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期四版 談灌頂

【忍孝輯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忍孝

        流亡印度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,於本年(八十六年)三月廿二日至廿六日來台弘法五天,造成了一陣旋風。尤其廿五日在桃園巨蛋之「灌頂」儀式,達到了最高潮。一方面大家對灌頂一詞之不解與好奇,一方面在台灣之「灌頂族」專跑灌頂而不知修行,引起了在台灣之仁波切(活佛)與喇嘛(上師)之微詞。事實上,什麼叫做「灌頂」,連佛教非密宗的教派都弄不太清楚,更何況一般芸芸眾生了。
        所謂「灌頂」,是求法的入門動作,類似我們之皈依。如果灌了頂而不去修行,那麼灌再多的頂也是枉然。所以任何宗教都需要正信、智信而不是迷信,才能歸於正道。一位仁波切很生動的說明了灌頂與求法間之關係:「灌頂好比煮飯菜,煩惱就像飢餓感,修行則是吃飯菜。但是台灣很多人,都是煮好了飯菜而不去吃。」
        「灌頂」一詞,來自古印度的宮廷習俗。根據佛教經典之說法,每當金、銀、銅、鐵四位轉輪法王出現於世時,「灌頂」就是轉輪法王冊立太子不可或缺之重要儀式。輪王太子登基時,轉輪法王以印度周圍四大海水裝在寶瓶裡,並灌在太子頭頂,就完成了登基儀式。至於要灌多少海水到太子頭上,並無考據。
藏傳佛教引用了灌頂一詞,法會上卻不是真正用水為信徒灌頂,例如這次達賴喇嘛主持的觀音灌頂法會,傳的就是觀音法門。由於此次灌頂的人過多,超過了三萬人,所以這次灌頂不是皈依式灌頂,而僅是祈福式的簡化了的灌頂。
        達賴喇嘛此次灌頂法會,共分三個部份:
一、前行:類似我們之灑淨,一開始由達賴喇嘛帶領諸喇嘛,在會場上作了半個 小時之前行。
二、正行:也就是灌頂部份,達賴喇嘛帶領信眾觀想觀世音本尊,淨除身、口、意之罪過和障礙,以發起對眾生之慈悲心,這是灌頂之主要部份。在觀想過後,用法器象徵性的輕觸每一受灌者;但因受灌信眾過多而省略掉了。
三、結行:正行結束後進入結行,就是回向發願階段。由達賴喇嘛勉勵受灌者,能以利益眾生為修行目標,而後結束整個灌頂法會。
        至於灌頂後,有無不可思議的法力傳給受灌者,使人法力無邊呢?答案是絕對否定的。灌頂後,和平常沒有什麼兩樣,很多人都相信,灌頂後上師會把法力傳入人體內,或以為灌頂後可以消災、改運等,都是純粹的迷信。這也就是台灣灌頂族到處跑灌頂而不去修行,引起仁波切與剌嘛批判的原因了。我 大宗師有偈曰:「先我本來路,還我本來因,我身即是假,我靈方為真,身為靈所化,假者何必存,若能認清我,不復染埃塵。」看來這些灌頂族們身上背負的塵埃太多太重,要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,方能還我大自在啊!
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908
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