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期二版 正字指南集解(之二) 【人生指南正字集解】將偏邪心換個正心

(續64期二版)

原文:蕭大宗師昌明夫子
集解:阮護憉


【原文】
        又曰:「心有所忿懥①,則不得其正;有所恐懼,則不得其正;有所好惡,則不得其正;有所憂患,則不得其正。」蓋忿懥、恐懼、好惡、憂患,皆失其心之一,而不得其正也。

【主旨】
        上言之理在行,此言之理在心。

【集解】
        何為心之一?儒言人欲淨盡②,天理流行,而曰執中;釋言不垢不潔,不增不減,而曰五蘊皆空③;道言清虛清靜,而曰真常;耶稱上帝;回念真主,皆可作心之一看。
        一字何以解之?夫一者,萬之對也。大千之中,萬事萬物、萬相萬緣,何可勝數?④曷盡形容?今曰一,即無其他,既無二、三、四,更無百、千、萬,種種事體,般般⑤色相,一概皆無,惟有靈明一點,寂然⑥如如⑦,故曰:以無為一。心既得一,則靈台⑧光潔,天君⑨泰然⑩,照徹事理,有正無偏。若然有所忿懥,或有所恐懼,或有所好惡,或有所憂患,是心中荊棘叢生,所有已多,何止二、三、四?總有所動,即失其心之一,而意識用事,必有所偏,固然不得其正矣!好惡,大學原作好樂。

注 釋:
1. 忿懥:怨恨。懥,音ㄓˋ。
2. 淨盡:全部捨盡。
3. 五蘊皆空:五蘊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色,是一般所說的物質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所造;受,是感受,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;想,是想像,於善、惡、憎、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;行,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;識,是了別的意思,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在五蘊中,前一種屬於物質,後四種屬於精神,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五蘊皆空,五蘊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色從四大假合而有,受、想、行、識由妄念而生,故此五蘊諸法,如幻如化,從因緣生,本無實性,當體即空,故謂五蘊皆空。
4. 勝數:數不完。勝,窮盡,音ㄕㄥ。
5. 般般:種種。
6. 寂然:寂靜而沒有事體發生的狀態。
7. 如如:不動、寂默、平等不二,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。
8. 靈台:心。
9. 天君:心。
10. 泰然:安然自在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313206
1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