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期 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 光諭(之五) (續112期一版)

解讀 / 吳鳳凰

  民國五十五年丙午歲正月初三辰刻
純陽祖師  降諭德門諸生:
行天地之正氣,逐陰陽之邪氣,三指常揮甘露雨,一水重疾即回春,嚴氣,正性,時記在心。

解讀:
純陽祖師即是世俗熟知的呂洞賓,今日凌雄寶殿副鎮壇佛「孚佑帝君」。光訓諭示德門弟子們,為人能夠施行天地的正氣,便能驅逐病體的陰、陽邪氣,  無形古佛所傳賜德門弟字的三指無形針,如同甘露雨,能使枯木逢春,經常以無形針治療,重大疾病也能好轉。在為人治療時,切要謹記在心的是:儀態需有肅穆端莊之氣,心性則要正念,無邪思、無妄想、無妄語。

  正月十五午刻
無形古佛  諭乾坤諸子:
廿字力行本一心,解災救苦福乾坤,陽功陰德諸神喜,不愧賢賢後起人。為人醫疾,正意誠心,心意不亂,效驗如神,不違此諭,仙佛顯靈。

解讀:
精神治療法之三指無形針及掌光,由天德聖教創教  師尊無形古佛(一炁宗主)首創,為千古未有獨創之法門,以廿字正氣醫病治心,無形中並有聖賢仙佛之護法,若能一心奉行廿字,正氣充盛,為人醫病,自然有神奇效力;再者,既是運用正氣的力量,正意誠心非常重要,面對患者心性意念端正不亂,如此,自己本身的正氣與聖賢仙佛護法的正氣合一,效驗如有神助。  無形古佛諭示弟子,本奉廿字,一心不亂為人療養,解救別人的病苦災難,福慧他人,陰功陽德並修,諸神都替人感到歡喜,是能遵重德性的後起之秀,不要違背諄諄叮囑的諭示,仙佛濟世救人,自然會顯露靈感。

  正月三十日卯刻
無形古佛  諭乾坤諸子:
為人治病,仍舊照行,無形針弗近人身,縱是男醫女疾,不可動擾心靈,謹記謹遵,若有痲痺、瘋癱、癌、痞等重疾,准予三指近身醫治可也。
酒之來源,自古黃帝素問篇有酒漿,酒為祭禮之品,製藥之用,酒有毒,人多飲之過量,傷神經,肝質變硬化,有害於身。唐朝學士李青蓮為酒喪生,漢書朱博不好酒色,明也,敬也。酒為佛家五戒之一,深願吾門乾坤諸子,真誠修養,力為戒飲,免生事端,是囑,謹遵。

解讀:
無形古佛傳賜無形針及掌光治病,都是隔開人的身體,不觸及人身而施行治療,在此光諭裡講明,為人治病仍然遵行舊時無形針不近人身的方式,就算是男性治療女性,絕不可色相當前,擾動了心靈(同理相證,女醫男疾,也不可動擾心靈),紛亂雜思或越禮犯規。如果有神經或肌肉受到損傷,而失去知覺或導致動作功能障礙的痲痺症,半身不遂的瘋癱症,其他疾病而產生硬塊的癌症痞症等嚴重疾病,可以准予三指無形針接近人身醫治,近身醫治更需謹守禮節,不得碰觸患者身體敏感隱私部位,無形針及掌光都能穿透有形衣物,無須解衣,衣著整齊得體是禮貌,也是仙佛所喜的莊重儀態。

無形針准予近身醫治,主要因台灣四周環海,地理環境濕熱,住民容易生長腫瘤、結節,氣血嚴重阻塞,這類患者准予無形針近身治療貫通經絡,但需要遵法,循經絡治經穴,三指按著經穴,施微力貫入正氣,力道不可以過重,蠻力過重非但無益,反而有損傷。

黃帝內經素問篇裡有談到酒漿,黃帝與岐伯一問一答中,講明醫理,黃帝聽說上古的人活到百歲動作都還強健,為什麼後來的人五十歲動作就衰弱了,岐伯回答:「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,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今時之人不然也,以酒為漿,以妄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滿,不時御神,務快其心,逆於生樂,起居無節,故半百而衰也。」
簡單說,上古了解道的人,白日陽盛則動,入夜陰盛則休息,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喜怒哀樂都能中和,飲食有節制,生活起居有規律,不任意勞動過度,所以形體與精神俱全,能夠終享天年,超過百歲才死。現今的人不是這樣,把酒當作湯飲,以妄動為常態,喝醉了仍然入房,用欲望竭盡精力,而耗散真元,不知保養,飲食起居都無節制,不顧一切務必要暢快自己的心意,因此不到五十就衰弱了。

