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發表於宗教哲學研討會2003年1/11 ~ 1/12)
文 ‧ 田昌熾
摘要
大道之行,行於無形,運於無為。大道之行也,天地為公;眾性同元,萬物平等。守命修性,了生脫死。無人無我,大有無爭;無是無非,無善無惡。先求中庸,進而大庸。是謂大同。
壹、前言
禮運大同者,自禮運推之;禮運者僅及於人。人類以佛心為心,禮運得之矣。
德運大同者,以德運推之。禮運大同既行,而後可以言德運大同;德運則推及於物。禮運既得,人物蒙亨,則德運繼之,即推之於三界十方,以及九幽十類,無不可以行之。
往昔夫子曾云大同;孔子如是,五教亦如是;皆欲以禮治,德備於天下,無如眾生過迷,不能實現[1]。
貳、天地為公
大道之行,天地為公;蓋天地者,大道之委形也;人物者,天地之委形也;天地日月無私,大道豈有私者。
德者得之;所云其得,乃非其得;本來如是,何有所得;不住於名,何有此形,以天地同形;不住此形,何有此名,與天地同名矣。天地無名,我何有名!一切皆空,空而不空,其中有物,而無名字。何以增此?因無名故天地長久,無形更長久;天地悠遠,無形更悠遠。是何以故?其大無外,其細無內;悠也、久也、遠也,人物咸可以為之[2]。
大道之行,行於無形,而運於無為。洪荒未闢,太空惟留一點太和之炁,漸凝一元;元元之晶,炁氣相合。承一之妙,以開以闢,天地覆載;間於兩間,謂之曰人。山嶽河海,各以其靈,各以其利;昆蟲草木,賴以滋養;鳥獸魚龜,賴茲生養。日月以盡其明,星辰以定其位;晝夜適時,循環不息;春夏秋冬,寒暑別之;週天三六,以合常度;種植時節,風雨澆之;是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是以天地不言,而四時序,萬物育者,乃無為而運,無形而化之妙用矣。
無為何為?為之於無,而無運極,以盡元元之用,而致其中,以節其和。無形何形?亦形於無,而形其極,以極不極一元之用,而化其虛,以覺其空。
覺和以空其和,覺中以空其中,以盡中和之工,復於止善之境。止善即復性之謂,復性即明德之謂,明德即明明德之謂[3]。
參、眾性同元
無極者,來自先天之先,荒荒了了,渺渺冥冥,由太空無為正氣而產生水精,凝結成性,萬性含元於此。佛曰等覺,道言修明以成性,回曰修真以達命,耶曰惟一真宰,儒曰止於至善;雖各教名義有殊,其性則一。一者道也,有二即非道[4]。
性者德也,德者心也,心者元也,元者一也,一者善也。德乃初心,即天地之心;天地之心,即元晶之靈;元晶秉炁以成,炁則秉一而具。故人欲復性,當從明德始,明德即明心。然德何以明也?在無為而生,無形而化;以覺覺生,以覺覺化。合天地之造運,不言而和,不言而中;以持其恕,以盡其忠;以大其慈,以大其悲;博愛以仁;清靜保真;此乃天地之心,亦即人之初心也。如是而明澈萬變,不溺不焚,則為致明德之功;進而造化隨之,超出氣數,以還天數;一切主宰,應變自然;則明明德之功盡矣。既能明乎明德,則一元之性已全,止一之善以備,如是曰天地完人,抑亦宜矣。古聖先賢,仙佛上真,皆以復性全性,止善至善,而為修身之基;終之以明,以明其覺,而覺其化,以化無為。茍欲盡無為之妙,著不世之名者,惟在此無字上琢磨可耳[5]。
道不可名,可名非道,是道無形;德不可言,可言非德,是德無生。德於天者,不言而覆;德於地者,不言而載。載於無形,而妙有形,地之道也,即地之德也;覆於無形,而化有形,天之道也,即天之德也。德於人者,無為而靈;德於物者,無為而育。以育其形,而妙其形,以妙其育,物之道也,物之德也;以靈其形,而化其形,以化其靈,人之道也,人之德也[6]。
