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陽五行對人身心之影響
(發表於宗教哲學研討會2004年12/24 ~ 12/26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 田昌熾
摘 要
     由水源一氣,精陰而化精陽;陰陽成,五行判,萬物生。萬物化生,五行相生相剋而不悖。其      所云剋者,乃生剋順逆之理;此剋非剋,乃生生不已之謂也。
人具五行,則為心肝脾肺腎。五行不正,則以五常正之;五行不清,則以五常清之;所謂此五常不紊也。
    蓋正氣者,天心也,亦佛性也;人與萬物,皆從一而來;人欲返本,所持者一也,唯正氣而已。
壹、引言
    軒轅氏正位,日理萬機,仍不忘道;沐浴後,誠敬訪道於崆峒山,見廣成子寢於山野,軒轅氏匍匐前行,叩求大道。廣成子乃言曰:「我為夢兮,我為夢兮;不知天地兮,不知天地兮;一無還一吾考兮,吾傲五行;我離五行兮,世事與我何為。」言畢,復寢。軒轅氏再三啟問,廣成子感其至誠,即起而言曰:「母搖爾精,母勞爾形,其道至矣,其道盡矣。」復作偈曰:「天地以我為爐兮,藏世界於一息;五行不我空兮,大道不愚;不愚不愚兮,含光自徐徐;大道無名兮,誰不如我;大道無言兮,誰與我說;大道不動兮,色相乃全;大道不可形容兮,乃與我變;變而化兮,十方三界運一團;一元來復兮,萬象一元;凡有一切相兮,不謀自坦然;元旦旦川流而不息兮,志與無形生天生地;志與天地同功兮,日月任往還;摛日而拿月兮,跳出兩間;五行不我碍兮,生死自豁然;生死既不與我兮,此是妙傳;不搖不動兮,無黨無偏;獨立而高聳兮,還我大自在;跨鳳凰而騎龍虎兮,此乃不死之丹;還我大自在兮,同升無量之天;不玄不妙兮,大道無言。」
貮、陰陽五行
    混沌未開,天地未闢,荒荒了了,一物皆無;此時也,是為無極之始,謂之為無。無者炁也,由炁生水而精,以成陰陽;陰為水,陽為氣。由水源一氣,精陰而化精陽;陰陽成,五行判,萬物生。
[1]
    五行在混沌未開之時,萬象混合,所有皆前世界之餘邪,五行因是破碎而成混沌。五行混合而為一氣,既經混合,即化為一炁。炁者無顏無色者,氣中之無也,亦可謂之精陰;精陰而後精陽。精陰之氣根於般若之氣而成;屬於陽者,為陽化生,陽化生氣,與水相交;輕者為氣,重者為水,於是陰陽分別矣。
    未有陰陽,為一無體;既分陰陽,乃是有體;有體是名無生。凡色色相相,皆係陰陽化生,無形遮蔽。陰陽何以分別之,乃先天之先,五行之餘精,凝成而為陰為陽;既有五行之真精,得無形化生,而無生始焉;無生既始,色相成焉;色相從何而生,乃五行真精所化,凡有一切色相,俱沾五行,咸被無形。
[2]
    在先天之時,雖陰陽不現,而其中卻含有陰陽,成為無極浩氣;所有五行,於無形中,受正氣之蒸發,而分闢五行;然此時之五行,猶非五行也;何以故,當混沌中,洪水泛濫時,所有天地萬物,均歸於盡,所餘者,祇水與炁而已。此時五行,雖均破碎,其性猶存。
    無形之炁,漸受水火之磨擦,而化為分闢金光法王佛,來闢五行,屬於金者金之,屬於水者水之;五行既分,而後清濁別,於是五方漸定;然五方雖定,尚無其位,飄飄蕩蕩,等於無形之體,可老可少;此即先天之先,五行金精是也。
[3]
    精陽含熱性為乾,精陰含冷性為坤;陰陽變而萬物化生,蓋亦因受五行之感動也。然五行中,各有陰陽,分東西南北中;東甲乙(木),西庚辛(金),南丙丁(火),北壬癸(水),中為戊己(土)。方向係無生氏發源;無生氏乃居中,無形居於外,直達上下十方,蓋無生氏乃以無形為體也。[4]
叁、陰陽五行相生相剋
    陰陽之道,捷於瞬息;彈指之機,變化無窮。得其正者謂之順,得其偏者謂之逆;順者,順其氣數以生;逆者,違其氣數以滅;乃一陰一陽之謂也;但,陰陽之謂道而不可息,此乃世間之法。在於先天,
無生陰陽,而氣數何羈於我,純屬於天性,更屬於佛性;天何嘗有善有惡,佛何嘗有人有我;無善無惡曰天性,無人無我曰佛性。[5]
    萬物化生,五行相生相剋而不悖。其所云剋者,乃生剋順逆之理;此剋非剋,乃生生不己之謂也。[6]
    水有何相,清者清之,濁者濁之;水未能言慈悲,而利涉一切;凡一切生物,離水不能生。又如火也,因單為水,而無蒸氣,亦復不生。水乃金精之氣,其中真陽具焉;火亦真金之氣,其中精陰具焉;水火既濟,而後大道成;所以曰生天生地。水中真氣曰火,火中真氣曰水;清者為天,濁者為地;地生萬物,地亦無色無相,而萬物資生。木乃生氣,金乃旺氣;五行相生相剋,離之不能生。水氣相融,即演生化,五行妙化,利濟一切。[7]
