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3期三版 師公笛卿夫子講述 師尊儉約生活事蹟
憶念聖師母坤道風範,並深刻了解師尊儉約及行道事蹟,謹附錄四篇文章「師公笛卿夫子講述 師尊儉約生活事蹟」、「師尊始派開導師事蹟」、「蕭大宗師行道傳略」、「師尊顯化故事」,以供同道及善信詳加研讀。
師公笛卿夫子講述 師尊儉約生活事蹟
蕭公昌明夫子,於民國初年,由四川來到湖南省,住昭山,其苦難同昔年牟尼佛在雪山修道一樣,後到湖南南縣,娶得師母黃氏,有室家成,生活自較安定矣。
夫子不惜金言,常教乾坤弟子,人生重要者衣、食、住、行四事,要從節儉,儉是美德,不要奢華,奢華是敗行。 夫子穿的竹布長衫,寒天穿粗布棉袍,不喜綾羅綢緞,毛料呢絨,不穿皮袍。 師尊認為剝物之皮護我身,是不仁也,更不忍乾坤弟子再淪入此毛中,所以有穿皮袍大衣來社者,上光殿參駕,定要脫下,天寒地凍,如是穿皮袍者,多有不敢來社,因此社中經費日見短少。內有真誠乾坤弟子,懇求 師尊,可否恩准更改不脫皮袍, 師尊為順時應世,自買一件舊皮袍穿着,以遂乾坤弟子之請求,經費日見充裕,後來道務興隆,弟子增多,富有之弟子,敬送綢緞毛呢絨品者多。 師尊言:「吃的是鹽,穿的是棉,綢緞呢絨不足以為貴也。」
師尊常言衣要章身,不要破爛,更要清潔,食宜粗茶淡飯,園蔬勝珍饈, 師尊喜歡食豬肘子,不喜山珍海味,不喜食前方丈, 師尊食的菜,厨司不可試鹽味,若是試了鹽味, 師尊就不食。我在江西南昌高安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,開成立大會,恭迎 師尊蒞會,曾見此事實。住,只要能避風雨,夜眠八尺足矣,何必高樓大廈,畫棟雕樑,人生享受,不可過度,俗言有福不可享盡是也。行,正其心,去其欲,言行皆正,正氣充滿天地,行于宙宇,上天自降祥瑞,即平時行路,要走路中,不可走于兩旁邊,這就是正行。凡有作為,皆能順利,自有吉神護佑,邪氣遠之,希乾坤諸會員遵照 師尊明言,篤踐實行,不獨己身得益,後福更無窮矣。
(錄自天德行品之二,王笛卿夫子寫真集(二),頁19-20。中華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七月重印,財團法人天德聖教念字聖堂印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