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德教在台開山祖師清風古佛、圓明至聖佛、仁道真君、子路先師
靈返上界,垂訓乾坤同道,護法指導有形行道諸光諭
吳鳳凰 彙整
師公返宮之後,同道頓失良師,心情悲慟,又遭逢人心變異,失去本來之真性,奪名謀位;魔氛熾盛,以假混真,內盪外惑交雜。大道之行險阻重重,但邪不勝正,在各方磨難的考驗裡穩定了道基。此時,師公笛卿夫子真靈雖已脫殼而去,卻時常往返上下兩界,於同道身側隨時點化,尤其指導大覺導師行道、立教之正軌,並以諸多光訓勉勵、叮嚀、勸誡同道修身行道立教之準則。諸佛菩薩的光諭雖是教化於當時,卻無時間之限制,這些寶貴的垂訓,仍是受用於今日及未來,靜心定性研讀領悟,必然有一番明覺與遵循的依歸。
師公王笛卿夫子,湖南省平江縣人,過去世為至聖先師孔子弟子「子路」,跟隨孔子周遊列國,勸導諸侯實施仁政,闡揚恕道精神。清朝光緒辛卯年(民國前廿一年),秉願重來人間,民國十五年皈依蕭昌明大宗師(一炁宗主)門下,道號極性,字竹笙,別號雲天老人。民國二十三年 師尊封為十八真君之「仁道真君」,乙卯年五月初八日(民國六十四年六月十七日),笛卿夫子功圓果滿,辭世歸位,果證「圓明至聖佛」。
清風古佛乃先先天之尊者,「混沌之所以開闢者,乃自元炁,即無形之浩氣也,在於先天之先,為五行金精所化,既有無形,即有無生,無形籠其外,無生居其內,於是混沌開,萬象成,……無形之造化,乃隨形而形,無所不包,無所不容,東有王公,西有王母,南有精陰,北有精陽,中有無生。無生之生,無所不生,五行安定,而五行真精,化生分闢金光法王佛,此佛以無形為祖炁,以無生為太極,以四方為金精氣者也。
在無形之中,又有一尊者,名曰清風尊者,又名之清風古佛,在無極清風之中,水氣相雜,有一水精道源尊者,混沌之前,因有形之五行雖破,而其靈性,漂蕩仍存,此分闢金光法王佛,是分闢五行者也,在先天之先,五行真精渺渺冥冥,無方無位,由無生聖母、無形古佛、清風古者、水精道源尊者,共以玄元之氣,化為分闢金光法王佛,而開此混沌,法力無邊,凡屬邪氣,均歸掃蕩。……
渾沌既開,世界乃成,不能不將世界邪魔掃盡而均滅之,故無生聖母,以及五行金精教主、清風古佛、水精道源尊者,由分闢金光法王佛,分別安定於八方及中央,各為教主。……彼時各教教主,以及水精道源尊者,清風古佛等,皆引領受命,各以真元正氣,推動十方,真元正氣者,即不動之氣也。」【註1】
極性功果圓滿,天壤正覺;德濟人間,靈復正位
一炁宗主 諭乾坤諸賢子:
真經出至性,三界喜遙聞。靈光滿佈,藹藹滿庭。魯殿虎拜,九叩如來;蓮開上品,道證三才①。
乾坤調理,兢兢業業,極性三槐,靈遊上界,功果圓滿,天壤正覺,功懸三界,德濟人間。靈復正位,顯化十方,共挽災劫。乾坤至誠,廿字化除濁風障雨,掃除妖邪;行無量之功,施無量之德,大道昌宏。尤望諸乾坤,肩負大任;正其身,正其心,不懼狂風駭浪,不為讕言②所亂。報中守一,貫徹始終;上下一體,仙佛護佑。以慈悲心而度,以仁心而化。以上批示,願乾坤謹遵。是囑。
(民國六十四年乙卯五月十三日午刻)【註2】
師公王笛卿夫子靈返上界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賢達:
美景空久長,人寰夢黃粱;倘若癡迷醒,靈山遊一趟。念念何時遲,舒襟喜歡揚;乾坤明此句,勿為吾悲傷③。
(民國六十四年乙卯五月十三日午刻)【註3】
師公返宮兩週之期,特勉乾坤佳子,解說靈脫軀殼,兩眼未閉不足為奇之由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賢達:
今為余返宮兩週之期,特勉諸賢達,毋為余悲傷;望爾等好好維持,余創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不易。尤望諸賢達,體余之心,體余之志,推行廿字,發揚光大;起沉疴,挽世運,化癡愚,教化人倫。今逢道魔並立、邪正爭鬥之時,處處謹慎,時時警惕,以慈心仁術,以忍和為重。切記忍辱負重,化戾氣於無形。
余雖軀殼解脫,靈光佈滿有形,普照諸乾坤。深望諸賢達,莫以余為凡俗矣!兩眼未閉,不足為奇,睹察諸賢達行道之真假,口心是否合一。各憑所作,善行大道,秉正果真者,實可得也。
吾果圓之期,每年五月初六至八日可也。來凡之日十一月十一日。道誕日,可用成會之日,皆要得。
是非流言,沒得關係,莫予計較,自有公理存在。行道為難,要堅定意志,以百折不回之精神,克除種種難關,余隨時護法,希爾放心。
(民國六十四年乙卯五月二十一日午刻)【註4】
累劫幾度往返塵寰,普度蒼生;靈光上下往返,護乾坤行道度世之方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天人同合一,仙佛會群真;道產菩提子,廿字見精神。諸子誠敬賀,吾教大有名;三指揮甘露,陰陽秉慈心。乾坤皆普度,濟世濟蒼生,廿字胸前掛,人間掃魔氛。
乾坤諸賢達,虔誠秉真,誦經賀祝,吾乃欣喜,堪嘉。
度世救苦吾本願,慈心度人而利乾坤,清氣而上昇,宇宙清平。奈人心不悔,世風遂頹,災劫重重,身居火宅之中,可憫眾生不覺,貪昧竅塞,繩索綑綁,墜苦海而更深。吾幾度往返塵寰,普度蒼生,納萬類而入正軌,夙願未完,災劫未止,干戈未息,未能普化世俗而太平。今乃三期劫數,邪正不辨,妖魔猖狂,道德衰微,雖廿字寶筏紓解,視寶舟而弗登,更浩嘆世人貨利薰心,癡迷難醒,吾乃悲哉!欣喜者,吾道乾坤,忠道之士猶多,何愁奸梟不滅哉。人間雖有未完之責,賴乾坤諸賢達,體吾之心,體吾之行,常懷仁風道心,度萬方,挽諸劫,扶正滅邪,乃吾志願也。
今天台南支會,會務隆興道昌達,乾坤護道忠貞所積也。吾奉 宗主之詔諭,挽三期延康,上下往返,護爾等行道度世之方。願諸賢達,誠心正意護道,忠貞不二,多立功德,德蔭後人,福家福身。德昭諶諶④,俟等功果圓滿,赴靈山,封明神。譽滿千古而不朽,後人富貴昌榮,此示諸賢達,批畢。
(民國六十五年丙辰五月初八日午刻)【註5】
天理嚴明,賞罰公平無私徇;圓融方便,平等無分貴與貧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廿字至寶傳世眾,挽災救劫毋居功;天理嚴明功過分,賞罰公平無私徇。圓融方便皆為本,慈悲仁風行道真;不分富貴與貧賤,不依權勢與虛名。乾坤謹守廿字諦,度人度物福家身;功培道果蓮居品,德培後人福壽增。乾坤謹遵詞中訓,蓮開果實得仙真。
(民國六十五年丙辰六月十五日酉刻)【註6】
苦留人間挽三期,以道喚起世人迷;期滿返宮復本位,靈光普佈護道行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意誠禮隆,誦經祝吾辰,欣然愧領。時逢浩劫滔滔,蒼生苦困濁海之中,豈可言壽也!
吾本願臨塵挽延康之劫,以道喚起世人之迷;揚廿字,起諸疾,福世福民。奈人心不古,墜泥淖難以自拔,圖奢侈,重貨利,貪無止境。敗俗鄙風,障霧瀰漫四佈。我 宗主不忍苦海眾生遭此之劫,吾乃苦留人間,體念字,宏道化,引度乾坤。吾雖期滿返宮,而靈光普佈。諸弟子,繼吾之心,行吾之願,肩負重責,宏道度世,挽災劫,起諸疾,扶正人心。吾乃欣然歡哉!
近時道魔豎立,希我乾坤秉正氣,驅逐邪氛,無形庇祐爾等護法行道,大聲疾呼,喚醒迷途,共享太平,物阜歌頌,堯天舜日即臨。希各諸賢,誠心正意,堅忍不回,勇猛向前,我道必宏。尤其台南支壇,乾坤砥柱,不負神人所期,道之昌,人之和,其樂融融,吾乃歡欣!
