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7期 五十肩肩關節縫狹窄之療養
五十肩肩關節縫狹窄之療養
文 / 吳鳳凰
一○六年三月春祈法會,阿梅的右肩已持續疼痛一段時間,無法上舉、後背扣內衣,提物也痛,自己努力做拉伸運動,沒有改善。法會後眼見她症狀日加嚴重,便帶她去看骨科作檢查,X光片一出來,影像上明確觀察出內部的問題,透過專科醫師的解說,馬上看懂她右肩疼痛無法上舉、往後背的病因,因為她的肩關節縫變窄了,醫生說是五十肩,先做半年復健看看。醫生調出一張他人肩部關節縫完全消失的X光片,作對比說明,笑說還有人比她更嚴重。斷診後,醫生開了藥,並教她簡易的居家五十肩復健運動。
確認病症,阿梅先吃藥消炎止痛,至於復健因時間關係無法到院進行。消炎藥有點效果,副作用是胃不舒服,拿幾份布丹給她吃,她說吃時腥味很重,怕那味道,擱著沒再吃,自己努力做居家復健,做熱敷、敷草藥,效果不明顯。
到了八月下旬,症狀仍然沒有改善,而且左肩也出現跟右肩開始發炎痠痛延伸手臂的症狀。比較有時間時和她細聊時,阿梅主述的症狀有:手無法高舉、手肘無法伸直,向後背只能到腰部、扣不到內衣,肩、頸緊繃很不舒服,躺下時右手無法平放到腹部、胸口,會痛到無法入睡,無法大力炒菜,無力拿鍋子,沒力氣用飯匙將鍋底的乾巴硬飯盛出來,右手自做復健時無法繞大圈,右側頸連到肩部的大筋很僵硬,經量多,經期頭會很暈。
擔心阿梅再拖延下去,右手無法根治,左手因代償作用,多數代替右手工作,會因過度使用而發炎,逐漸產生相同病症,屆時二手的病症會困住她,8月25開始密集性跟她治療。因為看過她的X光片,了解癥結,在療養時觀察到她的右肩峰因筋縮(肌腱鈣化縮短)而聳高,頭部因右肩頸大筋拉緊,向右略偏,左右不平衡,也產生視覺誤差,轉頭受限;整隻右手因氣血循環不良,肌肉營養不足而萎縮,右手上臂中節24.5公分,左手25.5公分,相差一公分。
雖然主症是五十肩,治療則採全人療養。剛療養時,右肩、上臂、後肩胛範圍的筋、肌肉都僵硬緊繃,上臂後側肩貞穴(小腸經)的地方很痠、緊。療養反應出來全身的氣都很麻,右側頭部膽經的電麻感很重,濕濁氣重,無形針隔空看肩部,濕寒氣化出淡淡白煙直冒出來,在穿著黑上衣時看得特別清楚,跟以前我看自己膝蓋痠痛濕寒氣重,冒出蒸氣般的白煙一樣。
療養時她感受到氣自頭部、肩部往下走到兩手手掌、手指,也會往兩腿下行到腳掌,手臂、指掌、腳都會麻,右手手掌、手指還會明顯顫動(到第8次療養才沒有反應顫動),濁氣疏通後,麻感就會消失。每看完一次,就會輕鬆一點,右手後背從停在尾骨處,上提到薦骨,第三次看完可到腰部褲頭。
以指觸按肩頸、肩臂,感受筋肉堅硬程度,她感覺痠緊的肩貞處(肩關節後下方,臂內收時,腋後紋頭上1寸),有一小團2公分多凝結,筋肉硬,這裡跟她看鬆之後,右手後背又往上提高一些。間隔一二日密集看過三次之後,她說輕鬆很多,但晚上躺下因壓迫還是會痛到睡不著,無法安睡困擾很大,睡眠不足會造成白天沒精神,影響工作。
