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期一版 盂蘭盛會情意重,度陰度陽慈悲廣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文 ‧ 翔荷

一、思母恩,目蓮尋往惡鬼道;設盆會,解救地獄倒懸苦

        佛陀住世時,常隨佛學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,在七月結夏安居打坐時,想起生身母親在世時貪、瞋、癡的行為三項具足,對人、事都有非常不好的舉止,令他憂心母親往生後,不知會墮落何處。尊者在入定中看見母親於恐怖地方的惡鬼道受苦,已化生餓鬼的母親,肚子腹大如鼓,脖子細長,咽喉像針尖細小,手腳乾如柴枝,皮骨相連在一起,哀號、飢餓難耐。
        愁容滿面的母親告訴目犍連,自己非常飢餓,沒有水、沒有食物可吃,肚子如火在燒,急需要水和糧食。在佛陀的弟子中,目犍連尊者號稱神通第一,化食、化水對他而言,是極簡單的事,他立即運用神通,變出一缽飯、一壺水,恭敬的送到母親面前,可是,飯、水一送到嘴邊,她張口卻吐出一團大火,瞬間,水乾了,飯也成了焦炭。目犍連見狀,萬分悲痛無奈,即使自己神通廣大,可是母親業障沈重,竟然無能為助。
        尊者萬分失望的出定,即刻前去請教佛陀,祈求開導救母的辦法。佛陀告知他說:眾生的業力確實是自作自受,你母親生時貪圖別人的勞力與財力,還有憎恨心,不懂得讚嘆他人,時時毀謗造業,愚弄眾生,心中的瞋火很旺,又毀謗三寶,不肯修行,這樣的癡業如山,使她無法得救,必須自己承受罪報,任何人都對她無可奈何!
        目犍連一片救母的孝心,懇求佛陀授法救度自己的母親,佛陀指點他,這樣沈重的業障,單憑神通力是不夠的,必須倚仗十方有修行而且已證果的僧眾,將清淨的福業聚在一起,用心力一起迴向來幫她,才能使她脫離惡鬼之苦。歡喜母親可得救的目犍連尊者,依照佛陀所指示的方法,向每位僧伽、比丘頂禮祈求,在七月十五日解夏那一天,擺設百味珍饈、鮮果在盆中供養他們,並在每位比丘僧眾們前準備一盆清水,親自奉上讓他們淨手。大家則心力凝聚在一起,同心為她的母親祝福。
        集聚眾多修行者福慧、歡喜的凝聚力很大,當天晚上初夜時分,目犍連於定中看見一位像是天人的莊嚴女子,從遠處飄然而來,正是他的母親,她向尊者答謝:「蒙受你的力量與孝心,承受眾多尊者的慈悲願力,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,我已超越惡鬼的境界,現在要升天道了。」
        目犍連非常感恩母親可以得救,此後七月十五日成為盂蘭盆節。盂蘭,漢譯為倒懸,形容餓鬼之苦,如人倒懸,唯有以盆盛食品供養有福德的僧眾,借助迴向之力,才能解除倒懸之苦。
        佛法傳入中土之後,融合中土本來信仰,有中元普度法會。本來即具有報答母親恩情,迴向離苦得樂的孝思,後來擴而充之,將仁慈擴大至幽冥亡靈,而超薦眾性眾靈,成為每年一度的盛會。
        今時,延康劫來, 師尊為解救眾生倒懸,建設雲城法會,合人的虔誠與仙佛的慈悲,廣開大門,普度信信靈靈(含一切動直飛潛甶孑胎卵濕化),不僅教育陽世人,要懂得思源報本,超薦宗親,甚至要懷抱慈悲心念,將恩澤施及萬物萬類,本著同源一炁而生的情分,能離苦得樂,共赴蓮京,共享極樂。
        目犍連尊者為了救拔母親,往尋到地獄苦境,地藏菩薩本願經裡記載菩薩幾件本生事蹟,也曾往尋無間地獄。久遠的過去,有一位婆羅門女,她的母親相信邪道,常輕視三寶,聖女廣設方便,勸誘她的母親,令生正見。她的母親沒有全部相信,死後魂神墮落在無間地獄受苦。聖女賣掉家宅,廣求香華與各種供養品,先在佛塔寺大興供養,看見當時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佛,聖女垂淚很久,希望詢問如來自己母親的去處,佛見她想念母親,倍於常情,受其感動,指示她尋母的方法。
