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期三版 恕卻前日非,但求今日是

【恕字心花故事集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‧ 南山耕田

        禪海是一位日本的武士之子,在旅遊江戶時,擔任一位大官的侍從,他與大官的妻子發生私情,被大官發現之後,在自衛的危況裡,殺了那位大官,而後與大官的妻子一起逃走。
禪海與情婦墮落為賊,女的貪慾無饜,禪海對她因此厭惡透頂,最終離開她,遠遠離去,前往豐前做一名雲遊僧人。
        為了彌補罪孽,禪海下定決心,要在有生之年,完成一件善舉。有一處懸崖,上面有條道路,非常危險,有不少人曾遭遇死傷的災禍,禪海決心要在懸崖下挖一條隧道,取代那條危險的道路。
        白天乞食,夜晚挖掘隧道,勤勉不懈,歷經三十年,隧道就要完工了。
正在完工的前二年,被他所殺那位大官的兒子,已經成為一名精於劍道的高手,他為尋仇報復,一路尋找,定要將禪海置於死地。當他終於找到禪海時,禪海請求:「只要讓我完成挖掘隧道的工作就好,等到工作完成的那天,你就可以殺了我。」禪海願意心甘情願的把生命給對方,但希望能完成補償罪愆的善舉。
        大官的兒子答應禪海的請求,捺下性子等待。數月之後,禪海仍舊不停的挖掘,大官的兒子因為閒著無聊,開始幫他挖掘,兩人共同忙了一年之後,大官的兒子竟欽佩起禪海的堅強意志,內心深受感動。
        寬三十呎、高二十呎,長兩千二百八十呎的隧道終於挖通了,人們可以安全的從裡面通過。禪海對年輕人說:「現在來砍我的頭吧,工作已經完成了。」
        此時大官的兒子早放下糾結多年的恩怨戾氣,寬恕了禪海的殺父之仇,他含著感動的眼淚說:「我怎忍心下手砍我自己老師的頭呢?」
        佛陀在世時,曾有一位修行者鴦掘摩,他因為被設計陷害,而使心神震盪錯亂,以致被魔所乘,在狂醉之中,斬殺了九十九條人命,切下九十九隻手指。佛陀聽說這件慘事,立即前往救助,攔在鴦掘摩將要錯殺老母之前,喚醒鴦掘摩的心智,使他不至因斬斷母指,而沈淪多劫。佛陀知他因緣已熟,便將他收為弟子。
        鴦掘摩入沙門後,持缽乞食,遇見一位孕婦,她以臨月將要生產,卻因難產受苦,她乞求鴦掘摩為她祝願,救護她順利生產,鴦掘摩向佛陀敬求開示,如何祝願,佛陀指點他可告慰那位婦人說:「我所說的是至誠不虛妄的,從有生以來,不曾殺生,為姊祝願,願姊臨產,安穩無恙。」
        鴦掘摩回答佛說:「我做了很多罪惡,妄殺九十九個無辜的人,說我沒有殺生,豈不是搬弄兩舌嗎?」
        佛陀告訴他:「之前就好像是前生,現今已經是隔世了,你現在以歸向了仁,這不是妄語。這樣的祝願,足夠解救她的困厄。」
        鴦掘摩依照佛陀的指示去做,祝願的話還沒說完,婦人已順利生產,母子俱安。
佛家言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人肯懺悔改過,便有獲得寬恕自救的機會,佛本慈悲、平等為懷,自然沒有不可原諒的人,面對真心悔過之人,當然是不究既往,但求今是,不念前惡,給有志入道者,有自新歸善的機會。
        人少有完美,因此常有過錯,然而有過錯卻不害怕改過,將幫助人逐漸上升完美的境界。被女色迷惑的禪海,不僅造殺業,還墮落為賊,但醒覺後的禪海苦修補過,胼手胝足,恒持三十年堅定無比的意志,挖通隧道,造福人群,他用血汗的具體行動,顯示他大丈夫悔過的真實用心,如此的堅忍毅力,感動年輕的復仇者。真實的懺悔改過,使人感動,也使人樂意寬恕,因為寬恕,冤消怨解,仇已無關緊要,而敬愛由衷產生。
        一個肯改過,再修善行;一個肯寬恕,再認師情,這豈不是美事嗎?不冤冤相報,以免除戾氣,和氣相感,兩人都及時挽救了自己清平的性靈。
        鴦掘摩在迷亂時,曾造下不可計數的惡業,然而佛陀以慈悲心收他為弟子,為他開示至理,告訴他以前種種的惡,譬如前世,已經過去了;以後種種的善,譬如今天才生,已經改頭換面,只要現今所做的都是仁慈的行為,就足夠解救婦人的困厄,所說的話也不是妄語。
        人,隨時都有新生的機會,只要捨得下虛妄,真實懺悔改過,邪念惡行可以讓它隨時死亡,善念正行可以隨時使它重新誕生,靈性是如此活潑,只要思過的源頭有智慧活水不斷湧來,覺性便會時時清澈如新。有過,不要拖欠到來世,來世不一定有做人的機會,今世即悟即改,即時革新洗面,才能免除更多的沈淪。
        鴦掘摩改過的歷程十分辛苦,他祝願婦人母子均安後,循著舊路回去,路上一群頑童,特別找他麻煩,有的用石塊丟他,有的用箭射他,有的揮刀砍他、刺他,有的舞動木杖追著他打,使得他衣服破裂,體傷頭破,然而他自知這些都是他過去所造惡業的果報,既不計較也不生氣,一概寬恕,安然忍受。一心約制自己要消解業障的鴦掘摩,終於化惡氣為仁賢,沒有憤怒與恐懼,修行的功力精進勇猛,被認為聲聞第一,佛陀賜名為伽瞿比丘。
        是非善惡,沒有絕對誰是誰非可以二元化,在二元之外,還有無數的可能性,眼前所見的是非對錯,也許只是一個前業輪迴的結果,如果執意報復,不但不能止冤,反而纏結更多的冤冤相報不能和平,除了徒生戾氣感應劫難之外,對於靈性的固守養護,實在沒有益處,尤其在延康浩劫的此時,濁氣沈重,再不能彼此寬恕,修養善氣以平衡濁氣,人很難逃出劫網。
        宗主集合萬教精微,闡釋恕字修身的大法,殷殷期盼,作為萬物代表的人,以恕待人、待物,以和氣、善氣相互感應,把濁亂的世界,轉化為清平的世界,期盼天地萬物,都不要遭遇此劫。要不遭遇此劫的主權在誰呢?當然在每一個為人的我,把私怨放下,我把正氣挽救回來,那麼我將能脫出劫網,如此,即能符合 宗主懇切的勸勉,做個自救而救人的人。
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3122
1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