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讀 / 吳鳳凰
民國五十三年甲辰歲
無形古佛 諭乾坤諸子:
解災行正氣,救苦本良心;
擧手甘露雨,枯木能回春;
明德昭天地,萬世有芳名;
希望乾坤子,真誠篤實行。
又諭乾坤諸子:
醫疾有真誠,無形佛顯靈;
手到病痊好,驅魔逐祟氛;
謹記此光示,不可刻忘心。
十一月初一午刻
無形古佛 諭乾坤諸子:
廿字真言盡玄微,幾人遵守幾人持,
群仙萬佛婆心訓,萬語千言總少知。
又諭:
各人管束各人心,廿字真誠體力行,
謹記四非切弗語,光明大道自昌明。
又諭:
救苦救難解災星,立功立德蔭兒孫,
謹遵此訓真佳子,佛法包天大通神。
十一月廿日辰刻
太上老君 諭乾坤諸生:
為人學佛,全在修真,解災救苦,尤在一正,意正、心正、視正、耳正、言正、行正,如此者,驅魔逐祟,降怪伏妖,治病奇靈。
諸生在此,行功立德,誠遵此訓,身體力行,陰安陽泰,其樂何哉!否則有違,惹邪上身,無怪老君,不慈不靈,特斯重示。
(光諭錄自天德教德藏經,天德行品卷二,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,5-6頁。)
天德聖教創教師尊 無形古佛此篇光諭講明,化解災劫的正確途徑,是實踐正氣,要挽救苦難則需要本著良心做事。兩手三指無形針與雙手掌光為人治病,舉手療養時如同揮灑甘露雨,能使病者好轉,有如枯木遇到甘露雨而回春重獲生機。靈明的德性能照亮天地,彰顯靈明的德性為人處事,濟世利人,好名聲足以流芳萬世。 無形古佛希望皈依的男、女弟子,要真心誠意實實在在的奉行廿字,在日常生活的言語舉止做好廿字的道理,留芳後世,且培養廿字正氣為人醫疾解疴,救人疾苦,解人災難。
災劫有社會、國家、世界的大小災劫,有個人的大小災劫,災劫包含著苦難,無論是社會、國家、世界的災劫,或是個人的災劫,人人實踐廿字,本著良心做事,行天地的正氣,都能為解災救苦產生正向的力量,一方面解自己的災劫,救自己的苦難,另方面擴大解大眾的災劫,救眾生的苦難。
無形古佛更慎重向乾坤弟子再次叮囑:為人醫療疾病,有無私的真心誠意,無形中古佛會顯現別的靈感,無形針與掌光手到療病之處,並能得痊癒轉好,若是有冤冤孽孽的無形糾纏,也能在無形中有佛力的調解,祛除魔氛邪祟,讓人獲得平安。「行正氣、本良心、秉真誠」,是無價的光明力量,佛法廣大無邊,救人濟世不取分文,乾坤弟子須謹記光訓明示的叮囑,時時都要記在心中,如果違背聖訓,人無正氣,佛不護法,醫病無靈驗,甚至錯犯戒規而自招苦果。
廿字經典,道理皆是真實不虛的言詞,每一字皆是蘊含深遠奧妙的真理,有益人心,有助人生,廣沐天地宇宙眾性眾靈,可惜嚴謹遵從奉守的人不多;眾多仙佛苦口婆心在經典中、在光諭裡,一再講明、勸戒、告勉,千言萬語一說再說,卻還是少有人知,或是知道而不能銘記於心,未能真誠實踐。
無形古佛要弟子們各自管束好自己向外奔馳的心,真誠的身體力形廿字,謹記四非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是是非非不合禮義的話切不可說,也不要聽,各自把心靈管束好,人人身體力行廿字,發揚正氣,光明的大道自然會興盛。
