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‧ 吳鳳凰
師尊無形古佛首創精神法療養法,可以醫治任何病症,且有種種玄妙感應,但精神療養法並非要取代醫學,而是輔助醫學的不足,詳加研究與正確運用,就無迷信。精神療養法以三指無形針與雙手掌光(必須皈依入道時由 師尊無形古佛傳賜),對患者施以療養,剛正正氣外放為種種光氣(光束有時如一把光刀),透入患者體內,充氣活血,將病濁驅離體外或摧毀不良物質,將它氣化或消滅,而達到治病功效,無形中有各種顯應。精神療養法無形針與掌光有護法之佛、菩薩、護法金剛、護法神等護持,療養者與被療養者秉持正心正念之虔誠,無形醫病自有好轉的感應;療養者慈悲無求,被療養者善心善念強,誠誠相感,感應的力量就會大。精神療養法無形醫病以 無形古佛傳賜之無形針與掌光,有形的輔助則以布丹、無形膏與佛水予以增強及保養。
附錄 師尊一炁宗主與 師公笛卿夫子對布丹、無形膏、佛水的詳解,期使以有形輔助無形時,能更真確而正信:
「如現今吾道代人治病,所服布灰之中,而現種種滋味,其故安在?是即身外之身,採集各山靈苗,煉成起死回生之藥,此中究竟,非言可喻,研究自得也。」①
「問:為何貴社創始人,研究這個法子治病呢?
答:現在科學家造飛機、大砲、毒瓦斯、死光等,皆從研究而發明,我們以布與黃表灰治病,亦從研究而來,茲將黃表與布之性能略一言之:黃表之原料為竹,竹莖為平行纖維組合而成,引地中養液從茹層通過結節上達枝葉,其味甘,其氣清涼,功能平虛熱,用表化灰取其原性可以入脈清解血熱也;又大布之原料為棉花之絮,棉由土中攝取養料,以特殊生理化為棉絨,其性溫煖,其體輕揚,用之代藥,溫寒化濕,俾中和之氣,足以充達脈絡。
本社治病,無形之法以精神,有形之藥用布表代,此乃創始人所研究精神與物質并用之治病法,近代德國人士用棉子丸,以治一切雜症,或用以辟穀,舶來品能治病辟穀,豈中國貨而不可哉!我們以之治病,已逾三十年矣,處處皆有證明,處處皆有證據,先生問諸過來人便知。」②
「問:你們燒布的時候,現出種種花樣,吃的時候,覺到種種的味道,這又是什麼緣故?
答:燒布的時候,我在上文曾經答過,乃是錦紋一段,況又不僅止錦紋,亦可以說是菩提樹,所以花紋變化無窮,味道亦轉移無窮,是即佛法無窮之意。再用偈語以答之:
錦紋淨六根,菩提淨四生,六根清淨法,四生一樣心,現出寶月光,飛身離迴輪,種種色與相,親親一片仁,慈悲能懷抱,便是如來身,一粒寶王沙,世界難數清,但願大千眾,履躬踐實行,佛法無虛妄,捷足見世尊。」③
「問:你們治病,聽人說,水裏頭可以現法相,是何緣故?