肆、萬物平等
萬象來之於無,無者萬物之本,天地之基。水中有炁,炁中有水,由此而生五行,兩儀判焉,萬物生焉;人物皆於此平等;佛云平等者,即此也。生亦平等,死亦平等,寒來暑往亦復平等。處於平等當中,而不行平等者,即此心也。此心不平等,萬物亦復不平等,色相、貧窮、富貴更不平等。
若要實行平等,必知來亦從無而來,來去亦從無而去,一視皆以同仁。不來不去,又何以有為哉!生者從無,去者從無,有何礙於身心!去無其無者,百物皆空,惟餘性靈而去。群物有壞,性靈不壞,隨其修養而入轉輪迴。
要知無去無來者,必要處一切而忘一切,作個不來不去;來無其來,去無其去,僅知現在,現在一幻身;以此一幻身,而為我佛如來之法,即我佛如來也。要知此身是佛,必行我佛如來之事;一人如是,一切諸性諸靈亦復如是;止三界又何難哉!三界既止,極樂乃已,而得自在[7]。
天地無私,而覆載群物;日月無私,以明照群物。我得覆載以生,我得明照以長;體天地之德,體日月之明,所以無私。凡所有形,皆宜以中致中,以中致和;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既可位天地,則可得仁;既可得仁,則可輔人;既可輔人,則可輔物;既可輔物,萬性平等。平等則見,所見非見,乃見其性;既見其性;則得明覺[8]。
伍、守命修性
蓮花因其清且潔,入塵而不染,入泥而不污,所以強名為蓮花。此蓮花之生,乃由我身而生,我心而生;身本無蓮,心本無花,欲現蓮花,須以我身而無身,我心而無心。身比污濁心比泥,因污泥而生蓮花;入污濁而不住,所以蓮為清淨身,所以蓮為清靜因。清淨身中露色相,清淨因中無果因。無色乃曰相,無相乃曰智,無智乃曰慧,無因乃曰果,無果乃曰大智慧。具大智慧而不着,是曰觀自在。吾儕來學,須返本窮源,潔其身而靜其心;潔其身者,不為貪瞋癡愛殺盜淫妄而動其心,即妻妾子女六親眷屬皆不能動其心;其心自覺,而蓮花自生,蓮花生而性見,入於色界天可,入於非色界天亦可,往來自在[9]。
所云蓮花者,假名詞也;道曰三花,佛曰蓮花。道家三花,由精氣神貫注心肝脾肺腎,五氣朝元,而成三花。佛云蓮花者,由五行金精自然之炁鍛鍊而成;乃空一切,乃空一切心性;心空性空,性花開放,乃曰蓮花。蓮花開放,乃由心虛寂靜,而性自見。三花開於頂門,蓮花開於性光;雖覺有色而實由無色而成。若此者必先以清靜煉之,以無為煆之;人以無為為出世,我以無為為入世。以出世之法而入世,不偏不倚,圓融無礙,如是而已,此謂之曰方便法門[10]。
動植飛潛,皆具有性,即皆可為佛,我當以愛我之心而愛之,尤當以敬佛之心而敬之;蓋今之動植飛潛,即我之昔日眷屬也;是何以故,以原始來同一體故。我佛云空而不空,不空而空;云無色無相,無人無我。本來是無,無中生有。老子謂無名萬物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無中生有,有亦無;有中生無,無亦有。在世界未闢以前,一切皆無,唯有微微薄氣,此薄氣為無中產出,名曰白光,亦曰佛性。即水與氣,氣與水,相生相感而來。來從何來,去從何去,是謂之曰無來無去。無來無去,謂之現在;現在不住,謂之如來。住為有,不住為無;處於其有無之間,謂之曰自在。自在不住,是曰大自在如來。此大自在如來,有智慧者不修而得,即孔子所謂生而知之者;有困而學之者,有勉強而行之者,及其成功一也。此成功又非成功,在儒曰成功,在佛曰非成功。是何以故,本來無名,何謂成功;倘曰成功,即非本來之願,而入於着。先哲嘗云不與成功,是謂成功。成功曰何,是返復於無;欲返彼無,必須此無。彼無者本來無,謂之曰性;此無者,本來無生,是謂之命;守命修性,是之謂道。動植飛潛,皆有其命,皆有其性;一切有情,皆由性之所近,吾必以性愛之,以性保之,此我佛如來不分彼此皆度[11]。
