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「覺」
 
(發表於宗教哲學研討會2003年1/11 ~ 1/12)
 
發表人:胡萬新
一、前言
二、何謂「覺」、如何「覺」
三、「覺」的層次區分:
(一)不覺而覺
(二)覺而不覺
(三)覺而後覺
(四)覺覺盡覺
四、「覺」的修持:
(一)明心見性
(二)破除四相
(三)禪定觀止
(四)覺中做、做中覺
五、結語
 
一、        前言:

    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來臨,即將邁入第三個年頭,名利慾望的追逐更加速社會的沉淪,但道德的約束力卻成為造價低廉的護身符,綜觀新世紀,天災、人禍頻仍,政局時有動盪,人心浮動難定,茫茫然不知所作所為,更不知希望與目標何在,道德感於是陷溺,人心迷失於苦海而難自知,唯有發自內心之覺醒方能提振被人慾淹沒之倫理道德。亂世非有清流無以喚醒人心,因此對治今日之疾,必須化惡為善,要以不知己善,即沒有彼此分別,不知己善就是至極完善。為什麼呢?因自有以來顯現一切可見的形相,心所緣這些可見的形相,就產生善惡,因此造業結孽非常深廣,這就是一大因緣,要止這因緣就得不住因緣,要認清本來就是無,不知不覺。宗主說:「蓋因緣者,惡之基而非之本也,眾生知惡知非,而不知善與是,所以輪迴不已,我佛如來及諸大聖哲,欲人卻惡而去非,不住因緣,所以發明『明覺』二字,以解其因緣。若要解脫因緣者,不僅惡與非不能作,並且連善與是亦不能住,不住善與是則離因緣,能可以離因緣,則可以逃脫生死輪迴,是謂之覺也,是謂之明也。」(註一)
    宗主創頒廿字-忠、恕、廉、明、德、正、義、信、忍、公、博、孝、仁、慈、覺、節、儉、真、理、和,給予後世依循之標的,其哲理深入生活,於潛移默化之際教化人心,匡正當今風氣;廿字真理,廣大無邊,融合各教特點,其兼容並蓄之思潮,廣納眾流,挽救二十一世紀將死之人心,其鞭闢入理之經論,可落實正心修身,更能成聖成賢。若能將廿字功能發揚,則可為新世紀之思想舵手,引領世人屏除邪說侵擾,邁向大同理想之境。然今道德人心依然沉淪,實行者幾希?個人以為廿字圍心而行,「明覺」應為驅動之樞紐,更以「覺」為行持廿字的動力。宗主說:「君等在未入道以前,須余發明此廿字,今既傳與君等,則在君等自覺自度,誠能身體力行即可為佛,倘不實行則不得度。」(註二)如今大家都明白「廿字」,就必須去實行,才能體察覺悟廿字之理;「不覺者佛度,覺者自度」。凡佛所云則在明而後覺,不覺不明而已,換言之,即明而後行,由行而得覺,不行則不覺。(註三)本文擬從覺的分析切入,探討覺的層次,研究覺的修持,以從中歸納出對於覺的認識,而我們亦可從這樣的認識去體行、宏揚廿字。

二、 何謂「覺」、如何「覺」

(一)何謂「覺」?
  「以先覺覺後覺,後覺亦覺,以覺而證覺,斯謂之覺也。」(註四),先覺是萬物本有的覺,是與生具有的良知良能;後覺是經由色塵習染而得的覺,是由後天教育的認知與學能所得;證覺就是明白悟得真道,是經由力行實踐而得,就是一般所謂的「得道」。個人以為覺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,就如同草木甦醒一樣,又是嶄新的開始。每個人從出生至死亡,都必須經過生住異滅四個階段,每個階段時間都是生命歷程,也可以說是人生,人生所面臨的問題困難都必須設法解決,要突破困難、不再重蹈覆轍,以開創人生的新生命。覺又具有知與悟的功能,就是覺悟及覺知兩種功用;覺者覺悟之謂也,『事至而悟知曰悟,未至而先知曰覺。』(註五),人居紅塵六根被六塵纏擾,而陷於孽海波濤洶湧之中,但人性經由教化啟迪良知良能,對於一切煩惱慾望,都能隨緣處之不為所困,因為能覺悟那些煩惱慾望,都是因緣和合而成,虛而不實的,這是指「事至而悟的覺」,即改過遷善之意;能洞明五濁煩惱、七情六慾,會使人心陷溺,造成無窮盡的禍害,從起心動念前即斷滅一切邪思妄念,不會為其所顛倒執著,這是指「事未至而悟的覺」,即未作先知其利弊之意。
  人生數十寒暑瞬間即過,有形一切都是四大假合以成,終將歸於無,一切名利富貴,酒色財氣都是空的,如曇花泡影一樣,而我們卻深陷此一泥淖而不自知,致使殺伐鬥爭、天災人禍不止,真是情何以堪呢;這些名利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,甚至這身皮囊都是假的,有何好爭?又何必以假換假呢?何不勘破名利是非、以假修真、不沾一物,無惡惡亦無好好,恢復我們清靜光明的靈性,而發無量大願,上求廿字無上菩提,下求利益眾生,為人天之模範,為教道之中堅,方不愧對 宗主慈悲苦心。
(二)如何「覺」?
