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86年5月11日,大覺導師秦淑德主持凌雄寶殿上樑典禮)
【光諭導讀】 文‧吳鳳凰
宗主法諭:籌建人間凌雄寶殿,奠基八卦山
人間凌雄寶殿的興建,關係著挽災救劫、陰陽普渡、救世救民、博愛慈悲之大事業,不是一般世俗建個大廟,崇神祀拜熱鬧繽紛而已。
興建凌雄寶殿,上界籌謀已久,慎重規劃奠基在八卦山,自民國80年的光訓諭示,即可索源探究:
「清風古佛降各地乾坤諸賢達……特降諸賢子,今奉 宗主法諭:『八卦建佛宇,三界十方盡知聞,建千古之道壇,奠萬世之基業,有賴乾坤諸賢,群山氤氳,聚氣納財並納賢,地良昇朝氣,大道永傳億萬斯年,本教奠基八卦山,千古不朽後人賢。』宗主又諭:『本月良辰廿八日卯刻,日吉時良,動土興工萬世昌。』隨示兩語諸賢:『舟已離渡口,神人勇向前;佛宇建聖地,莫嫌事功遠;朱提容大寶,骨風起雙翅;有無皆護法,和合盡成仙;圓融秉一致,事事皆週全;乾坤功德大,凌雄殿內懸;福家且康身,德蔭兒孫賢;願我諸同仁,兢兢勤聖業;神人一體勤耕耘,福延壽晉錦似春。』」①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各弟子……特諭吾門乾坤子:『八卦山上佛宇地,昌明大道賴人行,正心宏願道行正,不偏不倚何凶何吉問,行道秉慈心,開道秉至仁,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願吾子等,精誠一致道通神,萬年昌盛勇向前。』」②
「清風古佛賜乾坤賢達等:憶當年人間凌雄之名,竟然議權未焉,幸喜人間凌雄重建,奠教基之千載,樹道範之萬世,擇此山雄氣壯地脈長,美景風光永流芳。」③
民國八十年, 師尊一炁宗主、師公清風古佛,已經明確諭示,在八卦山籌建凌雄寶殿,奠立恆久道基。勉勵乾(男)坤(女)弟子,不要怕困難,不要嫌棄完成興建佛宇的事功遙遠難及,提示有形、無形都會護法,籌建凌雄寶殿就如船既已駛離渡口,起航了,就當勇往直前,只要能圓融一致,事情都能夠周全,建成凌雄寶殿的大功德,將高掛上界凌雄寶殿,不僅人間的弟子該努力向前,無形的聖賢仙佛也會一體勤於耕耘,務必建成人間凌雄寶殿。
凡人對於凌雄寶殿建在僻靜的八卦山,有諸多疑慮,師尊說明昌盛大道,需要的是依賴人人存正心、行正道,公正不偏差;宏開大道則要秉奉至高的仁慈心,以大公無私、仁慈心去做,道就會隨著人人正確而專一虔誠的修為,宏大廣開。
萬事起頭難,雖有上界指示與護法,但要從無至有,仍有茫然,大覺導師在籌建的起始,肩上的擔子確實沉重。上界指示必要在八卦山建成凌雄寶殿,80年春天,則有道友洪忠和夫婦,捐出八卦山土地一千五百六十一坪,並於同年10月26日在彰化寶光殿,召開成立「彰化天德教凌雄寶殿籌建委員會」籌備會,隨後展開籌建及依法申請。依法申請的過程極為繁複,也困難重重,在重重困難裡,無形時時護法,助人突破重重難關,人則持續毅力,一步一步向前而進。
師公王笛卿夫子在世時,曾經有意將新豐的道壇建成為凌雄寶殿,只是因緣未臻成熟,雖然興工時,在師公祈求之下,師尊曾賜名凌雄寶殿,但是後來劉福初副開導師又請名更改為天德堂,師尊也認可了。本來人間尚未案立天德教名,下界不得有凌雄寶殿與上界呼應,而師公認為可藉由當時黃公達雲之祖德深厚與甚高地位,以立下教名,因此祈請師尊賜名凌雄寶殿,只是天意另有安排,人間的時機也未成熟,所以主事者又以人意請求改名,冥冥中仍然是順天意而行,人意無法勉強可得,此事記載於師公王笛卿夫子日記(民國63年),另外可佐參覺明雜誌40期(83年7月1日出版)。
師公歸天返宮之後,再經二十年,而有上界旨意,於八卦山建成凌雄寶殿,並有洪忠和伉儷捐贈土地,依法完成土地捐贈,建成人間凌雄寶殿,與上界凌雄寶殿呼應,而奠基八卦仙山。
天上人間凌雄寶殿,氣貫穹蒼道通太虛
「竈君菩薩降德門師生諸乾坤:巍峨聖地建佛宇於千載,奠道基億萬年,天上人間凌雄寶殿,氣貫穹蒼道通太虛,山圍蒼柏青蓮潔,池水澄澄澈世人之心,仁風道德古今存,天德乾坤持堅高品行,謙恭禮讓寬恕仁。」④
「一炁宗主諭各地乾坤弟子:大道昌宏乾坤秀,廣行聖德勝遺金……,行八德端正風,護華夷世道清,天德門人不畏艱辛願力宏偉,奠基海峽廣被十方而安寧,喚迷途而知醒道登彼岸,乾坤秉願行志度人,愿眾生同轉蓬瀛,世昌道隆古風純,堯天舜日共享大同,吾願天德諸乾坤,秉廿字大道推行,度三才挽頹風,功記凌雄,德蔭子孫。」⑤
竈君菩薩即是竈神,又名「九天司命」,是先天真火,主掌人間的煙火,考察陰陽的善惡,至為公正,沒有偏曲,掌握生殺的大權,底定吉祥的榮貴。天德聖教有《竈王尊經》一部,講明火德真君,本是清淨無為之體,捨離所居的翠雲之天,為造民命,不惜辛苦降世凡塵,而為燧人氏,鑽木取火教民熟食,功德極大。《竈王尊經》的流傳,不是迷信,而是歌頌燧人氏的功德,希望人人誦念《竈王尊經》,而了解經內的正確義理,實行經內的功德,改過遷善,注重養生之道,不要逞快口腹之欲,殺生過重,而褻瀆竈君,如此世上的人都能做仁德之人。養生之道,需節制口慾,否則任憑喜好滿足口腹之欲而奪取物命,損去天然的年壽,就稱不上是善道了。
