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期四版 談忍耐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忍孝

        心字頭上一把刀,猶如重擔兩肩挑,能忍煩惱自然拋,不忍一切都要糟,忍耐當時如火燒,忍耐之後樂陶陶。
        忍耐是人類一項必需具備的克制功夫,是一種高度的人生修養,更是一種無上的美德。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、「能忍則安」、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、「百忍堂中有太和」、「忍一時之氣,免百日之憂」等諺語,不是一些好聽的名詞,而是由實際經驗中求取來的教訓。
        山東聞人張公藝,九代同堂,歷經齊、隋、唐三朝,各朝朝廷都曾為他建牌坊、賜扁額以資表揚。唐高宗在麟德二年十一月,路經山東時,曾親往拜訪張家並問張公藝如何使九代同堂,還能和睦相處?公藝親寫了一百個「忍」字獻給高宗。高宗認為他持家有道,甚感敬佩。
        以上是「資治通鑑」裡所述及的一個「百忍」的故事。這個故事說明了:在人類求發展的過程中,忍耐與毅力是同佔重要之地位。一個極具忍耐力的人,終日會無憂無慮、心胸坦蕩、達觀進取、生活自然愜意恬適。否則,整日不知修持、動輒得咎,不是火冒三丈,就是怨天尤人,當然只有沉浸在失望與悔恨的深淵裡了。
        忍耐是毅力之後盾,毅力是忍耐之實踐;忍耐是家庭幸福之泉源,忍耐是事業成功之基礎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63974
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