一切眾生,皆具佛性,其不能見性者,物慾蔽之也。言念及此,能不痛心;吾屢為儆言,而諸子不能悟到見性工夫;不遠數千里而來,甚至有萬餘里而來者,終多夢寐,誠可悲也。要求見性,必先破相。佛法無色相,即無男女之分。果能養之以正,行之以禮;動靜不背於道,不違其法,則得之矣。此法非法,乃曰佛法,乃曰慈悲。[12]
我們今日皆住於羅圍中,何以住,因色相不除;色相不除,則夢魂顛倒,此皆因妄念而生。妄念不生,則心自止;妄念即貪瞋癡愛,乃是與生俱生。欲求妄念不生,則必先忘其身,忘其心;身忘心忘,忘而不忘,則心自得止,而性自見,還我本覺圓明。本覺圓明,乃我自然之圓明,而非大覺圓明。本覺圓明,乃係自然圓明;大覺圓明,乃係證悟而得;由大覺圓明而返本覺圓明。此本覺圓明,即是不動,我佛所云如是;如是者,一切所見皆如是,不假思為,而自如如[13]。
善男子善女人,必勤必儉,方可養其天和;久而久之,則驕滿之心自絕,而身自修,心自正;心正則明,明則見性。行內求身,身內求心,心內求性。性本無物,又從何求;即是不住而住,住而不住之間。何以求性,曰不着。譬如言語當未發時,不知其發,既發不知其從何而發,乃係自在而發,由自在而來;自在性也[14]。
此身不自在,而謂之曰自在,乃性自在。其心光明,我身我行,儘可隨緣應化。我性我心不變,此身不自在,而此心此性得自在;其中自在,得之者得之,不得者則不得。何以得之,行之者得之[15]。
眾生過去之元性元靈,本是不動,一片光明,無分無合,無色無相。所云性者一也,靈者二也,二必有生,此乃生生化化;一切色相,皆由性化,由性化為靈;一切所化,皆由此生;此佛性本來皆有。固定之性,因靈而化;由化而分,由分而生;不可思議,不可形容;於是有緣,於是有形。何云由性而靈,性不動,靈則動,因動而生;無論何物,靜久必變。不靜則不動,不動則不化,不化則不能返本。化則經過無限波浪,其中有生,至成為生生不已。人之精神有限,豈能長勞;如能靜則能養,能養即可以靈,既靈則可以動,既動復見靜,此為如來之體。如來之體,不垢不潔,不動不靜。應物而不着物,此謂之不動心,此謂之能守靜,乃我為我佛如來。身外無形,身內無生,不垢不潔,無形與無生合,無陰亦無陽,即可超出無形,蹈風雲而捉日月,拈花以示大法。此法何法,乃曰自在大法[16]。
佛法無他,惟曰平等。覺者曰佛,不覺非佛。本無色相,何有覺與不覺;非我佛有覺與不覺也。究其本來,覺者非覺者皆佛;覺者現在佛,不覺者過去佛。本來是佛,因六塵所蔽,七情所阻,忘乎本性而不自在。佛者惟自在,因無一切障礙故;眾生因為不能打破一切障礙,所以不得自在。欲求自在,不在靜裡求,而在鬧中求。鬧中求佛,動其體而不動其性;靜中求佛,則動性而不動體。不動性者,不沾不染,本來自在;所見一切,非見一切;所行一切,非行一切。所以云不貴難得之貨,難得之貨,乃傷生之本;吾人身心俱忘,難得圓融一心,如此者自然清靜。倘在靜中求,體靜而意不淨,一切貪瞋癡愛尚縈結於心;否則希冀我佛度到琉璃世界,莊嚴國土,有則虛華,而況無乎;今之靜坐者及深山修持者,通患此病。何以故,此人必懷恨心,以此世界環境惡劣,而入深山;希冀不成佛猶小可,尤冀下世作好人,或再來富貴,有此心者即在墮落之列。希冀諸佛群仙未嘗不可,但一部丹經,誤了多少眾生;幾冊小傳,迷害多少青年;醉生夢死,遑求解脫。丹書誤人,因其中花花絮絮,霧迷紙上,令人心猿意馬,易入魔道。故學道全在一心精誠,不假外求;眾生是佛,佛是眾生;即是只要不動心,不起念,不搖精,不撓形,剎那間返本還原,即見真我自在。此何以故,乃萬物緣放下,一心不生,盡羅其中,所以云空而不空,不空之中,其中有物,乃曰自在。不可以言說,得者自得,所得非得,謂之得;着其得,此人已入魔道。入定時,最要者,所見一切物,一切境,非真實相,乃是幻境;此乃因身外來,意外來;須從本性來。本性如如大定,方可以得其所以,其樂極矣妙極矣,不可言宣,行之可矣[17]。