竈君菩薩盛讚聖地建佛宇,人間凌雄寶殿道通天上凌雄寶殿,正氣貫通太虛,無形妙境裡,念字法水澄淨世俗蒙塵染著的人心;勉勵天德弟子,持守堅定的毅力,修養高尚品行,要謙恭、要禮讓、要寬恕,做個仁人。
天德聖教奠基台灣,是一大因緣,續接黃山道氣,傳永續之正道,保護華夷世道清寧。披荊斬棘,奠基海峽的歷程艱辛,師尊一炁宗主期勉各地弟子,秉持廿字,推行大道,挽救頹風,喚醒迷途的人,恢復純樸古風,共享如同堯舜時代的太平和樂。「廣行聖德勝遺金」,以修德、行德庇蔭子孫,勝過遺留萬金財富。
建凌雄聖殿於人間,一統天上人間凌雄,可挽災劫之延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諸賢子:大羅天任遨遊,塵俗之事盡何知,迴心念,皆有因,蓬萊仙島奏凱音;午夢醒,曉前因,他山石,以攻銼,九轉金丹賴修持;大道興,賴乾坤,寶筏諸賢撐;須倡行,仰新人,八卦壯志伸。南台仙山,青磬紅魚道味深,出怡情舞柳上黃鶯,識果知因,光陰緊,結廬柴門傍森林。願子等,明示訓,三期龍華未等人,此偈語,諸等明心見性記寸心。」⑥
「圓明至聖佛降乾坤諸賢達:大興土木,建凌雄於人間,威儀長春神人欽,凡事創始較難,貴能審慎,秉恕行仁,堅百忍而圖成,偉功不朽,名留史冊,德蔭子孫,福壽同增,靈鎮玉京,偉哉乾坤,功德無涯矣!」⑦
「一炁宗主諭各地乾坤諸子等:希子等,去己見,秉大公,以蒼生為念,凌雄聖殿,順利啟建,天上人間之一統,可挽災劫之延。」⑧
八十一年至八十四年,歷經籌建及各項依法申請作業,克服重重困難;八十四年年底、八十五年年初,政府主管機關核准興建「中華民國天德教凌雄寶殿」。人奉天意,秉願興建人間凌雄寶殿的諸多困難,無形都隨時監察,當人的意志弱化時,師尊與師公都及時給予人叮囑、勉勵,期望弟子們去除個人的私見,大公解救蒼生為念,堅定百忍而圖求成功,以建立不朽的偉大功德,名留史冊,順利啟建凌雄寶殿,一統天上凌雄與人間凌雄,有無同施法雨,將可挽救災劫的延綿。
塵俗之事,人無法盡知,然而事出總有個因由,明白前因,則能以他人作為借鏡,來改正自己的缺失。大道興盛,需要乾坤合力同撐,倡行大道也得仰賴新人。依傍森林清靜,足以在自然中怡情養性,伴著青磬紅魚,修道意味深長。上界三期龍華大會,有收緣了道的時期,時間緊迫不等人,在此仙山佳地,清心修持,功果圓滿時,返回大羅天,即可無拘束而自在遨遊,此恆常的自由自在,遠遠超出人間短暫的享樂卻充滿變幻的無常。
為蒼生,眾力義舉,扶助凌雄人間而奠基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各弟子:宏天德,倡廿字,諸子肩負重責而力挽延康。 吾子乾坤,前來東林,代天而宣化,處處闡教,有教而無類,擊鐸振聾而啟瞶,駕寶筏大開普渡之門,開覺路而利陰陽,願將欲熄之燈而復明,方為是願也!現已烈火灼膚,水漫眉下,戾氣而污天,唶乎,尤其風雨前夕,嘆斯人心為名鎖而利拘,乖謬而不知修也,悲也哉……。願吾子等,眾力義舉,扶凌雄人間而奠基,昌天德,揚廿字,以作挽斯劫之中流砥柱,去偏私而為蒼生,名留史冊而不朽。」⑨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各弟子:子等皆守道,默默追隨師,正氣沖霄漢,乾坤誠修持,機緣莫失卻,……,德蔭子孫,凌雄奠基好佳評。」⑩
八十五年2月12日,第三次向彰化縣政府工務局建管課提出建造執照申請,朝向動土開工穩步邁進。在人間的俗見裡,繁榮容易吸引眾人的目光,炫奇則使人迷失守靜的定力,未能默守的人,有的離道而去,默默追隨師尊的在道弟子,師尊予以鼓勵:把握機緣,真誠修持,要培養好主根,而不要去仰望末枝,錯走了路。
天德門人是無量壽佛的門徒,自西方立願前來東林,到此娑婆世界,肩負代天宣化廿字的責任,應該有教無類,大開普渡之門,普利陰陽,澄清濁海,尤其災劫層層逼近,人卻不自知而不懂得及早修德立功,實為可悲。師尊期願弟子們,眾力義舉,扶助人間凌雄寶殿興建完成,奠基道業,昌盛天德,宏揚廿字,為拯救蒼生盡心盡力。
上天議定上下而凌雄,傳一脈之宗
「無形古佛諭各壇乾坤諸道子:上天會議之中,案定上下而凌雄,八卦聖山,奠基千載億萬年。喜吾子等,久積青蚨,成大志業。敬吾之心而敬人,愛吾之心而愛眾生,子等言行一致,宏道而闡教;功過者,雖大賢所不免,其與常人所同,惟改也。修悟修性是功,修身而是德,功德者福報也,福德者忍辱也。吾子乾坤,道基甚深,夙根有因,皆為吾門仙真仙根也。」⑪
「圓明至聖佛降乾坤諸賢達:人間道務後繼有賢人,老衲歡欣。地下凌雄圓滿達成,無形護祐,老衲顯靈,諸賢達名留史冊,功德永垂不朽,與天地同並,與日月共明,團結一致,誠心正德振精神,完成道業,靈證玉京,仙班列名,福壽贈乾坤。」⑫
「念字主宰諭乾坤諸弟子:教傳蓬萊仙鄉,奠道基於八卦亦永固,地久天長,仁風穆穆,慈輝而綿長,挽三期,弭災殃,廿字風行宇宙康,乾坤毓秀,道達康莊,漸漸濁塵亦清涼。」⑬
「無生聖母諭德門乾坤生:藉此僅臨上元燈月輝明之際,近觀天德乾坤,抒大願,虔誠可慰,傳一脈之宗,建千年於百世之聖業,奠萬載之基;仙凡一體,佛聖護法,期達世運昌盛,禱世界而和平,凌雄聖殿奠人間億萬斯年。風和日麗,物阜而康民,祐乾坤以福壽,三教五家,喜樂吟吟樂昇平。」⑭
