁。」應如何孝順父母,更說的貼切:「夫孝之一字,自其大者言之,則自立身以至於仁民愛物,其事業固非常人所能,而自其小者言之,則一在養父母之身,一在安父母之心。斯二者,乃人子之所易為也!」以念字在監獄輔導受刑人,就是要如何激發受刑人內在的良知良能,來感謝父母的浩恩大德,進而如何將受刑人,對父母及親人虧欠的心喚起來,特別強調親人的傷心處,或舉社會發生的實例,以助其體認與了解。
 
案例一:
前案例三:受刑人蘇XX,第一次約談時,看到前一位老師約談紀錄,得知是位外國牧師(因他簽的名字是英文字),紀錄上寫著蘇員性情冷酷孤僻,不願與人相近,不易輔導等等之內容。當個人約談後,發覺好像也如此,但想到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與西方的文化,最大的差異,在中華文化較重視家庭的觀念,外國則較淡薄,而念字內容的精髓,也是告訴人應如何盡孝,後就打算以此做出發點。

約談中問到:「在獄中一年多,父母親有來探過監嗎?」
曰:「沒有」。
「為什麼沒來?是距離太遠?你父母家住高雄,還不會太遠吧!」
曰:「是我不要他們來看我」。
「為什麼?」
曰:「我放下了!他們來不來我都看開了,他們來了,我也不會去會客!」(對雙親有怨恨)

聽了之後,個人為之一震,怎麼會有這樣想法!馬上很嚴肅的告訴他:「你說放下就放下,講的倒是很輕鬆,你有沒有想到,你的父母親為了你的犯錯,在家裡整日以淚洗面,責怪自己沒把你教好,想來這裡看看你在這裡的生活是否安好?你卻不見客!真是所謂父母想子女,如江河之水,源源不斷;兒女想爹娘,如風吹樹梢,過了就沒有了。」當時正值母親節前夕,個人又把媒體界名女人陳文茜,與她母親一段由怨而恨而不見面,而母親卻無一絲絲的不奈,母親為了女兒婚姻幸福,曾苦苦哀求其男友 (雖遭其男友卑視、辱罵) 要善待女兒。事隔多年,當陳文茜小姐真正體認了解,母親對女兒殷殷期盼之至情,才痛哭流涕的道出對母親的愧疚,希望母親能接納她,並期母親節時,能陪在媽媽身邊過一個溫馨的母親節。這一段真實的故事告訴蘇同學後,此時才看到他的眼睛泛紅眼淚奪眶而出,爾後再次約談時蘇員的情形就迥然不同矣!
 
案例二:
受刑人姓名:吳XX(進出監獄六次)
約談時,就感覺案主聰明而又精靈,四十歲,未婚,然觀念偏差,多抱怨社會的黑暗面,且很會說話,內容講得頭頭是道,我還以為是他來輔導我呢!大約三十分鐘的約談,他就講了二十五分鐘。其中提到一事:吳員表哥前段時間,因賭博輸錢,向大阿姨借錢,遭親友數落,因此吳員還很洋洋得意的對其母親說,自己多有骨氣,從不向阿姨、叔叔、伯伯等親戚伸手借錢,不必看人臉色。聽了之後,心中真是百感交集,立刻用了很嚴厲的口吻說:「吳同學,你因犯案,已進出監獄六次之多,你要曉得,你還不到二十歲,就因吸毒入獄,當時的父母及親戚朋友,對你是傷心難過,這麼年輕就去監獄了,希望趕快改過向上,但你未改,第二次犯案入獄,你的父母、親戚朋友,對你是痛心失望,出獄後,你又不知回改,再度入獄而有第三次服刑。所謂事不過三,你的親戚朋友,對你已是由希望到失望,現在是絕望了,但是只有你的父母親,對你仍抱著希望,如今,你來回監獄都六次之多,你的父母親,對你還是有一絲絲的希望啊!不然他們怎麼還會來探監呢?請摸著良心說,你是真心的講這樣話嗎?如果你不是因犯案入獄,而是正當工作,如因家中突遭變故,急需用錢,你就是不開口向親友借錢,好心的鄰居親友,都會幫助你的。再想想,你的父母親因你的犯錯,在鄉里抬不起頭來,更不知在家中流了多少眼淚啊!」說完之後,對方已淚流滿面矣!
 