答:水內現法相,乃是真實不虛,所以云佛法,能可以入微塵界,微塵當中,可以現出種種世界,況且微塵乃其濁也,水乃其清也,微塵中,能可以現無量無邊的世界,豈水中不能現世界嗎?今以偈語以答之:
水中映明月,明月在其中,其中存佛性,佛性空不空,不空觀法法,法法一點宗,清濁何所住,是非何所功,不著障與礙,萬法皆匯通,已得大自在,即是大雄風,這個自在法,相傳無西東,靈台色相除,莊嚴入大雄。」④
「上古神農氏,嘗百草之味,著醫藥之方,聖功溥利,大德同天,惜乎世人,鮮能深究,以故神醫罕見;尤慨世衰道微,人心巧偽,藥多有假代,醫少理真明,因此治療鮮有速效,遑論奇功。
吾 師蕭公昌明夫子,有鑒及此,懷廣大慈悲之心,發恢弘普濟之願,集群聖廿字之精華,教以培元養正,開亙古玄微之妙法,名曰廿字金丹,醫三才之病,回萬類之春,掃塵凡之邪氣,生宇宙之光輝,功高德大,誠為至上,普願大千世界,同沾法雨,歡哉樂哉!」⑤
「布丹,性溫和,輔助真陽之氣,活血通經,尤能升清降濁,追風去濕,逐污除邪,營身康體,有參茸燕桂之功效,歷代醫家,未加深究,惜乎其名不貴,而價格廉也。」⑥
「本會療養師及乾坤道等,宜勤學力,深究精微,明理通經,達玄知妙,是為良師高足,大行仁德,救世活人,佛仙皆喜,中外世人咸欽。凡來本會求診男女,有患重疾者,皆是元虧精耗過多,欲治此疾,必須病人禁情欲,保元精,全正氣,時在一百日以上,能如此作,無形針治,同服布丹,其病定可得痊;若是不保元精,縱日行醫治,恐難奇效。更有病人妄服參茸燕桂之補品,不為無益,反而生病,應宜明講,使病患人知之,免有錯誤也。吾今達理所言,希諸乾坤,心領神會,是為至要。甲寅四月初十日,王笛卿講」⑦
布丹、無形膏與佛水,同為 師尊首創精神療養法醫病救人的法門,以有形輔助無形,是精神與物質並用的治病法。布丹以洗淨的純棉布,裁剪一定規格,佛案上祈求 師尊無形賜藥與光,經六小時以上燒練,而成潔白布灰;飲用的佛水,以燒煮過的熱開水祈求,喝時以溫熱的溫度較好,暖血通經絡;無形膏可用牛皮紙、布或表紙祈求,牛皮紙以能透氣者為佳,寒濁、濕濁、熱濁、病濁能透過紙的毛細孔發散出來。無形之藥與佛光則是賜藥菩薩、賜藥童子代替師尊賜藥,有無靈藥與佛光,則在正心正念的相通。布丹有種種味道,不同人、不同病情,嚐出的味道都不相同,隨著病症改善、減輕,布丹的味道也會跟著變淡,有時嚐起來沒有什麼味道,但病徵仍然會改善、痊癒,可以說是轉變奧妙無窮。
個人皈依近二十年,皈依之初以自身作為印證的本體,會以無形膏試驗自己各類的病症,同時體驗布丹對病症的改善程度,在印證的過程,去了解無形中的實有。第一次使用無形膏,是83年左肺氣胸住院彰基,陳幸好老師與榮新帶去與我結緣,給我使用,當時後背膏肓舊病的痛點,比氣胸引管的開刀處更痛,止痛藥也沒有效益;陳老師教我在膏肓處的痛點,貼上牛皮紙的無形膏,看著那張紙,雖不排斥,但也無所謂相信。無形膏貼在痛處,痛一點也沒減輕,出院後,那貼了幾次的無形膏,還算完好,將它燒化時,有股類似百香果的濃郁香氣,之後的幾張都是用幾次就燒化,同樣都有百香果的香氣;本以為那可能是牛皮紙的氣味,但後來拿一般的牛皮紙,燒了聞看看,卻沒有那股甜蜜的果香氣味;直到真正了解無形膏可以反覆使用很多次,破損嚴重時再燒化,就沒有果香的氣味了。
皈依後對無形膏沒有特別信心,會再度使用,是因為自己皮膚敏感,貼醫用的藥布很不適應,改貼無形膏最沒有負擔,因為腳跟底像是足底筋膜炎的痛,是貼無形膏好的,右腳膝蓋新傷疊舊傷,舉步艱難,也是長期貼無形膏好了,當然好轉的過程不只是貼無形膏而已,還有吃布丹與自我療養,但在體驗的過程中,實際感受到無形膏能通氣、消炎、止痛,且將寒濕帶出體外。