八十五年5月8日,凌雄寶殿建造執造通過消防審查,同年6月24日興建工程正式動土開工。
人間凌雄寶殿的興建,是上天會議審慎核定,選址在八卦聖山,也在上天的規劃之中,奠立恆久長遠的道基,有上天會議預見未來的遠謀,師尊無形古佛欣喜乾坤弟子,久積青蚨(錢的代稱),捨財捐款,義助凌雄寶殿的興建,共同成就大志業,期勉弟子們宏道闡教,須遵守言行一致,以敬愛師尊的心,去尊敬他人與慈愛眾生。
凡人立功、犯過,無形冥冥中鑒察,都一覽無遺,師尊居高臨下,自然也看的清楚明白,提醒弟子們,雖然大賢人也免不了和平常人一樣會犯下過錯,可貴的是要真誠改過。功德是什麼?修養對道的明覺領悟,修到性靈清淨,是功;修養自身美好的人品,是德,所以要存有謙虛的心胸,來培養自身的中和之氣。必須內心自我反省,自我領悟透徹,自我的內在修行與外在的陰陽普度,需要同時並進,言行一致,做到誠而有信,具足好品德好模範,體念廿字的真義,老實奉行,尊崇道德與善念善行,自然就會化除障礙,行道就會順時。
功德累積需要一步一步建立,內修外行並進;不漏功德以成就大福報,則需修養忍辱的工夫,「一把無明火,燒去整片功德林」,流言的蠱惑、傲慢的自負,都能引發浮躁的火苗,內省的定力不足,很容易就會被引燃,一瞬間的暴火,也能燒盡長年累月的功德存款。
師公王笛卿夫子在台灣開枝散葉,住世時,捨離家園,孤身來台,也是吃盡風霜,克服諸多艱難困苦,不惜精神、元氣,時時為人治病,藉之宏道傳教;離世了緣,返回無量宮後,仍然護祐乾坤同道,護法地下凌雄寶殿圓滿達成,更顯現特靈,救護同道安危,或是化除阻障。師公圓明至聖佛期勉同道賢達,誠心正德,振作精神,團結一致完成道業。
無生聖母察觀天德弟子,發大願力,道傳一脈正宗,興建人間凌雄聖殿,深表安慰,仙佛與凡人同心一力,建成凌雄聖殿,挽未來之災,救將來之劫,祈禱世界和平。
八十五年11月26日,大覺導師秦淑德主持靈山殿上樑典禮;八十六年1月24日,大覺導師秦淑德主持凌雄寶殿奠基典禮;八十六年1月28日,大覺導師秦淑德主持靜修院上梁典禮。凌雄寶殿工程依序進行,大覺導師秦淑德號召各地同道與善信,捐資施財,護持工程得以順利完成。人有虔誠的用心,佛聖則有無形的護法,雖然大覺導師肩擔的責任很重,時常為工程款憂心,無形則適時給予弟子們鼓勵,在適當時機,都能化解燃眉之急。
「蓬萊仙鄉」是古人所嚮往的海外仙都,是避離亂世、專權的寶地,神人因緣大會合於此,仁風美好、深遠而盛大,在上天好生之仁德,與人心培修之仁德的推廣之下,漸漸轉化塵濁為清涼。
地上凌雄,工近尾聲竣工之際,嚴謹六門,以經得起魔氛考驗
「無形古佛諭各地乾坤諸道子:諸劫頻頻而摧,禍延而不休,……。吾願寥寥乾坤子,棄己見,以公為重,不計前嫌,卻瞋恨,效彌勒之肚,量如滄海,容巨細而納百川,同抱仁義之心,廿字寶筏而共駕,闡教宏道而度九六殘靈。現今地上凌雄,工近尾聲竣工之際,魔氛重重,製造忿戾在人群之中,事不遂心,怒氣塞胸,小殃而繞身;不合之意,口角之爭而傷神,希子等,嚴謹六門,經得起考驗,道功猛進。嘆光陰而短促,期近歸宮之時,重責大任,謹記完成,時到功成果滿,悠悠揚揚,靈山列位,仙班有名,其樂也欣。」⑮
八十六年5月11日,大覺導師秦淑德主持凌雄寶殿上樑典禮,乾坤弟子們穿著道袍莊重參與典禮盛會,人間地上凌雄寶殿的工程接近尾聲,即將竣工,考驗的魔氛也更加沉重。使人群不和的流言、事端都是魔氛的考驗,無形中會有憤懣的戾氣,在人與人之間製造衝突,致使對事不順心、對人不順眼,而胸中充滿怒氣,小災殃圍繞在身上,為了彼此的口角而損傷精神。
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因為見知的差異、意識的執著,或習慣的不同,難免會意見不合,正當工程竣工之際,同道多數欣喜期待,但也有少數的弟子,因前嫌而障礙,未能同心協力。師尊苦勸各壇各地弟子們,效法彌勒的寬宏大度,一起懷抱仁義之心,共駕廿字寶筏,度回九二殘靈。
行道的人生路,考驗重重,師尊希望弟子們要嚴謹的守好六門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需要六根清靜,才能經得起考驗。人間的時間漫長,天上看地上的時間卻是短促,提點時期接近歸宮的時間,要謹記完成在人間的重責大任,時機到時,功果圓滿的返回本來,列位靈山,登入仙班,才是真實恆久的快樂。
我們凡人在人世間,都有自己的因緣,一定的時間,自己未必知道何時離開,但上天有明察的計算。功德乃自修自得,把握時間精進,了此塵緣,「返家」時,帶著自己修來得到的功果回去,靈山會上都有一個位子,因此不必為世俗的名相爭名奪位,以免陷入迷障,墮落而難返回本來。
各種劫難頻頻逼近,災禍蔓延難止,上界諸佛菩薩憂心不已,但天機不便洩漏,也只能苦口婆心,一再勸勉。
雲天暨普賢諸神佛,推薦地下凌雄,首創人間之舉