     我們應如何做到「覺」呢?首先將廿字奉為圭臬,每日必自我檢點,誠心實踐身體力行,即如  宗主說:「君等在未入道以前,須余發明此廿字,今既傳與君等,則在君等自覺自度,誠能身體力行即可為佛,倘不實行則不得度。」(註六),宗主所說的「自覺」,就是眾生本來的覺悟,亦可稱之「本覺」,是可以經由證得的智,由明而後覺,覺一切過去未來,這個「覺」在覺是覺非,乃覺之母,是者行之不是者不行,及其至也,能認我之是即我之非。(註七)
    其次是不著於色相,身處五濁之中,五濁無傷於你才是「真覺」,就如蓮花一樣出於污泥而不染。「真覺」是什麼呢?不覺者不傷於覺,是謂真覺,自以為覺則覺非真覺,不著於相而明其心,其性自見。若好誇辯,則覺而非覺,斯謂之愚;至愚者覺於心,甘受和、白受采;自覺不覺者,不故掩其覺,若佯為不覺則流於陰險,險詐欺真豈可以言覺?(註八)我們皈依研究廿字大道,尋求做人做事的道理,將之運用於職場或人際交往,使人樂於親近或能發揮領袖魅力,這種「覺」必須是要內心相應,因為無論讀聖賢書或學習佛法,都是要使內心不偏邪、行走正道,雖處暗室亦不違背聖賢之理,此一相應為正,即是「正覺」。所謂「正覺」就是依正平等的覺,也可說是「等覺」,是不偏不倚,守之於正、持之於正,無分別、是非、恩怨,不固執、不存己見、不著我相的中庸之道;「本社立於萬頃波濤中,不著於上、不著於下,而著於中庸,集各教之精神,而維持人道,即是以人作則,人道曰何?即本社之廿字,以廿字建築身心,時刻無違,人道自正仙佛之道自得。」(註九),心正而行修,然後才能洞明心性之本源,然後才能知我佛之真如實相,亦才能達致「覺」的境界。
    人心能覺,才能為所當為、行止合宜,如此才能真正有用於世;否則為慾望蒙蔽,則醉生夢死,失去人生方向。我們既得知廿字之理,應經由內心相感相應,將一切因緣昇華,揚棄是非人我之見,視一切所見如曇花泡影,聽聞善知識即可了悟真理,一心奉行廿字,達『隨緣以化生,隨行以化形。』之境。就是視人之苦如己之苦,而心生惻隱之心、慈悲之意而度之,凡聞有痛苦災難之聲,即必須立赴救濟拔苦之地,忘我投身參與救濟拔苦之行而度之,默默行善而不著慈悲功德相,這就是「圓覺」;如同 宗主所說「聲聞得度,形見更得度;聲聞得度者禮聲,形見得度者相行,而盡成圓覺」。(註十)因此前面所言之墮落沈淪世態,必須力倡「覺」字來挽救。
    現代人失去生活方向,迷失在慾望追逐中,只有明心見性,覺察自己生命的本質,才能夠讓迷途羔羊重覓生活目標。因此「本社特提覺字以喚醒之,務望世界男女,及早回頭,勿入沈迷之境,快登道岸,同期覺悟之生,然非欲人超棄塵凡,高言虛妙也,不過於處事接物之時,遵守廿字,改過遷善,養性修真,悟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,則是一覺也,有天堂地獄之別矣,故以斯道覺斯民矣。」(註十一)
三、「覺」的層次區分:
    從上述所談到「自覺、本覺、真覺、正覺、等覺、圓覺」中,對「覺」的定義簡單來說是「解決問題的方法」、「是一個思考過程」、「行動的開始」、「是一個觀念」;但不管怎麼定義或研究,「覺」都必須賦諸行動,既是「動」,其動力為何?只有一個字「誠」,唯有誠心誠意,才能覺知、覺悟;所以中庸有言「志誠之道可以先知」,這個知就是覺的表現。我們信奉廿字,就必須誠心誠意受持,真誠的去「覺」,才能覺忠、覺恕、覺廉、覺明、覺德…覺行廿字大道,故覺是思考、力行、實踐,是理智不迷的;所以我們信仰廿字,是經過理智的思考,不是迷信。什麼是「迷信」?即不問是非而行之。迷信者盲從,不知其所以然;不迷信者,得真理而行真理,正信精進永不退轉。(註十二)
    廿字是集五教萬教精華而成,是匡正人心的大道,我們都耳熟能詳,但能深入研究而奉為日常生活圭臬,時刻檢點而不違者,非我廿字同道莫屬,然環顧全般實在慚愧,同道中有昏昏憒憒、茫而不知者,有聰明智慧但履邪逕不行正道者,有一時奉行而不能持恆者。行廿字者為佛,不行者非佛,吾道同人有一時成佛者,亦有永不成佛者,又有已成佛而復墮落者,是皆在乎自為。(註十三)我們應屬何者?正信乎?迷信乎?前述所言「覺」為行持廿字的動力,應從事、理兩個方面看,事是覺知廿字大道、是良善至寶,理是覺悟廿字行持之法趣,所以「覺」在事理探討上,個人淺薄之見,擬從「不覺而覺、覺而不覺、覺而後覺、覺覺盡覺」等四個層面來研討。
(一)不覺而覺
  我們生在人世間,每天都不離喜怒哀樂、生老病死,天堂地獄來來去去好幾回,名利慾望的無明煩惱無所不在,纏擾困頓致無法逃脫輪迴;究其因,乃是自己造的業所致,果報要自己承擔。古德有云: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每個人所造的業不同,受的果報也不同。想想看,人是不是獨生獨死、獨來獨去、沒人可以作伴?自己造業的果報自己承受、沒人可以代替?今天大家相聚有緣共修,他日一旦墮入輪迴道即不同,會見亦無期、不知、不識,為何不在有生之年,共修廿字同登覺路?