歌頌:竹梅挺秀清風拂,祥開紫氣羅五中;天人合,大道崇,法華纓絡紫霞擁;梅薏馨香錦雲梯,桃李盛春喜無窮。願乾坤福壽長樂後人榮。
普賢菩薩 讚
仁道稱盛世,靈慧日月明;清風常拂拭,性真點乾坤。法施上中下,德澤惠蒼穹;壽並天地永,蓮燦慶長庚⑤。
(民國六十五年丙辰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 【註7】
忍和禮恭,切勿動無明之火;忍辱受誹,修養上等大智慧
清風古佛 降:
篇篇貝葉禱上蒼,句句蓮花吐性光;神人長懷慈悲願,廿字光明掛胸膛。
人間道務寄乾坤,掃魔伏怪挽延康;千折百磨志不灰,開花結果喜心房。
吾本願,弘廿字,拯世正人心,物阜民康,奈,世道乖離,世俗彎心曲性,累諸劫,遭禍殃,吾乃深憾也!今逢春祈法會,爾等誠心誦經,老朽深感歡慰,能抱慈心仁義之行,吾道之幸也。趁此吾與諸賢達,寥云行道起疾之理原:人人抱悲憫,不分色相人我,修己身,明本根,莫因得意而興,更莫因失意而頹⑥。人間俗云: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,此語非虛也,有道有魔,而魔成全道也。
吾希乾坤諸子等,能忍其辱,能受其誹⑦,此乃上等大智慧也。乾坤諸賢,根深蒂固,俱有佛性佛慧,有形雖受折磨、唾棄⑧之苦,無形天案列爵⑨,趁此機點破諸等,忍和禮恭,切勿動無明之火,雖是一時氣瞋,削去幾年道性。吾願諸賢警之惕之,謹遵此言,吾乃是幸也,批畢。
(民國六十六年丁巳二月二十七日午刻)【註8】
來台闡聖教,天數定,返宮匆促;本願保護海峽,真靈隨時護佑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真經祝吾辰,果儀豐隆,吾乃愧納。時逢正道衰微之期,邪魔猖狂之時,眾生遭劫,陷水火之中,何敢言壽之有?
吾本願赴延康挽劫度世,推行廿字於全球。未料塵世人心不古,沉迷貨利,靈明矇蔽,墮苦海之中,吾深感痛惜,更愧職責之咎!昔日來台,闡吾教,宏揚廿字,本願化群眾統歸廿字,痛醒悔悟返本,奈何天數已定,返宮之期,似乎匆促之憾也!所幸,人間之道務,有託諸賢達。今日之道,宏開之時,乾坤精猛精進,吾乃歡哉樂也。
雖然,吾脫軀殼返宮,真靈隨時護佑乾坤左右,願吾諸乾坤各賢達,誠奉廿字,忠道尊師,效先賢,學觀音,尋聲救苦,解疾起疴,挽諸劫,宏吾道,廿字推行,發揚光大,是所至願也。乾坤功德宏大,凌雄記載,後人榮貴,身家康平。
(民國六十七年戊午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9】
效扁鵲華佗濟世起疾救苦再生之仁,護教門,莫負余昔日為道之艱苦重託之責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後賢:
經章達天京,神人喜歡欣;
道徹陰陽界,光透日月明。
乾坤禮重儀隆,誦真經,祝余辰,災劫未息,世道失正,何壽之有乎?
余本願,挽延康,正訓人心,匡道業,宇宙清平。不料天數已定,對人間之道務,有虧職咎守之感!幸喜吾教乾坤,勤學精究,大行仁慈,宏道度人,深感快慰。各地道務發展,廿字廣行,實乃乾坤之功也。雖然乾坤眾眾,賢愚不等,有無同感。
所謂道也者,道本修養至境。學道者,皆有夙根福慧,裡外不移,堅貞道性,不懼妖邪之侵。雖有邪魔猖狂,剎時即滅,正道永固也。務望諸後賢,勤修勤悟,通明道玄,挺身鞏固,意志彌堅,經起大道之考驗,莫於一時之迷,頹喪職志,退後不敢直前。神目如電,絲毫無漏,誠心行道度眾,無形神佛護法顯靈,道愈行愈廣,廿字至道,各憑修持,必得無疑。
余雖返上界,靈光隨時護佑爾等。最後勸乾坤諸後賢,因公忘私,以道為重,學如來觀音之慈悲,效昔扁鵲、華佗濟世起疾救苦再生之仁,莫負余昔日為道之艱苦,莫忘余重託之責。末劫逼近,希望諸賢達,抱廿字,護教門,不愧為道之干城也。功德無量,後代榮貴顯名。
(民國六十八年己未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10】
悲嘆妖邪當道,以假亂真;無奈限期重返天宮,欣慰人間道務後繼有人
清風古佛仁道真君 降勉乾坤:
乾坤明禮悟真,誦寶卷,祝吾辰。眾生未度,延康之劫未息,何壽之祝乎?
期逢末數,妖邪當道,以假亂真,悲也哉!斯人之心,圖貨利,貪奢侈,矇蔽其心,忘卻本來之真。
諸大仙佛群真倒裝營救,普度普化諸眾生。奈人心奸巧曲性,造斯劫,遺禍蒼生。吾本願挽延康,消諸劫,享堯天與舜日,共享大同,奈限期重返天宮,人間道務,後繼有人,吾乃欣慰!
歌曰:紫氣佈華堂,魯殿遍馨香,芝蘭滿室,遍地輝煌。金精猛進,道宏教昌,壽世福人,其樂無疆。鼓腹⑩歌頌,國泰民安,乾坤福慧,萬世名揚。賜乾坤福壽家吉體康。
(民國六十八年己未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11】
聖業唯賴乾坤諸賢達,亦得大覺竭盡心力:小成為願未足,顯真靈玉成佛殿重建
清風古佛 諭乾坤眾賢達:
聖經齊誦,氣聚蓮花,悲心慈腸班班佳。陰陽得惠,神佛讚誇;道義隆彼,香篆佛家。
今於經功近竣之時,與諸等敘話勉嘉:春去夏來秋到冬臨,回味以往,瀏參此地,遍處荒廢。至今斯樓矗起,一片榮欣矣!余欣喜我廿字在古都發揚之速,聖業林林,一乃唯賴乾坤諸賢達,亦得坤子大覺竭盡心力,此乃小成,為願尚以為未足。吾希諸等,金精緊聚,志節不移,才華濟濟,勇猛前進,同抱宏願,上體穹蒼,下憫沉淪,幽域光明,莫負余一片婆心。濟世度人,廿字大光明,效聖賢,學觀音,眾佛群仙列真同護法,吾顯真靈,萬事玉成。願乾坤福壽,德蔭賢子孫。示畢。
(民國七十一年壬戌三月二十八日午刻)【註12】
真人難得巧偽多,心口分離招孽魔;言行合一達靈慧,污泥不陷樂雲窩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賢達:
艾蒲真氣蔚芳薰,日月慧光,華耀古道,光照大千,深懷遠念!諸乾坤重道隆師有嘉,歉愧受領也。
今時世道衰微,難為諸子,不畏艱辛之苦,為道精誠,歡哉慰也!
余有兩言示乾坤:道行一也,一為天地之本,又為眾生之原,更為聖佛之母,抱中守一,自然見性明心。今者,巧偽居多,言不顧齒,心口分離,道難得矣!修道者多,成道者寡矣!果能言行合一,道達靈慧,有何難哉!
偈曰:
真人難得巧偽多,堪嘆巧偽招孽魔;
吾道慈悲來接引,污泥不陷樂雲窩。
以上粗句,希乾坤賢達自琢磨。示畢。
(民國七十一年壬戌五月初八日午刻)【註13】
創立精神療養研究會,醫病度人;深望諸乾坤謙和上下,大道必宏
清風古佛 諭乾坤眾賢達:
誦經祝嘏⑪愧納。世道糜亂,妖邪猖狂,正道多阻,乾坤懈怠頓訥⑫,因私而廢公,惜乎,何壽之有乎?
吾本願,挽延康,追隨 宗主,宏廿字,濟世度眾;正世道,啟發人心;創本會⑬,導末俗,引渡原人;醫經穴,起諸疾,排解冤孽。余因返宮,大道未及遍宏,深為自咎。吾願未了之道業,翹望⑭諸賢達,立警戒,應願宏施,道之隆,廿字風行大光明。
余希諸賢達,圓融一致,精益求精,一誠必靈,謙和上下,大道必宏。藉此與諸賢達,以此句助諸等為蓄德進修之本,功德無涯矣!余雖返宮,靈光常現左右,護法吾乾坤,身家康泰,事事如欣,此示已畢。
(民國七十二年癸亥十一月初十日午刻)【註14】
前世好修為,今生共師門。忍和當先,無是非消魔障;閒暇養性,煉金丹研妙文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賢子:
真經燦光明,隆師重道果虔誠。
宏道濟世吾本願,為宏願力挽延康,願由諸子繼吾志,宏大道,揚德化,推行廿字於千秋;乾達聖域,坤返賢門。慰哉樂歟,大道不孤矣!
世道多事,災劫遍野,望我乾坤,精誠團結,行仁術,抱慈心,宏道度人;起疾解疴三指針,普化陰陽遍生春。醒世導頑,調解冤孽,掃除魔氛,德之大,功之深,人間如來現金身。朝氣勃勃,道貫三清,其樂欣欣!
末尾奉言,忍和當先,前世好修為,今生共師門,是非朝朝有,不聽自然無。道高魔長,魔來成道道成真,不衒己長,莫道人短,閒暇養性,金丹妙文。戾氣減,瑞氣生,身康體建壽同春,家吉人歡,其樂也欣。願諸等,圓融一致宏道濟世,莫負吾苦口婆心,示畢。
(民國七十三年甲子農曆五月初八日 午刻)【註15】
海峽傳聖道,後繼有諸賢;行正勝參禪,濁泥生紅蓮;莫存奸滑心,仁厚悟本原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聖經卷卷,遍散祥瑞;
香雲繚繞,果儀清盈。
乾坤重道隆師之虔,世態炎涼,何壽之言?