案例三:
受刑人姓名:陳XX
(罪刑:詐欺、65歲、進出監獄三次、母親仍健在、離婚、生有一子一女)
案主為第一次約談,一眼看上陳員,滿臉皺紋,臉色慘白,就知道陳同學曾闖蕩江湖多年,且有一副歷盡滄桑之感,唯祖先留有大批田產。小時不耐農務,乃報考陸軍士校,畢業分發當時所謂的警備總部服務,退伍後就不務正業,家中有錢又不願用勞力賺錢,就結黨交派用腦袋與暴力賺錢,經常有計畫的多次侵入豪宅,綑綁業主後搜刮家中金銀財寶,變賣分贓完就是吃喝嫖賭。談到為什麼強入豪宅時,還義正嚴詞說是劫富濟貧,臉上還露出得意之形;說到「為什麼綑綁業主?」他反說:「我們只是要錢,我們也不會強姦她們。」聽了這些論調真是氣結!他高興完之後,我就問他:「如果有一天,你媽在家,正好有一夥人到了你家行劫,也把你媽綁起來,你做何感想?」其反應是激烈的說:「我會殺了他們!」我則趁勢的說:「你把別人綑綁起來,別人並沒有把你殺掉,只是把你關起來,對你已是不錯的了。」更藉著機會告訴他,有關人生指南中之何謂安父母之心的涵義,所述「若其子越理犯法,惹禍招災,失業廢時,斬宗絕嗣,固非父母之願而必有所不安也。」接著談到:「母親已八十五歲,而你獄中還有五年的刑期,你可否想過在你服刑期間,萬一媽媽有甚麼特殊事故時,你還在此地,要怎麼為母親盡人子之孝啊!」他突然很悲傷的說:「我怎麼都沒想到此事!」談到此時,才看陳同學的表情,已無爆烈高傲之氣。此時個人也順便看到前一位輔導老師,在約談紀錄中,寫著建議他出獄後可到醫院當志工,覺得有些好奇,就問他:「爾後出獄,真是要去當志工嗎?」他說:「也好,反正家裡還有些祖產,生活上夠用就好,自己可到醫院或是養老院當無薪志工,回饋社會,彌補以前的過失。」此刻不知怎地突然有一靈感,也許是受到中華文化與人生指南內涵感召吧!隨即告訴他:「你去當志工當然是很好,但我想要告訴你,你當志工,心靈真是會很充實嗎?我想未必,因此建議你,出獄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立刻去找你的女兒,並很誠懇地告訴她:『爸爸以前做錯事了,希望女兒能原諒,也期盼能搬回家裡,大家住在一起,同享天倫之樂。』」真的,我沒想到此話一說完,陳同學突然嚎啕大哭,泣不成聲!

五、輔導後之體認

有一句話說:可憐之人,必有可惡之處!個人在輔導的經驗中,覺得這話如這樣說,可能會比較好些:可惡之人,必有可憐之處!因為世上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,只有做錯事的人!

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」,由這句話我們就知道自由的可貴,尤其是因案犯罪在監獄的受刑人體會更深!所謂「特別的人,需要特別的愛」。在監所訪談中更深深感覺到:其實受刑人的心靈是最脆弱的。別看有些受刑人,全身刺龍刺鳳的,滿臉橫肉,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;有些看起來,真是一表人才,斯斯文文的,很精明,談起話來有條不紊;有些看起來,就是一副派頭大哥級的架式,好像甚麼都很夠意思的樣子。約談到重刑犯,許多都是憤世嫉俗,但心中又多有無奈;刑期較短的,心態又完全不一樣;重毒犯(施打海洛因成癮)看到他那萎靡的樣子,真讓人心酸。在輔導當中,面對以上總總不同受刑人的表象,如何在短短二三十分鐘的約談中,能當下把他們內心深處,最真、最誠的人性本善的那根弦撥動起來,觸動他的心靈,我想這才是念字運用在監獄輔導的至善境界!

甚至有一次約談受刑人,大約三十分鐘約談,個人只開口還講不到三句話,最後受刑人也是掩面而泣的回去,雖然沒說幾句話,但個人以同理心的心境去體諒受刑人,對方能感受的到你的關懷,自然不知不覺願意吐露他的心聲,真是所謂情到深處,無聲勝有聲啊!

六、結語:

中華傳統文化,歷經數千年,經過多少朝代的變遷而不衰,如今傳到我們這一代,卻明顯地有斷層之危!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:「一個國家亡了,還有機會復國;當一個民族文化滅亡了,想要再挽回來,是不可能的事!」想想古埃及文化、巴比倫文化、古印度文化,已消失數百千年,如今仍未挽回。身為今日中華民族的我們應有所警覺,更應扛起此責任,所謂龍的傳人就不是在說我們嗎?

「小白點計畫」這是個人在民國六十二年受入伍訓時,班長張益祥告誡我的一句話,意思是說,人不論在社會上的哪個角落,自己都要保持自己人格的清白,不要被社會污染,相對地,更要能影響周遭的人,與自己一樣才好。一張白紙,會因許多黑點而變成黑紙,同樣的一張黑紙,也會因許多小白點集合而成白紙,現處世界混亂,社會是非不分,人性失真,道德淪喪之際,心行念字的弟子及同道們,就更應發揮此小白點計畫,以澄清這心靈汙濁的社會,能把大家的心都點亮起來,不是更好嗎?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3753348
4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