        聖女端坐,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,一日一夜後,忽然看見自身去到一處海邊,海水湧沸,有很多鐵身的惡獸,在海上飛走,東西奔馳追逐;還有男子女人百千萬數,出沒海中,被諸多的惡獸爭取食噉,又看到形容各不相同的夜叉,有的多手多眼、多足多頭,口牙外露,利刃如劍,驅趕著眾多罪人,讓他們接近惡獸,還各自打來抓去,頭腳互相觸近,萬類怪異形狀,讓人不敢久視,婆羅門女因為念佛的原故,所以不感到害怕。
        有一位名叫無毒的鬼王,告知聖女,她所到的地方是大鐵圍山,西面第一重海。鐵圍之內,實有地獄,只有二件事可以到達鐵圍地獄,一件是業力,一件是威神力。海水沸湧,是造惡眾生,新死的,要經四十九日之後,無人繼嗣,為他做功德救拔苦難,生前又沒有種善因,根據本業所感召地獄,會先渡此海。此海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,苦境加倍此海,再來更有一海,苦況再加倍,是三業惡因所召感,共號業海,三海之內,就是無間地獄。
        聖女請問鬼王母親魂神的去處,鬼王查詢後告知聖女不必再憂傷悲戀,她的母親因為她的孝順,設供修福,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,已經離獄生天三日,不只她的母親得脫地獄,無間罪人,當日也全部獲得安樂,一同生天。聖女尋如夢歸,領悟此事,便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,立下弘大誓願,願盡未來劫,為罪苦眾生,廣設方便,令他們解脫苦海。婆羅門女,就是佛陀住世時的地藏菩薩,鬼王是財首菩薩。
        再有一件記載,過去無量劫中,有一位光目孝女,母親生前嗜吃魚鱉,多食魚卵鱉卵,不計其數,以殺害、毀罵二業,死後墮在惡道,孝女誠念清淨蓮花目如來,又畫像供養,悲泣瞻禮,而獲得指點。後來她的母親投生家中婢女,生下未滿三日,竟然開口說話,悲泣的告訴光目,自己自受業緣果報,累次墮入大地獄,蒙受光目的福力,才可以受生為下賤人,但又短命,年壽只有十三,死後將再墮入惡道,求救光目使她脫免。光目啼淚號泣向空中告白,為母親發下廣大誓言,自今而後百千萬億劫中,應有世界,所有地獄,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,誓願救拔,令他們離開惡道,罪報等人盡成佛境,我然後方成證覺。只求母親永脫地獄,十三年壽完畢,更沒有重罪。光目孝女的廣大願力,使母親生為焚志,年壽百歲,再生無憂國土,壽命不可計劫,再後成就佛果,廣度人天。光目母親即佛陀時的解脫菩薩,光目孝女即地藏菩薩。
        大孝可感動天,也可度己度人為佛,地藏王菩薩宏願不斷,由救拔母親而廣受苦趣眾生,情義眞切,慈悲無量。大願地藏王菩薩曾三才五行尋母,覺知地獄苦況,願度盡地獄諸鬼,定位在幽冥之中,曾為佛母摩耶夫人詳說地獄二十三種因果報應的具體內容,勸說大眾行踐孝道、遵循禮義、愛惜眾生(見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及德教大同眞經、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解獄救苦眞經)。地藏王菩薩無量劫中的修行,已達佛境的智慧,功德圓滿具足,早已成佛,但他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,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,因此不現佛身,而以菩薩身,常往地獄,徧度十方。
        子女由父母生育而來,子孫由祖先傳續而來,沒有過去,何來現在?因此為人子女,為人子孫追薦父母、宗親,是飲水思源,孝道的具體表現,秉持人的虔誠願力,合仙佛的慈悲法力,可救拔眾生離苦得樂。是情義深重,亦是慈悲博愛,愛人、愛物,愛萬類萬靈有轉生善道的良機。