赤燄籠神州,人禍洪流淹無邊,烽煙遍起,鏖兵⑮遍燹⑯,萬物遭劫,何日息災煙?烏雲遮明月,昏暗無明,巨風狂波延綿,何時見青天?念念蒼生,滾滾蜉蝣⑰苦顛連,吁噓!感懷萬千,好似火油煎。
海峽傳聖道,宏願未酬,駕返本位,道業未展,欣喜吾道有繼,宏展教理仰諸賢。 宗主廿字至理,興綱紀,修齊治平,教之以善,斯道乃詮⑱,醒末俗,普渡兩大間。吾留此言,乾坤賢達共勉,大道人為,始終如心,去私見,以公為重,處人以厚,莫存奸滑之心,修己而修人;覺悟本原,入道遠俗,修真悟本,靈證玉京,福慧長綿。
修持境界,心平不持戒,行正勝參禪,蓬萊在何處?杳杳⑲兩相間;雲海性中月,已是人間仙,幻境由心起,此乃執法⑳焉;悟透真實意,菩提輾轉間,癡慧法性聰,人間天堂剎那間。吾云醒乾坤,啟發諸等良知良能,普化大千,願我同仁賢達,勤與慎而共研,性開般若(21)。願諸等,濁泥生紅蓮。此示已畢。
(民國七十五年丙寅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16】
吾教不孤,神人共願揚天德。本佛心願力,仙佛護法之手,寄人間,濟世而渡眾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賢達:
誦聖經,重道隆師辰,災劫未息,延康綿延,災禍頻興,何壽可言!
吾教廿字,濟世渡眾,喚醒癡迷,修真而悟本,奈,大地眾生,黃粱難醒,視大道如針氈,悲也哀哉!
可喜吾道,後繼有人,乾坤真誠,宏教揚道,志心彌堅,吾教不孤也。
藉此時,語諸賢達,誠行廿字,懷抱慈仁,起疾解疴,三指無形針,起死回春,排解疑難,指迷津。吾隨時與諸賢同在,有無一炁,宏吾廿字,發揚天德,神人共願,以偈爾勉:
雲在青山月在天,
氣貫蒼穹紫金煙;
抱元守一通消息,
蒼梧為友結伴眠。
諸等好根源,佛心仙手,濟世救苦寄(22)人間,畢。
(民國七十六年丁卯五月十三日午刻)【註17】
有緣有情者可上廿字法船,時機錯過,登船難上難
清風古佛仁道真君 降:
災劫期期挽,昊天(23)悲憫憐;大道不崎嶇,惟有度人難;天衢(24)雖非遙,登臨實為難;無奈此世上,何道可回還;善哉我聖教,願度癡愚頑;誦經祈止劫,普化斯人間;循環孽結劫,眾生夢顛連;悲災蒼生苦,積劫遭禍延;大眾速醒悟,宗主悲憫念。
道中廿字渡人船,有緣有情即可上,時過登船難上難。
進道修子(25)穩道性,性明靈慧可成仙,畢。
(民國七十六年丁卯五月十三日午刻)【註18】
憶昔日,蓬瀛道傳諸乾坤,勉賢達,宏道行真仙佛身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諸子重道隆師,有無心欣,經章處處,祝壽至誠。世紊道微,何壽之有乎!
願諸子,心存吾道,願力恢弘,濟世救眾,教道永垂,圓融一致,上下一心,吾願已足,睹景歌曰:
香雲騰騰,紫氣盈盈入戶庭,佛光普照諸乾坤;滿室芝蘭,捋髯寬胸襟。道味濃郁,華堂錦繡,美奐美侖新;玉階蘭徑,斗燦星明。飄飄羅袂袖抬雲,吁噓不知幾多春。嘆世景,憐眾生,舉頭月,無語問蒼冥,信醒世人心。憶昔日,於蓬瀛,道傳乾坤,行真宏道那幾人?藉此時,與乾坤,有無共抱慈悲心,濟眾解疾弭災氛。共駕寶筏,廿字風行,慈悲醒世仙佛身,已畢。
(民國七十七年戊辰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19】
惡言轉善,其德可欽;以語導惡,敗道傷身。恕人恕物者,易達天人合一之道
圓明至聖佛 降:
卷卷聖經燦蓮花,群賢畢集樂華堂;
道傳宇內成聖跡,乾賢坤明喜無疆。
禮隆果豐愧受,重道尊師好門牆(26)。敬教道,尊人尊萬物,壽塵福世壽乾坤。今逢乾坤齊聚,聊敘衷腸,人禍橫流,災劫紛紛,闡教宏道,辛勞賢達乾坤。秉廿字,濟世度人,起疾解疴,化解魔氛,己修修人,道業有成,清心寡欲,修道之基,忠貞不二,道達三清。
古佛上有云:「乾坤慎言」(27),不可忽視也。往往言語衝動,致不和諧,一言致善,一語導惡。希我乾坤諸賢達,若惡言轉善,其德可欽;以語導惡,敗道傷身。古聖者,聞過則拜,規吾之過,吾師也(28)。余希吾賢達乾坤,倘若聞過,以誠容忍,改錯就新,斯乃有道之士。若傳言不實,而宥(29)傳者之過,更顯有道之風。假如聞言已覺逆耳難聽,面現怒容,意氣之爭者,自貶道格。況乾坤賢達諸修,身為德門之徒,深宏願力,共挽延康,普度蒼生為志乎,怎可傷德也?尤為通玄達妙,眾人欽敬,真誠求道者,更以大慈大悲大仁大愛之行,恕人恕物。天人合一之道,得者不難矣!
今吾多講幾語,希乾坤謹記寸心。諸賢乾坤,同一佛根,共抱願力,普度蒼生為己任,若有失職者,則互相勸勉,不可藏私,以教道為家,無色相之分,盡忠職守,未來均成仙真。願乾坤福壽,世代榮昌樂無垠,示畢。
(民國七十九年庚午五月初八日午刻)【註20】
矢修大道,莫貪名利養假色身;不外問旁門,以免惡滿遭報墮沉淪
清風古佛圓明至聖 降:
至誠誦經典,願減前世愆(30);大地皆清泰,仁道福增延;吾教乾坤子,共挽人地天;仙佛皆護法,道大裝地天。輕災減殃喜無邊……
藉此春祈,乾坤秉願,余有數言乾坤諸等覽:既進教門,即是修身,誠立宏願,度己度人,蜚言(31)不聽,是非毋聞,誠秉廿字,矢(32)修矢行,莫貪名利,利養色身,色身是假,少有百春,大道不修,外問旁門,惡滿遭報,墮入沉淪,貪念無止,纍孽敗名,願我諸子,廿字至真,信仰堅定,天人合一,道化三清,有志奉行,代代康平,門第少災星。此賜諸乾坤。
(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二月初五日午刻)【註21】
世人纏綿花街柳巷,傷風敗俗造劫端;處今時邪正混淆,毋受塵濁之染以保仙真
開山祖師圓明至聖 降乾坤諸賢達:
真經祝壽,愧顏受納,諸賢禮隆意虔。此次上界大會,吾乃幸甚列班,天案迭變,吾乃心酸。災劫叢叢不休,風火連綿,哀哉!蒼生之苦也。
世人不知惜福,蓄德儲仁為願,女非女,男非男,花街柳巷總纏綿,傷風敗俗,造劫之端;憤恨爭權,貪貨利,不顧恥廉,悲哉,可歎也!希吾教乾坤賢賢,抱道宏仁,普度蒼生為願。
今乃睽察各地道壇,有道昌教宏之感,喜哉,樂矣!吾有兩言建諸賢,以作修己度人之參,希乾坤諸賢,靜修、勤儉。雖然皈依有年,了明道性,亦有矇濁(33)之時,處此邪正混淆不清之今,一不審慎,道行之偏,踏入旁徑小道(34)之中,受塵濁之染,橫生淫慾邪念,累(35)道性,傷本原。希諸賢思之、慎之,乾坤皆為未來靈山之仙真,背負度苦救世之願,希爾等,隨時自檢,身正德純品亦端,心口如一是仙真,吾門作後賢,增慧添祥樂陶然。此示已畢。
(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農曆五月初八日酉刻)【註22】
敬師之心,愛師之誠,推而愛教道度蒼生;當思精進,澄清心田,從聖為善濟世救眾
清風古佛仁道真君 降乾坤諸賢達:
教道忠真果勿差,道濟大眾化群倫,
經章卷卷香雲篆,玉律馨馨振天京……
乾坤諸賢重道敬師,吾乃慰欣。教道昌達在寶島,廿字光輝道傳釋家,乾坤至誠道源延綿,三才清泰,萬家生佛,戶戶得安寧,乾坤之功也;道宏遠邦,慈惠蒼生, 宗主欣慰,群聖讚云諸賢不愧天德之傳人也。
近來壇中紛紜有欠人和,此乃悲甚也,吾願諸賢敬師之心、愛吾之誠而愛教道度蒼生,吾乃之願也。吾雖是在上天,靈光普照有形,吾有忠語願奉諸賢子等:道基深厚,來源根深,應修保和,奈子等心浮氣燥有傷道性,鬥氣逞性,有失受教之理性也。諸賢歸道修省,當立志願而樹道品,願力遠大,品要完美,立願為善不為惡,從正不從邪,品為賢不為佞,從聖而不從庸,開拓胸襟,堅定心意,澄清心田,立濟世救眾為念,普度人間,以大公為心,兼善天下,氣節自命,念道在邇,仁義在抱,如影隨形,堅忍而不拔,正大而光明,何道不達,何聖不成。願吾乾坤諸賢達,當思精進,光陰短促轉眼即過,云人一生,草木一春,富貴榮華如煙雲。希子等依教道為重,以蒼生之苦為念,昌教宏道,功德彌高無涯矣!此示諸賢達,畢。