  又為何會造業呢?因「不覺」而已,因貪瞋痴殺盜淫妄相繼而生,爭鬥殺伐相繼而起,世界永無寧日,眾生果陷於孽海之中。要從不覺中而覺,必須認清世間一切都是緣生緣滅的,均為因緣聚滅會合,對世間事物都應無所執著,以此無執抱廿字而聞思修,得真覺智使六根清淨,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,行無相佈施。如果我們能做到不住六塵的佈施,妄心即伏,就能念念清淨行施,何患真覺不住?要知道廿字開啟我們被昧卻的本性,然後自覺自度。
  要如何自度呢?惟有清心寡慾,清心者,萬物不住於心;寡慾者,一切妄念皆除。(註十四)自度之法為何?心佛、行佛、自佛、見佛,心佛之心、行佛之行、自度於佛,所見一切佛、一切相,皆云是佛,於所見聞悉皆恭敬、悉皆隨順,則無非相。既無非相,即無非色;既無非色,即無人我;既無人我,貪嗔乃滅;貪嗔既滅,色相何存;色相既無,殺盜淫妄焉有;殺盜淫妄既無,是非即止;是非既止,孽海何來?孽海既平,輪迴即停;輪迴既停,因果何生?所以天人、阿修羅、地獄惡鬼、以及胎卵溼化諸眾生,皆造端於是非,化成於因果。(註十五)
(二)覺而不覺
    這「覺」是無挂礙的自性;自性人皆具有,初本清淨,由於六根所入、六塵所染,漸失本性。故必須以般若之力去維繫,方無誤入。般若含藏菩提十善,菩提本屬梵語,中譯為覺道;自性即本質。菩提自性就是覺道本質。「佛門無限,只有一關,自性成佛,莫作等閒」。菩提自性既然人皆具有,不必修行亦可成佛,但如何憑菩提自性而成佛?必先明白菩提自性是不捨不受。何謂不捨不受?凡事不住心,不見不聞,尤其是不入思議;亦即眼見非所見,耳聞非所聞,這就是不思議、不住心。如此即可消滅一切煩惱,解除許多妄念,見而不見、知而不知,不能刻意逃避。能夠知見不立,便無障礙,無障礙則心無影像,於是般若即生。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這個道理。能明此理,便是般若上乘。
    其次,就是所知所見認定是幻象幻有,絕不能有分別之心。所謂分別心,就是把所思所見立而不化,更以之引起一片差別。譬如見一個橙,由見而入知,知甚麼?知道差別。知道此橙皮很厚,知道橙色不夠深黃,於是認為此橙非上品,味道一定差,如此一來,便成障礙。所以要立而未立,知而未知,才是般若。楞嚴經云:「知見立知,則為無明本;知見無見,則為菩提」。由此可知,我們修持佛法不能死守法門,更不能以文字立之、以語言立之,應透解佛理而修行。法門,是前人所行過成功之路,但前人之環境立場,與今日之處境俱不同相,以前所走之路荒僻無屋,今日之路洋洋大觀,比前人省卻許多困難,故改變一下亦非不宜。問題在於各人之悟性如何?因而修持各異。前人之路,只可作為參考之藍本,仍以隨修隨悟為真正成佛之捷徑。
    再談「不覺」,就是無所覺、無不覺、明知故為之意,就如同 宗主悲憫眾生而臨凡倒裝,挽三期延康浩劫,創廿字拯斯民於水火。奈天案已定、人心難度, 宗主明知人難度劫難挽,不惜金身駐世四十九年,以廿字大道弘法度人之行傳世,今我輩應效 宗主具廣大慈悲心,無分別相,秉廿字教化度人,善惡是非皆度,仁亦化、暴亦化,捨卻一切而行慈悲,願一切眾生皆度;明知不可為而為,即「不覺」之覺。
    如今我們生活在貪圖榮華富貴、充滿酒色財氣的環境中,堅定奉行廿字來弘道揚教、度人度己,應將一切貪瞋癡愛習染之氣消除。如何消除呢?就是要具備慧、覺、圓、明、慈,即修持廿字的智慧、覺悟、圓融通達、明白洞澈、大慈悲心。貪瞋癡愛習染之氣從何而來呢?因受衣食住纏擾而來,因有此一四大假合的我,要生活一定要衣食住,即生貪妄心;而人生在世,有生即有死,生死為一大因緣,有生死即生利害心。今我輩實行廿字化度人心,願為人生數十寒暑造究一番事業,是公益利他,不是爭名利、講是非,而是個弘法利生的事業。今天我們研究宗教真義,就是要探討真理、明白真理、覺悟真理,這真理無二,就是我們的廿字,廿字著重實在力行的功夫,即發願以廿字來度化人心,使天下成為廿字世界。在充滿貪圖榮華富貴及酒色財氣的環境中,能不墮落而證西方是智慧;已證西方而返東土是慈悲。佛明知眾生難度但不能不度,佛已證西方再到東土,此其覺而不覺。「佛者,覺而不覺、不覺而覺,名之曰覺可,名之曰自在亦可。」(註十六),
(三)覺而後覺
   今天我們既已皈依,就應體悟廿字而奉行廿字,以 宗主及 開山祖師之心為心、之行為行;那就是無私無我的大慈悲心、慈悲行,亦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。試想我們做到多少?同道中有獨善其身自認覺知的修士,「此種獨善其身自認的覺知,就是知而忍之,必傲慢而自誇,無聖人之德、無聖人之智、無聖人之行,目空一切,此聖佛中之賊也,喪其身矣,己尚不能度、況於人歟。」(註十七),不知自度,焉有度人之理。坐看人心道德沉淪、社會失序與我何干,貢獻社會慈善公益任由他人去做,甚而譏諷他人沽名釣譽,此種自命清高不凡之士有之。當然亦有自律慎嚴,弘道能力熱誠者,然對他人意見稍左即生忿心,而萌生退轉之意,此行持自修不堅、不能忍辱的亦大有人在。也有人無知不明、無正知見、人云亦云,終日昏昏憒憒、不知所為何事,猶如牆頭草飄搖不定,於道場叢林中攪亂和合之眾。前所述是類人等皆自以為覺知而沾沾自喜,殊不知此覺非覺而傷於覺,非覺者卻是至愚之人。
  覺者一絲不掛,無眼耳鼻舌身意、貪嗔痴妄,不住於相不住於色。(註十八)我們皈依奉信廿字可比喻為覺知的開始,「有覺者有知,有知者形相見矣,形相見是非具矣,是非相繼、貪嗔相循,六道由此而變,輪迴由此而生,所以見相滅相,不滅其相乃是虛妄。」(註十九),若知道過往所攀緣一切皆是緣生緣滅的、是虛妄的,對於所習染一切心生懺悔,今日開始悔悟、升起覺心,斷滅一切迷惑,這種經由對廿字生信、懺悔、斷滅所產生的覺,可稱之為「後覺」。此一後覺即是行持的實踐,亦就是前所述以 宗主及 開山祖師之心為心、之行為行。此心此行為何?就是心存廿字、自覺覺人,是不偏、不執、不著、無色相、無人我的慈悲仁愛心而已;今日信奉廿字,就是要斷滅一切迷惑,這迷惑就是追求榮華富貴的慾望、沉浸於酒色財氣及聲色犬馬之中的三惑。孔夫子曾云「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」,不逾矩即可視為「後覺」的表現,亦就是不逾越廿字的規範。
