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期二三版 同體共悲_齊建春祈普度大悲法會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 ‧ 翔荷

共體同悲,超拔南亞亡靈情意長;未雨綢繆,祈禱天下無災又無難
無形法佈施,至高無上功;度陰安陽世,化轉未來劫

        南亞地震海嘯浩劫發生以來,死亡人數已逼近三十萬人,受創的大地滿目瘡痍,活存的人在痛失親人與家產之後,對未來茫然無知,不知何去何從,過去為親人與前途努力打拚的目標,似乎已經失去了,感覺到生命缺乏意義。
        透過各種組織動員與募款賑濟,受傷的大地會有修復的的一日,對未來一時茫然失去目標的人,在世界各地愛心的馳援之下,透過住處的建造,會有「安身」的地方可以立命;透過心靈的輔導,能有「安心」的膚慰,身安、心安就會再重新振作起來,身痛、心痛都可以逐漸復原,種種有形的救助,藉著這份愛的連線,看得見陽世在浩劫後安泰的轉機。然而看不見的無形呢?他們勝過陽世倖存者的苦與痛,要由誰來佈施一份救助,他們不見天日幽暗的怨與悲,要憑藉什麼力量來使他們免以墮入三塗之苦?
        普渡陰陽是我們 師尊一炁宗主為挽救三期延康所開創的大法門,這一大法門普渡三界之內一切眾性眾靈,凡是一切有形、無形都可以受度。以我們師尊大慈大悲的心志,總期望著能將一、二期沒能度回的九二殘靈全數度回,免得在未來收原了道的時候,落入永無超拔之日。依 師尊的解釋,我們德教解冤解孽時常頌念的「解冤往生經」,是三期普渡的慈航,經中解釋萬性萬靈的來源,說明萬性萬靈因何墮落輪迴而受種種苦難,還有如何從墮落輪迴的苦難之中解脫的方法,來求返本還原、超離輪迴,不再受苦受難,所以解冤往生經是 宗主開創一、二期所沒有闡述返本還原的大法,陰陽兩界所有性靈,聞此大法而能遵奉、身體力行者,則能共返本來、共赴龍華。
        單是一部解冤往生經,已有如此大功大德,再加上其他經典的感格上天,會通諸佛菩薩仙佛共挽三期的慈悲願力,我們為個人調解冤孽,或普渡眾性眾靈的法會,所投入虔誠的誦經力量,經常有無與倫比廣大的效應,藉由超薦法會普渡陰陽,是我們德門弟子修行的法門之一,也是很重要的修行功課。
        這回啟建二十一日春祈普度大悲法會,超度南亞因海嘯浩劫而罹難的亡靈,不僅師公十分贊成, 師尊更是欣慰我們能主動發心,擁有慈悲願力,聞聲救苦。亡靈的哀嚎慘哭,人間的有形當然聽聞不到,可是無形卻存在著那份無依無助的悲慘,比活著的人更為痛苦。師公說:「無形法的佈施,是至高無上的,比救助有形更有用。」普賢菩薩也說起:這些眾多罹難的亡靈,雖然在數難逃,可是枉死之後怨氣很重,有的怨氣都竄到人間來,這些怨氣也會加到下一個將來的劫難。我們啟建超薦法會,超拔亡靈的法佈施,可以化解怨氣,幫助陽安。會通有形無形、陰超陽薦的法會,能夠調和陰陽,有足以挽災救劫的無上功德,身為德門弟子,應該要明瞭這份修行的功德,並且要慎重看待 師尊創法的苦心,以莊重肅穆且抱持十二萬分作功德的歡喜與會。