「一炁宗主諭各壇諸乾坤:擇定七月中元而荐亡之念,皆盡人子之孝而不忘本也, 為人為孝是賴矣!……此次所度各道,受惠登舟而轉輪,覩此景,法露恩波而滌幽京,伊等渴望盛會普度,幽門大開之期,各家各教共施法雨,索蓮筏,度幽魂而超脫。尤其吾教各地乾坤子,潔身至誠之心,誦真經,大開普度,度亡魂幽靈而轉世,登天界,共修靈性,陰功陽果,功德無涯矣。……願吾教乾坤等,各秉初衷,悲願慈心,息世界狼煙鏖兵而止干戈。……雖各教各家,挽災救劫不乏其人,今覩此世,十方昏暗,六合不明,天災人禍,四時而顛倒。丙子會議,接近三期之末數,吾天德乾坤,肩負解末世之危,故而雲天暨普賢諸神佛,推薦地下凌雄,首創人間之舉,為挽末世之危。希子等,圓融一致,棄己見,為大公,以挽狂瀾,為願是囑。僅此之諭,吾乾坤子,謹記遵行,勿負上天暨吾之厚望也。」⑯
「普賢菩薩、普天福主許祖真君同降乾坤諸子:丙子大會議章,天德乾坤諸子門人,肩負重責大任,挽末劫,導世俗,陰陽兩惠,老衲隨時護祐,神人共秉慈心,統挽浩劫,以享太平。聊聊數語,未能盡興一一以表,天機不可明示,希吾乾坤等各秉職責,盡心盡力,以德以仁宏教度人而揚名,功德無量蔭子孫。」⑰
天德聖教法門之重頒人間,是為挽救三期延康浩劫而來,秉願追隨師尊來凡的弟子,都有普度陰陽的使命,只要為人正知正行,無形都有護法。中元超薦亡靈,是人間懷祖報本、慎終追遠的孝思,幽京諸靈都渴望中元盛會得以參加普度,沐浴法雨佛恩、轉世超生,因之我們的普度法會,是慈悲博愛的大事業,一方面度回九二殘靈,一方面減輕幽冥戾氣、平和陽世安定,減災減劫又息止干戈戰火,雖然這些利益眾生的功德慈善,不見得被大眾深刻明白,卻是天德門人不可卸下的責任,能夠無名無利,淡泊而默然的持守,才能堅定臨凡而來,護道救劫的初衷。
丙子(八十五年)會議,上界議定已接近三期之末數,各項浩劫將會一一而降。師公雲天老人(王笛卿夫子別號)、普賢菩薩與諸神諸佛,共同推薦興建地下凌雄寶殿,首創人間壯舉,一統天上地下之凌雄。人間凌雄寶殿的建成,是神人合力的大願,為了挽救末世的沉重危機與教化陰陽而興建,有殊勝因緣的意義。上界與師尊寄予厚望,唯有圓融一致,拋棄個人的私見,為蒼生而努力,才有足夠的合和力量,力挽狂瀾。
普度法會,陰陽兩惠,利陰利陽,統歸在慈善的救護裡,光諭中諭示:神人將共秉慈悲,統挽浩劫。然而天機又不可明示,也只是點到為止,希望乾坤諸子,要秉持職責,盡心盡力,宏揚教名;必須以德以仁去度人,所以人能弘道,就是要修德存仁,自己在度人中建立無量功德,既能宏揚教道,且能庇蔭後世子孫。
凌雄寶殿開光大典暨四十九日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
「無形古佛諭各地道壇開導師率乾坤弟子:美哉乾坤,莊嚴聖地,巍峨佛宇,奠基於今,樹大道而千年,奠萬世不朽之功,乾坤進修德業,共成至善至德之人,而樂享大同。凌雄八殿工竣在即,定期開光大典,擇定蒲月蓮燦荷香之美,定五月十八日卯時開光,辰刻起經,此時月吉日良,奠道基與天地同春,並日月而明千秋萬世,文風盛世永播。」⑱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諸弟子:人間淩雄,行天地之德為德,行仙佛之心為心,掌天地之教育,陰陽兩惠,無形護法,仙佛同讚。僅此大殿,鎮壇主宰:文昌帝君,共挽斯劫,教化眾生。尤此鐘鼓齊鳴之聲,辰刻酉刻應行同施,……,希子等,誠心正意,大道昌宏,萬事而順利,不懼狂風海浪,不怕權橫,大道蓬萊宏開在今。」⑲
「文昌帝君降德門乾坤生:奉旨鎮大堂,靈光散馨香,文風從此盛,光明萬古揚,秉廿字之至理,遵 宗主之諭旨,有無一炁,聚會八卦仙山,雲岫曼陀,闢華夷,興八表,光輝寰宇,人物欣興而共榮。」⑳
「觀音菩薩降:八卦山上太極先,月清夜禪法乳馨,乾坤毓秀蔥蘢翠,山澗結廬儒風行。」(21)
「純陽祖師降:承 宗主佛旨意,帝君邀,幸會同鎮凌雄大殿,化蒼黎,斬邪氣,挽頹風,共享風調雨順樂堯天。」(22)
「文昌帝君降德門乾坤:邀來孚祐純陽師,協助教化大千。」(23)
「無形古佛諭乾坤諸道子:欣逢人間凌雄寶殿開光大典之慶,諸道子,至理精進,誠心堅忍,才華而果眾,秉願感恩、報德、祈福、消災、解厄,祈國運而昌泰,禱世界以和平,誦梵貝甘霖普洒,滴紅塵之戾氣而散災煙。……揚天德而今,奠道基於永固,慈航遍接千百億萬斯年。」(24)
「清風古佛降乾坤生:三指無形針,起死又回春,諸子勤耕耘,鍊性又鍊心,身清神以定,氣順現精神,莫道別人短,勿炫己之長。諸等夙根厚,未來諸仙真,藉此大好時光,靜修三花培仙根,乾坤道性正,行道莫偷閒,花開一品紅,去濁留清。」(25)
「太上老君降:今朝開盛典,法顯八卦山,廿字傳聖跡,雨露洒人寰,光輝明三界,十方樂陶然,甘露洗塵垢,無為妙法言,乾坤皆毓秀,有緣盡成仙。」(26)
「彌勒古佛降:天恩建龍華,源人不返家,三期開普度,苦海施寶筏,乾坤抱悲願,迷者遇仙槎,幽谷傳梵音,遍地盡蓮花。」(27)
