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期四版 普化勸善精神療養會實錄與感懷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  翔荷

        於春祈法會期間籌備的全省巡迴療養會,如期自四月五日起在北、中、南同步進行,北部、南部各有四處定點,中部有七處定點,百位服務人員排開工作、俗務,投入精神療養會的巡迴普化。一個月的全省普化,前來療養會場接受精氣神療養的人次,北部有五百一十四人次,中部有一千八百七十三人次,南部有一千七百二十六人次,合計共有四千一百一十三人次。

寂靜無華守成難為

        自 師尊獨創精氣神療養法為人治病、解冤解孽以來,雖然活人多到無可計算,但是天德教的法脈由師公王笛卿夫子,渡海來台開山之後,卻因時局的動盪、封閉,道劫魔高的考驗,面對許多曲折、荊棘,因此,無法在社會上擁有廣大的知名度,無法被社會大眾所詳細了解。時至今日,也許時機未臻成熟,在推展廿字、弘揚道法時,只能守住先人的遺志,競業保守,難以積極進取。
        雖然弘道是件難事,不過守成也不是容易的事。守住先人遺志德業,等待後進承志發揚,最需要的是不貪名利、淡泊金錢的人,並且懂得默默涵養,這需要不受誘惑的定見,需要忍耐的毅力,並且還需要甘於沒有喧嘩掌聲的「無名」、「無利」。總之,敦厚樸實,真而不偽,堪做一位守成者。
        身為皈依弟子,不免嚮往 師尊過去普渡眾生,慈悲、神奇的風華,但了解道劫的磨鍊,也能安然處於此時的寂靜,尤其感念法脈傳承的不易,對於仍舊守住先人遺志,勤默耕耘者,必須致上一分感恩、敬意。

秉持善願力化劫難於無形

        在今日,天德教固然尚未受到社會大眾的熟悉,精氣神療養法也沒有讓大眾普遍了解,可是 師尊總是不斷給我們勉勵、感應,支持我們在道業上持續前進,尤其是關係著挽災救劫的巡迴精神療會,感應特別強、特別多,不但前來接受療養的社會大眾,深感不可思議,面露感動的燦爛笑容,我們投入服務的皈依弟子,也覺得十分欣慰與感恩,慶幸有這樣的機會,與人廣結善緣。
        回憶九十一年度,道監憂慮當年秋後,會有劫難,特別率領療養團,風塵樸樸,前往南投縣進行巡迴療養服務,八十八年撼動整個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,使南投受創頗重,二年多的重建,逐漸有一番安定的新貌,但是無形的心靈,還有浮盪不安。
        那年去到南投巡迴普化,好的感應很多,更可貴的是,在與大眾接觸的療養機緣裡,手持廿字,一一介紹給大眾了解,並且引導來接受療養的人們,到香爐前,向菩薩行三鞠躬禮,表達感恩之意。在當時,有許多七、八十歲的老人家,懷著虔誠之意,用心體認我們所解說的佛菩薩與廿字,更有不識字的老人家,發心要將廿字背熟,當時那般和樂融融互動的情景,至今回顧,仍叫人由心感動。
        南投巡迴療養,不只是解救人們的病痛而已,宣達廿字給有形、無形,尤其重要,每到一處療養會場,都有佛菩薩護法,有大金剛神鎮場。人在有形之中與人看病,結善緣、勸人心,佛菩薩在無形之中,為人解冤孽、掃邪穢、除濁氛,有無並進,和心一氣,劫難往往大化小,小化無形。那年道監十分細心,引導南投鄉親,體認佛菩薩的慈悲,感恩佛菩薩的恩德;那年秋冬過去,凡事平安,沒有大難,佛應人心,善禱善應。治病,可以體會感應;和氣致祥,天地經常回饋我們無形的感應。

治病是弘道的先鋒

        「治病是弘道的先鋒」,透過療病的感應,向大眾證明廿字正氣,存在於天地之中,真實不虛;進一步勸轉人心,由惡向善,走往善道,建全人格,這是 無形古佛特創精氣神療養法,醫病治心的原意。把握療病的機緣,向病者詳加介紹廿字,廿字大道順著治病的開路,更有機會獲得接納、傳揚,否則,病固然可以醫好,但是心如果不轉向善道,堅定正確的人生觀,疾病依舊會再上身,那麼巡迴普化感應的善緣,猶如擦肩而過。廿字無法根植於人心,弘揚於社會,道的進展,便顯得十分遲緩、有限。
        巡迴普化勸善療養已圓滿結束,北、中、南諸多支援服務的道友,自有一分功德,危機已有轉化,道監應該可以稍感寬慰,也不枉她老人家奔波勞累。

感恩十方善士鼎力護持

        雖說我們天德教在社會的知名度不高,然而每回外出巡迴療養服務,總是獲得他人極大善意的協助幫忙。中部幾處定點的巡迴,在和美鎮龍華慈惠堂時,有一貫道道親,多人熱情的回饋,不僅打理會場,也布施素膳,互動得十分和樂;轉往鹿港新祖宮時,則有慈濟基金會在地的師兄、師姊協助我們安排會場,協調事宜,並每日親製點心與我們結緣;在伸港定興社區活動中心,則有當地的父老支援茶水;最後到彰化市香山慈惠堂,林烈山賢伉儷與我們是舊識,如往常一般大力提供協助,也準備點心與服務人員補充體力。我們替人療養服務,是不能貪人物品的,然而面對他人友善的結緣美意,只能以感恩之心,隨緣受用。
        天德教的法門,既是融會五教精義,本來就不具色相,普天下有形、無形的眾生,都是 宗主樂意普化的對象,能獲得其它宗教的了解與護持,是我們的榮幸,也是宗教大同推進社會和諧、世界和平的起點。「治病是弘道的先鋒」,在普化巡迴的感應及見證中,深刻領會 師尊這分叮嚀。唯有走入社會與大眾結善緣,與不同的宗教互進了解,廿字才更有機會被社會大眾所認識。
        大鳴大放的時機,或許還未成熟,但是此時此刻默修勤耕研究廿字義理,把基礎養實了,在機緣成熟時,便有足夠的真本事,做為弘道的砥柱。即使,我們未必經歷大鳴大放,至少,在這段默修勤耕裡,道業獲得增長,生命的能量沒有白費,如此,也算對得起自己旅行人間一趟,對得起師恩的諄諄訓勉與多方提攜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63614
6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