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‧ 大覺導師 秦淑德
此次春祈法會業已告峻,乾坤同道誦經期間班班辛勞,經文篇篇直達天京,昭格感應,仙佛普施慈恩,皆為我乾坤同道之功;值此經圓之際,再叮囑乾坤,應體經文之意,而著持修力行之實,方可了卻諸因諸劫。須知「經」為何? 宗主曾示:「徑者境也,經者境也,誦經即是知道道徑,就是明心見性,口誦心印,明其理、守勿違,以往之罪未來之災自可消化;唸經唸心,心唸佛,修道修身,身修行。」乾坤既已知之,應即刻實行,願大家性開般若,廣結智慧之果。
上個月在彰化召開第三次道務會議及第三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時,討論成立「經典研習班」,經大會及各壇開導師一致過,著實令人欣喜;憶我教 宗主,臨凡度化四十九年,口吐經典四類八部,皆為本教弟子修持的階梯。雖二個星期聚集一次,我希望大家屆時都能提出正知正見,供大家明心見性,這也是一種佈施的作為,更希望大家每日都能抽點時間來研經,每日都能體悟經典道理,比起每日念經而不明其理要來得好。同時研經明理不在學問的高低,而在內心的感悟,然後把這感悟說出來即是代天宣化,不怕說不好只怕不說「好」,期望大家持恆下去,他日我教講經師資即可充裕,教化之功指日可竟。
無論勸善行修抑或研經誦經,貴在心要誠、意要堅、而念自正,可達明心見性之境;所謂「誠」,即是一心也,而「明心見性」簡言之,即是眾善奉行、諸惡莫作,就是真心行廿字,達此妙境不求福而福自到,不欲成佛而佛自成。「一心向佛,廿字行真」,大家到念字聖堂,一上樓就能看見這句話,希望大家看見之後都能加以思考這句話的含意,經由思考化成行修的實踐。
記得 師公雲天老人歸空時交待,要把教名向政府立案,這是一項艱鉅的工程,當時真是千頭萬緒,不知如何著手,但無論如何此一願力必須完成。談到這裡,我很感謝黃思苓及王宗銘兩位同道的協助,陪我跑遍台灣各地,請求各地分會道友簽名同意申請,並完成必要的行政手續,本可立即向政府申請立案設教,但我卻沒去申請,因為本教在台灣係先成立「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」,才有今日的我們,為感念師恩,毅然決定將一切辛苦的成果交由三元街劉福初先生,希望三元街成為天德教總會,但劉先生遲遲不願意辦理。
時間愈拖愈久,有一日黃先生來告訴我,內政部已通過人團法,教名申請立案已不能再等了,當時我忍痛下定決心由我們自己來辦,當天連夜黃、王兩位先生北上,夜宿內政部門口,一上班就遞件,不出一、二個月就申請成功,才有今日的天德教,這就是「一心向佛,廿字行真」的最佳寫照。因為心中一念誠心,為完成師公願力,無半點私心,只希望能發揚廿字、弘法佈道。
我記得 師公曾說過:「人爵易求天爵難」;今天我們興建凌雄寶殿,需要乾坤同道齊心協力來完成,不要因為一些行政上的意見相左,而生怨怒之氣,應認真去見聞思修,「一心向佛,廿字行真」,收六根、藏六塵,發揮六波羅密智慧,誠敬一心歸向 南無一炁宗主,自然真行廿字,把握此一機緣,行修回復本來之性,立天爵、留史名,庇蔭後人、富貴長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