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期三版 木魚聲下的省思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謝瑞珍

        木魚聲聲如跫音,鏘鏘磬樂是天籟。記得第一次誦念經文,深深被經文的旋音妙樂所吸引,念經第二天耳際仍不時隱約聽見經樂餘音,尤其是誦念「志心皈命禮」、「一誠皈道禮」,每每感動莫名,總覺得這種美妙樂音應是天上才有。
        經文的音律動聽,不似傳統梵樂,它有古早曲風的樂感,有校園民歌的清新,又有流行歌曲的律動,在木魚與磬聲的合鳴下念誦經文,心中是美妙的、快樂的、樸實的。
它也同時具備了幾項特質:
(一)誦念經文感覺是在唱一首歌,它未必能影響他人,但是必能感動自己。佛經中的字字珠璣,聲聲扣入心弦,由口中念出,就像是口吐蓮花,心花也開放,真的是瓣瓣馨香蓮花生、天清地清人也清。
(二)經文的開始是香讚,它就如同新聞導言,開宗明義將經文的來龍去脈,前因後果闡述明確,讓我們了解到經文的重點與要義。
(三)誦經時的頂禮叩首,其間的伏跪起身就像是做緩身運動,不烈不激、平平和和,這種紓緩運動,應對筋骨有所助益。
(四)能利用此一機會做自我反省,古人曾言:「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,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、工作忙碌,少有機會做自我反省,誦念經文不僅可三省,還可有二十省,想想自己的言行舉止處事待人是否都合於廿字,真經中的廿字確實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;在和諧的木魚磬樂聲聲扣敲下去反省思考,不是一件美妙之事嗎?
(五)精神能量的提供,當然充實精神能量有很多種方式,可經由前人智慧名言中獲得啟發,可從長輩的生活經驗與歷練中得知,或經由個人的親身體驗中獲取,當然也可由念誦經文中去領悟。將悟得的能量轉化為精神能量,對生命中的困厄與苦難,能以豐盈的生活智慧去從容面對,身處逆境也不以為苦。平順如意固然可喜,但在苦難中的磨練與考驗,將會是珍貴的智慧寶庫,這座智慧寶庫能讓你發揮人類具有的潛能與靭性,去撥雲見日、開創新局。而在經文中所顯示的玄奧哲理,會教導我們如何去迎接挑戰、面對喜悅。
        善心善念是愛的泉源,雖然愛未必是生命中唯一的感動,但是我相信,心中如果無愛,生命將無法充滿喜樂,讓我們一起進入經文殿堂,去找回自己,也感動他人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854
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