隨著使用無形膏的經驗愈來愈多,感觸也愈加深刻,有時貼上無形膏,所貼的部位,會有熱能產生出來,有時則是氣會震動,有時是寒溼氣冒出來,也曾左顴骨外側有顆0.5公分的硬塊,睡前覆一張無形膏在臉上,硬塊處立刻有氣往下竄走,隔日睡醒,硬塊消失,推想硬塊可能是氣結,氣通,硬塊就消去了。101年七月,整修房屋牆壁,每日都必須大費周章清理屋子一次,右手肘使用過度,發炎熱痛,每天睡時都貼無形膏,隔早就會好些;有一晚貼上之後,涼氣從手肘處延伸到手腕,那股涼氣像是塗上薄荷的涼,彷彿還聞到薄荷味,隔天清晨手肘大好,幾日後療養一位親戚,拍去她左肩背上濁氣,手肘才又痛了幾日。此外還經常將無形膏捲成弧形,覆在仰躺的臉上,消除眼睛的疲勞,與通暢鼻塞、舒緩鼻過敏。近二十年來,無論遭遇何種病症,都會使用到無形膏,緩解症狀,疏通氣血。
皈依前吃布丹的心態是「以身試藥」,布丹吃起來也沒什麼特別味道,後來持續吃布丹,則是經歷中西醫學用藥的連續失誤,對藥物戒慎,而專吃布丹。近幾年逐漸體會替他人精神療養,也會耗損自己的元氣,還有97年年末以來,受到嚴重的寒傷,為了保留自己的元氣,與加速被療養者早點復原,開始將自己請來的布丹送給他人結緣,因為這樣與多人結緣,追蹤記錄了布丹食後的各種不同味道,種種味道有:腥味(腥味還細分為生魚腥味、鹹魚腥味、海帶腥味、臭雞蛋腥味)、阿摩尼亞味、甘甜味、鹹味、苦味、酸味、辣味、玫瑰花香味、檀香味、肥皂香氣味、薄荷涼味,同一份萬靈布丹,同一人在不同的時間吃,味道不一樣;或是同一份萬靈布丹,不同的人吃,味道也不一樣,其中我對腥味最好奇,因為自己吃過的布丹數在七千包以上,卻大多是無特別味道,更不曾經驗過腥味,但不管遇上那種病症,布丹都助我撐過種種不適。
自98年到101年2月,長期療養一位寒氣特重的患者,自己也傳染了對方的寒濁,100年年初,雖然已經感受到自己的負擔逐漸加重,但因為前面已經付出非常多的時間、精神與元真之氣,仍然有著執著,希望拔除對方的病根,以具體可見的實例,見證精神療養法的玄妙。傳染的寒濁,隨著療養次數愈多、時間愈久,對自己的侵害愈來愈加重,但自己評估,多吃布丹、喝喝佛水、貼上無形膏,還可以撐得住,直到101年2月25日,春祈法會期間,曾幫她療養,受到對方排出大量寒冰重濁之氣的傷害,身體的不適更加明顯,當日又替一位重寒的道友療養,自己承擔的寒愈加沉重;26日下午經班結束灑淨,光殿上收太極八卦時,前面的道友記錯繞法,穿出灑淨隊伍,走到帶淨生旁指導帶淨生,卻是收錯太極八卦,破陣的衝擊難免傷人,回家當晚,像是感冒的不適逐漸浮出來,吃下布丹,覺得還可以承受,預算持續療養那位重寒的信女,因為前一次的療養,有些病根還未處理完,如不接著療養,時間拖下去,又會轉為嚴重,那就白費前面所花費的時間與元氣。 (未完待續)
參考書目:
1.佛說妙法蓮花經註解,12-13頁。
2.宗教大同推進問答,21-22頁。
3.宗教大同推進問答,28頁。
4.宗教大同推進問答,26-27頁。
5.天德行品(之二),王笛卿夫子寫真集,51頁。
6.天德行品(之二),王笛卿夫子寫真集,51頁。
7.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,58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