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和字心花故事集】 將高傲心換個和心
文 ‧ 南山耕田
無量劫前有一個大國,名波羅奈,國王的名字叫伽梨。有一天國王偕同四名大臣與多名后妃、彩女、隨從,到山裡去遊玩,國王身體較肥胖,走多了覺得很疲倦,就在林中暫時小睡。
彩女們看見國王睡得很熟,便離開國王身邊,到山理自在的遊玩,山中的美景使得彩女們流連不捨,有幾位冒險探奇的青年女子,偶然走到一處深林,遇見一位世外奇人,此人神采煥發,人間難遇,他獨自盤坐在片石上,合掌合目,狀如禪定。
探奇的青年女子,知道此人必定大有來歷,必定具有道行,探奇者忙從舊路折回,招呼眾人前去參拜,眾人到達時,大仙恰巧已經出定,眾人見了大仙,都產生了尊敬,獻上手上的名花,圍坐在地上請大仙為他們說法。
國王睡醒,見不到彩女們,便和四大臣在山裡到處尋找,來到樹林中,看見眾后妃、彩女,圍繞著大仙席地而坐,雖然明知大仙是法門中人,但心中存有嫉妒,意念上便瞧不起他。國王故意以種種問話去試探他,最後,問他:「你今天在這個地方在做什麼修行呢?」大仙答說:「在修行忍辱。」個性暴惡的國王,嗔毒旺盛,拔劍說道:「你既然修忍辱,我要試探你,究竟你是不是真能忍耐。」惡向膽邊生的迦梨國王,揮動快劍,斬下大仙的兩隻腳來,跟隨的大臣彩女都嚇得面面相覷,不敢作聲。國王再問大仙修行什麼,大仙依舊回答:「修行忍辱。」國王再截去大仙的耳、鼻,心境坦然的大仙,臉色不變,仍然堅稱自己是修行忍辱。
此時大地發生六種震動,大仙的五百弟子皆運用神變工夫,一齊飛到虛空,同聲詢問師父:「大師今日受這種痛苦忍辱,心能夠不動搖嗎?」大仙回答:「心意不改變,安守忍辱像以前一樣。」國王十分驚愕,卻還是厚著臉皮向大仙說著:「你只是嘴裡空言忍辱,能拿什麼來作證據呢?」大仙答:「我修行忍辱,真實不虛,血當變乳,身體應當還復原來的樣子。」話一說完,果真血變成乳,全身瘡口平復如故。
國王見識了忍辱的證據,感到非常恐怖,立刻悔過說:「我失態了,誹謗羞辱大仙,只求你慈悲接受我的懺悔。」大仙回答:「你以色劍割截我的形體,我將來成佛後,會以智慧之劍斬斷你貪嗔痴之毒。」此時,一切山靈看見迦梨國王淫兇陰毒殘害大仙,都感到異常的激憤,於是興起大雲霧,電閃雷震,想要加害暴惡的國王與他的眷屬,忍辱大仙向空中說道:「你們如果真是為了我設想,千萬不可加害他們,國王和眾人因此能夠脫險。」
迦梨國王回宮之後,追念忍辱大仙的聖德,派遣使者入山間,請大仙到王宮說法並虔誠供養。
一把刀指向心口已是十分難受,一把利劍割截肢體更是苦痛,然而,佛無人無我、無榮無辱,所以不會生起任何嗔恨之心。昔日的忍辱大仙,即是後來的釋迦如來佛,迦梨國王則成為佛第一批千百比丘中的一位。
大仙自然的寬容氣度,是因為他不執著名相色相,面對國王妒恨的嗔念,不把它放在心裡,既不放進心裡,也就是不接受它,沒有辱可以受,當然沒有受辱的感覺,即使被割截肢體,依然忍辱如故。
忍辱並非迂腐,更非怯弱,佛家六度萬行,忍為第一,忍可以修福德,忍可以去名相色相,忍到無可忍之忍,四大皆空,忍尚且能覺証成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