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期一版 一炁宗主明示 皈依誦經治病打坐之原則 捨妙香國土,不惜金身,設德教以生產慈善事業為宗旨,接引歧途,而歸正路。
皈依自當力行廿字,革除一切過犯;頌經必口誦心印,修道修身;
廿字醫病,揚道除戾;靜心打坐,需外功內果並成。


一炁宗主降諭:
        余倒裝①臨凡,闡揚廿字真諦,近四十餘年,欲求救正人心,挽回末運,捨棄妙香國土,不惜金身,東奔西馳,勞苦於風塵,處處開壇,足跡遍踏全國②,方方設教,廿字飄於全球,故德教以生產慈善事業為宗旨,宣揚道德,同登彼岸,豈不幸哉!一般乾坤,尚未明了聖教,乃是破除迷信,接引歧途,而歸正路。余將皈依、誦經、治病、打坐之原則,略示於下,希各凜遵③,學而行之。

一、皈依即是入聖之道,既入聖道,已往一切過犯,自當時時懺悔,實行聖賢之法,學聖賢之道,不可與未皈依時,同樣妄行,處處留意,刻刻驚心。皈依時認定之二字,應該確實力行,終身不懈,倘有違反,護法神自當奏達天宮,嚴加譴責,乾坤弟子,對於廿字,望各凜遵。

二、誦經即是明心見性,經者徑④也,經者境⑤也,頌經就是知道道徑,並能知道本人之功德,故誦經愈慢愈真,口必誦而心必印⑥,既明其理,守之勿違,而以往之罪,及未來之災,自可消化。倘不虔誠口誦心印,不但不能得到功德,及解脫自己罪孽,反而遭致神譴,後患無已。唸經唸心,心唸佛;修道修身,身修行。

三、醫病即為揚道之先鋒,治病必先治心,心正則無病,心偏則患疾,故治病以己之精神而治之,以己之正氣,屏⑦去病人之戾氣,解除病人一切昏沉,使病人心不正而自正,病不愈而自愈。治病之感應,厥⑧惟⑨廿字,別無他方。廿字能醫天地病,三無可換日月明。⑩
四、打坐即是出世⑪之法,打者掃也,坐者靜也,掃去一切苦煩惱,方能靜。佛云:過去心不得,現在心不得,未來心不得。凡屬點坐,必須外功足而內功成,希我門人,各個虔誠,發揚廣大,不負余救世救人之一番苦心,拂掃⑫心上地,坐出性中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四十年辛卯二月二十五日 光諭。錄自天德叢林,頁319,覺明雜誌社印行)


注釋:
1. 倒裝:師尊原為先先天眾香妙國佛王至尊之位,因感想眾生遭逢浩劫,不忍玉石俱焚無限悽慘,因此立願捨棄佛王至尊金光之身,離別逍遙極樂佛土,分靈降世,出生為人,以塵俗凡人之軀,歷盡滄桑,講道說法,普渡眾生。自捨莊嚴功德,自降天爵,為普救眾生而來,即是倒裝。
2. 全國:師尊倒裝臨凡為四川省樂至縣興隆場蕭家灣人氏,俗名蕭昌明。六歲離家,周遊各地,隨緣治病、度人、救劫,勞苦奔走大陸二十餘省。
3. 凜遵:嚴謹、嚴肅遵守。
4. 徑:道路。達到明瞭修道行道的方法、大路。
5. 境:程度、地步。通曉至理意境。
6. 印:符合。心口合一,內心領悟口誦的經文至理,更進一步達到表裡如一,行為依據經文的至理而行動。
7. 屏:排除。音ㄅㄧㄥˇ。
8. 厥:語助詞,無義。
9. 惟:僅﹑獨﹑只有。
10. 三無可換日月明:三指無形針醫病治心,能更改生活、心靈,使之變得光明、光亮。
11. 出世:淡泊名利,超出塵俗。
12. 拂掃:抹拭掃淨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958
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