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期三版 學而思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雲湘子

        「官貴者,寬闊,誘俗而利達。富貴者,窄小,顯達之貴也。」
        「外傳即可信無,不可信有。」
        「外有自命不凡者,自認學問高,移研添枝,希子等靈敏清正,不被所搖。」
        前三段話是四月二十一日無形古佛聖誕,師尊在光諭外,另下的指示。原因是誦經時,念到「無形道祖聖誥明覺經」中一句「官貴不足以迷我」,有道友將之唸做「富貴」,心中有些困惑,官與富,字型相似,官貴又非習用之詞,官、貴兩字是否有手民誤植的可能?碰巧在翻閱香港印製的明覺聖經本中是富貴二字,於是不得不麻煩老師向佛請求答案。
        很明顯的,佛說官貴是對的,富貴之意較狹窄,只表達了顯達的意思,而官貴更有引誘俗人千方百計去謀求利益的意涵。
        經書、傳述,流傳下來,不論是抄寫或印刷,免不了有些大小錯誤,譬如自己的己和已經的已,就常弄混了,不過還不難發現。但是像此處的「官貴」或是廿字真經的「謏容」,原本都是正確的,不應該以人的習慣而擅自改動。數月前,問「謏」字,普賢菩薩還特別指示:經文是由天文翻譯成漢文,重要的是要符合天文的本意。所以不能以人的意思為意思,而是要以佛的意思為意思。
        接下來的話更重要:外邊的論述基本要「信無」,不可「信有」。與俗話所的「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」正相反。 師尊對我們這些弟子真是很生氣了,自己道中的書都不好好念,對其中的微言至理都不好好吸收,反而羨慕別人,以別人為高深,以自己為淺薄。 
        師尊乾脆一刀砍下,外來的說詞不准信。最最要反省的:身為弟子一定要老老實實的唸 師尊傳下的書,以及各位佛菩薩賜下的經典,才能建立起修道的基本觀念,才有本事去接觸、去評斷各門各派論述的真假是非。即使我們只有能力作一隻鸚鵡,也要複誦的是 師尊的話。
       師尊責備自認學問高,自命不凡的人。這話更讓自己冒冷汗,現在的人都念了幾天書,可是做學問的功夫實在都下的不紮實,我也是其中之一,完全不是古人「三更燈火,五更雞」的效法者。年輕時尚且洋洋得意的的拿陶淵明的「讀書不求甚解」為擋箭牌。最近終於知道錯了,古聖人的話,字字都不可輕忽。
       師尊說「靈敏清正」四字,因為小有所得,在此野人獻曝一番。卻說那天看到這四字,琢磨應該怎麼去做!後來晚上打坐時,又想到這四字,頓生感應。靈:接收天地靈氣。敏:全身如緊緊凝聚的感覺,應當是要專注才能得敏。清:則全身放開,當寬廣不予計較。正:則是頂天立地,自尊自重。
       師尊說一誠有感。每個人的感應狀況或許不同,但從師尊的話語裡,找出自己的方向,絕不會落空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57008
2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