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2期二版 求善之中的造惡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‧ 吳鳳凰

        曾經有這麼一件社會新聞,有一對夫婦因為信仰某種宗教,篤信吃素才能得道獲救,他們夫妻中年茹素,也要求家裡一雙兒女跟著長年全素、就讀國小的兒子,很不習慣全素的飲食,時時吵嚷著要吃葷食,尤其看見同學吃著香酥的炸雞,內心更是羨慕不已。
        一日,他們一家人吃著中飯,這位兒子呆著看一桌素菜食不下嚥,吵鬧著要吃炸雞,父母基於信仰的立場,堅決拒絕。氣頭上的兒子憤怒不已,竟然怨恨的衝出陽台,自二樓猛然跳下,重傷而死。類似這種情況的案件,我所閱讀到的新聞報導就有兩件。一件是男童,一件是女童。
        父母的信仰,原是要「求善得生」,希望命運有善的轉變,願望靈魂能夠得到接引。這分對善的期待,基礎沒有什麼不對,然而父母者卻忽略了,任何子女的生命雖然與父母有連帶關係,但是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,有自己生命軌跡特別的來處和去處。命運最主要的轉機是掌握在各別體的心念上,由自己覺悟,由自己創塑,其它相關的人、事、物,都只是一份助緣。
        吃素原本是涵養一種慈悲心,透過不忍殺生,到達一種萬物平等、仁慈心念的自我覺悟,這其中涵養的過程,有克制口慾的衝動,有仁慈心性發揚的領悟,但是很難有強制勉強的壓迫,可以到達真善的轉變。
        為人父母者,本來是求未來往生樂土的善果,但是他們不解孩子的需求與意願,強制輸送菇素的結果,竟造成親子決裂而枉死一條寶貴生命。
        「人身難得」,從生物演化的歷程看來,由微生物、海口蟲、哺乳類,到「人」的這一付身軀,是經歷幾十億萬年的衍化,才有「人」這副長相,所以「人身」是如此千辛萬苦、如此困難才逐漸獲得,確實有無上的價值。修善,由人這付身軀去修,造惡,也是由人這付身軀自甘墮落,愛惜寶貴的人身生命,守護好寄居人身之中的靈魂,是人生十分重要的課題,這個課題,超越在一切價值之上。
        父母的愛,愛的恰當適中,孩子能因為與父母的連繫因緣,得到更好的助力,而結下善果;父母的愛,愛的過重壓迫,孩子反而夭折枉死。枉死一條人命,「身」沒有了,如何再教導他從善呢?又如何盼望他出人頭地?本來是求善的用心,竟反而造成惡果,那麼,這一分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,未免愛得太沉重,傷害太深刻。
        俗話說:「一枝草,一點露。」微渺如草者,再不中用,也有自然的露水滋養它,風雨再飄搖,它也能生存成長,並且提供氧氣、養分,供養其他共存於自然圈的生命。一株小草都有獨立個體的生命價值,更何況是一個人呢?人的生命價值更該受到適當而正確的愛護和珍重。
         有一位三十歲的年輕母親,自從大女兒就讀國小以後,嚴格要求女兒要寫好字體,女兒若是反應慢些,或是寫錯字,就會觸怒母親不滿的躁烈情緒,對女兒鞭打管教一番。小小的孩子,縱使乖巧內向,仍然常常不合母親的心意,幾乎是照三餐挨打,甚至半夜十二點也不能倖免,因為母親的挑剔,長期被罰在陽台睡覺,沒有枕頭、被子,只有一件風衣禦寒。
        母親對女兒功課的要求很高,深怕女兒比不上別人,雖然女兒在校品學兼優,榮獲多張成績優異的獎狀,除了數學九十五分之外,其他各科全是一百分,這樣的程度仍然無法討得母親歡欣滿意,焦慮的母親依舊是怒不可遏的給予一頓打罵。只是小二的女童,承受著無比沉重的功課壓力。
       深怕輸給別人的煩躁母親,也強制丈夫要同時管教女兒,如果先生打罰不夠重,她會變本加厲再重毆一頓。為了太太變態求好極不穩定的精神狀況,以及不忍多看女兒受苦,夫妻時有爭執,為人母親者因此更加遷怒女兒,在十二小時之內,分持皮帶、竹子痛打女兒,打彎了掃帚上的鋁管,罰她跪在陽台上,最後以菜刀刀背敲打女兒腿部,砍出二道近十公分的傷痕,又不准她吃飯,且在女兒昏睡時,不准她睡覺,將她抱起重摔,一連串求女兒好要再好的凌虐,終於讓小二的女兒氣絕身亡,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讀書,當然也不必考滿分的考試了。
        又枉死一條小命,篤信「愛之深、責之切」,打罵是為她好,是要她進步,是要她比得上別人的焦躁母親,事後還是無法領會自己錯在那裡?她是為女兒好啊!是女兒不成材,沒能接受她的管教。這種求好的偏執,為能得到好結果,反而造下惡緣與惡業,畢竟,「殺生」是極難原諒的重罪。
        子女的生命誕生到這個世界,都是來「求生」,而非來「求死」,可是世俗焦慮虛浮的比較和計較,卻使惡的手段化妝成善的用意,引人鑽進牛角尖,不可自拔。類似這種求好而受虐的孩童,也不只一件。求生而生的生命,夭折在過度的愛深責切,反而演成無情的求死,間接促成暴力銘記模仿的惡性循環,於是人際愈來愈勢利寡情,社會環境愈加暴力不能平安。
        求善原意是要求能夠更好,然而種種矯揉造作,反而生出惡果來時,這份善,只怕不是真善,而是假情造惡。凡事皆有一體兩面,求好不見得真是為了是誰好,有時只是在意個人的面子罷了,在意面子比輸別人,因為這種恐懼,誤解了愛深責切的真意,無法用心眼看見草葉上無言的露珠滋潤萬物生命蓬勃成長的意義。
        人要生而為不容易啊!人要失去人身並非不可能,世界級頂尖的科學家霍金即預測,再一千年,人類將面臨絕種的危機,有別於宗教世界末日預言,霍金以科學的觀察,從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提出合理的警訊,豈是危言聳聽呢?試想,人一旦亡種滅絕,地球不再有人類這種生物,那麼還有什麼可爭的,虛名跟假利在哪裡?踩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比較和計較在何處?人身都已經失去了,還能鞏固什麼地位?還能與誰爭鋒?
        人有生有滅,世界也有生滅,善者長存,惡者終有盡頭,能永恆存在於天地宇宙者,惟有純然無雜的靈性。好不容易降生為人了,不愛惜萬物之上的靈性,卻只追求比贏的面子,在求善之中造惡的墮落是很快的,就好比盲求物質好的享受,或者是加爵名位的顯貴,而巧取豪奪一般,在造作之中墮落人性為物性,一旦枉死人身,造下罪業,或是恩怨難明,結下惡緣,冤冤相報的苦果,是世世糾纏不清的,更甚者走向兩敗俱亡。
        善惡的平衡線要如何拿捏呢?過分時有危險性,不及又缺乏責任,當然在前進個人理想時,進退需要多用智慧思考,冷靜的琢磨琢磨老祖先的中庸之道,在一千年不偏不倚累世的用心淨化之後,當全類的危機來臨時,能幸運地轉化危機,子子孫孫能永續繁衍,那個純然沒有私心的我,才能不枉費生而為人的說:在追求善的路程,已達到真善的境界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866
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