(錄自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壬申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國曆十二月四日午刻 光諭)
應用覺世佛慧,做有為利世利人之事,通達大道真理,永懷慈悲普度眾之心
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道業兢兢,重道隆師之誠,廿字奉行亦真,祝壽經章已竣,藉此時與諸賢達一敘衷腸。
聖經班班,竭敬至誠,蓮瑞遍佈,光耀壇場,余乃欣慰,一喜一憂之心愧領也。災劫頻添,延康未挽,三曹混濁,何壽之有乎?慰者,乾坤諸賢達,皆有佛的智慧,應用有作為,利世利人,入世輔巽(36)。況且具有慈悲覺世之心,更有達道之真理,希吾各地賢達們,大道精進,永懷濟世度眾之心,宏教道於今朝,宣賢名於今,功德無涯矣……
歌曰:
寒光盈銀,瑞氣繞新,浮水無聲,風軟鎖重雲;雁飄長空,禪踏千峰,法身透徹滿芳今,有為虛空空自在,無為天滓無極心;太虛青淨,靈虛飄風,雲帚袖擡樂大同。畢。
(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酉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23】
大道留人間,有賴諸賢行;以「恕」助化人,等於助化自己
清風古佛 降各地乾坤諸賢達:
年年誦聖經,有無樂歡欣,大道留人間,有賴諸賢行。真經卷卷吾愧領,蒼生未渡,災劫未息,何壽之有乎?願福壽贈乾坤,福世壽民樂太平……
乾坤賢達們,敬吾之心而敬道,愛吾之心而愛眾生,行道者,秉大公而至誠,不求己心之滿足,而能為他人做些什麼,如此之居心行事,充量盡分,可化褊狹隔閡之私也,而常得寬舒之樂也!從此謙沖受益,和氣而致祥。
諸賢等,待人處世皆存包涵之心,凡事需要留有餘之地矣,功不獨居,過不推諉(37),以我心比他心,愛吾身及人身,你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,吾能恕人助人,人亦能相恕相助也,如以恕助化人,等於助化自己耶,尤有由於圓融誠懇之感乎!心無界,觸處(38)無礙,行走真實,隨緣化成,發乎沖虛之本真,而充運和暢無間也。深願乾坤諸賢達,同修道功增進,造詣更可妙臻(39)上乘也,此示諸賢達,畢。
(民國八十三年歲次甲戌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24】
立教名,奠道基在人間;與諸賢達,同赴彌堅,共挽斯劫
清風古佛仁道真君 降乾坤諸賢達:
寶卷誠虔,光輝燦魯殿,禮儀豐碩,魚磬聲宣,重道隆師乾坤賢,天上人間會仙凡。唉!余乃愧顏,欣慰諸賢志願恢弘,教道爾肩擔,欣喜憂煩各半,世風日下,災劫延綿,世人心懷詭譎,欺詐而奸貪,人間傳道宏教維艱。欣慰吾乾坤賢達們,心誠意堅,立教名,奠道基在人間,吾與諸賢達,共挽斯劫,同赴彌堅,奠道基八卦山,教宏道昌億萬斯年。福壽贈乾坤,有無稱觴(40)樂歡顏,畢。
(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25】
世道亂象,尤賴吾教乾坤兢兢業業普化災劫,拯救世人
開山祖師清風古佛 降乾坤諸賢達:
乾坤弟子心誠意堅,齊誦真經祝吾辰,災劫頻添何壽之有?世道亂象,人心不古,欣喜吾教乾坤賢達等,抱慈願與無礙之心,力挽當今。在此與吾乾坤等以敘所衷,尤賴吾教乾坤普化災劫拯救世人,兢兢業業三界知聞。
在此諭勉諸賢達,福壽賜民,佛慧贈乾坤,廿字風行,宇宙清平,國昌道隆,物阜民康,大道達崑崙,贈乾坤以福壽,賜諸賢家吉人慶和樂清平,佛光增添,度人物康身心,道貫三花,史冊永留名,畢。
(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26】
乾坤一炁,教乃昌明;神佛護法,隨請隨臨
清風古佛仁道真君 降乾坤各賢達:
重道隆師意真誠,玉律魚磬聲聲,余乃愧受也……
道產金蓮,廣化山川,金光灼灼,光耀碧天,清風常拂,大地清涼,廿字郅治(41),普濟眾生,乾坤一炁,教乃昌明。挽延康,化頹風,導末俗,醒世啟迷指掌中,大道勤於修,醒癡喚迷途,福壽賜乾坤,物阜康明,僅僅(42)之詞,諸賢謹記寸衷(43)。
人曹混濁,天界動盪不寧,仙佛聖賢,共抱慈悲,法雨普洒寰宇(44)之中,願挽斯劫,願度有情,護佑群賢中,共挽災劫,普度蒼生,起疾解疴。三指無形針,神佛護法,起死回生,余乃隨請隨臨,宏天德,廿字風行,功在己身,德蔭子孫。願諸賢,功記凌雄,福壽同春,此示已畢。
(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午刻)【註27】
為師者,心口如一,不可信口雌黃,毀人害己;
穩道性,百忍圖成,同撐人間道盤,自有護祐
圓明至聖佛 降乾坤諸賢達:
至誠禮儀豐碩,玉律經章,甘露普洒,遍地清涼,金蓮朵朵,彩雲同降,仙凡一致,共挽災殃,清風常拂,萬里馨香,經章祝誦,壽世福民乾坤康,願息災劫免禍殃,廿字薪傳,萬古流芳,乾坤毓秀,天德大昌……
諸賢重道隆師之意誠,吾感愧領也,今逢亂世混濁不明之際,災禍延連,萬物遭劫,神佛同悲。吾教廿字,集五聖之大成,萬法之法,再諭一次:乾坤子等,推廣廿字,宏揚天德,濟世活人,無形護祐,增百福、添千祥,功過分明。
諸等皈依有年,對道貢獻良深,因此道高魔漲之時,亦有心浮氣燥之事,希吾乾坤賢達們,自悟本覺,心性堅定,宏道闡教,挽斯劫於既倒,至有失質(45)乾坤子,高傲自大者,應抱同門同根之情而規勸,導正覺明,不愧廿字之子也,倘若自知不為者,記過扣果。希諸賢達,皆負昌道揚教挽延康導末俗之重責,不可棄離教道而不顧,人間道盤,吾交諸等,大覺子一片愚忠之誠,而悟性亦有,不可失職導育之責也,此非智者之為矣!
凌雄寶殿無形自有安排,雖有不屑(46)之子,幸災樂禍,不負其責,自私自利,因私而廢公者,罪加不可逭(47),時至晚矣!希吾乾坤賢達們,互勉、互勸,吾不願子等墮落,靈山皆有位,人間為人師,化育乾坤。希子為師者,心口如一,倘若諸等執迷不醒,到時悔之晚矣,不可信口雌黃,毀人害己,不可自墮無間。今乃吾話已講多,茲之心切痛之,希子打起精神,穩其道性,以百忍而圖成,後繼自有佳子也,在此訓諭已畢,希子等,靜思細想以問心。
(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農曆五月初八日午刻)【註28】
仙佛聖賢齊護法,SARS瘟疫漸消散;人心能回向,百劫可不臨
子路先師圓明至聖 降乾坤諸生:
誦聖經,祝吾辰,汗顏愧領……
瑞雨霏霏,普降廿霖,人物安泰,大地清欣,瘟疫(48)消散,寰宇昇平,廿字慈航,普度蒼生,人心回向,百劫不臨,純樸古風,宇宙回春,福惠乾坤,壽國壽民,法顯內外,惠澤群倫,大道隆昌,普化斯民,山河毓秀,河宴海清,願世間大同共享,世間光明,福壽賜乾坤……
災劫重重,世道混濁不清,何敢言壽,吾道廿字,化斯劫,度萬民,有賴諸乾坤,仙佛聖賢齊護法,乾坤悲願行,化諸劫,散災星,宏教揚道在於今,吾乃護法諸子乾坤,身康體健,福家福身,德蔭賢子孫,畢。
(民國九十二年歲次癸未農曆五月八日午刻)【註29】
道法自然,有德者居之
師尊在黃山趺坐歸空時,並無特別指示道傳何人,卻自然有包桂文自北京翻山越水,突破關卡險阻前往黃山,為 師尊守墓三年,在黃山儉約生活靜修數年,而後包道長返回北京,醫疾度人,仍奉持 師尊蕭昌明大宗師教誨,矢志天德聖教法脈而不移。另有眾多入道弟子,因應大時代的變動,離開彼時戰禍的大陸,遷移世界各地,聖師母遷移香港青山,奠立道基,並在眾志成城、神人匯集的大願力中籌建彌羅法會,持續挽災救劫,續接黃山道氣。也有其他諸多的天德門人,散居世界各國,留做種子。而師公王笛卿夫子,則自青山輾轉前來蓬萊台灣,醫疾度人,逐日穩定道業,歷經二十二年之艱辛,才有天德教奠定道基在台灣。