  由覺而後覺必須從心所欲,這從心所欲應該就是自自然然,因此後覺就是自自然然,在行住坐臥都是廿字義趣。入廿字而離廿字,即是有此廿字而為人,離此廿字而為佛,是何以故?廿字具足而無範圍,吾人受此廿字拘束則不自在,久久持之,不自在而自在。(註二十)不著廿字相,即是有定相;所云「我佛如來無定相,而實有定相,現慈悲相固慈悲,現金剛相亦慈悲,現一切種種相無不慈悲。」(註二十一),簡言之就是將實踐廿字的心,經由理智所證得能契合廿字,不起顛倒分別而通達無礙境界,不存有色相、分別、是非、我見心,就能具大無畏心,如是來降伏一切而不著一切。如何降伏呢?就是正信廿字、永不退轉,就像金剛一樣堅定。降伏什麼呢?降伏貪嗔癡妄愛,就是指一切的榮華富貴、酒色財氣。如今我們生活在貪圖榮華富貴、充滿酒色財氣的環境中,只要堅定奉行廿字,就會具有大智慧、覺悟、圓通、明徹、慈悲心,來弘道揚教、度人度己。
(四)覺覺盡覺
  「覺覺盡覺者,覺此心覺他而覺諸心,一切盡覺則見大自在光明。何以大自在光明?即是不具其心。不具其心者,我心烏有,我形烏有,彼形亦復無有,一切所見皆是我佛如來,既然一切所見皆是我佛如來,我亦為我佛如來矣,又何必此外更加修持,得能如是故,便是覺覺盡覺。」(註二十二)。萬物的起源就是無,既然一切由無而生,必將由無而去,因此必須怯除我心,不具一切是非、善惡、色相心,才能具大無畏相。生死是一大因緣,能明生死、覺是非,才能具大無畏之精神。抱一個凡事皆空,無罣礙、不生恚、不癡疑、不貢高我慢、無分別相,方能顯現大自在。我們若都能窺破並切而實行,即能自見真如,無中生實相,具空非空不著於相,所以空中不空其相光明,現大光明境、大光明相。
  前述覺是覺因緣,而盡覺就是將因緣昇華而達於空,因為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皆從無而有,要覺悟萬物之生需要許多助緣,例如稻米需要有種子,這是主因,種子的成長需要水土陽光,這是助緣,才能和合而成稻子;人要吃飯才能發育成長,就需要有人種稻、收割,需要媽媽洗米煮飯,一切都不能單獨自存,也都不能永遠存在,都將緣生緣滅,一切都將是空;空就是幻象不留影跡。世上事事物物都是緣生,都是假形假象,若果一切當真,必是招惹很多煩惱,故絕對不能回味,而且心中空的意念亦要空掉,不能執空,否則便一定有很重之分別心,如此便不能達到靜心之境。因此我與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抱平等心就可以得到大光明,獲正等正覺果。正覺就是真正的覺悟,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理、真相,知一切真理的智慧;平等心即是正氣泉源,心平氣和無習染、執著、妄念。所謂「心平不持戒,行正勝參禪」,為修持正覺的首要,因此修道者,動則言己是而論人之非,即有分別心、是非心,這不是修行正道。修持正道者,必先端正自己的身心,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而不虛妄,辨別道的正邪,只在一個心而已,心正道就正,心邪道就邪,絕不可以人云亦云,必須用心思考是否有分別心、差別心。
  何謂「正等正覺」呢?就是具足智慧;智慧是知一切,具足智慧是知而不知。何謂知而不知?佛如來業已成佛,卻誓願度盡眾生,若未度盡眾生誓不成佛,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具足智慧而不顯智慧,以慈悲為重具四無礙身;我們身為廿字弟子,必須善而不著善,即作善而不知其善。生於現在這個充滿災劫不斷、人欲橫流的世界,若能不退轉初心不受污染,能發揮廿字精神、讓廿字光明照耀寰宇,並以堅信廿字的心奉行廿字,不分好壞、善惡,均能以廿字度化,視一切眾生為六親眷屬,不墮入欲望洪流,不著一切色相,那我們的身心靈就會清靜自在。我們若能真誠實踐奉行廿字,不但身心靈能清靜自在,且都能具有六神通力,換句話說就是第六感的感應特別靈敏,因為至誠者可以前知;若因此而自滿著相,動心起意就會著魔相,屆時身心靈不但一點都不清靜自在,反遭四魔所噬。佛為何是佛呢?就是因為佛不會動心起意、不著一切妄念、一切皆忘,所以佛無佛相,沒有眾生相,就沒有魔相,故可以跳出生老病死苦,而不著生老病死苦相,即是脫離生死輪迴。
 若我們都能依 宗主諭示修持奉行,入廿字而出廿字,不著色、相、形,這樣行修的過程就是道;體認到廿字的真理,使身心無礙而得大無礙身心,這也就是道的具體實踐。天地萬物一切有情有形,皆由道所化生,由無化生萬有,由有而歸於無,萬物皆秉賦於此,都稱為道,這些道之所以生成,由「一」而生,同性同仁何有色相?「一」是什麼?性也!萬物同性相輔相生,互助以養,有形表相均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以成,皆盡如此而都有其名,有了名就有色相,一切輪迴皆由名而來;我們如能忘名,就能是非泯、色相滅,圓覺道成。今人有名利是非纏繞,求生不能生,性何以見,老病死苦隨即就到了,要如何制之呢?要以「無」制之,才能滅生殺之數,如此生而不生、老而不老、死而不死、苦而不苦、如如自在、渾然無為、無為而為,是謂之大無畏精神。