第4次療養,頭頂百會及肩部關節、韌帶、硬團整區都有深重寒氣排出來,內部深寒逐漸被驅出,感觸她病症的起因應該由來已久,而且寒、濕氣侵入各經絡影響很大。右上臂上端前約有5乘7公分大範圍的肌肉堅硬(肌肉死硬,按壓不會痛,木然),此處有大腸經,療養大腸經,氣順經脈往下至食指、合谷穴,她會覺得很麻,療養後按壓就有知覺了。
上臂外側靠近腋下處有一條約10公分的筋硬化,適度按揉會痛,而肩貞一小團硬結則逐漸鬆軟,按揉也比較不痛。與肩貞前後相應的肩前(肩關節之前,正坐垂臂,當腋前皺襞頂端與肩髃穴連線的中點),有一顆像淋巴結很痛的結節,看到第8次就消去了。
幾次療養雖然有逐漸改善,但急切想要快好的期待,讓她感到焦慮,但在好轉的過程中仍需克服種種反應,而達到治本,也急不得,而且她以前沒經驗過精神治療各種奇妙的反應,對氣行走、氣動的反應納悶,每次專注療養就會很想睡,也讓她疑惑為什麼會這樣,需要重復向她解釋種種反應的原理與長時間多次療養,請她安下心來。
後續療養,深寒仍持續排出,在右肩、頸、肩胛、膏肓處曾反應發炎的濁熱,濕濁麻氣漸漸減少,聳高的肩峰慢慢低平些,以前躺睡時,右手平放碰不到腹部,到9月中旬已可以碰到上腹,手部活動功能增大,右手逐漸可以高舉、伸直,但後背時,右手上臂大腸經位置一條10公分長很痛、拉緊,阻礙手臂向上提高,扣內衣仍然不便。
9月18日午餐,阿梅將鍋底乾硬飯盛出來時,開心喊道:以前手沒力氣把硬飯盛出來,都要乃龍幫忙,現在可以了。之前不能大力炒菜,現在也可以了,這時已療養過10次。
療養時多數以無形針、掌光隔空治療,有時三指無形針按住硬結、穴位、纖維鈣化處,微施力貫注正氣,氣血脈動明顯,阿梅也能同時感觸到脈動,隨著療養次數增多,對於各種反應她覺得熟悉,也安心。
9月中旬有人介紹她去彰化市骨科診所復健,乃龍熱心助人,晚上專程載她去復健,熱敷加鬆筋,一個半月後,約好六七成,復健師說手臂可以上舉了,不用再去了,手往後背的問題會自己好。我說:問題不是那麼簡單,不會自己好,繼續再幫妳多療養幾次,讓它好的更徹底些。(復建期間仍持續為她療養)
雖然右手已可以旋轉繞大圈,向前繞順利,向後繞則卡卡的,以前平舉胸前,指尖只能碰到左側近腋下處,9月下旬可以碰到左肩肩峰後面,臑臂那團5乘7公分纖維化的硬肌肉已消散,變得柔韌;肩關節因過去反復發炎而纖維化最為嚴重,在後背時造成鎖骨、肩峰處卡住,疼痛延伸到右手合谷穴、食指,整條大腸經都會痛,這部分好轉的進程最慢,因為內部的組織沾黏、鈣化,血液不容易進入,要活化比較費時費力,需要長時間及耐心。
包覆肩部及上臂、後肩胛有許多大小筋路、肌膜與多條經脈,隨著活化好轉,輪番出現不同反應,會痠痛的好了,換因木然不會痛的變成會痠痛,已經不會痠痛的,再次反應痠痛,程度減輕,一樣一樣修復,到9月26日第13次療養,氣往下疏通,她仍然會感到手麻,體會濁氣往下走。右手平伸向後拉,鎖骨末端韌帶(關節縫處)的痛連到大拇指(肺經),反應緊痛的線路有時會變化,舊毛病一樣一樣清理。
一次長聊,阿梅說起一年前在越南醫院生完兒子,回家後因天氣很熱,她先生好意開冷氣給她吹,為了快速變冷,冷氣開十幾度,本想變冷了再調高,卻忘了便外出,她睡著了,冷到不舒服而醒來,勉強起來關冷氣,難受到快昏倒,無力走動,爬著到房外,噁心想吐,吐出好多水,水中有許多淡粉色的血,直到先生返家發現,才扶她去床上躺好。當時冷氣從左側吹,但靠近牆壁的地方比左側冷,她躺睡的右手靠近牆壁。