在變動離亂的時代中,人事紛擾多阻的考驗裡,以德自修,忠於道源,是「亂世忠臣」堅百忍以自惕的磨礪。如何體悟三無(無過去心、無現在心、無未來心)掃除重重魔考,而達到大魔打不倒,以完成今世道考課題,以臻功果圓滿、返回本來,再朝上進位,身為皈依師尊 一炁宗主,入列天德聖教門牆之弟子,則須深刻明瞭自己的本來與今世的修為,以及未來的去向。
師公 王笛卿夫子真靈雖是無極之清風古佛,今世又受 師尊賜封十八真君之「仁道真君」,然而身為凡靈的修持,仍不離人道。不自高過去心之尊貴,不自大現在心之依恃,不貪妄未來心的謀取,因三無心,而專注此世此時,為人處世奉行廿字的修為,能吃苦、能耐勞、能受謗言、能忍逆境,能修功德而不著功德相,能敬奉 師尊訓示,忠於道,矢志不渝。
「凡我乾坤同仁,皆是無量壽天長者門人(長者即 師尊),各具丈六金身,本其宏願,前前後後隨 師尊倒裝塵世,護道顯法,救世度人,以挽天心,而消劫運,絕非異類化身可比,希諸賢毋誤聽,毋誤認,自傳其訛。」(無量壽佛為師尊真靈)【註30】,雖說天德門人源自上界「無量宮」,本有丈六金身,非同異類化身,然而臨凡來人世間,修行的課題在「護道顯法,救世度人,以挽天心,而消劫運」,因此在三期延康劫,三界同在浩大劫網的大會考裡,更需要體認三無「無過去心、無現在心、無未來心」的精神境界,否則自視來歷不凡,自認高人一等,很容易在塵濁「有」的色相中,迷失本來之真,遭遇七情六慾、四劫(酒色財氣)等等的塵灰,掩沒自性的明鏡,而至墮落,使得凡靈無法返回本來,仍得受淪落之苦。
同體三無心,正修人道成就天道
「人道不修,天道難成」,繁華在收緣了道時,只是一捧細沙,今世此時無現在心,故不著此世此時迷幻的色相,而能在濁世裡處汙泥而不染(火宅之中化生紅蓮),維護本來之真與原有清明之本性。如此則能專注此世入紅塵來的願力,做一個在生活上具備廿字修持的人,不貪圖顯赫,不執有榮貴,隨順自然、勤勉道業,完成末劫大會考的課題,以自然之道返回本來,而遠離收緣了道時的黑暗浩劫。
無未來心。未來如何進階,在功果圓滿時,自然依循個人的善業、惡業去審定,自然有天道按次賜封天爵,此天爵不同人間的名目,由著人自己幻想,妄加尊號,胡亂弄假。因此在邁向未來之道,實在不必爭奪,即使奪得一時在人間尊貴的地位或名號,也只是一場空夢,仍要在惡的業力裡走輪迴、入惡道。所以「三輪體空」,古來聖賢仙佛、諸大菩薩,皆是奉持凡人時為人處世正道的修持,而達到善境的進階,而與日月同光。
「恨殺二千餘年,精忠大義,失落於一般無恥之徒,至將帝武聖之名,任情更換。……無恥之徒,妄以浩皇加之,恨我青龍寶刀不快,不能將此彎心曲性之輩,盡行斬除。…… 」【註31】三國時代桃園三結義,劉備、關羽、張飛義膽忠肝,留芳青史。關羽忠義精神,尤受世人景仰,建祠祭祀,追緬武聖帝君,除強濟弱、懲奸斬惡,則為正義的表率。帝君既以忠孝節義為神,則忠於當有的本分,盡職護衛天曹,丁卯年蒙天德教主保奏及群仙推薦,賜封「中皇天尊」,天爵也高,但帝君不願有所貪妄,卻遭凡間無恥之徒,任意以「浩皇」私封,誣陷帝君的名稱,玷污帝君自持的節義清白,恨煞凡夫的愚昧妄為。帝君不受凡夫俗子的封贈,不貪妄不符實義的未來,只願安守本分,協助天德教主挽災救世,等待將來功果圓滿,天榜揭曉,自然有天爵之位。因此武聖帝君期望有志諸子,秉持忠孝節義的精神做人處事,雖是今日的凡夫,也能修成未來的仙佛。
「德教闡微」被視為是天德教經藏最深奧的一部經典,綜觀這部經典,統括闡述的全是「空、無」的境界。無論是那一位聖賢仙佛所闡述的幽微要點,都一樣,皆是修持到「真空妙有」的空、無境界,而至勝境,簡易的說,即是已達「三無」的意境,而順著自然之道,登入虛空妙境。此境惟有意會,難以言說,能夠以明覺的力量澈悟,並不受有形拘限時,則能了然於胸。
聖賢仙佛居於天之高爵,卻又時常倒裝臨凡,應時代之需求,入娑婆世界,甘受風塵之苦,挽災救世。師公天爵亦高,處世為人時,卻不以爵位壓制他人,或自顯貢高,反而以忍和修持,遭遇他人的刁難、排擠,能無掛於心,依舊忠勤於道務,不屬於時機適當該發展的事,也不強求去做,「功成不必在我」,而能留予後人,在時機成熟時,順勢完成。
抱中守一,貫徹廿字有始有終
師公返宮後,同道各有臆測,人事生起動盪, 師尊光諭訓示弟子,要抱中守一,不要被誣妄、不實的言詞惑亂道心,必須上下一體,道行貫徹始終,仙佛自然會無形護佑;對於動盪迷亂的人事,則以慈悲心而度,以仁心而化,總之開導者,需要在廿字精神之內,應對紛亂、度化同道,同道也需在廿字精神之內,一心一德,不要受讕言迷亂,而偏離正道。
人間同道,因為良師遽世,頓失依怙的長者,不免悲痛傷神,師公則於返宮第三、六日(廿字主宰誕辰日),降諭勉勵同道,不要為他老人家離世而悲傷,並警示人間美景,只如虛幻不實的黃梁一夢,再如何久長,到頭也是空夢一場,如能自虛幻不實的癡迷裡醒覺,在功果圓滿時,靈返上界,至靈山行遊一趟,自是喜樂歡暢。凡人畏懼死亡,因為對未來無知,所以深感「前途茫茫」,不知一口氣斷了,將淪落何方;但道深者自知方向,專一而行,靈光脫竅後返回本來,則喜樂舒懷。師公已為同道印證了這樣的正道方向,因此加勉同道,不要執迷人間看似久長卻是空幻的美景,而遲遲不知精進修道,以早日回歸。
對於同道的真實或假意,老人家住世時也了然於胸,軀殼解脫時,兩眼特意未閉,只是觀察同道們行道的真假,是否心口合一。在道魔並立、邪正爭鬥之時,紛亂戾氣在所難免,返宮兩週,師公再度降諭特勉同道,不要再沉溺悲傷之中,期望同道好好維持道業,尤其在戒嚴時期創立「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」十分不易,特別希望同道體念他老人家的心志,繼續推行廿字,「起沉疴,挽世運,化癡愚,教化人倫」;勉勵同道忍辱負重,以「忍和」慈心仁術的力量,轉化盪亂的戾氣於無形,在處境百磨千難之中,勸慰同道「是非流言,沒得關係,莫予計較,自有公理存在。行道為難,要堅定意志,以百折不回之精神,克除種種難關,余隨時護法,希爾放心」。大道生養萬物,眾生皆在大道之內,入道修行能否得道,不在爭,而在實行。真誠守道奉行不偏,才能登入道境,所以師公開導同道:「各憑所作,善行大道,秉正果真者,實可得也。」此後師公時常往返上下兩界,隨時護法同道,有無並進,宏道立教。
「廿字胸前掛,人間掃魔氛。」,一心存廿字,廿字圍一心,胸前掛廿字,是要以心修持廿字、以廿字洗滌心靈,做到心口如一奉行廿字,才足以掃蕩人間魔氛,為人秉奉正見正行,堅心不移,而能實得道境果位。
天理嚴明賞罰無私,忍和禮恭通明道玄
「挽災救劫毋居功」,行功德不住功德相,體用三無精神,不爭執功德,不以功高自傲,則能避免在自大傲慢的自恃甚高裡,迷失於色相,自己招來魔氛,墮入偏差,而自毀功德。「天理嚴明功過分,賞罰公平無私徇。」,天律比人間律令更嚴,佛律又比天律更嚴,並且無私情可講,賞罰全視個人修行建立的善業或惡業審定裁奪。不依權勢與虛名,不分富貴與貧賤,皆本慈悲仁風度己化人,真誠行道,自然會獲得蓮開果結,位列仙真,所以毋須爭、毋需愁、毋須矯情圖謀。
人間縱使繁華,豈有天界的美好?更何況戰亂的流離失所,與魔氛熾盛時的險阻重重,艱困異常;又人慾橫流,貪嗔癡混雜難以度化,即使倒裝而來,有時也不免難耐塵俗。 師尊曾二度亡身,真靈要返回佛土,因 無形道祖的勸慰而長留人間,普度陰陽;師公體念師尊不忍苦海眾生遭逢惡劫的大慈悲心,乃苦留自己於人間,「體念字,宏道化,引度乾坤」。這娑婆世界苦多於樂,入道修行者如能及早看淡世俗,完成修行的功課,返回清靜的本來,無雜無染無慮,豈不是更好?
