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期二版 孝字指南集解 (之一)

【人生指南孝字集解】 將忤逆心換個孝心

原文:蕭大宗師昌明夫子
集解:阮護憉


[原文]
        古有孝經一書,詳言倫常之道,蓋倫常一日不滅,即天理一日不亡。故倫常者,天地之理之所載①,即天地之氣之所行也。倫常五②,以父子為首,故古人以孝為百行之先。

[主旨]
        此先揭明孝起於倫常,本於天理,為全文之綱領。

[集解]
        孝者,愛敬以③善④事親⑤也,司馬光曰:「聖人言則為經⑥,動者為法⑦。」故孔子與曾參論孝,而門人書⑧之,謂之孝經。今文通行本共十八章,其中所論,自天子、諸侯、卿大夫、士⑨、庶人⑩之孝道及其原理,皆分別而詳言之。
        倫常者,人倫、天演⑪之組織,而有常道⑫也。即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、皆出自天性天理,而孝則尤為之本。所作如何,固然在人,究竟天理,自不能沒⑬。天理既不能沒,則倫常决不能廢,假若人類絕滅,倫常完全解體,則天理亦無所謂天理,故謂倫常一日不滅,即天理一日不亡。
        倫常原出於天也,倘若人類祇要個人自由,家無所謂父子兄弟、夫婦朋友,國無上下一切領袖首長 與組織,是無倫也;廢五常⑭八德⑮,與一切法律,是無常也。如此世界,是否更進文明?人類更多好處?而天理是否在此?但觀蜂有王,蟻有羣,雁有行,人而不如禽獸可乎?然則既不能無倫理,即不能無天理,既不能無天理,即不能無孝道也。
        易曰:「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;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;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。」⑯又曰:「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」⑰。又曰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」⑱故倫常之體,不外男女、尊卑,即易理乾坤貴賤、倫常之道,不外仁義孝慈,即易理剛柔健⑲順⑳,皆本乎天地陰陽之理,自然流行之氣而然也。
        孔子曰:「夫孝,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」(21)是因其性之本然,以提明其當然,皆順正理之自然而說孝道,並非在天理人性之外,而強(22)多添之者也。故謂倫常者,天地之理之所載,卽天地之氣之所行也;故不孝者,謂之忤逆,忤乎天,而逆乎理,昧(23)而未知其性,故需有聖人之教。
        昔者堯帝之時,以百姓不親不遜,然後敦(24)五品(25)、敷五教(26),使明倫常之道。五品者,即父子、君臣、夫婦、長幼、朋友,五者之名分等級也;五教者,使知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之教也。可知倫常,初由野蠻進於文明,加以歷代聖賢,深長之政教化育,然後成全我中華民族之特質,而早為禮義之邦。
        孝經曰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」(27)又曰:「聖人之德,無以加於孝。」(28)又曰:「人之行,莫大於孝,孝莫大於嚴父,嚴父莫大於配天。」(29)故謂倫常以父子為首,而孝為百行之先,皆本孝經而言。向來城隍廟裏,有金字一聯云:百行孝為先。論心不論事,論事貧家無孝子,故孝主要在心性,不在貧富也。

【原文】
        今人不知孝道,其病根在於不知父母之恩,非不知父母之恩也,知之而不十分切實,故雖有孝順之良心,卻又被貨、財、妻、子所損壞,而又無人提醒,是以一片孝心,長為私慾所隱伏而不得伸,此乃世人不孝之病根也。玆吾略言父母之恩,以為天下告焉。

【主旨】
        本要言孝,却先指出世人不孝之病根作反承,而揭明父母之恩,以籠(30)起下文,辭理易曉。

【原文】
        人試思未有身體之前,果(31)何人所生?既有身體之後,果何人所養?餓也,何人乳哺;寒凍也,何人衣裹;啼號也,何人保抱;溲溺也,何人盥洗;痲痘病症也,何人醫救;飲食言語也,何人教督?仔細思之,而父母之恩可知矣!