「觀音佛祖、普賢菩薩、普天福主許祖真君:近有東海水族聽經聞,賑災糧包加糕餅四碟,希乾坤謹記。觀此今乾坤誦經,個個誠心意也真,語言未慎帶氣兩三分,希子等,上下一心,同心合力,共建法會,功德無涯矣!鈞天與無生,同讚法雨,同賜佛光千道,鎮壓妖邪精怪,不敢忤橫,希子等,圓融一致,去私以公,抱大無畏之精神,化除瘟疫災劫,烽火水侵。今觀世風頹萎,正道而難申,欣慰,海角一方,天德乾坤,共抱捨己救人之願力,願力而恢弘,切記溫恭和藹無暴躁,以防怒火而燒功德林。老衲至此語言多敘,唉,偈曰:仙山通聖徑,法露洗濁塵,聚散應有時,去來定前因;火蓮多仙蒂,法華無字經,法舟連索耨,大道賴人行,廿字拯濟世,幾人捨其身?願世眾,回心向善行,善哉,善哉!」(28)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各弟子:鴻濛初開,道氣常存,育潤天地,道貫古今,法露恩波普施三曹,化災劫,祛瘟疫疱癤瘋瘡,廿字法雨,拯救十方,寶筏同撐,利陰利陽,盛會之期,仙佛聖賢常臨,警世而傳妙言。希乾坤子等,勤謹辛勞,大施願力,經功啟誦,出至性,吐妙語,句句蓮花,有無同惠,洗三業,清七情,道開三花,功果精進,人間、仙佛不差分。戾氣雖重,佛光朗照層層,化陰霾,去濕濁,減輕災劫,拯救嬰孩。」(29)
「文昌帝君、孚祐帝君同降天德乾坤門人:宗主慈悲,諸佛仙真各抱悲憫,減災去殃,消瘟疫。……此次盛典,寶筏遍結,度三曹與九幽,各山各島,河海水族,性性靈靈,同沾法乳,受惠超昇,減輕人間陰霾之氣,邀享太平。」(30)
「一炁宗主諭各壇乾坤師生暨善信眾等:浩大功德喜近圓,人物同惠甘露沾,祛瘟疫,減災煙,輕劫運,福慧綿。……此次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,聖經四十九,告竣近屆,數語與子等以諭云之:行道難,度人難,難來難去,喜綻顏。唶呼,咳,人心不古,世風而日下,三曹混濁,動盪無寧之期,無情之災孽,何日之休矣!今藉此良機與會緣,蓬門未鎖,常開而迎有緣,奈世眾黃粱正酣而難醒,賢者貪名與位,愚者貪錢財利,不知火燒眉睫。嗟呼,藉此諸佛群仙,各教各家,同發誓願,願挽當今,希吾天德,有無一炁,肩擔重責,共施法雨而挽三期。……此次功德有無之果,諸大仙真共讚,蒙諸佛仙真辛勞護壇,得免疫瘟災延,而今凌雄寶殿動盪未安,人事浮動,吾乃在此以諭暫宣,教務者……。坤生大覺子統督,謹嚴人事等,自裁擇賢。」(31)
「一炁宗主續諭諸子等:真經祈誦,句句蓮花,上下一炁,氣聚豪光,誦經各子,各記功德壹佰貳拾,誠者則有,不誠居多,誦經明義,竟有敷衍了事之人,監經監察上報,無生、鈞天,加分贈功亦扣數。幸慰者,諸子等亦堪稱佳,有形無形,同施法雨,蓮筏廣駕,超薦亡靈者,參億捌千零玖佰壹拾貳名,因此盛會附帶超荐,幽間泰,陽間祥,先安陰,後度陽,皆大歡喜,寶筏無色無相,法喜充滿穹蒼,……希子等忍和宜先,量學彌勒,慈悲效觀音。希人事擇選,有形乾坤協調,同心協力,以德揚教,以仁宏道。」(32)
「文昌帝君、純陽祖師同降德門乾坤:功德近竣,上乘之佳,吾乃欣慰,乃乾坤辛勞汗濕襟,真經卷卷,魚磬聲聲,鐘鼓振動天庭,響徹三曹,度陰度陽,化育群倫。人間諸子,無形扶持,教化大千,經開華嚴會上,龍華再放奇彩,天案轉動,教盤轉輪,各教各家為挽三期末劫,教本、道務同轉更動,嚮應三才。藉此亦告之,偈曰:清風習習常入庭,庭外梵音動三潮,山澗柴門長泗水,花開並茂一品迎,幽谷深深盪柔情,傍依水流何問津,此偈願留乾坤子,半仙之體開天門。」(33)
八十七年6月12日(農曆5月18日),凌雄寶殿舉行開光落成大典,同時舉辦四十九日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,各地道壇開導師率同乾坤弟子共襄盛舉,並輪班虔頌真經。
上界凌雄第八殿,為師尊蕭大宗師昌明夫子第八靈(八教主)主鎮,掌管教育;原靈眾香妙國佛王真身,則受諸佛公推為上界凌雄寶殿主宰,掌管三界行劫挽劫事宜(參見一炁宗主談經‧入塵章,27頁)。地上凌雄寶殿鎮壇主宰則是文昌帝君,副鎮乃孚祐帝君(純陽祖師),相應上界,掌管人間教育,啟開文風。
每處佛堂的鎮壇主宰,都由上天師尊佛意派任,包括值日值年星君等,都由上天派任輪值,並非人間隨意任憑自己的意思,去請個外神進來安座,紊亂規章。
人間凌雄掌管天地教育,行天地之德,行仙佛之心,因此必須以天地之德及仙佛之心,做為行事宏道的準則,凌雄寶殿奠基蓬萊,大道將於此宏開。
慶祝大典同步啟建的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,同時涵括感恩、報德、祈福、消災、解厄,祈禱國運昌隆、世界和平。此大法會,天人一炁,以上乘經功,無形中化除腸病毒瘟疫的蔓延,解救嬰孩,還有化減接連而至的烽火危機與風雨水侵。大法會期間,有東海水族前來聞經受度,在此盛會,附帶超荐三曹九幽、各山各島、河海水族,受惠超昇的性性靈靈廣大眾多,使幽間安泰,進而陽間祥和,先安定陰界,而後普度陽界。
廿字法門敞開,迎接有緣人,無可奈何的是,世間大眾沉迷在幻夢裏,難以醒覺,賢能的人,貪圖聲名與權位;愚昧的人,貪求錢財利益,渾然不知浩劫巨災已經火燒眉睫了。末劫臨近,各教各家同發誓願,挽救當今的重重劫難,而天德聖教肩擔重責,無形、有形天人共一炁,共施法雨,挽救三期。「法佈施」是大功德,天德人間啟建法會,上天也同時護持法會,有形的人虔頌真經,無形的聖賢仙佛同時虔頌真經,消災止劫,陰安而陽泰。