皈依德門,在廿字佛法的沐化裡,滌盡心靈的污垢,在醫病解災救苦的無求付出裡,立功立德,如此修養累積的福果,得以無形中庇蔭兒孫,造福後代。為兒孫求福,就由自己修心養性做起,從立德立功去培植福苗,佛法廣大無邊包羅天地,通達神靈,積善傳家,有無形的護佑綿長久遠。 師尊無形古佛諭示弟子,謹遵聖訓,實踐力行才是真誠的好弟子。
四非典故出自《論語‧顏淵第十二》,顏淵問「仁」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顏淵曰:「請問其目?」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!」
顏淵問老師怎樣做才算是實行仁德。孔子回答他:「克制自己的私慾,使言語行止都合乎禮義就是仁。有一天真能做到嚴格約束自己的私慾而使言語舉止都合乎禮義,那麼天下人都會歸服仁德,讚揚你是個仁者。實踐仁德要由自己下功夫,難道還能憑靠別人嗎?」顏淵更進一步請教克己復禮的條目,孔子又回答說:「如果不是符合道端、良知良能禮節的事,就不要觀看、不要耳聽、不要言說、不要去做。」顏淵聽了之後說:「我雖然魯鈍,願確實遵照老師的教誨去做。」
身、口、意,每一動念、每一句話、每一行為都是修持,起心動念、言語舉止的正念或惡意,真或假,單純或複雜,導人為善或挑撥人心,私欲或公益,等等都關係修持的得或失,福業善果的增或減,徒是拜佛求佛,而不能真誠力行廿字,是空拜佛,能真誠力行廿字,無求也自然有福果、延壽、免劫、離難……種種的善業加臨。
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這四非是日常生活需要謹慎的修持,也是為人醫病時必要謹遵的戒律,仙佛菩薩多有告誡,醫病時心念必要專注,眼睛注視疾患的地方,不要東張西看;耳朵不要旁聽他人的言談;口不要說話,切忌閒言;行為動作謹守禮節,不可逾越規矩,能心念純一的心到、眼到、手到,醫病就會有神效。
太上老君以光諭示訓德門乾坤弟子,做人、學佛都是在修真,要解除災劫救拔苦難,特別要在持正上下功夫,意念、心靈、眼視、耳聽、言語、行為,每一樣都需持守端正不偏差,能做到樣樣正而不偏,醫病時縱使有無形冤冤孽孽纏繞,也能憑藉正氣的修為驅除魔氛邪祟,降服怪類物類,獲得解冤解孽,病魔遠去,病症轉好的奇妙靈驗。
無形古佛首創精神治療醫病妙法,為度人濟世而傳法人間,普渡有緣人,上界藥佛、藥王、歷代神醫、諸佛群仙菩薩,皆有護法。德門弟子皈依之時有 無形古佛恩賜的三指無形針及掌光,是得之於 無形古佛的先天剛正正氣,可以醫自己,也能醫他人,懷抱不求回饋的仁慈心醫人、助人、度人,就是在天德聖教的法門裡修行,是行功立德之一。醫病看似容易,戒規卻是嚴謹,無形的鑒察也很嚴格,真誠遵守聖訓而行,是立功立德,違背聖訓恣意妄為,則會犯過招禍,遇有無形冤孽還會惹邪上身,屆時自討苦吃,就不能怪仙佛菩薩不慈悲不靈驗。
有形的病容易醫治,無形冤孽不容易調解,無論是醫自己或醫他人,「意正、心正、視正、耳正、言正、行正」,都是醫病的良藥,遇有自己的冤孽,正氣的能量增強,邪氣就會弱化;遇有他人的冤孽,德高氣正者容易化解雙方,如此醫病,陰之無形冤孽得惠,人有形之陽能夠安泰,即是陰安陽泰,皆大歡喜。
總之,要祛除疾病的良藥,培養正氣是明確的途徑,不僅醫者修養廿字正氣益處良多,患者懺悔已過,洗心革性,以廿字導化自己鍛鍊正氣,也能受益良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