具此大無畏精神,就可以制化一切;不著此大無畏精神相、不著於色,即具大無礙身;就如同春生而無喜、夏茂而無驕、秋殺而無悲、冬藏而無有,無一切喜怒哀樂、殺盜淫妄、貪嗔痴愛,好像月亮一樣隨圓隨缺,不著一切境界,所以我們稱之為涅槃。更進一步說,佛慈悲眾生而不著慈悲之相,你信奉牠、愛牠、甚至於毀謗誣蔑牠,佛仍然慈悲眾生,不覺有何意、何損。眾生本具佛性,何須佛來度,但因我們昧卻本性而生黑暗心、欺騙心,故需佛說法來啟發我們善良本性。今天我們得此廿字大道,就必須能有所覺悟,知一切之苦、離一切之苦,所以必須自度;而不覺的人就需要靠佛來度,如何自度呢?就是不昧初心,發揮我們的善良本性,使初發之心不沾染、雜亂,在名利是非纏繞的環境之中,不著名利是非相。若能如此不著於心、不形於行,則貪嗔痴愛殺盜淫妄、人我是非皆已化無,水火瘟疫諸災、生老病死諸苦何足以礙我,自無苦惱煩憂而得自在。 宗主要我們言行合一,學佛的忍辱、不虛言、不妄語,說到就要做到,故我們須實踐力行的功夫才能自性圓滿,得般若波羅密。
  要如何「覺他而覺諸心」呢?就是不要堅持己見,宗主所說「不言之教,不言之化」,即指佛度人也沒有堅持己見,而是以佛心佛行來教化。何以化之?就是以我信持廿字所得正知見化之,以我身體力行廿字作為準則,以真心誠意聞法實修同證菩提,共挽三期延康浩劫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事實上很多挽劫之人也在劫中,且還在造劫,因為他言不顧行、行不顧言、光說不練,使自己成了造劫之人而不知。真正挽劫之人絕不會造劫,且以身作則,欲以身作則必須先懺悔,將污濁塵垢洗盡,毫無欲念妄想,方可挽劫。眾生沉淪於酒色財氣四劫,因而殘殺爭奪、釀成天災人禍不斷,如何可止?要以「正己化人」來止,此乃挽劫之本、定劫之源,又為正世之法。(註二十三) 
四、「覺」的修持:
  「覺」是一個觀念,覺必須賦諸行動,既是行動,其動力就是一個字「誠」,唯有誠心誠意,才能覺知、覺悟;所以中庸有言「志誠之道可以先知」,這個知就是覺的表現,而其先決條件就是要「誠」。

「覺」的修持可從以下四個向度來研究:
(一)明心見性
 所謂明心見性,就是發現自己的真心,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。(註二十四)性乃自己本來具有的,心則不尋不得;性雖失而易尋回,雖一時蒙塵但不為所染,只要不住不留便容易得到。心易受思議而生心,心之所以外馳,皆因不淨。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應無所住就是指性,而生其心就是講相。要能不住其心,心雖然瞬息幻化多變,但佛性不論入驢腹馬胎亦不減半分;心既是生滅遷流,當然覓心了不可得,就像我們被波濤洶湧的外相所矇敝,見不著海裡是平靜無痕的。「心,如虛空無住而住,不應住凡聖、迷悟、真妄、有無兩邊,念頭一落偏頗,就如同灰塵落日,必須擦拭,即使是金屑,眼中也不容收容半分。」(註二十五)。
  要如何降伏這個心呢?就是處在今天這個環境裡,不要被所緣的一切色相所轉,不要被環境所支配,要不住於相。住相即我執,能捨即能破我執,而不住相則要證性,有性必有相,相是性的表現,性是相的根本,相由性現,性相不二,相妄性真,相是假、會變,性是真、不變,但性不可為相所轉;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既知是虛妄,就不要執著、強求,從速歸性、免墮輪迴。所以 宗主告訴我們「此身不起心動性,不生邪心妄念,不著相;所云此身者乃非我身,乃是佛身;所云此心者乃非我心,乃是佛心;所云此性者乃非我性,乃是佛性;身心性三者合一,極樂無比。」(註二十六),如此即可以得到大自在。「自」就是初念,「在」就是此,此念如何起就必須如何消除,如來說「降伏其心是令妄想不起,使不覺者覺。」。今天處在人心敗壞、道德淪喪的環境,應該放下一切,自我檢點身心,以身為苦本,心為罪源,及時努力修持,放下妄想,心本如如;要借假以修真,多修福報、多做功德,何必造業跟自己過不去?! 宗主要每個人都必須自我修持通達真理,妄心不起、意不動、音不亂聽、身不亂為,不動即可靜心、息念、止慮,就可以明心見性。「明心見性」就是去掉自心的污染,實見自性的面目;污染就是妄想執著,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。
 修心之法,首要不捨不受,不思不議,自然乾凈。其實到了佛乘最高境界,一切皆空、不留影跡、不避見聞。本來有眼有耳,何能避見聞?佛說:「見者自見,聞者自聞,事不及因,念不合宏,(宏者尋根之謂),自然無跡,當可明心」。修心之法只此而已,不必外求。(註二十七)
1.明心
   心性本善,但凡夫偏要回顧,且滲有雜念,既得其相,便縈諸心內,而成為一種煩惱種子,一遇機緣便將其茁芽、成了煩惱之因,日久積而成識見,整個心都是複雜非常,惡因蘊藏。怎能消除?是故,學佛修持人士首宜明心,而達見性之道。明心之法如下:
第一步-見相勿執相,見緣只可隨。莫因緣而起念,視相如泡影,無明便可消,真性恆照耀。
第二步-心中便無所礙,而亦無所得,其心自然正。如此,般若即生。
第三步-莫任由眼前及過去之幻相所打擾,空此一切,如此便得。
無生聖母明覺經所講:「斯攝非攝、似伏非伏、不攝不伏、逕入涅槃」,人的一生就如同鏡花水月一樣,鏡中之花洞澈無為,一塵不染、一絲不掛,應萬象而現萬象,從鏡中過而不沾染一娑婆,一切相都從鏡中過,過而不過即可謂之如來,亦可謂之自在。這鏡子不管是圓的、方的、破的,都可以含萬物,萬物不滅鏡子亦不滅,但是萬物滅與鏡子何傷?(註二十八)
    佛之與人本屬一體,其分別在乎迷悟之差。迷則佛亦眾生,悟則眾生亦佛。此一念迷悟,關係甚大。「人各有心,依心行佛便萬事皆妥,但有些人捨內求外,到處去尋求佛法。我可肯定,此則必入邪見。」(註二十九)依清淨心行事即可,何必外求?!

