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4期四版 福田里普化勸善精神療養會紀實
    
1.4月25日結緣者眾多    2.福田里普化勸善精神療養會會場   3.乾坤同道對大眾施以精神療養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彙整 : 翔荷

         4月2日至4月25日在凌雄寶殿近鄰福田社區展開五日的「普化勸善精神療養會」,這期間正是福田社區舉辦年度的桐花季,適逢假日遊客如織,會場熱鬧,因此結上一份精神療養之緣者,遍及各地遊客。
        福田里對在地社區的經營十分用心,是社區營造的模範,近年來修整賞桐步道,生態步道清幽自然,更難能可貴者是老老少少合力投入社區營造的真情,會場不乏年輕人與大專生志工,鎮日參與協助活動的進展。
        因為張慶富里長、簡銘副總幹事熱忱的安排,「普化勸善精神療養會」得以在福田社區藝文館為各地鄉親療養健康。社區位置處在僻靜的山坳裡,人口數分散,里長事先協助發放療養會的文宣,因此首日非假日也有50人次的受療養者,而23日是個大雨天,只有15人次,但會場服務的同道也是勤守了一日。
        24日星期六,天晴帶點陰涼,舒適宜人,遊客增多。在主持節目的簡副總幹事熱情宣導之下,遊客來到療養會場接受療養的人數倍增至104人次,其中也有部分是前三日療養後,感覺身體不適已有改善者持續前來療養。
        25日星期日,天晴,是桐花季活動的最末一日,頒獎、抽獎熱鬧豋場,遊客更多,進到藝文館內療養的男女老少終日未歇,至下午四點已累計182人次。將要結束此日療養時,仍有鄉親到會場來,終因時間的緣故,只能與向隅者說抱歉了。
        五日療養會累計療養人次共387人次,其中部分是在地里民與桐花季志工,大多數是一面之緣的遊客,雖說遊覽而來巧遇精神療養,卻也有人在一次的療養之中,感應菩薩護法治病所顯現之氣(炁)的微妙感應。綜觀身體不適的症狀以肩頸痠痛、僵硬最多,再有的是身體某處長期酸痛,醫療沒有進展,在此療養之後,絕大部分都有療養完後感覺較舒服輕鬆的反應。
        以下略述幾件事例而做回報,一方面提供同道與大眾參考,一方面回報師尊    一炁宗主佛恩加庇、仙佛菩薩慈悲,五日的療養會護法會場,慈恩廣施大眾,增進有緣者的健康。
        福田社區活動組黃旭昇組長,可能是籌辦桐花季勞累吧,夜晚睡眠的品質不好,經由連續四次的精神療養,已變得好入睡。黃先生的太太張秀枝左手酸痛,不能後背、提重物,不能抬高,看醫生卻原因不明,經由前後四次的精神療養,已改善的可以往後背、提重物。
        台中大里遊客林香滿,肩頸僵硬痠痛,一次療養後就覺得好很多,剩左肩還有一點點痠。
王雅薇,小學時曾被同學拍打左肩,肩井處刺痛已有二十年,看過醫生都無法治癒,一次療養,看完表示不痛了,因緣殊勝。
        有位小姐不記得姓氏了,她主述的症狀疑似習慣性將背包背在左肩,左肩頸長期僵硬痠痛,尤其近來痛的更嚴重,她本身是醫院的護理人員,卻沒有做過醫療診斷,一次療養後,雖然有改善了,卻還是不能舉太高,向後移動仍會痛。她的情形跟我曾經療養過的一位友人相似,極有可能肌腱趨向鈣化,最好能透過醫學的儀器診斷,確定病因,再對症治療。復健是一個可循的醫療方式,如果以精神療養治療,也需要長時間多次的療程,才能復原,可惜她是精神療養會最後一日才搭上緣,只有療養一次的機會。
        和美遊客陳美華,後背後腰長期痠痛,上、下腹有時會脹氣,胃有時會悶痛,左腳底會痛。一次療養,看完表示不酸不痛了。
        吳素芬,工作性質是站立操作機台,應該是職業病造成肩頸僵化痠痛,兩膝蓋疼痛,胃有時會抽痛,請她靜下心端坐,放鬆心情,療養時她自然閉目養神,想睡。一次療養,看完表示很舒服,好了。
        福田志工秦孟瑤,頭暈,肩頸僵硬,左手腕外側拉傷。一次療養,看完比較不暈了,拉傷處也比較不痛了,療養手腕時,她可以感受到氣在跑動。