頌經並非敷衍了事,誦經要心靜意專,明白經句中的真義,明白經義就要依照經義的正確道理去實行,這樣是在誦經裡修行正氣,鍛鍊心丹。大法會挽災救劫的殊勝,乾坤弟子忍耐辛勞汗濕衣襟,都是在救自己與修功,守好分明的紀律,言談有分寸,真誠虔頌真經、護持法會,鈞天上帝與無生聖母則給予加分贈功,反之,敷衍了事,不守紀律,言談失分寸者,也會被扣數。
精神療養法是宏道的先鋒,清風古佛諭示乾坤生,要勤勞耕耘,以仁心運用無形針醫人之病、救人之心,藉此大好時光,靜修精氣神,培養自己的未來仙根。
「多覽經典,清心寡欲養精神」,研讀經典才能深刻體會大道的真義,從經典實義裡,領略真實法,以撥亂反正世俗識見的眾說紛紜,而不偏不倚。天案轉動、教盤轉輪,各教各家為了挽救三期末劫,教本、道務同轉更動,引導天地人三才趨向正軌。誕登彼岸的渡口,近在眼前,又何必詢問何處可登船?
人間凌雄新基初立,信修篤實,以闡教揚道為志願
「一炁宗主諭各壇乾坤諸弟子:吾子等,皆抱宏願而來凡,願挽當今,濟世度眾,闡教揚道為志願。……尤為人間凌雄新基而初立,信條未能健全,而教規欀惑之際,制度建典而欠圓,聲調欠和,意志而失專。悲也哉,此乃非吾子乾坤之有也!嗟呼,天君復察,吾子等,信修而未篤,譴入濁流疑惑,唉,責之以嚴,乃成執見而愈深,設之以好,放蕩而愈厥,不惜狂馬無韁而奔四野,獨心利幻假而啣踵,哀哉,悲也,不知以何回向狂夫之心也!痛哉!悲哉!希子等,棄私見而秉公,功德果報,天案數以已定。希子等,保有之身而存無之真,俟待功果垂成而返上界,靈山列位,福家福身,子孫後賢,福報而平安。」(34)
人間凌雄歷經多年籌畫,克服諸多考驗,神人合力,才得以奠基蓬萊。新基初立時,教條尚未完全,而對教規眾說紛亂迷惑之時,意見煩亂,致使聲調未能和氣,意志也不能專一,信修不能切實。眼見人事的沸騰,要以嚴格來責求,人的偏執反而更深,若是以好意去設想,人卻更加放蕩,放縱自己的身心意四處奔馳,像沒有繮索約束的野馬,一意孤行,利益、虛幻、假象懷藏在心中,宗主對諸弟子如此昏亂至感悲哀痛心。「天案數以已定」,921大地震的浩劫即將到來,人還在黃粱夢中,在悲痛中師尊仍苦勸弟子,保護好現有的人身,而懷存無的本真,不要被世俗有的假象,迷失了本來之真,以免墮入惡境,失去人身,難有返回本真的機會,自己修得的功德果報,天案都有紀錄,功果圓滿返回本來,列位靈山時,才是真有。
魔障橫阻凌雄人間初立之基,諸道子心清意淨穩道性則無懼
「無形古佛諭乾坤賢諸子:今此三曹動盪之時,上下混亂一團,邪正並立,道高魔漲之時,人間佈道之辛艱,吾乃隨時護法以共勉之,福祐子等,家吉人安,老幼泰然,縱有狂風暴雨無所動於衷。吾子等,來自無量、坤元兩宮,佛根深厚,道性而穩,在此聊聊數語以告之:近乃吾教凌雄人間初立之基,眾邪橫枝乖道,製造諸子口角,穿人叢,撓道性,致自心性紊亂,尤其乾坤子等,內心熾圍而塵染,外境亦空懸,竟不知心性迷惑,六塵而染也,本來清靜之心而蔽,引外魔而攪擾以入迷境,困頓而蹉跎,自燃怒火而觸發,牽動心性。唉,希吾子乾坤等,即穩道性,心清而意淨,縱然豺狼當前,猛虎踞後而無懼,不畏奸權而攻訐,巧奪而盡計,雖是狡黠一時,自然煙消,大道永固而不變;希吾子乾坤,棄己見,去私慾,莫躊躇,個個皆為吾教之干城,聲浪意見不一,磋商而共研,不可排擠而道外。希子乾坤等,各盡長才,互諒互勉,為教基石砥柱,為道之典範,功德無涯!」(35)
「無形古佛諭秦生淑德暨乾坤諸道子:人間凌雄,樹基塵凡,挽斯劫,滅濁煙,殿宇工竣,事實未能週全。子等不必憂慮而掛牽,定數有期,自然而安,亦無風波。……普賢轉呈,子等為道干城,久積青蚨,成大志,統建萬年之基,功高乃大,凌雄而懸,希子等安靜心寬,無形有所安,目前雖是些許塞阻,時到豁然,吉祥如意,神人皆歡。在此,希吾乾坤謹記,誠其心,正其意,秉廿字,挽災煙,宏道濟世不問年。」(36)
大道弘開,先以逆來,逆來而順受。佈道的辛苦艱難,仍需種種考驗,需要經得起狂風暴雨的磨鍊,還能無動於心而堅定往前,師尊提醒弟子們,自上界無量宮、坤元兩宮秉願而來凡間,有自己本來深厚的佛根、道性,在魔漲之時,該當穩定心性,不要被是非迷惑,被眼耳鼻舌身意六塵污染,蒙蔽了本來的清靜之心,引來外魔而被擾亂,以致陷入迷境,感覺遭遇困頓而停止,浪費了精進向前的光陰。
佛性與魔性的差異在哪裡?簡單說明:佛性是使人群和諧的力量,魔性則是擾亂人群不和。以此來分辨人的語言、動機,挑撥是非、蜚短流語則是魔性的擴張。
天德門人有五考,人考也是一大考,有多少的心清意淨,能經得起諂媚奉承之言、毀謗攻訐之言、挑撥搬弄之言,或是不正聲色等等的考驗?如果心未清、意不淨,被六塵包圍污染,將心志空掛在外境虛幻的奔馳,卻無內在道性的穩修,將會迷失方向,而誤了返回本來的「道」路。
師尊提醒弟子們的來源,同門共修,來源相同,返家也相同。來人間一趟,每個都是能盡起保衛教道、宏揚教道的人,遇有不同的意見,應當互相討論研商,不該排擠至道外。「互諒互勉,各盡長才」,師尊語重心長,願望弟子們做為教道堅定的基石砥柱與好典範,穩固人間凌雄,修養自己無量的功德,儲蓄自己返家的豐厚資糧。