陸、了生脫死
眾生皆以滅度,滅度非滅度,乃是不生故,因不生乃曰不死[18]。眾生以生為樂,以死為苦;不知生亦苦,死亦苦。若欲不生不滅,必須不去不來。何以能不去不來,即忘一切故。忘一切而後能生一切,即忘我之生而度一切生,愛一切生;此愛非私愛,乃是博愛[19]。眾生苦厄,為生老病死苦。度一切生老病死苦者,此我佛之大願。其所以度生老病死苦者唯一法門,即是不起念。何以止念,須觀自在;既觀自在,其念自淨;淨念則輪迴立止[20]。
有死而離死,有生而離生;有死而離死者不死,有生而離生,仍為死本。欲了生死,回頭是岸,必須返本窮源。來從何來,來之於無;去從何去,去之於無。返本即返無,返無乃證無生,無生則無不生,何生死之有。富貴榮華,皆是身外之物,即衣食住,亦何嘗不是身外物;能澈底明了是身外物,則可返本。本來無一物,還是一個靜;靜中不靜,乃得大化之本。所以得返本來,即返無生也。本來無名,即如來亦無名也;天地四大,亦無名也。若要溯源,必返無名;名尚無名,我身焉有。吾身既無,一切障礙自無;能無罣礙,其心自然,則可以得大自在[21]。
吾輩來修,必須離苦得樂,離生離死;證離生死,乃不畏生死而度大眾。五教對修持之法門雖異,而欲大眾立自度度人之願則同;行之皆可化烈火為清涼,一以行之則可身心清靜化家國天下為清淨。然要如此修,必須名利付諸流水。今之修持者,時刻不忘名利;不離妄念,則違背其道,即違背此身,終歸空滅,望諸子注意及之[22]。
孔子云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是生何足壽,死又何悲;生死原非有我。天地生我,原利眾生;不能利眾度生,死不足數。況有此身以濟
世,究不及無此身以濟世。有此身濟世者,不過數十寒暑;無此身能以濟世,乃可與日月並壽,天地同流。
何謂無生死相,即生亦若是,死亦如是;生者何喜,死又何悲,生死係一苦輪。若能忘壽者相,則可以不畏生死,不住生死,即斷生死。大凡人所苦者,在求生又求養生;求生苦,而養生更苦。養生以道,即得自在之法。養生之道,貴乎自然,貴乎勤儉,無為而無不為,
自然而然,即云自在。今之人朝夕營求,顛倒夢想;求生復求養,求養復求奢;求而不得,貪而無厭,身心縛喪,即可云墮入苦海苦獄。人若知其生,保其生,養其生,善道也。衣食住求其華富,是謂之貪;若淡泊清平,不貪分內所無;不違天道,順勢處境,得自在且自在,得如是且如是;可以養生,可以保生,是謂之得法,即曰止心。止心即可保天靈而復佛性,否則消磨天靈而斷失佛性矣。今之人,多貪求虛榮癡愛,本來自在,而不自在,殊可浩嘆[23]。
眾生之生,即我之生;眾生之死,即我之死;眾生可以免脫生死輪迴,我即可免脫生死輪迴;否則眾生不能,我亦不可。紅塵茫茫,世界擾擾,如是眾生,何能解脫。欲求解脫,原在一念;一念正則成佛,一念不休即眾生。眾生之所以不慈悲者,不過因當時一念,墮落輪迴,而為貪瞋癡愛逼出生老病死苦,迷了本來佛性耳。眾生順其生老病死苦而生,佛乃逆其生老病死苦而修之。因為其生,不如不生;已生何能不生,即以此生而度生,以此生而了生。此生何以度,即以他生為我生,見他苦難,即我苦難;堪破生死,復不畏生死,抱大無畏,而起眾生之生死[24]。