酒是古時祭品,也可以做為製藥,但酒有毒,飲用過量,會損傷神經,造成腦病變腦損傷及心臟病變等,肝臟也會變硬化,對人身的健康有損害。唐朝李白好喝酒,到晚年飲酒狂放,更無節制,關於李白死因,有一說是醉酒誤認水中月是天上月,想要捉月而落水溺死;有一說則是酒毒致病而死,慢性化膿胸症,向胸壁穿孔而死,無論是浪漫說法的醉死,或是醫理說法的病死,都是為酒喪生。

朱博是西漢時人,家境貧窮,沒受過良好教育,但品行可圈可點,從做小官到登上宰相大位,吃的很簡陋,喝酒也不超過三杯,不貪圖酒色,生活十分規律,很多人都仰慕他美好的道德品性,  無形古佛在諭示裡以他為例,讚賞朱博明白道理,值得尊敬。

佛家五戒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酒既有毒性又能亂性,使人昏亂而迷昧,是佛家重要戒律。酒、色、財、氣,為德門四戒,德教雖是入世法門,而修出世法,功果若得圓滿,則跳脫六道輪迴,不生不死。入世法可在世俗裡修行,可親眷友朋同修,但有嚴格戒律佛律,天德聖教十六條戒律之第六條:戒賭博亂淫,第七條:戒挑撥是非,第八條:戒借道歛財,第十一條:戒好酒貪杯,第十四條:戒放蕩形骸。第十五條:戒不守廿字。十六條戒律,相等佛家五戒,亂淫、放蕩形骸相等邪淫,妄語含括挑撥是非,戒道歛財如同偷盜,酒則要克制,能戒除更好,廿字有仁慈修養,飲食有節制,不妄殺生。

無形古佛期望弟子,信守廿字,真誠修養,努力戒除飲酒,保有健康並維護心性,免得產生事端毀敗自己。

  二月初一戌刻
玄天上帝  諭乾坤諸生:
為人醫疾,首要醫他心靈,如何醫心,面帶喜容,善言多講,好語安心,他心安定,清氣漸生,濁氣緩緩消沉,縱是重疾,切不可說難醫,更不可現憂容,諸生遵守,大有奇靈。

解讀:
身心靈是一個完整的本體,互有影響,心靈若得中和,身體易於維護健康,有病在身,心靈易陷脆弱,久病纏身還會產生疑心,疑心生暗鬼,有時胡亂猜疑,有時受他人無稽之談牽引,陷入恐懼,多生無謂的壓力,一旦猜疑、恐懼、壓力交疊,心無法定靜,氣則浮躁暗沉,清氣不得上揚,濁氣更加消沉,徒生負擔。

為人醫病要以正氣發揚正念,以歡喜的面容、正向的言語來安定患者的心靈,即使嚴重疾患,也不可就說很難醫,或是表現憂愁的面色。能使人安心,而正意誠心為人治療,無形正氣護法,會有很奇妙的靈效,漸漸使疾患轉好。

  二月二十五日卯刻
觀音大士  降諭德門乾坤諸生:
道功淺薄,學力不深;醫疾恐懼,動搖己心;爾師負責,更有無形;何必憂慮,勇直前行;治時增久,病去康身。
有疾人,要堅真,弗服藥,不二心,自然好,佛顯靈;醫邪疾,首正心,毋笑語,嚴肅真,莊容態,威風凜,大有效,邪遠行。

解讀:
為人療病,無形雖有聖賢仙佛等等護法,然而個人的道功修持各有不同,道功淺薄,學養力量不足的,為人療病會有疑懼,使自己心志產生動搖,觀音大士諭示,精神治療法由  無形古佛創始,有德門  師尊負責,能秉奉真誠正念正行為人救疾拔苦,不用憂慮治病無效或是有無形的邪病,用心去做,治療的次數多,時間久,病會慢慢離開,身體會康健。

風寒濕嚴重侵犯經絡、神經、臟腑、骨質者,需要長時間療癒,有時要一二年或更久,歷經春夏秋冬四季變化,漸漸清理,春夏沒清除完的,秋冬會收藏在內,又經秋風冬寒,再添增新寒,本來像是接近復元了,轉而復發或加重,持續療養可以維持減輕,等到春來夏至,發汗多,代謝旺,大氣溫熱,可以清除得更乾淨,復元得更良好。這一二年的期間,甚至幾年中,飲食禁吃寒涼也要有恆心,不讓寒涼多入口,就能有更健全的康復。否則病才轉好中,就大開食戒,或放縱生活無規律,就不易拔除病根了。