人間凌雄雖是籌劃多年,乾坤弟子也為了建成凌雄寶殿,長久儲蓄金錢,作為建設基金,但在選地、依法申請等過程,經歷許多磨難與時間的等待,而這耗時的過程更逼近末數之期,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瘟疫、烽火,種種大小劫數一一而來,肩負無形挽災救劫的地上凌雄寶殿,有建成開光的急迫性。殿宇工竣之初,有些事務仍未健全,雖是不能周全,但師尊體諒弟子們,為了保衛道而竭盡心力,以成就萬年之基的用心,無形則有護祐,不圓滿之處不必過分掛慮。
師尊要弟子們「安靜心寬」,雖然現在有些阻礙,將來時機成熟時,自然會豁然開朗。行道在「以仁為善」,誠心正意去做,惟有秉奉廿字,才足以挽救災煙,不管年歲多大,時間有多長,永遠都要抱持宏道濟世的願力心。
法雨同施挽末劫,惡孽甚深難逃數;總壇凌雄寶殿功圓而總批
「一炁宗主諭乾坤諸弟子:乾坤子等宗親戚友,聞經受渡荐蓮京,已有列職,參與普渡,共超之數,凌雄寶殿圓經總批。……蒼穹之變,始於大地眾生,世事糜爛,致人心而莫測,造浩劫而綿亙,悲哉,哀哉,雖有在數難逃者,無非惡孽甚深忤逆之子而已矣;積德向善者得天之厚,富貴而長守,得神鬼而所欽,碧落黃泉朱榜而金書,所揚其德而標其行,至今如此之人,實乃寥寥無幾鳳毛麟角矣!觀今日世眾之心,貪妄淫慾而不軌,迷覺岸於心外,失羅盤於大海,墮幽間而無期。吾天德寶筏,濟塗炭之眾生,希大地有情之眾生,欲登廿字筏舟者,吾必佑之。」(37)
「一炁宗主諭各壇乾坤諸弟子:末劫之時,人心詭詐,災劫而橫流,吾乃暨各大仙佛同抱濟世度眾之慈心,奈何,四民迷惑,貪貨利而逞強,巧奪競其智,造巨劫而遍延,人禍同殃。嗟呼,無情災劫何時休?純樸人風祥和何時現?歎大眾,心迷不覺,吾乃悲痛而深懼,在數臨兇而難赦,哀哉! 痛哉!實乃不忍以覩之,希吾子乾坤等,謹抱慈心悲願,廣駕廿字寶筏,力挽此劫也!經功近圓之時,聊聊一敘,俟待總壇凌雄功德統計,希祈奏奇功,諸大仙佛而悲憫,法雨同施,希子等,共度此劫以挽當今,抱道勤修而度大眾也。」(38)
凌雄寶殿是在台道場之總壇,建成開光之後,每年春祈、中元二次大法會,各地佛堂經圓之後,則在凌雄寶殿總壇啟建法會,會集各地道壇乾坤弟子與善信等合和之力,普施法雨,祈求經功上乘,化解世界大災大難,超薦性性靈靈,安陰泰陽。
丙子會議接近三期之末數,末劫已近,地水火風、烽火、瘟疫一波緊接一波,世界各地不斷遭遇前所少見的大災難。總壇凌雄寶殿呼應上界凌雄寶殿,有普施法雨、力挽末劫的大責任。
87年開光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化解了腸病毒瘟疫與風雨劫,88年挽劫921大地震,89年「息災挽劫法會」減輕巨劫,90年國內風雨災以及美國911事件、92年SARS瘟疫、93年禽流感、93至94年超拔南亞海嘯亡靈、95年化解烽煙消除紅雨,其中尚有隱藏在大選進行中的烽火危機,這麼多的浩災巨劫接踵而來,都在上界指示啟建大法會,以及每年春祈、中元二次大法會的上乘經功中,事先防患未然而減輕,或是在巨災發生之後,即時啟建大法會,普度亡靈,安定戾氣,而穩定息災。
上界議定各教各家同挽災劫,各教各家的職司各有不同,有的前往災區解救生靈,而天德門人該盡的責任,是法雨潤澤亡靈,使陰安陽泰,並使災區無形獲得安定,救災與重建順利進行,在這無形的大慈善事業裡,默默的建功立德,而不求有形的聲名。
「在數臨兇而難赦……力挽此劫」、「錢財最宜清,貪熾地獄行,莫云皈依教,斯時無救星」、「惟大地蒼生製造障孽而累業果,已受惡報之大數也」、「天兵除賊寇,神降掃魔氛」、「減災劫,祛魔氛」、「掃濁煙,鏟翳障」、「莫看華堂錦繡,剎那煙雲……在數臨兇,恐難以赦」、「息止災煙」、「減巨劫,化瘟疫」、「嘆人間四民,黃粱未醒午夢酣,爭奪權貴,奸詐鬥狠而難寧,造斯劫與禍臨」,篇篇光諭的警示,都隱含著劫臨的預示,需要人自己警覺領悟。雖然我們都在劫網的危機之中,但師尊說:「各秉廿字,各憑道性,修己度人,可減災難而不臨。」廿字是我們在茫茫大海裡的羅盤,不僅是天德門人所有,有情的眾生,只要能奉行廿字,一炁宗主必然都會庇祐。
劫難來自於人心的險惡莫測、世事敗壞而造來,就算一時取得富貴,也難長久,大劫一來,仍化烏有。要逃脫劫難,長享平安,唯有人人自己洗心革面,積德向善。
凌雄總壇再聞經,先祖戚友赴雲城往超勝境
「普賢菩薩降德門乾坤子:乾坤親朋戚友,已達蓮京,酉刻起程,總壇再度聞經。」(39)
「一炁宗主諭光玄、寶玄兩壇乾坤師生等:乾坤先祖戚友赴雲城而接引,亦有蓮花勝境靜修行,諸子功德,勤誠佈施,法施財施,性靈亡魂同受惠,及時轉輪得超生。經進之半,希諸子乾坤謹慎勤行,多盡心力而圖成此次盂蘭,冤魂幽靈諸多精怪性靈,急待超生,希吾子乾坤等,經班精進,清心寡慾,抱誠一片,仁愛慈悲佛性,經功可達超然,幽靈諸性等得惠極多,諸子功德亦懸凌雄,憑功添果,賜福添祥。」(40)
逃離劫網,必須自己積德向善,修滿功果返回本來,也需要自己清心寡慾、經班精進,去修得至上功果。無論是春祈法會或是中元法會,每班經功都是度陰度陽,誠則靈,虔心無漏的唸一班經,有一班經的功,唸一日經,有一日經的功,不只自己積功纍果,我們的先祖戚友,也因為我們圓滿的經功而受惠。功果圓滿的先祖戚友,有的赴天上雲城法會,擔任接引使者,共駕法船,度幽度冥,有的到蓮花勝境靜修,所以我們普施法雨與佈施金錢護持法會,又汗水淋漓辛苦勞累,是自利又利他,自利是度自己,利他就是慈善,是度人度靈。