師公在世時,曾受不理解的批評與排擠,或是聲色不佳的對待, 師尊總以「忍和」勸慰他,他老人家忍辱負重,有形雖然也受人間一些苦難折磨,但無形天爵日增,因此他老人家歸空後,諭示同道,總勸勉大家「忍和禮恭,切勿動無明之火,雖是一時氣瞋,削去幾年道性。」能忍受毀謗,不動道性,才是上等的大智慧。「大智若愚」,無爭、毋嗔,則有自然無為之化。
六十四年師公離世,至六十八年期間,道務的延續、各地分壇的建立,以及邪魔猖狂、蜚短流長的塗污,再加上失去忠道「立門別戶」者的裂解,處境紛擾。在這期間,師公時以光諭示勉,一方面遺憾返宮之期,似乎匆促些,一方面無奈天數已定,但仍不改愛護同道之心,指點大覺導師如何行道、應對外擾,續接道脈,傳承後賢;並時常無形給予同道護持、顯應,期望後賢們「勤修勤悟,通明道玄,挺身鞏固,意志彌堅,經得起大道之考驗,莫於一時之迷,頹喪職志,退後不敢直前。」
認真去假不移志節,心平行正遠勝參禪
「真人難得巧偽多,堪嘆巧偽招孽魔;吾道慈悲來接引,污泥不陷樂雲窩。」人有貪心,邪魔即乘隙而入,縱有極大才華與聰明,弄出來的名目,卻只是玄虛,而非實有。六十九年「立門別戶」者「巧奪名詞,以假混真」,一陣狂風吹皺蓬萊廿字,混淆大眾眼目,「正道多阻,真假難分」,乾坤同道疑信參半,真偽不分,惑於識神,道性淺微。 師尊至為痛心,慨嘆:「有形宵小,好利圖名,自架形相,假借廿字,以假而亂真。」卻仍懷抱大慈悲之念、佛法之平等心,善惡齊度,「不滅,而予以漸漸感化」。 一炁宗主諭示乾坤諸子:「志節不移。……道賊猖狂,詭譎多端,逞一時之徼幸,吾道永固也。……守其志,盡其職,宏其願,懷仁恕之心,滅瘴煙,挽道劫於倒懸。神人一體,有無共擔;消魔淨障去奸險, 無形自擔。」;師公警勉同道「抱中守一」,一心一意在正道之行,不起二心,不陷入污泥,自然見性明心。
「心平不持戒,行正勝參禪」,雖然 師尊<玄關大道>指出禪修妙境,但廿字首重人道的修養,己身端正遠勝過死死坐禪,專重「炁功」打坐者,玄說迷人,引領一時風潮,德門同道惑於聲名,離德門而去,頓成德門「過路遊客」;在道者心思動搖,不免生起執著神通法門的欲念,偏離安守本分的實修。
修持的境界,心靈祥和平靜就有定力,不持戒也不易犯過。好打坐,卻言行巧偽偏差,也無法得到真果,所以 師尊另有諭示「行道勝參禪」,天人合一之道在力行廿字,而非枯坐觀想。
「諸等好根源,佛心仙手,濟世救苦寄人間」,既是跟隨 師尊自無量宮臨凡而來,同挽三期災劫,對人間的形形色色自然要看淡,因為來此一趟不過暫時借住人間,以有限時間、有用之身行道立功,圓滿時再返回本來之處。若是遺忘本來,迷失在人間的幻境裡,偏離正道,三期劫滿,收緣了道的時間一到,要想登上普渡法船,則是難上加難。
「道中廿字渡人船,有緣有情即可上」, 師尊廣羅三界的廿字大法船,有緣有情者皆可受度,只要以廿字修心養身,即使未皈依德門,天德門人以廿字精神結緣人類、物類,導人入善,和諧物類,就是普渡眾生同上法船。
事有因緣時機,水到自然渠成
「去私見,以公為重,處人以厚,莫存奸滑之心,修己而修人;覺悟本原,入道遠俗,修真悟本,靈證玉京。」民國六十二年,在台德門長老即有迫切籌組總會的計畫,並邀師公參與,但時機未熟,師公靜修在道,未曾參加;至六十三年,有假借王笛卿夫子名義刊登報載之事,師公也隨即登報,發布聲明以作澄清。人世間的識見多有執著己見者,紛紛擾擾未定, 師尊與師公則時常以光諭勉示乾坤諸賢,要以公為重,不要存有奸滑之心,對待人要寬厚,先能修養好自己,而後能度化別人;遠離世俗,才能修真覺悟本源,到達靈證天京的圓滿。
民國六十四年農曆五月初十日,師公返天三日,諭示「目前之總會,由師尊上天決定」,已經預告總會立案事宜, 師尊自有安排。直至七十六年底,總會立案在各方擾阻遭遇破壞之時,「神佛顯助,已達順理成章」,大覺導師在師公無形指示下,將苦嘗艱辛準備齊全的立案資料,交予劉福初先輩(可另參見天德通訊12期第一版<一心向佛,廿字行真>,有完整說明),以示無私,並言明三個月後若沒有申請成功,則需交還。大覺導師則忍受他人不明究裡的譏諷,謹遵師訓。三個月後,劉前輩未能完成,大覺導師又多等三個月,經歷半年的波折,等到申請資料回到大覺導師的手上,不久無形指示時機成熟,立即申請,黃思苓道長連夜火速北上送件,申請的機關還未上班,黃道長已經等在大門外了。
所謂「忍辱負重」是如此波折,師公住世時忍謗言、和同道,大覺導師受師公教導,也有幾分忍辱的修持。「水到而渠成」,時機未熟,急也急不得,遵行正道自有無形護佑。師公返天或事有突然,靈光脫竅後,有形的物品已被人先行取走,大覺導師至師公房間整理,則拾回散落地面的日記手札,師公讚其「有智慧」。
「清心寡欲,修道之基,忠貞不二,道達三清。」道本恬淡無爭,無為而自化,清心寡欲實有道味,更是修道的基礎。入道就要遵守道行,更要忠貞不二,專一向前,就能日日進展,步步邁向更高的境界。
聞過則拜增道行,大智若愚長慧珠
欲念來自心念的不調和,因心不調和,則言語衝動,「一言致善,一語導惡。希我乾坤諸賢達,若惡言轉善,其德可欽;以語導惡,敗道傷身。」不良的言語傷人傷己,更敗損道基,美善的言語引導人向善的力量,而且增長己身的正氣,更能和睦道氣。孟子曰:「子路,人告之以有過則喜;禹聞善言則拜。」【註32】聖人賢者聽到有人指出自己的過失,都會歡喜接受,樂意聽到別人給他的諍言。因為這些勸諫的話,有益自己品德的增長。所謂目不見睫,當局者迷,人難免有盲點,有時無法看清自己的缺點,旁觀者清,透過旁人善意的提醒,才能改正缺失,而更趨向完美。「過則勿憚改」,只要能「聞過則拜、聞過則喜」,改過進善終有成就。所以規勸我過錯的人,是我的老師,該當禮拜。
「行道毀譽總由人,任怨任勞具德性,學痴學聾又學啞,含蓄性光值萬金。勉各子任事榜樣。」【註33】「世上聰明人最多,聰明反被聰明魔,聰明自認聰明上,可惜聰明逐水波。」【註34】「為人總要學痴愚,學得痴愚長慧珠,若是聰明難得慧,慧明珠亮在無虛。」【註35】聰明與智慧的差別,在於智慧者有聰明,聰明者未必有智慧;智慧者聰明若愚,是非可以無住於心,似痴似聾似啞,光芒內斂,而聰明人常不甘寂寞,自認高人一等,炫耀光采,要是心計多端,反招魔氛侵擾。因此心口合一是智慧,心口分離是聰明;實踐慈悲是智慧,假言慈悲是聰明;無色無相是智慧,執迷色相是聰明。萬類不齊,人心各異,見識不同、立場不一,難免有毀有譽,「問心無愧則心安」,行道若不離廿字,真誠不欺心,毀譽則可以不存於心。
廿字為師尊之心血,萬類齊度同上寶筏
「況且道魔並立之時,妖邪起伏人叢,擾世道,混真偽,狐假虎威,口呼濟世之願,有形宵小,好利圖名,自架形相,假借廿字,以假而亂真。」【註36】 師尊以至公無私之「心血」,化為廿字,三界同尊。廿字是師尊行道救世的心血,是萬類齊渡的大寶筏,有形的人間子,竊道如宵小,倚仗威勢顯揚自己,嘴上講濟世的慈悲心願,內在卻是貪圖名利,假借廿字混淆視聽。 師尊慨嘆「權術詭巧,自視聰明,只深其孽障而已。道修不難,難於誠信持久。」要弟子切記:「凡是多慾難遂,妄念自擾,好勝必敗,務名多譭;苦嘆光陰短促,榮華富貴,高官顯爵,終須放下,轉眼成空,百年剎那。」自有蕭昌明大宗師傳道法於人間,打著師尊(蕭昌明大宗師)名號在外招搖撞騙者,所在多有,這些妄人的亂象,師尊早已預知,並自言己過(既然傳法,不免遭遇有形人類自架形相、任意妄為的亂象)。然而劫不能不挽,道不能不傳,只有以諸多的光訓諭示弟子,期望弟子行道誠信有恆,立志不二心。
師公諭示同道「蜚言不聽,是非毋聞,誠秉廿字,矢修矢行,莫貪名利,利養色身,色身是假,少有百春,大道不修,外問旁門,惡滿遭報,墮入沉倫,貪念無止,纍孽敗名。」皈依 師尊,該當遵行師尊的教法,多覽經藏,研道勤修。可是為人的怠惰,短視近利,卻又視大道為畏途,反而偏向旁門左道,行止偏差、累積惡業,終將按照律令懲治,墮入沉淪。所以修道人學痴、學聾、學啞,修道不聽是非閒言,不說無益道行之語,對名利要傻,不貪不取。
「男有耕,女有織」講的是男女各有職責與本份,古訓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不分男女皆守好自己的本分,把自己為人的節操修養好,人倫建固完全,家庭和齊,則有社會祥和的正氣撐天立地。如果「女非女,男非男」,男女自由無度,各失本份,不知人身寶貴,未能知福惜福,蓄德儲仁,而放縱於花街柳巷,纏綿於不正之情欲,那麼積惡造劫,則禍害重重。師公希望乾坤諸賢,靜修、勤儉,隨時自我檢點,身正、德純、品端,作為德門的後賢。人居無形之中都有無形的鑒察,動念舉止無形自然知之,欺於暗室的偏行,師公也明察瞭然,只於暗中點破,勉人回頭,總是留人餘地,予以將功贖過之機會。
「乾坤賢達們,敬吾之心而敬道,愛吾之心而愛眾生,行道者,秉大公而至誠,不求己心之滿足,而能為他人做些什麼。」愛己所愛的人,只是小愛,推小愛而能友愛大眾,是為大愛、博愛。同道都知敬愛師尊、敬愛師公,賀壽禮誠意隆,然而同門共修,彼此友愛和氣,齊心為大眾服務,才是敬愛 師尊、師公最好的賀禮。「謙沖受益,和氣而致祥。待人處世皆存包涵之心,凡事需要留有餘之地。」功不獨居,過不推諉,將心比心,彼此設想,能愛惜他人則受人敬愛,能寬恕幫助別人,他人也能以同理心相恕相助,所以用恕、助的祥和力量化人,等於是助化自己。心沒有界線,圓融誠懇,那麼無論接觸什麼人事,都沒有阻礙。
七十八年天德教奉准立案,奠道基在人間蓬萊,隨後又籌劃在八卦山申請興建凌雄寶殿,磨難波折亦多,師公無形隨護,做大覺導師的後盾,層層難關層層過,終於建成人間凌雄寶殿,奠道基於八卦仙山。雖然師公返天已經三十多年,但數十年如一日,他老人家的靈光普照同道,永護德教大道,挽災化劫,隨請隨靈,醫病、救疾、解孽,奔騰三界,不辭辛勞,惟願乾坤同道同門同修,和心合力,同撐人間道盤。
「天德教」以德為教,入道修行自是以德修持、以德服人、以德返回本來。「凌雄寶殿無形自有安排」,同體三無心,安住此時的本分,凝聚和諧的同道情誼,同心即是大力量,足以化諸劫,散災星,宏教揚道在於今。
附錄:
壹、無形古佛讚譽蓬萊開山祖師王笛卿
一、子路勇為世代欽,志願恢弘萬古名。和中化氣,孝道當先,不為財閉利昏,可成聖真
無形古佛 諭:
子路勇為世代欽,今時少見有斯人;愚公尚有移山志,志願恢弘萬古名;佛殿樓台起不難,人人都怕負擔艱;真心行事無百一,且待他年慢慢看;暫時買得此樓居,樓高空氣兩相宜;奠道無形無顯應,顯應昭昭事事奇。