2.見性
   自性人人具足,所可惜者不能空著一切,任由各式各樣之事事物物滿注心中。試問一個小小心房,堆積如此多量事物之影像,焉得不煩惱重重?所謂佛即是心,心即是佛,此心要由空一切入手。空者不是沒有之意,空者,一切皆假象,不要看得太緊要。亦可解作空空洞洞、可有可無,來時承之、去時不追,自然心中清淨、一無所住。心即是佛,故心為佛之源。學佛就是叫你証心。要相信自己的心,就等於相信佛一無二義。人人的心本自具足,只因受了六根六塵之染。而又不能看空,萬事存放心內,日夕思維有與無、得或失,故不能淨心。因此總不能見性,致有煩惱重重,因思而入識,阻礙甚大,故能明心,就等於見佛。
    因此,學佛先「求諸己」,性外見佛不是真佛,必入歧途。心淨即可見佛,何須踏破鐵鞋向外尋求!所謂佛,一切都是幻名。佛之與人,本無界限,只在迷悟之差。只要你能明心証心,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成了佛。何以故?有一句話:「業由自取,煩惱心生」。假使你能夠對人一切事物不有分別心,無好惡之別其心必淨,無人我之心其心必平。如此,心淨何來煩惱?阿賴耶識無此記錄,又何來貪瞋痴三毒之阻礙?能如此,定必可見自性。凡夫到底是人,最難平伏者,就是一個慾字。所謂物慾、食慾、色慾,假使你無分別心,男女一視而觀,莫分這是男、這是女,自然萬念不興,慾從何來?食慾更容易制伏,萬物不起分別心,持著無所謂之心理,無分別好惡,自不會揀飲擇食,但求一飽已足。如此去修,誠成佛之捷徑也。
    其次要「勿執相」,相是虛幻無常,並無實相不變。何苦要以假當真!種種幻相,何必苦苦追求!尤其對於生滅,更不應住心。總求如如其來,如如其去,便是信佛道義。(註三十)所謂煩惱自尋皆由心生,所以要明心証心、其心自空,心空則可見性。何謂見性?性是心之母,明心見性雖是兩個名詞,其實並無分別,一而二,二而一。總之,能空一切、不住一切,則你之心當然為原本之心;有原本之心,則為有佛心,一有佛心,原智般若隨之而生,是為登廿字寶筏也。

(二)破除四相
    相者,形跡也。執著形跡,心不虛空,滯而不化,是謂之相。金剛經有云: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由此可見四相之不可有。佛之所以為佛,因無善惡心、無人我之見。人我 之見是我們的通病,心中有人我就會有一切貪瞋癡愛,為何會有這個我,因心量狹小,容不得一點小事,即會造生業障。四相即是一個我相,我相因我見而生,我見因我相而顯。所謂「我」,是眾生無明不覺、於一切法中妄生分別執著之見,所有一切法性本來空寂,那有此物。因其本無,故要除去這個有。 宗主教我們,必須從無中求之,這「無」是指一切都是虛空幻有,我本緣生幻有,當現幻相時,即是非有,所以我相即是非相。一切相都是幻相,本非真實,能澈見我人等相即是非相,就能洞明一切相即非有,此時發心為一切眾生,就能降伏我相,度一切眾生成佛,即能降伏人相。(註三十一)
    宗主要我們學石之質「忍辱堅強」,忍辱最難離相,學道之人無時無刻皆應安心不動,無論行何事、遇何境、修何法,皆應一心正受,這就是「忍」。世間最難忍的,莫過於無端受辱,境緣現前安心不動,忍此奇辱;抱無所謂辱不辱、忍不忍,此乃是忍辱非忍辱,正是般若正智。所以無能忍、就無我相,外不見所辱、就無人相。學石之性「無有我見,包含萬類,具大無畏」,大無畏就是正信受持,若能體會則已入道。天堂地獄都是由人心所造作,佛習忍辱波羅密(波羅密就是到家了),具大智慧,就是知而不知。地獄佛要去,眾生不成佛牠也不成佛,這種有情是佛之情、性,即無形之情、性,佛性乃一切有情皆度。(註三十二)
1.迷者四相
我相:恃有財富、學問、族性,而輕慢他人,此名我相。
人相:雖知仁義智信,不行恭敬,意高自負,此名人相。
眾生相:好事皈於己,惡事皈於人,此名眾生相。
壽者相:對境起分別心,此名壽者相。
2.修行四相
我相:恃有戒定,而不知別人。
人相:自己戒葷,而不喜破戒者,妄加詆毀。
眾生相:有定無慧,妄自宣傳。
壽者相:對於佛性,只求勸修,不去偏執。
3.不執四相
人有四相之執,易入歧途。佛相空虛,無所留存,一切清淨。萬事不留痕,亦無所住,何有生心?欲忘四相,並非容易。尤其是一個我字,更難捨棄。對於人我四相,眾生中有兩種見解:愚者作為分相,智者作為見相。譬如以金鑄成牛相馬相,愚者就陷於執相,只知牛相為牛,馬相為馬,此就是分相。智者知牛相馬相本體為金,亦知金牛金馬同是金體,亦能見其本質,故名為見相。其實將金牛金馬一起鎔之,所得的是一片金而已。再將此金另鑄別物,則牛馬之相何在?故相均是幻相,金才是實相。若四相不去,則妄念頻生。所謂念由心生,確非虛語。
    無 形 古 佛 止 念 法(摘錄至一炁宗主談經-混元章-協元定性章)
 
念從何處起,因我有此心,此心來何處,無形太極生
既知是無形,何必有當今,當今我是誰,四相本空清
雖輕亦無有,慧鏡放光明,鏡亦無此鏡,蓮花透體形
蓮花無所有,香雲遍體馨,馨香亦渺渺,相相自春春
一團太和氣,相相自輕清,輕清無人我,渺渺離迷津
離亦非所離,願望深復深,凡有一切相,皆可證無明
我今無明盡,是非自繽紛,能空一切法,便是長壽經
    止念之法必須時刻默誦心行,一切煩惱悉得清靜。
    要義概述