柒、無人無我
大同者,乃無人無我,無是無非,無善無惡,無種族,亦無畛域,是之謂大同也。欲求大同,必先無我無人;既無我人,而後無是非;無是非而後無善惡;既無善惡,而後無種族觀念;無種族焉有畛域之分;既無畛域,亦無極樂亦無非極樂。如是者,仙佛與我同體,十方與我同仁;以仁治人,以仁養人,以仁普人;凡屬有情,永遠可以超出法界,久享亨通。[25]。
無人者,仁也;無我者,慈也。物不可云仁慈,惟人可云;又非人可云仁慈,惟我皇仁。皇仁之中,本不可名,名之曰上帝。上帝者,居中不倚,居高不凌,居下不弱;掌生生之權,至公至仁[26]。
世間之苦者,苦不過有人有我而有物;我者殺之道也,人者滅之道也,物者寂之道也。
修行之人,若有我者,百物咸具於心,醉生夢死,或墮於貪瞋癡愛之中,或墮於酒色財氣之內,烈焰焚燒,不可休息。世人芸芸,我卻夢夢;世人烈烈,我卻寂寂;世人混混,我卻沉沉;朝夕不離,烈焰橫燒,性靈漸昧。由男而女,由女而男,或胎而卵,或卵而濕,或濕而化,輪迴不已,苦莫底止,此乃有我之所致也。
最可悲者,今之修人,把持我見,保持門戶,所以不得見我佛如來。我佛如來,一切平等,色相不住,人我兩忘,惟有慈悲。慈悲不着,離開因果,所以得究竟涅槃[27]。
何以得自在,即是無人我眾生一切等等相,一切貪瞋癡愛種種障礙皆無,世上一切虛榮,何足着眼。太上云不貴難得之貨;以及夫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;皆足以破世俗之貪念。人生不貴私蓄,而貴大有;私蓄者多爭。大有則無爭。大有即人有我有,我與人皆列於平等線上[28]。
捌、無是無非
一切有為,當悟性覺源,泯滅是非,不分善惡。若一念思善,則惡亦隨至;一念為是,則非亦隨至。善雖好,而色相具,所以有因;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報,有報必有循環;循環不已,所以善亦惡也。善乃是之體,是乃惡之非。[29]
經云笑打怒罵皆佛音,嘻笑戲頑皆佛性。聞惡聲,則以為佛訓;見惡相,則以為佛相。願諸子善體斯意,時聞法音,時以正法薰陶。莫說是非,莫聽是非;不着於是,不着於非,自無是非;與我無害,與人無害,與世無害。一人如是,天下人亦復如是;概作無人我觀,便是大自在,便是極樂世界[30]。
我不着人我是非,而人以是非待我,又奈之何?曰逆來順受;此雖為勉強,久之即可入於自然;既得自然,則無色相;此我佛所以有忍辱波羅密。我佛之所以言大無畏而勇猛精進者,是無畏以度眾生,精進而不違一切法[31]。
一切富貴色相,皆非本來;欲還本來自在,必須將一切名一切色相空盡,方可修到究竟般若波羅密多。如能忘名,即可忘我;能忘我相,可忘人相;人我兩忘,是非不住,方可成就功德莊嚴。今之人不僅忘名不易,即欲止唇齒之爭亦難;家庭夫妻間尚有是非之爭,何況其他。不知即是而爭,既爭皆非;是乃非之母,非亦是之因。是何以故,彼說彼是我非,我即認為非而忍之,即非便是;彼縱是,便為非矣。是與非,乃害之者,又何苦相爭,吾人平日認定如此而行則安心,斯可也。如確認彼爲非,必也緩時從旁而解釋之,終引彼非而入於是然後止,若此化人之非,忘己之是。忘是即無非,是非皆無矣,浩劫何來。今日劫運大抵是非二字造成,類皆自以為是,爭是爭非,爭強爭弱,由強弱而爭執而鬥毆而廝殺;無事而生有,小事而釀大;今日之刀兵水火瘟疫種種災劫,有由來矣。[32]
玖、無善無惡
無善無惡者,斯謂之至善也。但欲無惡,必先去善。蓋善本無所謂善也,因有其惡,則將本來如是者,乃稱為善;倘以善為善者;即成其惡矣!