賢為財閉,愚為利昏;
不閉不昏,成為聖真。
聖賢事業在誠行,正意誠行不二心,諸佛群真來護道,何愁佛殿不功成。
又,玉雲出岫滿空飛,秀氣明山潤澤肥;大地蒼生皆得惠,惠施廣博代天為。希汝和中化氣,孝道當先,此諭。
(民國四十九年歲次庚子農曆十二月初十日酉刻)【註37】
二、王子極性,首功德門;正直無私,萬神仰欽
一炁宗主 諭:
治兒(49)知之,人秉天元一炁所生,事上忠國孝親,中行睦友和人,謙恭禮讓,時記寸心……孝通天地,孝感祥和,孝為善首,孝敬神欽,願汝力行,不愧廿字之真,謹記在心。
又,王子極性(50),首功德門,正直無私,萬神仰欽,無形歡悅,廿字推行,佛神一體,極樂欣欣,批畢。
(民國四十九年歲次庚子農曆正月初三日酉刻)【註38】
貳、清風古佛真經
香讚
紫氣騰騰繞碧天,爐煙直上遍三千;
讚語聲清傳妙化,雲中鶴駕盡知先;
洞島真人同降此,昌明聖道勇行前;
聖德大明天地泰,有無歡樂樂無言。
真經
清氣明三界,風吹萬有空,古道傳塵世,佛恩慧澤隆。歷盤古而不壞,濟滄桑,秉慈中,世世倒裝,建偉德,立大功,回上天之本位,喜樂融融。今逢三期降世,廿字是崇,詳述聖賢德,至正秉大公,家齊國郅治,誠作在正忠,明行德育化,大覺心智聰,煉元真至性,道得六神通。引度生靈性,返回上蒼穹,化人間之物物,挽轉頹風,除惡去毒害,滅奸巧,掃邪雄,清明宇宙,永播仁風。四民安樂,五倫正中,廣行至善,時進大同,五風十雨,年穩歲豐,民康物阜,鼓腹歌頌,歡騰四海,和樂外中。【註39】
參、天德教蓬萊開山祖師 王笛卿夫子自述
(之一)
王笛卿號竹笙,道名極性,又名雲天老人,生於清朝光緒辛卯年十一月十一日卯時。籍湖南平江,居平江東鄉長壽街,太平段西岸園裡屋。先父王公鳳起,號鶴梅,經商,在長壽街開乾泰鹽號,因疾停業。先叔父王公騰起,業農,耕田百畝,家道豐裕,樂善佈施,譽曉四鄉。堂伯父,王公春發,號麗卿,官居一品,提督軍門,誥封四代,誥授建威將軍,御賜寶刀,葛爾薩巴圖魯。
余幼讀詩書,年十六,投筆從戎,湖南常備新軍,第二十五混成協,輜重營,辛亥光復湖南,充任連長、營長等職。自民國十九年,駐防江西萍鄉,至二十三年解甲,行道修真。民國十五年春,在長沙皈依 蕭公昌明夫子門下,力行廿字,宏揚聖德,醫疾救苦,毋懈於心。民國廿年(51),在長沙奉 師命為江西省協理開導師。曾在萍鄉,立社建宇,在社靜坐三載,修復本來,道傳湘贛,由湖南醴陵縣起,至江西萍鄉,宜春、萬載、上高、高安、吉安、南昌、新建、奉新、修水等縣,均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,共建有社宇七棟,開辦大同小學三校,創辦育嬰,及冬令救濟,各種慈善事業尤多處,為江西全省第一。
至民國三十八年大陸變色,離鄉至香港,居住宗教哲學研究社計四載有餘。至民國四十二年來台灣,住高雄,繼住台北,向政府呈請設立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。高雄、南投、台南、嘉義、台中、豐原、基隆、鳳山、屏東,均設立支會,救人疾苦,普濟陰陽,文風甚世,造天地之清泰,復宇宙之光輝,廿字宏揚,心歡意樂耳。【註40】
(之二,中華民國歲在壬子季秋月)
吾幼時讀詩書,弱冠從戎,光復湖、湘,職至中校營長。民國十五年在長沙,從師 蕭公昌明夫子,學道修真,至廿一年,奉師命,任江西省協理開導師,時吾尚在軍職,兼行宏道,在湘、贛二省,推行廿字,皈依者,數達十餘萬人。建社宇七棟,舉辦各種慈善事業,為江西全省第一,政府發有獎狀。創辦大同小學四校,至廿四年解甲,一心行道,在江西萍鄉社,靜坐三年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也。大陸變色,吾即出居香港宗教哲學研究社,至四十二年秋來到台灣,光陰易過,時將念載,得無形之護佑,道化昌明,吾心稍慰,廿字大光明,世濁漸澄清,天人皆安泰,大道永恆興。【註41】
肆、武聖帝君訓
武聖帝君訓
威風凜凜鎮三曹,惡人難逃偃月刀;
記得昔時扶漢室,恨殺曹瞞贈綈袍;
始終不改參天地,誣我名稱罪莫逃;
幸有至人曉天數,清白流傳義氣高。
恨殺二千餘年,精忠大義,失落於一般無恥之徒,至將帝武聖之名,任情更換。帝已奏明 上帝,洗盡一身汙濁,但該奸人等,假神法以譽帝,雖予姑寬,終必難逃地獄。今逢真經產出,爾等思思想想,帝以忠孝節義為神,自成聖以來,護衛天曹,爵亦高矣,隨同挽浩劫,願亦了矣,豈敢有所妄貪哉。帝常助教主挽災,豈教主不知帝乎!天德門下諸生,常有見帝於冥冥中者,帝以悲民為懷,救劫為念,德薄功淺,豈不自知。丁卯年,蒙教主保奏,及群仙推薦,錫封中皇,不料無恥之徒,妄以浩皇加之,恨我青龍寶刀不快,不能將此彎心曲性之輩,盡行斬除。而陰曹案已判決,難逃鬼門關,層層地獄諸苦難。帝甚憫之,此後塵世諸人,萬勿以浩皇字樣加帝,祇可以武聖帝君名號稱之。此乃帝之本分,詎受凡夫俗子之封贈,異日天榜揭曉,自然有帝之位。務望有志諸子,秉忠孝節義以為人,今日之凡夫,異日之仙佛,豈可限量哉!【註42】
伍、師公王笛卿夫子神通顯法
「修道不求法」,道是根本,法是末節,因此 師尊要弟子重視修道,而不要貪求法通,免得幻相叢生,自擾性靈,招惹邪魔;又因貪法而走入旁門小道,迷失本來。雖然師尊住世時神通顯應的事蹟很多,但食衣住行樸實簡約,一如常人,師尊不喜歡弟子以法為高,好新務奇,倒置本末,以至忽視了大道的根本,而去追逐枝節末端的法力,所以將所傳的一切法都收回。師公笛卿夫子對師尊應許過:不再用法。
謹節錄幾則師公顯法神通的事蹟,供後人追念。笛卿夫子即使復性本來,道通陰陽,具備六通力,仍以人間有形之軀,耐勞吃苦,且容受逆境、忍辱負重,而得奠立道基於蓬萊,開枝散葉。師公在台宏道二十二年,設立道壇十餘處,親身點道弟子有六萬餘人,治好的病患不計其數。
自香港來台時,笛卿夫子在左營傳教,戒嚴時期常要防著警察取締,每次念完經,就要盡快把磬、木魚等法器收藏起來,偷偷摸摸的不成樣,老人家時常因此心情沉悶,弟子們為逗老人家開心,便纏著師公要求顯法給大家開開眼界。
「記得有一次(民國五十年),年輕的弟子們硬吵著師公顯法,於是他把手掌伸出給大家看,那個像電視的畫面,演的是高雄大新公司,人來人往,大家擠著坐電梯的情形,大家看得很開心。看完還吵著看別的。夫子拗不過,就說:好!我現在畫個圈圈,看誰有本事從這圈裡跳出去?我看大家都跳不出去,不服氣,也去跳,實在太妙了,那個光圈完全隨著我們的行動,我們走它也走,我們跳它也跳,我們跑它也跑,我們停它也停,無絲毫空隙可尋,不服也得服了!」【註43】
「在台南佛堂剛開始傳道的時候,四周田埂小路,根本沒有路燈,晚上行走更是不方便。那晚,和師公等走回佛堂,師公說:『沒關係,你們跟著我走就好了。』老師(52)很清楚的看見師公前面路上一團光,於是輕聲的對身邊的張希華道長說:『你看,老師(53)用佛光給我們照路呢!』沒想到張希華不信,說:『什麼佛光呀!是老師有手電筒!』老師也就沒再答腔;不過師公似乎也知覺到了,老人家也不說話,進了佛堂,就先把長衫脫下來,張希華一看,又來和老師說:『秦大姊,怎麼回事?老師沒有手電筒啊!』」【註44】
「左營海軍軍區很大,平民要進去,都要先在崗哨處拿身分證辦理登記,馬虎不得。一天,有一位巴先生緊急向佛堂求救,因為巴太太情況危急,師公吩咐幾位弟子趕緊去,並且指示千萬不要辦登記了,直接進去就是了。只催著弟子快走,大家不敢耽擱,到了營門口,前面四位都是軍人身份,進去無礙,老師(54)是第五名,後面還跟著兩位,也是『平民老百姓』,可是三個人也就這麼進去了,衛兵一句話也沒說,老師心虛,還特別朝那位衛兵看,只覺得彼此眼光都接觸了,可是他就是沒有動作。既然進去了,馬上趕赴巴家,巴太太人都沒什麼氣了,經幾位道友一起救治,果然回了來。大家鬆了口氣,但想到進來沒登記,出門一定有問題,於是巴先生親自送大家到營門口,這時衛兵『清楚了』,疑惑的說:『你們好像沒辦登記?』,巴先生忙保證:『他們是我的朋友,有什麼事我負責。』這才大家出了營門」【註45】
「老師公曾顯化了一次身外身,六十二年冬天(55),他老人家現身日本,告訴一位謝太太到台南裕農路佛堂醫病,當他們找了幾天找不到,又現身帶他們到門口。只醫三天,謝太太就可以不用輪椅了。回日本前我(56)親自帶他到台北向老師公叩謝。想是謝太太與老師公特別有緣。而此後台北道友學會恭敬的在老師公室外參駕,不敢亂闖他的房間,因為老師公一人獨處時,時常原靈離開辦事去了,剩下肉身不可驚擾。」【註46】
注釋:
1. 三才:天、地、人。
2. 讕言:誣妄、不實的言詞。
3. 勿為吾悲傷:師公笛卿夫子靈返上界無量宮,人間同道頓失良師,悲傷難抑。
4. 諶諶:忠誠﹑誠信。漢書卷一○○敘傳上:「觀天罔之紘覆兮,實棐諶而相順。」顏師古注:「賦言天道惟誠是輔,惟順是助。」
5. 長庚:傍晚出現在西方天空的金星。詩經小雅大東:「東有啟明,西有長庚。」
6. 莫因得意而興,更莫因失意而頹:不要因為順境得意而高興忘我,更不要因為不如意而精神委靡不振,需要保持自然之平常心,以靜定之力,修身進道。
7. 誹:毀謗、中傷、造謠。
8. 唾棄:輕視鄙棄。
9. 列爵:依功果修行次序排比天之爵位。
10. 鼓腹:擊腹代鼓,以應歌節。
11. 嘏:祝福的詞語,多用在向人拜壽或祭祀方面。音ㄍㄨˇ。
12. 頓訥:停頓遲訥。意指對道業不精進,未能多宏道宣揚廿字。
13. 創本會:創設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。
14. 翹望:伸長脖子向遠方眺望。形容殷切期盼的樣子。
15. 鏖兵:雙方戰鬥激烈。鏖,音ㄠˊ。
16. 遍燹:兵火。音ㄒㄧㄢˇ。
17. 蜉蝣:蟲類。夏秋之交,多近水而飛,往往數小時即死。人生如蜉蝣在世,朝生暮死,生命短促。
18. 詮:詮證。廿字至理,振興國家社會大眾的秩序與規律,使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以善根教導人群,這樣道就能根據事實證據,加以詳細解說。
19. 杳杳:深遠、幽暗。音ㄧㄠˇ。