        陳惠美,多年前車禍,兩膝蓋會痛,醫生說是因車禍的傷造成退化,隔空療養膝蓋時,她有感應到疏通與活化的刺痛感。
        廖純如,鼻子過敏,肩頸痠,後頸兩側有多顆氣瘤(氣鬱積不散),療養時表現的很睏,很想睡。隔空療養,看完後比較好了,右後肩胛旁膏肓處還會覺得有熱氣持續運作。
        邱女士,工作性質時常打電腦,肩頸痠痛僵硬,頭暈,胸口悶。請她靜坐療養,她能靜下心閉目養神,並有默契的配合提示平放兩膝的雙手,靜心接受療養。一次療養,看完表示有比較好了。她另有心臟、胃部方面的問題,如果因緣夠的話,很想多為她看個幾次,以達到更徹底的療養,可惜那一日已是療養會最後一日,而邱女士應該也是外地遊客。
        吳小姐,頭悶脹,有經痛的舊症,可能因為身體不適,神情顯得沉悶。請她放鬆心情,靜坐療養,她與邱女士一樣,能有默契的配合提示平放兩手在膝上,閉目養神,療養過程中進入深度睡眠。隔空療養頭部、全身五臟六腑、主要經脈,無形針、掌光互用,皆有反應,看完後表示頭部比較不脹了,睡意還很濃。
        林義峰,大專志工,自稱忙於活動,連日晚睡,肩頸痠,眼睛很疲勞也會痠澀。無形針、掌光互用,隔空療養,他也不自覺閉目養神,睡著了。全身主要經絡、臟腑、眼睛療養一遍,胸腔、上腹、下腹氣的反應都很強。精神療養憑藉護法的力量,可以達到全身調理,而不單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。
        志工陳佑福,肩頸、後頸部痠,有些緊繃,一次療養完表示不痠了。
前來療養會接受精神療養者,極少數幾位的濁氣較異常,療養後有好的改善感應,但是隔一兩日會再反覆相同的不適,這類患者可以持續多看,但是無形最好也能做些調解,更重要的是心存善念,多行善事,為自己植福、修陰德,並以廿字精神落實在言行舉止,培修自己的正氣以剋制病氣。
        多數的肩頸痠痛,有的是工作因素造成,有的是寒溼氣鬱積,有的可能是冷氣所傷。個人曾經療養過一位友人,左肩肌腱鈣化,手臂在某個姿勢會拉扯般的劇痛,不能上舉、後背,無法梳理頭髮,鈣化的起因是強度冷氣風口直吹肩臂二小時。療養過程除了活絡鈣化的肩頸之外,同時驅除鬱積的寒氣,才能達到最佳的復原狀況。
        近代人冰涼飲食過度,冷氣吹的過多,尤其習慣直吹臉部、頸脖,在貪涼之中,寒冰之氣不知不覺侵入,時間久了氣血循環不良,病症就會逐一出現。有形的藥力不足以清理寒邪,就會轉成久病難醫,或是治標不治本,使得病症反反覆覆。
        師公曾在日記中向同道一再提醒,治病要求快好,必需少吃或是禁食冰涼的食品,涼性的水果在療病期間也不適合飲食;要注意作息,要「陰伏陽動」,也就是白日要早起活動,吸納陽氣,晚上要早休息,不要在聲色中耗費精神。
        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吵雜,心思紛亂多慮,或是日夜顛倒,作息不正常,以致氣血循環不良,耗散精氣神,許多人致生睡眠障礙,在精神療養的過程,如果依照 師尊訓誡「專心一念,耳不旁聽,眼不旁觀,口不言談」,端坐靜心,甚至閉目養神,則在療養之中進入自然的補眠狀態,修補睡眠的障礙。此時心如止水,好比禪坐,氣通周身,能獲得全身調理的最佳效果。
        受療養者一旦在精神療養的感應中,獲得改善或療癒,後續對自己身體健康的調養仍要用心維護身心靈,避免致病的因子上身,否則仍會再次生病,畢竟健康是自己的,愛惜自己才能永保自己。
        人身有病即是精氣神不調和, 師尊獨創「精神療養法」治療百病,即在療養人身違和的精氣神,更期望在療病好轉的感應中,勸化大眾同歸廿字善道而挽災止劫。在與大眾結緣的精神療養會聚中,不忘解說 一炁宗主之廿字義理,分享大眾體認佛菩薩的廣大慈悲願力,這也是無形佛菩薩與有形療養者、被療養者共同會聚普化的因緣。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63738
7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