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期三版 行道無捷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 永華

        前些時候與外子代表總會趕赴屏東佛堂,參加他們的會員大會,想說抄捷徑可以節省時間,所以捨原來熟悉的路徑,提早下了交流道,卻因差了一個路口,這下子一路跑到了高雄縣的佛光山,然後繞了好大一圈才到達佛堂,遲到了快一個小時,真是「欲速則不達」。當坐在車裡找路時,心中難免起了一點「怨心」,想我這麼熱忱的去參加,上天怎麼讓我浪費了這麼多時間,而沒有順利到達呢?可是當我到達目的的一瞬間,靈光一閃,這不是 宗主在開悟我嗎?
        行道本無捷徑,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實踐,實踐什麼?就是行本教的「廿字」。當日在回程中,順道去參觀一間正在興建的道教廟宇,裡面供奉的主神是玄玄上人,即是我們 宗主的原靈,後面並列了五教真人,觀其刊物內容,有諸多與本教 宗主所傳經典相似,可見是和本教屬同一系統,但他們沒有「廿字」,推究其原因,乃是 宗主為挽三期延康浩劫,倒裝臨凡創「天德教」,集五教教義之精華而成「廿字」,採廿字為本教教義以正己化人,希望人人行廿字,以改變世俗敗壞之風氣,脫離人類自己造成之劫難。而行廿字必須身體力行,真正用心去實踐,是沒有任何捷徑可以一蹴而成的,若心稍存僥倖,就很可能會走偏,甚至會迷路了。
        當我們開始迷路時,就急著找路,一面靠著地圖,一面向路邊的人問路,再加上對目標方向的正確判斷,終於到達目的地。我不禁想著行道不也一樣嗎?偶爾也會有迷惘的時候,所以走在人生路上,也需要有地圖的指引,而這個地圖就是我們的「廿字」,依循廿字而行,自然回歸正路。另外我們也需問路,請人指點迷津,找尋正確方向;而這「問路」即如「問道」,遇迷惑不解時,可以請教開導師或修持有為之資深道長,經開悟後能自己再加思考,融會貫通,行道自然不偏不迷。
        人生應堅守做「人」原則,存善心、行廿字,定然可還本還真,永證菩提。但若不留神,錯了一步,則需花更多的工夫才能回到正途;不過只要能朝向目標,有信心、有毅力、有正確的指引,終將會到達的。故行道無捷徑,唯身體力行而已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63932
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