二、人心合一秉眞誠,中元法會福陰陽

        農曆七月五日為中元,中元節做盂蘭盆會,遺義自目蓮救母的孝心,我們天德教於中元啟建法會,行廿字的眞諦,祈請仙佛聖眞,善施廣大的慈惠,不只人子回報父母恩情而已,且拔度一切性靈,為國捐驅的忠魂、孤幽野鬼、山精水怪等等,接引他們上登雲城,進入蓮花勝境,自在修持,永享極樂,實在是仁慈至德之道,度陰福陽。度陽,乃使眾生誠行廿字,改過遷善,無色無相,培元養性,有覺有眞,正氣昭明於宇宙,祥光佈滿於乾坤,日月光明,陰陽順序,風不鳴條,雨不破塊,人人都安樂,物物都歡欣;度陰,乃是至誠虔頌聖經,口吐眞陽正氣,發出元妙華光,光輝宇內,無中有聖佛仙眞臨殿垂訓,喚醒諸性靈等,棄邪歸正,消清孽浪狂波,掃除毒霧疫瘴,化財帛,施衣食,飭住宿,陰安陽泰。法者,是法天地之至理,眾性靈等敬謹循遵;會者,大會於此,而醒迷癡。法會,實際是陰陽會合,而納歸正軌,宏揚至道,廣行聖德。① 
        建法會的倡導,首要正品端身,通明至性,沒有是非色相、貪愛癡瞋,已身得度,還要立有不朽偉大的功德,才可以順行天地的正氣,昭明宇內,滿佈祥光於太空,遍照四方,尤其要有天命,聖佛仙眞,才能護道行持,感召祥和,否則魔也。②法會有廣大功德,但不是隨意可以辦理,其莊重嚴謹,需要人、佛會聚協力合作,崇向善道,萬眾合心,祈禱上蒼,以邀准鴻恩。切切不可心不合一,妄想非為,戾氣叢生,勞人傷財,毫無幫助;更不可奪利爭名,矯揉造作,花樣百出,自欺欺人,圖謀金錢崩壞良心。法會之中,誦經必須誠意正心站立,眼觀經書,不可四處左右張望,口吐經聲,不高不低、不急不噪,元氣從丹田出來,雪白光明,悠悠揚揚,心領神會,通三界、明十方、達九幽,如此是美善的誦經功德。③ 
        乾坤弟子合一誦經的同時,仙佛菩薩會為聞經眾靈詳細解釋經文的句義,教導眾靈明白至理,藉由層層經功,超拔苦海,以轉法輪。所以,誦經是神聖偉大又莊嚴肅穆。無始以來,眾靈落入後天色相,相互偏見,相互爭奪、怨孽相纏,無形怨氣干擾,人也不得安寧,彼此循環相報,各自在不同的苦海裡,遍嘗苦果,只有普發慈悲心與懺悔心,解冤解孽,報恩修德,使陰陽兩利,彼此才能共享極樂, 師尊廣開普度(超拔一切性靈)的用心在此,此中更負有挽劫救災的重責。因為陰安陽泰,各自都能尋得好前程。