一、佛殿上念經的意義


        平常有人會迷糊,不懂為何我們法會念經時,光殿要念經,靈堂也要念經,這兩處念的經作用在哪裡?甚至曾經有人在極為重要的大型法會上妄語說出:光殿不用念經,菩薩不需要念經。這樣說是因為他不懂得 師尊創法的用心,光殿佛殿上念經的用意,透過師公教導道監秦師的解說,打個世俗的比方,光殿佛殿上念經,就如人間打官司時,有律師替被告辯駁、替他求情,我們在佛殿上念經的人,正是替那些前來受度的性性靈靈求情,為他們懺悔,因為他們過去無知無明,犯了過,現在受苦,我們秉持萬物一炁而來同根同源的慈悲,希望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讓他們悔過改過,得以超拔。我們為眾性眾靈念經求情時,都要誠懇的跪拜,還有拜寶懺,一佛一跪一拜一懺悔,在跪拜之中,顯得我們多麼虔誠,要為眾性靈祈求赦宥;在一佛一跪一拜一懺悔中,同時也理解經意,悔悟我們自己的過,因此佛殿誦經,不僅為眾性靈減冤減孽,也讓我們在理解經意上增長智慧。
        德門的經典有不可思議的無上力量,一回替華航空難超薦的法會上,道監秦師曾在佛殿上,見到 師尊以藕池聖主的荷葉,替斷手斷腳的亡靈修補肢體,回復他們完整的形體。那些受苦的亡靈能夠超拔得救,依賴的也是我們人所發心出來的願力,感格諸佛菩薩來度化他們。為人、為眾性靈求情、懺悔,必要會集眾多人之願力,感格的力量才會加大,正如廿字真經裡的經文「人有過惡,願罪我身;人有災劫,願自承當;人有孽債,願自清償;人有痛苦,願自分嘗;常存是念,馥郁馨香;我入地獄,人上天堂。」懷有這樣同體大慈、共體大悲的心,來禱求上天,天受人之感動,眾生也有洗孽的機緣。
        過去慈航大士不忍黑天浩劫施行時,可以為眾生跪求七日七夜,為使執意行劫的眾劫神回心轉意,甚至低下身段,向眾劫神跪而泣求; 師尊是眾香妙國佛王(香積佛)倒裝而來,為度眾生,可以捨離佛王的金身,入凡塵吃苦受累,甚至還入幽冥去度化九幽十類,更捨棄無始以來許多的封爵,一心願分嘗眾生的苦,願己身受罰。不止慈航大士與 師尊如此一跪再跪,一求再求,懇求上帝赦宥眾生,眾神眾佛、群聖群真也為眾生環跪玉階哀禱。救度眾生的仙佛都不辭勞苦,需要自救自度的人能以跪為苦嗎?能缺乏彎腰的身段嗎?道監秦師是溝通陰陽、執行教化的長者,她常代人祈求,遇有孽重的、問題大的,不時也要分擔人的過錯,分嘗人的痛苦,感受身體的病痛,她幫求助的人化解問題,都要為人去跪求呢!

二、靈堂裡念經的意義


        師公在世時,因為當時人少,靈堂只在早、中、晚晨祭、午祭、酉祭禮上供時,恭誦七遍廿字真言,不像現在人多,可以一日八班經。靈堂只念七遍廿字,亡靈得到的功果較少,現在我們人多,一日八班經,經功大,亡靈得到的功果也較多。法會時,靈堂裡有金剛佛管束王靈的秩序、規矩,還有接引王佛為他們解釋經意,讓他們明瞭前因後果,化解他們種種的冤冤孽孽,一旦他們的怨氣化開,得到超拔,戾氣也就消弱了。還有些亡者,尚且眷戀著凡塵的親眷,未聽聞經意之前,本來還傷心哭泣,聽聞佛菩薩的經意解釋,懂得世間種種有形只是個幻象,聽從佛菩薩的教導,放開私情、親情,莫要執戀凡塵,心生歡喜後,也就不再哭泣了,因而亡靈收穫良多,並增加善果。

三、跪懺禮佛是至高虔誠的顯現

        明白我們師尊普渡法會的要義,是不是我們更深切懂得法會之莊重肅穆,不可等閒視之;是不是更了解,為何一班經裡,我們總要那麼虔誠的跪頌許久,我們要為罪孽深重的性靈說情祈求,要懇請諸佛菩薩度化亡者、加祐陽世,不跪又怎能表達我們至高的誠意,沒有至高的誠意,又如何感動諸佛菩薩法外施恩?更何況,我們做人的,在這一世都還常常因為無明、愚癡、妒火、怨氣、爭寵,時時犯過,而需要自己在念經時懺悔改過,又怎能不為自己的過錯誠誠懇懇的跪禱呢?一個人如果要求活命,什麼代價都肯付出,我們求挽災救劫,求修離輪迴,求靈魂得救不落入延康浩劫,忍耐此時一些肢體勞累的跪拜,又算得了什麼呢!
        念經不只念給我們自己懂,亡靈也要懂,所以一字一句,都要虔誠,切忌含糊。我們人念經時,無形也有念經,我們要是脫詞含糊,菩薩還要幫我們補齊,人可以做到的,卻沒有作好,再勞煩菩薩補齊我們人的錯失,豈不顯得人散漫而虔誠不足,那麼自己在法會中的修行善果,也會因此打折扣。如果本來一份和諧肅穆慎重的誦經功德可以記大功,又何必因為散漫不和諧而變成記小功,甚至嚴重的還要加過呢!