    陰陽既成,五行始判,色相具焉。色相既分,乃有生剋;既有生剋,即有生死;有生死而後有消殺,有消殺,而後有爭奪。如是是非相侵,生生死死,從此相互矣。[8]
    欲求解脫生死,必須跳出陰陽。有陰陽即有五行,有五行即有生剋,有生剋即有生死。如何而後可以跳出陰陽,是必陰得乎安,而陽得乎泰,由二元而返歸於一元,則止於至善矣。無善無惡,無陰無陽,而純乎一,則不生,不生即無死,不生不死,死生解脫矣。[9]
肆、陰陽五行對人身心之影響
    天地萬物既本五行以生,人居天地之中,亦具五行之體,雖具有形,等於無形;須將金木水火土五行,化為五行之金;五金化一,則為金精;既成金精,則性不見而自見。五行何以化之,必須先去六賊;六賊者,色聲香味觸法是也;六賊屏除,六門緊閉,一塵不染,而後水火金木土五行得固。水火金木土者,先天之元氣也。能將五行鍊而為一,則見靈明,性天自得。一者,心之源,性之苗也,是謂先天正覺。人之煉性,乃因固本窮源,返我先天大自在,逃出生死輪廻也。[10]   人具五行,則為心肝脾肺腎。五行不正,則以五常正之;五行不清,則以五常清之;所謂此五常不容紊也。在混沌未開之時,五行混合,日月滲淡,天地閉塞。今日者。人之五行(形)混合,滲淡無光;何以故,五常失其序也。心腎不交,則脾肺失効,而精氣神三者不清;此三者不清,則神智不定。神智者心也,心非其心,則心肝脾肺各不相生,有如天地隱暗,日月失明。若挽斯劫,必先正其本而清其源;然正本清源之道無他,正氣而已。此正氣由何而生,即此廿字是也;以此廿字維其身心者,則蓮花遍體,而五行更變矣。[11]
    人者陰陽之端也;出入乎陰陽,而陰陽亦無所碍,斯謂之聖哲。人居天地之中,能具不沾不染之相者,則逃出陰陽之外矣。既處陰陽之中,必須不知其所住,跳出陰陽,不知其為跳出;如此者,巍巍乎,蕩蕩乎,其志超於天,其利被於地。[12]
    福祿即名利,求福心思祿,既有求福心,何能見我佛;不要求利益,便能離娑婆;福祿一空空,不在五行中;五行不障我,自然到大雄。若能無障碍,便為天地爐;天地在處住,陰陽一指負,扭乾復轉坤,建設八卦爐,五行重煅煉,金光遍體附,如斯而已矣,大雄得大度。[13]
伍、結語
    人者仁也,因仁而有人;仁者道也,道者行乎於內外;仁者存之於內,行之於外;內外皆仁,表裡合一之謂人。由道而成二氣,由二氣而成人;二氣者,陰陽之謂也。陰陽之氣,皆難得於正;以何為正,以行為正;行之正者正,行之邪者邪;然最易徧於邪,乃陰氣易於傳染,所以為正者難,為邪者易。若欲為正,必須有傲天地之心,又必須有傲仙佛聖賢之才能。[14]
    真陽者,正氣也;正氣者,天心也,亦佛性也;人與萬物,皆從一而來;人欲返本,所持者一,唯正氣而已。倘物能得正氣,即可返本還原,得大自在;故人欲返本,當知來從何來,去從何去;來者亦無,去者亦無,來去皆是一個無;故幾我人,必須摒除一切物欲;物
欲者,色聲香味觸法是也。[15]
    水火金木土之精為性之源,為命之本;金有金性,水有水性,各含至性,而為堅固不易之性;此性即我性,此性可以生生不息,天地離此性則不生,日月離此性則不明,人離此性則無命,一切物一切形,皆不能離此性;若度盡一切有形,原是不易,水火木金土皆各有其性,不明真理,何以度之。須練性以返本,窮源復其道,始得曰度。
必知金木水火土,人身咸具,即為心肝脾肺腎,能知此則知五行之性
,乃曰仁義禮智信;故欲復人之性,則必求仁義禮智信以行之。離五常則離五行,離五行則離生生,此滅亡之道也。[16]
    余願為善者而不自以為善,立功者而不自知其功,達到功善止滅,善惡兩消,庶幾道德伸而浩劫墮,世界漸次趨於和平矣;此可為萬世法,可入聖域賢關;端莊恭慎,而猶不足以為榮。所謂入聖域賢關而不足以為榮者,即可超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;倘能化去善惡以及人我心,則亦不見有聖域賢關矣。[17]
附錄一、陰陽五行的法則支配你的健康[18]
    在中醫學上,主張人體與自然界有密切的關係,而陰陽因果關係的思想也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 世上有的事物,都被分為陰陽兩面,而這些陰陽關係都不能分開與絕對獨立,必須陰在內,而受陽的保護,陽在外,同樣也受陰的左右,如此互相維持平衡,才能順利調節。