三、新舊亡靈,聞經歡喜,施衣施糧,皆懷感謝


        今年法會,新舊亡靈來者眾多,秦老師察看舊靈(以前法會曾來受度的)都有衣服可穿,新靈(第一次來法會受度的)卻身形污穢,衣不蔽體,像一層黃土裹身;落入水裡的全身溼淋淋,身上有許多小洞孔,這些眾多的心靈,自世界各地而來,因戰爭、天災、飛機失事、意外橫禍而亡故,哀慘可憐。老師傳達叮囑,準備一些可以化度的衣服,布施衣服給他們穿。得了衣服可穿的新靈,個個歡喜而表示感謝。
        世俗的風潮,愈來愈傾向西方的奔放,在衣著上極盡「創意」「性感」之能事,布料少得衣不蔽體,以貪色為取樂,引人奔馳幻想在慾念之中。遙想遠古,人類穴居野處,沒有衣服可以蔽體,更別提創意、美感,最近專家由分析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果,提出的解答是,人類裸體了一百萬年,才開始穿衣。從簡單的衣服到今日各種衣料衣款,當然又有許多演變,但是,今日人們被「性感」二字所迷思,不知「有衣服可穿」的珍貴,把暴露一律頌揚為性感,連個衣服都不好好穿,競誇身材,徒自陷入淫念幻境。
        生時不知有的可貴,死時才知無的可悲,幽冥一日,是陽世一年,正是度日如年,無衣可保暖蔽體的苦,那裡是有衣服可穿的人,能加以體會的呢?華夏文化有深度內在優美的精神內涵,足以做為世界的公產,在西方新潮染習時,何不宏揚八德(忠孝信悌禮義廉恥)於世界,建築世人的不死精神,而不馳逐短暫肉體的色心,也好阻斷地獄之門,防患未來的苦。

四、不落頑空修真如,慈善幽冥盡返鄉

        科學昌明之後,心與物似乎一分為二,專重物質的研究,卻忽略精神的鍛鍊;只知道現在的生命,竟不如過去的生命。在沒有天地之前,荒荒渺渺,窅窅冥冥,萬象皆無,只有一團太空之氣,迴旋動盪,其中有物,如卵如珠,稱為水精,(無生氏),無生化生萬物,先天五行定位,天、地生成,無生聖母再以極盤之氣,貫通精神,化成人體,以備中才,人種開始,世界漸成。原來之人,心靈還未矇蔽,不想降生下土,有回天的心意,後來因為酒色財氣,迷失了眞性,忘了天堂的路而不歸,久了,貪瞋癡愛造惡多端,沈坐在地獄之中沒有回頭的念頭,人畜輪迴,顛倒了本性,不知生命自何而來,靈從何賦予。④
        人自「無」而來,此無中之中有「太和正氣」,經不可思議的變化產生萬物,是人的來處,也是萬物的來處,透過修行鍛鍊,到達無染的境界,人及萬物都可重返那原來的一片晶白聖地,這處蓮花境界,是眞空不空。如果以為人死了,就什麼都沒有了,不知靈魂、精神的存在,那是落入了頑空的愚癡,今人不明白窮究靈性源頭,縱情短暫歡樂,在此頑空裡,迷亂靈性而造惡重重。唐懿宗時被封為國師的悟達禪師,膝蓋長了個會吃食物的人面瘡,令他苦不堪言,這人面瘡卻是漢景帝時受袁盎(後來的悟達禪師)離間而被斬於東市的晁錯,晁錯冤恨難消,亡魂緊追袁盎,長達十世,相隔一千年的時間,才借機附身討債。
        在輪迴裡流傳,有時恩惠有時結怨,相互纏繞使人不安, 師尊教化我們,過去的怨仇宜解不宜結,以和平為至尊,化除一切冤冤怨怨,各修福慧,各證功果。 師尊以博愛、平等正覺照護萬類,總以和平經功調解冤孽,我們陽世人本著孝心、仁愛心,超薦宗親、萬靈,不僅超薦現世父母,也超薦三世父母、宿世宗親。佛說眾生皆是我的六親眷屬,因為過去、未來,在輪迴之中,都可能有緣做一家人,既然如此,顧念著過去宿世父母養育我的恩情,當然本著追思溯源之心,為他們超薦,願禱他們一同離苦得樂。
        靈有原靈與凡靈,凡靈如果未修到清明境界,無法與原靈合靈,只能在六道中輪轉,超薦的經功力量,對輪轉的凡靈有極大助益,即使祖先已投胎轉世,後世子孫的經功,仍可使對方受惠,身體健康,直至他修得正果,與原靈合靈,超離輪迴。世俗有一種說法,想要找回失去的另一半,其實那眞實的另一半,是等待凡靈回歸正覺的原靈。
        陽世有許多慈善事業,施衣、施糧、醫療救助困窘的人,無形也有這番慈善事業,運用普度法會,施衣、施糧、飭住,以淨水洗淨污孽, 師尊請來蓮花聖主的藕葉、藕枝,修補破碎斷肢的靈體,救助度年如日,嚎啕慘絕的受苦者。如此度陰,是解孽、是報恩、是救劫挽災,也是建陰功。在法會中頌經能夠口誦心印,明白經文中的至理,研究廿字眞經,落實生活,持守而不違背廿字,又是修德,已往的罪及未來的災,自可消,陰功陽德,在法會的虔修理,兩者兼具。