20. 執法:執著於靈通之法。因心有妄念貪求,枯坐參禪,幻相自混雜的意念產生,這都是因為心未能持戒修行,卻圖求外法的執著。
21. 般若:智慧。
22. 寄:暫時的托身。
23. 昊天:上天、蒼天。昊,音ㄏㄠˋ。
24. 天衢:天界的康莊大路。衢,音ㄑㄩˊ。
25. 進道修子:入道修行的乾坤弟子。
26. 門牆:孔子弟子子貢把孔子高深的學問比做高高的宮牆,能得其門而入的人很少。後比喻師門。此指師門內的好弟子。
27. 古佛上有云:「乾坤慎言」:指無形古佛上篇光訓的諭示。
28. 聞過則拜,規吾之過,吾師也:聞過則拜,聽到別人規勸自己的過錯而向對方禮拜。規正我過錯的人,就是助我改過,增進品德的好老師。孟子曰:「子路,人告之以有過則喜;禹聞善言則拜。」。
29. 宥:寬恕、赦免。音ㄧㄡˋ。
30. 愆:過失、罪過。音ㄑㄧㄢ。
31. 蜚言:沒有根據、不實的話。音ㄈㄟ。
32. 矢:立誓、發誓。
33. 矇濁:矇昧,不開通、不明理。貪濁,昏亂、混亂。
34. 旁徑小道:不正的、偏邪的、非正途的邪路、歪道。
35. 累:傷害。音ㄌㄟˋ。
36. 輔巽:輔助道務,卑順、謙恭。巽,音ㄒㄩㄣˋ。
37. 推諉:找藉口推托不負責任。諉,音ㄨㄟˇ。
38. 觸處:到處、處處。
39. 臻:至﹑及﹑達到。音ㄓㄣ。
40. 稱觴:舉杯敬賀,表示祝賀。觴,音ㄕㄤ。
41. 郅治:天下大治,清明太平到極點。郅,音ㄓˋ。
42. 僅僅:不多、只有。
43. 寸衷:內心。
44. 寰宇:全宇宙、全天下。
45. 失質:失去樸實的本性。
46. 不屑:輕視而不加以注意﹑重視。
47. 逭:逃避。音ㄏㄨㄢˋ。
48. 瘟疫:九十二年流行的SARS疫病。
49. 治兒:蕭治師叔。
50. 王子極性:王子極性,即是師公王笛卿夫子;王笛卿號竹笙,師尊賜道名極性。
51. 民國廿年:七十七年重印「王笛卿夫子寫真集」與六十八年印行「王笛卿夫子寫真集(二)」的年代略有出入,依據 師公王笛卿夫子日記手札, 師尊蕭昌明大宗師派任各省開導師,應為民國廿年辛未年四、五月間,在長沙落星田建四十九天彌羅法會時。師公笛卿夫子住世歸空前,有感於流通的經典,部分已遭人為俗意的訛添竄改,因此將各經書、講演集、寫真、筆言等詳加校正,重印發行。研究教內經典則以天德教註冊之「德藏經」為準。
52. 老師:秦淑德開導師(大覺導師)。
53. 老師:師公 王笛卿夫子。
54. 老師:秦淑德開導師(大覺導師)。
55. 六十二年冬天:當時師公 王笛卿夫子人在台灣台北,身外身現身在日本,指引謝太太到台灣台南市裕農路佛堂醫病。
56. 我:秦淑德開導師(大覺導師)。
附註
1. 參見天德教經藏,一炁宗主談經,混元章,頁17-18,念字聖堂七十五年三月重印。
2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31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3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32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4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32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5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39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6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43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7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47-48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8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68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9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93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10. 參見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00-103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印行。
11. 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23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12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48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此光諭旨示重建佛殿。
13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50 -151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14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69 -170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15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76。
16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206 -207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17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217 -218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18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224 -225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19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236 -238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20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270 -271,覺明雜誌社八十八年印行。
21.光諭
22.光諭
23.光諭
24.天德教叢書,明德聖訓,頁277-278,天德教總會九十四年印行。
25.天德教叢書,明德聖訓,頁279,天德教總會九十四年印行。
26.天德教叢書,明德聖訓,頁280,天德教總會九十四年印行。
27.天德教叢書,明德聖訓,頁280-281,天德教總會九十四年印行。
28.天德教叢書,明德聖訓,頁258 -259,天德教總會九十四年印行。
29.天德教叢書,明德聖訓,頁261 -262,天德教總會九十四年印行。
30.王笛卿夫子寫真集(二),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孟春月,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印,頁40。
31.天德教經典,卷三,佛說大同真經,武聖帝君訓。
32.孟子公孫丑章上。
33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427。一炁宗主 降諭,卅九年庚寅五月初八日巳刻。
34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413。孚佑帝君呂祖 降,卅九年庚寅五月初一日。
35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413。濟祖 降,卅九年庚寅五月初一日。
36.天德教叢書,天德叢林,頁163。一炁宗主 諭乾坤諸弟子,民國七十二年癸亥七月初八日午刻。
37.王笛卿夫子日記手札。
38.王笛卿夫子日記手札。
39.天德教經典,卷四,佛說覺世經,清風古佛真經。
40.天德教經典,天德行品,王笛卿夫子寫真集,中華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七月重印,頁1。
41.天德教經典,天德行品,王笛卿夫子寫真集(二),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孟春月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印,頁1
42.天德教經典,卷三,佛說大同真經,武聖帝君訓。
43.天德通訊41期第四版,撫今追昔,亦晞撰述。
44.覺明雜誌36期,頁43。
45.覺明雜誌36期,頁43。
46.覺明雜誌74期,頁2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