    我的一切念頭是從何而來呢?是從我這個妄動的心而來,這心從那兒來呢?因無形而有、由太極而生,既知從無形而來,何必造作今天的業障?今天這個我是誰呢?只是個四大假合所造,具生住異滅四相而遷流不息的皮囊,本來就是假合不實,就應該不被煩惱所束縛,既然不被煩惱束縛,亦沒有一切的偏執,是一個無疑的清淨心。就像光明鏡子一樣的智慧,但又不著這個智慧相;就像蓮花一樣的潔白透徹,而不沾不染一切習氣,散發清輕曼妙的馨香,就如同被香雲覆蓋。一切妄想煩惱念頭,逐漸渺然無蹤,一切色相自然化作春日和風,周遭一切就像太和之氣所籠照,一切色相、人我之見、一切妄想煩惱念頭都不見了,只有這個無垢的清淨心,漸漸的脫離煩惱妄想的迷津,卻不著離相,因為已決斷癡妄迷津,一切色相、人我之見,都是不明白道理愚癡的行為,我今天爾後要斷盡無明煩惱障,一切是非恩怨就自然消失無蹤,要把一切事事物物,都視為因緣和合、假而不實,便能自性清淨達究竟光明國土。
    從    無形古佛的止念法中可得知,先除人我之念,無人無我等於少去分別之心、處之泰然。如此,四相已空其半。其餘眾生相壽者相,已思其梗概,當然心平平、意飄飄,何有妄念?既然明白娑婆世界一切皆假,所謂死後何曾在手中?不獨此也,連你身體也是假有,自己要保亦保不住。由此可見,人相我相都沒有真實性,既然明白此點,則早應下定決心,忘卻四相而尋求自性。
(三)禪定觀止
    禪就是禪那之簡稱。其意義是靜慮。靜就是修定,慮就是修慧,禪那就是定慧均參之意。顧名思義,修定修慧當然從心落手,所謂金剛就是定、不退轉、耐磨,有無量慈悲心,發大願力效普賢、學觀音,若人人都有此心,便可達極樂之境;所謂極樂,即是使一切眾生離苦。(註三十三)心定自然慧生,所以禪心就是修禪第一步,所謂「澄湖皓月照禪心,可見心如澄湖、意如皓月、一無所有、一無所思就是禪心。修禪之法,除求「定」之外,還要生「慧」,故要把一切思維放下,以智慧去悟真理;而求悟之法在向前行,切勿有歧思,一歧則入魔障,此乃修禪心之不二法門。
1.坐禪
無念謂之坐,不住謂之禪。學坐禪首先要不生念,但有時在靜坐中不能抑制外境而生念,所以有念要不住。有念起時一定要把握不可隨境入念,如此才可收靜心之效。故應以無念為宗、無住為體,念起時,無論前境、現境、後境一切皆不住於心,始可得到靜心之功。因為境由心生,故一定要莫住於境,如見境追境一定入於邪思,再加上心心不息,不獨於自修無用,反而容易著魔、漸入迷惘之中,變成癲狂。釋迦佛祖說「知幻則離,離則見覺」,能依此滅幻滅執,當有無窮功德。
心為畫工師,念念隨心起,今欲返本還原,必須從根本解決,以斷其念,念不住於心而一切隨緣,不住於心即可自在如如;而斷念方便之法,即為誦唸 宗主之止念法或廿字經以淨念,以明心見性。
 
2.觀止
念生念起瞬間不在,要能不住,有如行雲流水,無所具心、任其自然,是謂之曰「不觀」。不見於物而見於我,不見於我而見於性,是謂之曰「不觀止觀」。圓明內蘊大智若愚,穆穆明明常樂我淨,是謂之曰「止觀不觀」。所云止觀者,即是不觀;不觀乃止,亦曰知止。止而觀是謂不觀,觀而止是謂不止。是何以故?「乃不著相,此乃如來妙體,如來妙體離我住我,見此性非此性,既非此性何云此身,既非此身何云此形,眼耳口鼻舌身意何足礙我?是名如來。」(註三十四)簡而言之就是,心不執著、不攀緣,一切隨緣,雜念不生、邪妄之念不起,如能如此即不用觀,因為我們有心所以有觀,觀了以後產生智,由智產生識而有命名,有一切觀而後就有一切名。為何會有觀呢?因為有止,所以他的名字叫「明」。萬物萬形因「明」而有名,例如:因為明白黃金是特殊金屬、將其命名叫黃金,但是因明白黃金很稀有、貴重,因此每個人都想貪得,於是起爭鬥殺伐。有名就有分別相,而後貪嗔癡愛緊追而來,人性即變成貪婪無情。
何謂「觀止」?觀者慧也,止者定也,觀止就是定慧。世上一切現象,由於因緣聚合而有歷歷如真之形象;但到了因緣離散則歸於寂靜、一無所有。譬如泥土,將之製成瓦器,此瓦器無泥土則不成;但當泥土被破,則瓦器無存、又歸於寂靜。此種虛幻現象,忽有忽無、似有非有、究竟空虛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觀一切現象都是名相假立、並非真實,這叫做「空觀體真止」。好像以泥作瓦器,泥離則散,而又知泥非瓦器,瓦器又非泥,皆由因緣聚合而成幻象,又由因緣離散而歸於無有。因此得一結論:幻象非無亦非有,似有而實無;明乎此真諦,便可得真止。又如天上的雲,白茫茫、一片片,但其實雲是無體的,以手觸之亦覺無,但以俗眼觀之明明見有,到底是有是無?所以我們不要執著於有無,亦不可緣攀,此乃真諦之門;到了觀止會合,人之般若便出。
三十三天中分有三界:第一現象界、第二飄渺界、第三太虛界;現象界本無實體,緣聚則現、緣離則散,而「觀止」屬於現象界;「觀止」非一非異,必先將觀止融合為一,令到現象界有飄渺界之初基,方易達到太虛之境。所以「以慧眼觀現象,則六根不搶鏡頭,不搶則寂,寂者止也。佛以佛眼觀象,則萬善齊彰,彰者止於斯則慧也。觀止融一而達其極、則所謂『摩訶般若』,觀止大意,盡在於斯。」(註三十五),古德有云:「世上無可羡慕之人,亦無可憎恨之人」,此兩句話深得觀止之諦。何以故?在現象界之中,我們以觀止含義看來,一切都是如幻如泡、瞬息萬變,人與人之間雖貧富有別,但試問富能享幾久,何必羡慕?天上彩霞光輝耀眼,是否能永遠不變?恨字縱有千仇萬怨,亦不必記在心頭,總有一日雲散煙消。因此,羡恨皆無、心如太虛、不納一塵,此所謂「入定」。俗語有云:「金也空,銀也空,死後何曾在手中?其實生時也不會常在手中,試問換了幾許主人翁?」,由此可知一切皆假。但有許多人明知世上一切皆假,但仍執迷不醒,此之謂執有。觀止不徹底,菩提何處來?世出世間不過剎那,又何必斤斤計較一切虛無幻境?