【主旨】
        由此以下,將父母之恩,特寫一番,提設想數端,啟發人心,其情油然而生,重在仔細思之。

【集解】
        搜,音收。溲溺,小便也。言尿而屎可喻。

【原文】
        父母一團心血,必完全用於子女之身,而後得以成立。

【主旨】
        此總括作關捩(32)。以下節節細寫,一層透進一層。

【原文】
        故十月懷胎,三年哺養,為父母者,不知受多少艱難困苦,擔多少駭怕憂愁。

【主旨】
        此以生育言。

【集解】
        懷胎,蓋妊娠四、五個月以內,稍有意外,每恐有流產不育之憂,即八、九個月間,亦每有動胎生病之憂,十月分娩時,猶恐有難產不順之憂,痛苦自不待言。產後還恐有產後疾病之憂,嬰兒生後百日之內,至二、三歲,稍不健全,每有可虞(33)不測,如驚風、痰促等類可怖可駭。且若貧寒之家,每事又苦經費,一言難盡。故謂為父母者,不知受多少艱難困苦,擔多少駭怕憂愁,乃此類也。

【原文】
        偎(34)亁就濕,捨己救兒,水、火、湯、刀,關心掉慮,時乎嘻笑,則心為之喜;時乎啼哭,則忍耐其煩;己未飯,而先防兒女之飢;己未眠,而先調兒女之宿,飽必期得當,冷暖尤恐失宜一旦遇有疾病,為父母者,不謂子之幼弱難養,反怨己之調理失時,採藥求醫,禱神問卜,恨不得將身代替。

【主旨】
        此言父母對子女孩提時期,種種之劬勞(35),情之切,愛之篤(36),一以兒安為是,皆出自天心至性,不期然而然(37)者也。

【集解】
        偎,音煨。昵,近也。掉,音調,動也。

注釋
1. 載:承受。
2. 倫常者五:古代指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妻、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。
3. 以:而。
4. 善:擅長。
5. 事親:侍奉父母親。
6. 經:常道。
7. 法:範式、原則。
8. 書:記載。
9. 士:讀書人。
10. 庶人:平民、百姓。
11. 天演:生物界的生存競爭,優勝劣敗,以成自然進化的過程。
12. 常道:一定的規律法則。
13. 沒:消失、隱而不見。
14. 五常:父義﹑母慈﹑兄友﹑弟恭﹑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。
15. 八德: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八種固有的美德。
16. 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;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;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:天在上而尊,地在下而卑,由於天地分,乾坤的性能就確定了;地卑天尊的層次確定之後,卦爻由下至上的貴賤等次也就各居其位了;由於乾動坤靜,各有其常性和規律,因此在卦爻中陽爻的剛性和陰爻的柔性,也就判然區分清楚了。(天陽氣輕清在上,故曰尊。地陰氣濁重在下,故曰卑。)
17. 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:乾道為陽象徵男性,坤道為陰象徵女性。
18. 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:所以一陰一陽者,形而上者也。道,即理之謂也。繼之者,氣之方出而未有所成之謂也。善則理之方行而未有所立之名也,陽之屬也,誠之源也。成則物之已成,性則理之已立者也,陰之屬也,誠之立也。(周敦頤集)
19. 健:強而有力。
20. 順:調和的。
21. 夫孝,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:所謂孝,就是上天的規範,大地的準則,人的最根本的品行。夫,發語詞,無義。
22. 強:勉強。(使用強力、迫使)
23. 昧:糊塗。
24. 敦:敦厚。
25. 五品:五倫。指父﹑母﹑兄﹑弟﹑子。舜典:「帝曰:『契,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。』」
26. 五教: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,五種倫常教育。
27. 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:孝道,就是德行的根本,教化的出發點。
28. 聖人之德,無以加於孝:聖人的德性,沒有必孝更大。
29. 人之行,莫大於孝,孝莫大於嚴父,嚴父莫大於配天:若以人的行為來講,再沒有大過孝的德行了。萬物出於天,人倫始於父,因此孝行之大,莫過於尊敬父親,尊敬父親,如能尊到祭天時,配天享受祭禮,那就尊敬到極點了。
30. 籠:包羅、囊括。
31. 果:確實、的確。
32. 關捩:關鍵轉折。
33. 虞:憂慮。
34. 偎:傍著﹑靠著。
35. 劬勞:勞苦、辛勤。
36. 篤:堅持、固執。
37. 不期然而然:沒有料想到竟會如此。
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63746
7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