聽她述說產後遭受冷氣寒害,更明白為何療養時,反應出來的寒為那麼深重持久,更想起三月春祈法會期間首次幫她療養,全身及脾、胃反應出來的寒氣濕氣都很重,她覺得飯後容易脹氣不適,食慾差,食量小,容易頭痛。產後元氣虛弱,卻受強冷損傷,傷了脾胃,也種下右臂五十肩的遠因,頭部經絡積聚的寒濕會造成頭痛。
10月上旬,右手可繞大圈的良好狀況已跟左手差不多,經期已沒有之前那種不舒服,胃的消化不良及脹氣改善了,頭痛也改善,右肩、右胸緊繃時會胸悶、呼吸不暢的現象,好了;右頸側連到肩部的大筋上段跟下段先鬆弛後,肩頸交會的地方多看幾次療養,才整個放鬆。三指無形針按著肩關節縫卡緊最嚴重的韌帶上,有氣血脈動,氣血通達內部。肩貞處的結節,之前嚴重疼痛時,無形針按著看,痛會穿透到右胸側相應的肩前,現在看此處肩前已不痛,肩貞結節會痠(以前躺睡壓迫會痛,現在不痛)。
看右手時,她感覺左腿外側有脈動,左手會麻,氣全身周流、疏通。有一次療養,兩手心發熱到出汗。右手好很多,換左手舉高時肩部疼痛,左頸比右頸僵硬,因為左手代替右手多做勞動,產生不適,讓她一度憂慮會不會變得跟右手一樣,在全身的療養中,左手的問題很快得到好轉。
為了加強療速及改善體質,鼓勵她配合吃布丹,剛開始吃的味道腥、酸、臭,不敢多吃,跟她說明布丹的功效,身體改善味道也會改變,才在我的監督下勉力吃,有一次轉變的味道是鹹、酸,沒有腥臭,她才感到驚奇,因為是同一份萬靈丹,味道會變,之後還有酸、鹹、腥臭味,隨著體質改善,味道漸輕,然後沒有特別味道。9月中旬有針對她的症狀求一份個人布丹,已經燒好,包好裝袋,放在陰涼處的布丹,拿在手掌時卻有熱氣溫度,像夕陽曬過般。
12月上旬工作時大量重復使用右手,肩關節到食指整條又發炎疼痛,療養後快速改善;中旬右手已經好到九成,往後背也可以到肩胛的高度,關節縫卡緊最嚴重的韌帶,往後背也不痛了,變得鬆軟,唯有上臂偏內側靠近腋窩有條筋堅硬,往後背時會痛,影響右手拇指扣內衣的活動,還無法以右手扣內衣扣。此外,早上起床會流涕的鼻過敏好了,胃口好,飯量也加大。療養完後,感到很舒暢。
近年關,事情多,也因好到九成了,間隔十多天才再幫她療養,影響右手拇指扣內衣活動的那條筋,到一○七年元旦療養時問題仍在。之後她幫忙做辰祀禮,歡歡喜喜的做,無形中突破了這個障礙,1月中旬,右手可以自如的扣到內衣背扣,往九成好再跨前一步,這一步是她自己歡喜做給自己加持的力量,有做有保佑,福田自耕自收穫。現在阿梅萎縮的右手肌肉也長回正常了。
手痛期間,關心阿梅的道友紛紛想辦法幫助她,巫雲康副開導師專程載她去苗栗給拿手的國術館看手,寶鳳專程陪她去再陪她搭車回來,張浩昇道友載她去臺中國術館整治,梅芳送藥膏、B群、魚油,大家都關心阿梅的手能趕快好,她接收到許多關照友愛,特別感謝乃龍,工作之餘,每晚載她去復健。
五十肩病症的發展有階段性,疼痛期可以持續幾個月,肩關節囊發炎,出現疼痛並持續惡化,肩膀可活動範圍也縮小,有時候不痛並非好了,勞動過度拉傷會再痛,反復發炎,關節囊內會留下結痂組織,導致關節沾黏,肩部活動受限。以阿梅關節縫約縮小一半的情形,在越南應該已經損傷了,來台因搬重物又拉傷,他人幫她按揉抓捏時用力過猛,把炎傷往內壓,反讓肌肉出現不可逆的纖維化,不僅肩關節僵凍,肌肉群也硬化,病症加重。