(四)覺中做、做中覺
世間無常,我們每個人應該要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,要恆持剎那,分秒不空過、步步踏實做、而且步步不能錯。我們所追求宗教之教義,即是尋求人生的宗旨以及人生的教育,亦即是尋求有意義的人生。每個人在不斷學習與歷鍊中成長,從做中學、學中做,進而在做中覺、覺中做;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人能誠正信實,處事能善解包容、知足感恩,做到人圓、事圓、理圓的地步,這就達到圓滿的人生。但如何可以達到圓滿的人生? 宗主、開山祖師是我們人格道德學習的典範,隨時護佑、點化我們,由正信而生正知覺,就是要有「福德」與「智慧」。「福德」就是實行廿字、參與公眾的工作,有利於弘法利生、有助於護道佈施、教道宏揚、或微不足道利人的小事等,皆屬福德。如同觀音大士的「龍」、菩賢菩薩的「大象」,助緣成就大公德就是福德。「智慧」就是信受廿字、實修廿字,如理智所證得的真如,能明白並斷盡一切煩惱,能觀察到所緣的一切,都是四大與五蘊假合不實、生滅無常的空性。我之身體是五蘊和合、沒有主宰性,是緣生幻有、沒有長住性,是業報所感、沒自在性,是處處有障礙、沒有普遍性;所以四大五蘊假合的我,實在是緣生緣滅的。
知此我相即除,也就沒有人、眾生、壽者相的結縛,若我相不除,就聞不到廿字心花的幽香。平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持廿字,以少分的發心累積成菩薩的滿分;用善心、好話、微笑來供養身邊有緣無緣、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,將隨口、手、心、喜的點滴公德,把廿字實踐於生活中。 宗主說:「凡天地間一切道、一切法,不過化眾生為極樂,化眾形為佛性」,為何有道、有佛法?因為與眾生言道而有道、言佛法而有佛法。大道非大道、乃在尋常日用間,所以我道無名而以人道為名(註三十六)。因此廿字是人間道,行此人間道即可達天道;因行持人道而不著相,所緣一切皆空,得自在菩提之樂,自自然然而行,得無上正等正覺,不落於漆滅頑空,則我與佛並無二致,回向一切眾生,得廿字而利生,道化天人、誕登道岸。
五、結語
本教以入世法而證諸出世法,以日常尋用之道利益眾生,要信解實行並不難。我們與諸佛同性,為何他樂為極樂?而我苦為孽海呢?這在覺與不覺而已。覺就是極樂,不覺即是孽海;妄念一起就是孽海,趕快要覺起妄離,即可達於極樂。如何為之?必須不動其心、不動其性。動心妄念起,相即隨性而生,境界自然現前。佛之所以極樂因其無相,能覺察諸相非相是緣生幻有的。我們因受衣食住所困,生貪瞋癡愛之念,陷於酒色財氣、驕傲之鐵圍山中;何苦呢?當今研究佛學的人很多,為何社會道德依然沉淪呢?因為佛學不光是研究就可以的,必須要學佛之心、行佛之行,若只研究佛學則易陷入文字障中,終究不得其解;另有學佛的人,執見過深陷入迷障,而不得清淨自在。所以我佛如來曾云:「非自在,非自然,本無形色,何有言語可以形容,所以形容者,略示我佛如來之法而已。示法不住法,示相不住相,一切圓通而得大自在如來。」佛如是之自在,一切眾生如是之悲苦,是何以故?因眾生為我佛如來之法而為法,不以我佛如來之行為行,倘若眾生能可以我佛如來為法為行,則可跳出生死而不住,與我佛如來息息相通,亦得大自在矣。(註三十七)
試問人生什麼是快樂?其實快樂只在一念之境,天堂地獄都由心起。人生何必錙銖計較?其實,心安即是福,當下能做即是福,眼前歡喜即是福。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,慧命是永恆的,把握當下、恆持剎那,趕快覺行廿字,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即可以增長我們的慧命。我們平日要發揮良知良能來服務人群,存天理、去人欲,從知行合一精進到天人合一,佛法無非是教導眾生自覺與佛同等的智慧,也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,都能修持慈悲與智慧。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靜的蓮花,都有無量的智慧—把良知、良能啟發出來,則福慧果報無量。
註釋
註一:無極道祖明覺經句解,第七頁。
註二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三頁。
註三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三頁。
註四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三頁。
註五:蕭公昌明大宗師,人生指南,台南:念字聖堂印行,民國七十七年重印,頁六。
註六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三頁。
註七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四頁。
註八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四頁。
註九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六頁。
註十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十七頁。
註十一:蕭公昌明大宗師,人生指南,台南:念字聖堂印行,民國七十七年重印,頁六十一。
註十二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七頁。
註十三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三頁。
註十四:鈞天上帝明覺經句解,第三十二頁。
註十五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十頁。
註十六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二十六頁。
註十七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四十七頁。
註十八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四頁。
註十九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四十二頁。
註二十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二十四頁。
註二一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二十五頁。
註二二:無極道祖明覺經句解,第四頁。
註二三:一宗主談經「正覺章」。
註二四:佛學詞彙。
註二五:淨心佛教會淨心長老金剛經講義
註二六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二十四頁。
註二七:新康濟堂「雨花集」。
註二八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二十四頁。
註二九:新康濟堂「雨花集」。
註三十:證嚴法師靜思語錄。
註三一:一炁宗主談經「正覺章」。
註三二:一炁宗主談經「協元定性章」。
註三三:一炁宗主談經「協元定性章」。
註三四:無生聖母明覺經句解,第三十四頁。
註三五:新康濟堂「雨花集」。
註三六:天德叢林。
註三七:天德叢林。
回上一頁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313404
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