五、憐憫同門手足情,婆心苦勸回向道


        「凡我乾坤同仁,皆是無量壽天長者(師尊)門人,各具丈六金身,本其宏願,前前後後隨 師尊倒裝塵世,護道顯法,救世度人,以挽天心,而消劫運,絕非異類化身可此。」⑤共聚一門,本來即是同門人,應當捨去世俗知見,團結一致,共為挽救廷康自度度人而努力,只是落入後天之後,有人心志不堅,遭遇塵俗習染,不但忘了本來初衷,反而被貪欲牽纏而迷昧造獄。
        人間有法律,天界有天條,佛有佛律,其中以佛律最嚴,對於迷失的羔羊,背道逆行者, 師尊一而再,再而三的殷切勸導,懸崖勒馬,懺悔補過還不算晚,暫緩時日,不忍行刑,即使天案文條已經確定,尚且殷切希望在道乾坤,抱憐憫之心,念同門手足之情,導化回頭。
        人字筆法,左筆為陽,又筆為陰,合陰陽而成人,人身難得,今日已得,是極為珍貴的。三才之中,人頭頂天(陽),腳立地(陰),居天地之中,得陰陽之體,修道成佛最容易,作惡變鬼也最快,位居在兩可之間,決定上天堂下地獄的主權,完全握在自己手上,比其它類的修行證果更容易。動、植、胎、卵、溼、化之類,潛修至幾百年、幾千年、幾萬年,因為未居於人的地位,還不能成真證果,所以難得的人身,既已獲得,再不精修,實在可惜,一旦墮落失去人身,經歷萬劫要再獲得人身是很困難的。⑥
        雖然天德門人各有來歷,但是修行不純,功德不足,往生後凡靈一樣要受苦難,再修再受訓,那時度一日是陽世一年,漫長日子,總不如陽世修行來得容易。師尊是慈悲的,但佛律嚴過人間犯法百千倍,天道絕不循私,僅遵師訓,即刻悔過歸正,及時自救,還有機會啊!
        光訓是天人交通有無的一個妙法,由華光聖母准許,天德所特有,仙佛聖真以光傳世訓勉、教化、叮嚀,乾坤弟子應該用心研讀,詳加探究,明白至理,增長品格慧根,以免辜負 師尊一片苦心,付之東流。
        我們既有慈悲設盂蘭盆會普度陰陽,又怎麼忍心不更加慈悲自己,度自己離開未來的惡境,度自己與原靈相合,完成任務,重返故鄉呢?在難得做人的機會裡,把握做人的機會,天堂的門由我而開,地獄的路我可以不去。

附註:
1. 參見德教王笛卿夫子寫眞集
2. 參見德教王笛卿夫子筆言
3. 參德教王笛卿夫子寫眞集
4. 參見德教大同眞經、統極尊君哈爾佛禦劫眞經
5. 參見德教王笛卿夫子寫眞集二
6. 參見德教天德叢林,頁304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672414
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