肩手痿痺,筋肉萎縮,動作功用變差,產後冷氣的寒損傷最重,寒讓循環變差,濕則因循環差更容易積聚體內,台灣氣候潮濕,加重負荷。寒濕侵犯各經絡,在頭部,頭痛;在手部,手痠痛;在腿部,腿痠痛,有時反應出來的痠痛,是經絡的痠痛,療養時自經絡驅寒逐濕,由裡而外趕,種種痠、痛及臟腑的病症一併改善。前後跟她療養近20次,歷時五個月,不只希望把她的手看好,更是要把寒濕袪除乾淨些,改善體質,不要留下病根,將來受苦,這是復健師只做右手復建不及之處。
阿梅堅強而勇敢,肩痛最苦的時候,默默忍受怕耽誤工作,復健很痛都願意承受,相信佛菩薩正向的力量,不迷信,一心要讓手好起來。整骨師有的說她骨頭跑出來,筋沾黏喬不回去,要開刀;有的說她骨沒問題,右前胸骨及後肩胛有問題,這二個地方好了,右手就會好,眾說紛紜,曾徬徨無所適從。其實最初照的X光片影像已經很清楚,骨科醫師一目了然,專業醫學就可以解釋得很明白,了解正確的醫理去治療,就不會偏失。
五十肩疼痛期可持續六週至九個月,進入僵硬期可持續四至六個月,肩部活動受限,如果復健良好至恢復期,肩關節的活動力漸漸恢復,要恢復到發病前的狀態,得花六個月至兩年,所以阿梅種下病因,早在來台之前而不自知,來台後因其他因素,發展到肩臂痿痺。
醫學上五十肩(沾粘性肩關節腔炎)的確切成因仍然不明,肩關節囊因為發炎而變厚、纖維化、滑囊液減少,出現關節沾黏,使關節在各方面的活動範圍都減低,在肩部的前舉、內旋、外旋…等動作均受限制,肩部活動時感到十分疼痛。肩部的疼痛常會放射到上臂,讓人誤認為患處在胳臂附近,常常無法向疼痛的一側側臥,造成睡眠時的困擾。「原發性五十肩」的多數患者肩膀都未曾受過嚴重傷害,年齡大多介於40至60歲,女性患病機率大於男性;「次發性五十肩」的患病年齡不一定,由各種因素引起,受寒、外傷、感染都有可能。糖尿病患者、甲狀腺疾病患者、頸神經根病變(骨刺或是椎間盤突出壓迫頸神經)患者、接受心臟手術、乳癌手術、脊椎手術後的患者,這類特定族群也容易發生五十肩。
治療五十肩的黃金期不要拖延超過三個月,如出現二大典型症狀:肩膀持續疼痛(提重物、外力創傷、運動不慎扭傷肌肉,引起肩關節疼痛,休息幾天後,疼痛沒有緩解),夜間無法側睡(晚上睡覺時,無法朝疼痛側手臂方向側睡),最好即時找骨科或復健科就診,由專業斷診,把握黃金期。
痠痛時的按摩不可力道過猛,專業物理師提醒:如果發現自己需要愈按愈大力才會舒服時,可能已經出現肌肉纖維化了,要馬上停止,如果沒有針對原因根本處理,一味用力按揉可能會加劇肌肉纖維化的惡性循環。
我們的無形針無論是隔開病身針治,或近身治療重風濕,謹遵戒規,手指不可過重,輸入正氣,活血通經,不會有傷損,而能使病症漸漸減輕。
真正治療五十肩,達到不痛是基本,可以「活動自如」才算治好。阿梅療養好到七八成,基本上是不痛了,還不到活動自如,持續療養好到九成,活動已不受限,最後右手可以扣內衣到全手活動自如,是自己從做中得到福果,幸得佛力護佑,每個人的福田還是需要自己多勤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