四、先知者防病於未然


        扁雀是個神醫,可是他卻大為讚嘆自己的兄長,因為他可以醫好別人的重病,但不如他的兄長能夠防病於未然,在疾病還沒發生前,便能夠教導別人如何不生病的方法,所以扁雀自知雖然自己可以治好很多人種種的疾病,可是遠遠不如名氣不大、病人又比他少的兄長。我們挽災救劫普化陰陽的法門,正可以防微杜漸、防患未然,在災劫還沒發生之前,先做防止的預備,期望大化小,小化無。做個先知,雖然世俗的名氣不大,卻是個高明者。
        此回南亞的大災,行劫之前,台灣西海岸也曾在受劫的討論之中,而最後台灣能避開劫難,應該是台灣還有一股平衡惡氣的善氣,使得我們能夠享有無價的平安,在平安裡還有餘力,可以付出善行愛心,去救助有形無形。感恩諸佛菩薩對我們慈悲,我們又怎能不謹遵 師尊的垂訓「廿字寶筏,諸子同撐,共挽三期,化解陰陽兩間,以挽死去人心。」對超薦亡靈各盡一份心力呢。
        世道低靡,三界動盪,台灣在無形中已避開幾回劫難,幸運並非僥倖,在過去佛菩薩予我們的聖訓裡,都有明示或暗示著災劫減輕、災劫化無,那時我們所做的功德,早已防患未然,免去現在的劫厄。所以我們付出的一點辛苦,從來沒有白費,最先我們救了自己,而後也挽救我們所依存的土地與大眾。當然要平衡惡氣轉化浩劫,不是只有我們的力量便夠了,我們同樣要互相感恩所有行善立德各教各家的社會大眾,因為大眾共聚的善氣充足,才能將大危機轉化掉,我們在這同一條船上,才能共享平安。

五、慈航同撐普化陰陽

        菩薩常勸勉我們,如果救不了別人,至少要救自己。亡靈的怨氣竄入人間,將加重未來的劫,我們今日發心超拔亡靈,使眾靈離三塗之苦,再仰仗諸佛菩薩無邊法力,使他們有機會離苦得樂,這份無相的法施功德,可以轉化未來的災劫,大悲法會對個人、對大眾、對國家都至為要緊。 宗主誠願人間道昌國隆,風調雨順;菩薩願息止地水風火災,願挽巨劫息延康,願吾乾坤同抱慈悲,神人一炁 齊化災殃;彌勒古佛偈曰:法被陰陽。 師尊與諸佛菩薩殷殷切切要挽劫救黎民,我們更要居安思危,懷抱歡喜心慈悲心戮力春祈普度大悲法會,慈航同撐,以祈求陰陽兩惠,人間安寧。我們不僅祈禱台灣不要受劫,也祈禱人心都能歸善,世界也不要受劫。

六、德門弟子處處可修行

        若問德門弟子何處可修行?法會虔頌真經、懺悔改過可修行,秉持無私替人療病、勸人奉守廿字可修行,日常生活中守孝道、敬尊長輩可修行,用水用紙省儉可修行,口不出惡言可修行,飲食不奢侈可修行,謙卑待人與人和氣、不爭功諉過即是修行,不明瞞暗騙、挑弄是非是修行,愛護環保是修行,助人為善是修行,修行只在修正偏差的惡口惡行惡念,所以處處是修行,時時在修行,不會打坐沒有關係,不懂得玄奧的法理不算過失, 師尊說:我們的法不需要空談,只在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中,身體力行廿字就是好修行。所以普惠陰陽的法施功德,就是我們可得而又高妙廣大的修行法門之一。

【附註】廿字箴言與廿字真經:
        廿字箴言是我們平常頌念的二十個字「忠恕廉明德、正義信忍公、博孝仁慈覺、節儉真禮和。」,而廿字真經是 師尊所創,總集「解三才之浩劫,復十方以清明,發揚天地正氣,為陰陽之準繩,除專制,昌自由,是各聖經之綱領,是聖賢仙佛之基本,人生治身應世進德修業之大成」精華的一部經典。
        廿字真經經理闡述玄微至理,開發智慧,誠頌這部經典時,可以使人的心性穩定,對於修行修性都有幫助,尤其領會「人有過惡,願罪我身;人有災劫,願自承當;人有孽債,願自清償;人有痛苦,願自分嘗;常存是念,馥郁馨香;我入地獄,人上天堂。」的經義時,更能使自己的心靈受到洗滌,放下偏執,有助於本身的修持增長;甚且對打坐也有幫助,可以離開雜念,貫通精神。因此研讀經典,對於我們修行有極大的用處,這也是 師尊總要不厭其煩一再提醒我們,研經文、明至理的用心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3084
1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