    若從人體構造上來說,頭是陽,足是陰,沒有頭腦的指揮,手足便不能動;而傳到手足的指令,沒有正確的感覺反應到腦部,健康就崩潰了。血液由上往下流,走遍體內陰陽部位,也搬運能量至全身,如果稍有不順,就會產生足冷頭熱,影響全身的平衡,以致崩潰生病。這種陰陽交流,全靠所謂「氣」在運行,日文生病稱為病氣,即表示氣運轉不順就造成病來之意;故將陰陽平衡的水準提高,再使它平衡順調,才是培養健康的基本。
    那麼,為什麼按揉腳部能治病,這即是因為能刺激末端神經,促進血液循環,使各器官能正常發揮功能,亦就是刺激陽來發揮陰的功能,同時也發揮出適合自然治癒力的原因。
    肝臟、膽囊屬木,心臟、小腸屬火,脾臟、胃屬土,肺、大腸屬金,而腎臟、膀胱即屬水,這些五臟器官的五行方向,不但相生,也有相剋的奇異關連。
    內臟相生的關係便是支配其相關活動,即心臟和小腸對脾和胃,脾和胃對肺和大腸,肺和大腸對腎和膀胱,腎和膀胱對肝和膽是有相生關係的存在,若是相生關係順利運轉時,人體是健康的;反之,一旦此配合不順時,就產生不良後果。
    心臟有病時,亦就是火氣大的時候,肺就最先受影響;肺部不健康時,肺囊產生異狀,吸入的氧氣就減少,血液無法清純乾淨,就捐害肝臟;因而由肝傳染到脾,由脾傳染到腎。此時的病變就變成嚴重的後果,而此一現象就是相剋。
附錄二、命由己作福由心生[19]
    雲谷師說:「人若不能達到無心的境界,難免會被陰陽氣數所控制,若被陰陽氣數所控制,當然就有定數,但也只有凡夫俗子才有定數,極善之人命運約束不了他,極惡之人命運也約束不了他。」
    又說:「命由己作,福由心生,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,詩書所稱,確是明訓。佛教經典裡頭也說過,求富貴得富貴,求男女得男女,求長壽得長壽,這都不是亂講的。一個人只要肯做善事,命運就拘束不了他。」
    六祖慧能禪師曾經說過:「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,從心而覓,感無不通。」
    人只要從內心自求。力行仁義道德,自然就能夠赢得他人的敬重,而引來身外的功名富貴。為人若不能反躬內省,從內心求,而只好高騖遠,祈求身外的名利,就算用盡心機,也是雙頭皆空。
附錄三、五行性[20]
    我所講的五行,是以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個字代表來說的;和佛家的五戒,道家的五元,儒家的五常是一樣的。
    生怒氣(木)便是殺,好穿好衣服,求好看(火)便是淫,買東西少給一文錢(金)也是盗,好吃好東西(水)便是酒,說半句謊話(土)便是妄。
    不服人是陰木,好爭理是陰火,好怨人是陰土,好分辨是陰金,好煩人是陰水。
   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,偏於火的爭理,偏於土的欺人,偏於金的傷人,偏於水的淹人,偏於木的不服人;要能化除這一偏之性,自然得道。
    知止而后能定是陽木,定而后能靜是陽火,靜而后能安是陽土,安而后能慮是陽金,慮而后能得是陽水,大學頭一章,把做人的道說透啦!
    達天時是陽火,信因果是陽土,找好處是陽金,認不是是陽水,能受氣是陽木;這是真五行,人如果得不著真五行,固執習性用事,就死在五行裏啦!



[1]佛說解冤往生經句解,第59頁
[2]仝1,第1-2頁。
[3]仝1,第19頁。
[4]仝1,第7頁
[5]彌羅法會表文,第54頁。
[6]竈王尊經序,第38頁。
[7]十大願力句解,第81頁。
[8]仝2,第59頁 
[9]仝2,第85頁
[10]佛說群經析義(一),佛說無形造化經析義,第8-9頁。
[11]仝2,第37頁。
[12]仝1,第31頁。
[13]一炁宗主談經,天人合一章,第9頁。
[14]仝14,第4頁。
[15]仝1,第2頁。
[16]仝8,第46頁。
[17]仝1,第38頁。
[18]神奇腳底按摩法 第42-51頁(節錄編撰)。
[19]了凡四訓語譯第8-9頁(節錄編撰)。
[20]王鳳儀嘉言錄第18-20頁(節錄編撰)。 
回上一頁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313392
2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