身患疾病求醫的人,要有堅定的信念,不要服藥物,一心堅定,佛顯現靈驗,自然會好。醫治無形邪病的人,首要端正心念,醫病時不可談笑說話,儀態容貌要嚴肅認真端莊,展現嚴肅令人敬畏的威風,會大有效果,邪魅被正氣震懾,就會遠遠離去。

精神治療法運用三指無形針及掌光施行療病,佐以布丹、佛水輔助有形,有病的人,經歷許多藥物無效,逢因緣接受精神治療,信心不堅定再多服藥物,未必有益,凡藥也有毒性,未能對症多吃無益,或者只是抑制,不能治本,無法啟動身體的自癒力,反而產生副作用。精神治療法是治本的方法,能循序漸進拔除病根。

今日醫學發達,仁醫仁術所在多有,有仁醫仁術可治的病,自然要及時尋醫就診,不要貽誤病情,醫療若有瓶頸與迷茫,精神治療可補醫學之不足,救人疾苦解人災難,有無能夠並用。

  三月初五日辰刻
一炁宗主  諭乾坤諸子:
醫療要精誠,精誠有奇靈,何謂精誠?一心不亂,耳弗聽聞,眼視病患處,針治其疾,口弗言笑,如斯有形無形合一,浩然剛正之氣通明,驅邪輔正,奇效顯靈。風濕重疾,准予所請,無形針近身,針治經穴可也,不宜過重,剛氣貫通經絡,病自漸痊,其他疾患,遵照吾昔傳授,無形針隔開病身針治,謹記,謹遵。

解讀:
天德聖教  師尊一炁宗主諭示弟子,治病有專一的真誠才有玄妙靈驗,治病時心專注在治病而不紛亂,耳朵不聽其他聲音,眼睛看著病人患病的地方,無形針對著患處,嘴巴不要談話說笑,能這樣一心不亂,有形的人與無形的護法精神合一,人的正氣明淨與護法神光明的剛正之氣融會,齊心貫注疾患,驅逐患者病氣、邪氣,輔助患者正氣,奇效就會顯靈。反之,不能精誠一心,耳朵聽人閒話,想要搭腔,嘴巴說說笑笑,如此紛亂散漫,神佛厭棄,不護法,就難有奇效靈驗,為人醫病者與患者施行精神治療,都要一致遵守一心不亂的精誠,患者同樣要不聽聞、不言笑。

台灣地理環境濕氣重,多有風濕侵犯經絡神經的患者,不易隔空施力,  一炁宗主准予弟子請求,重風濕患者無形針可以接近身體,循經絡治經穴,但手指按壓力道不可過重,免得衍生損傷,或使患者不堪承受;三指微微使力按住經穴,剛正之氣注入,由一個經穴點通達整條經脈,甚至貫通其他多條經脈,風濕重疾自然漸漸轉好。風濕重疾其他以外的疾病,仍然遵照  師尊一炁宗主以前傳授的教法,無形針不碰觸人身,以隔開病人的身體施行治療。

民國五十五年是德門在台廿字宏開興盛之期,有開山祖師王笛卿夫子(清風古佛分靈倒裝)啟迪正宗道律,夫子為人醫疾解厄,救人無數,宏開廿字,樹立道基,接受精神治療的各類患者眾多,治好疑難雜症的實證廣泛,此時為人療養的乾坤弟子也多,雖然笛卿夫子用心教導與講學,但人心多變化,多有憑自己意識行事的,或被色相動搖,而偏離行持,仙佛菩薩時時以光諭明示,教導門人治病需要注意哪些事項,謹遵那些戒規,有為有守則有感應,胡作背逆而犯過,自然也有懲處,或自招禍害。

時空有變異,人事有更迭,人間教道也有興盛與衰微的不同變動,然而聖賢仙佛濟世救苦的心志恆常不變,精神療養的戒規也恆常不變,今日德門弟子有善願力心為人療病,願助人離苦,願宏佈廿字,這些仙佛菩薩諭示的諄諄告誡,照舊要嚴守謹遵,不欺無形,不毀自我,不要認為人看不見無形,無法求證而任意胡言,因執迷而毀敗自己,能謹遵佛律而行,道功有增進,道業有前程。

附註:光諭錄自天德教德藏經,天德行品卷二,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,7-9頁。
 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684
11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