然至善必從立善起,不德必從立德起;故立德而後大德不德,立善而後至善不善。不德者,不見其德也;不善者,不見其善也。
德為道之本,道乃天地之元。惟天睿德,覆育萬物,而不見覆育;惟地至善,載養群生,而不言生。今之人者,受天地之德,誰體其德;受地之善,誰知其善;然天地固不欲人知其德其善也。而人以其無形而言,於是忘本逐末,以致災害併至,浩劫降臨。蓋天地至德至善,又何忍降此災劫,殘害生靈。
吾人既得天德地善以生,即當知其德善,體而行之,否則失其德善矣!如失天地之德善,則非天地所生。吾人今日言道,即所以保天之德,保地之善也,互相兼顧。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;立德而不表揚其德,立善而不顯言其善,斯謂之至德至善[33]。
功者過之首,善者惡之基;以功自居必驕,以善自居必矜。欲無過惡,必去驕矜;欲無驕矜,必須立功不居功,具善不見善;蓋本性固如是也。有善惡之分者,即有是非心;有是非心,即非本性。欲還本性,必無是非心;既還本性;即無善惡[34]。
生前帶來惟一善,死後帶去惟有惡;生前未必盡善,死後未必盡惡;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因,今生作者是;誠非虛語。享福者即帶來之善,其中亦有惡;富貴因緣,亦有不可思議之環境。陽壽既終,善者輕清之氣上浮,惡者則重濁之氣下凝,更重者入地獄,墮無間;氣之輕而又輕,清而又清,即可證我佛涅盤;萬惡絕,萬德備,即可證佛[35]。
拾、中庸與大庸
無論聞佛音或成佛,皆以淨業為本;何以淨業,即是不着。不着二字,言之匪艱,行之維艱。即以貪業而論,衣食住三者,原為人所必需,但過分則為貪;衣求其煖,食求其飽,住求其蔽風雨足矣。若必衣錦繡,食珍饈,住大廈,此則貪甚。過分為孽,適中為正,此乃中庸之道。
中庸者儒之道,大庸者佛之理。中庸者為生,大庸者為無生。為生者,因有生之利而利之,美利天下;無生者,乃捨己身以救眾生,而證無生法忍,證入涅槃,是謂寂滅無餘。無生無不生,如如不動,惟此為無,所以放大光明,於非相天中,露一大因緣而成佛國,此謂之自在,此乃大庸。
大庸必由中庸而至,蓋中庸得其正而去其偏,上下得安,各循乎禮。以廿字為墻壁,以廿字為身心;銅牆鐵壁,萬邪莫入,而貪瞋何足礙,富貴何足淫,則陰陽又何足以違我。陰陽不能違,則自可以入乎陰陽而出乎陰陽。欲得此法,則必先解今孽;何為今孽,曰無止心。欲改無止心,必淨吾之眼耳鼻舌身意;貪瞋癡愛,殺盜淫妄,皆使六根不能清淨,泯滅我之心性;眾生之所以沉淪,地獄之所以成立,胎卵濕化之無以為胎卵濕化也[36]。
拾壹、結語
黃帝德行,在覆育生靈,所謂大德不德。德行為教育之本,教育本天地之心;本立而道生,道生得仁;既得其仁,復見天心,生生不已,乃行其仁。行其仁者,乃行其悲;行其悲而不着其悲,則得至仁矣。至仁無礙,則得大生。大生者,立德立功立言,而不住相,即是如來之行。
凡聖哲明賢之所必為,人人得而學之,人人得而為之,俾得淨塵無孽;塵者孽之本,孽乃貪瞋癡愛;淨塵即貪瞋癡愛不住於心;既無色,即無相。無色無相,乃見大同;大同離極樂不遠。
欲求大同,必先求人心大同;人心大同,必先將身心意合一。孔子云修齊治平;耶穌云以我為罪人,懺悔其過,因其有形有名而有罪;老子云吾無大患,患有此身,若無此身,即得自在。非忘其身,乃忘其心;忘心不着,則得其性;既得其性,則人類大同矣。
大同推之於物,物亦有性;我能見性,還我一物;此物非物,勉強曰物,眾生命名;眾生平等,一切有形,皆無差別;故云大同與極樂近。能得如來究竟,則得大自在[37]。
附錄:
禮運大同(摘錄自禮記中之禮運篇):
大道之行也,與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。
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: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;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、寡、孤、獨、癈疾者皆有所養;男有分、女有歸。貨,惡其棄於地也,不必藏於己;力,惡其不出於身也,不必為己。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。是謂大同。
註釋:
禮運-大家皆在禮的道路上走,運行不息。
大同-同,猶和也,平也。大同,指一種大團結大和諧的世界。
與-同舉。
三代之英-三代為夏、商、周;英為賢君。
矜-與鰥通。
分-職業或本分。
歸-出嫁或歸宿。
貨-資源。
力-勞力或能力。
謀-陰謀詭計。
[3]德教闡微(一) 昊天金闕玄穹上帝玉詔第1頁。
[6]德教闡微(四) 第十五巻感應德化章第1-2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