各地道壇超薦的性性靈靈功果未足者,在凌雄寶殿總壇法會收緣時,會再前來聞經。人間舉辦法會,空中雲城也有法會,仙佛群真與人一樣忙碌辛勞,接引性性靈靈,登上雲城而受度,入蓮境而聽明訓,一起趨向正軌,共同歸向覺路。了解天德法門的殊勝,更能勉勵自己在辛勤裡耕耘,在默默修行裡耕耘,在護持凌雄寶殿裡無色無相耕耘,去除是非色相,而祈得未來自在極樂。
附註:光諭(又稱光訓),本無分段及標點,為使閱讀者容易研讀,使用新式標點符號予以標示。
參考書目:(摘錄)
1.辛未年(民國八十年)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午刻於彰化寶光殿。清風古佛聖誕光諭。
2.辛未年(民國八十年)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午刻。
3.明德聖訓,203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三年歲次甲戌國曆六月十二日(農曆五月初四日)午刻,清風古佛聖誕光諭。
4.明德聖訓,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甲戌國曆元月廿三日(農曆十二月廿三日)酉刻,光諭。
5.明德聖訓,5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國曆正月三十一日(農曆正月初一)子刻,光諭。
6.明德聖訓,255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國曆六月五日(農曆五月八日)午刻,圓明至聖佛証道紀念日光諭。
7.明德聖訓,230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國曆六月十日(農曆五月十三日)午刻,廿字主宰聖誕光諭。
8.明德聖訓,107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國曆八月十日(農曆七月十五日)辰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9.明德聖訓,107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國曆八月廿二日(農曆七月廿七日)午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10.明德聖訓,7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國曆二月十九日(農曆正月初一日)子刻,光諭。
11.明德聖訓,218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國曆六月六日(農曆四月廿一日)午刻,無形古佛聖誕光諭。
12.明德聖訓,257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國曆六月十八日(農曆五月三日)午刻,光諭。
13.明德聖訓,230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國曆六月廿八日(農曆五月十三日)午刻,念字主宰誕辰光諭。
14.明德聖訓,9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國曆二月廿一日(農曆正月十五日)午刻,無生聖母聖誕光諭。
15.明德聖訓,219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國曆五月廿七日(農曆四月廿一日)午刻,無形古佛聖誕光諭。
16.明德聖訓,123-12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國曆八月十七日(農曆七月十五日)午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17.明德聖訓,12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國曆八月十七日(農曆七月十五日)午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18.明德聖訓,161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三月六日(農曆二月八日)午刻,光諭。
19.明德聖訓,162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十六日(農曆五月廿二日)午刻,凌雄寶殿開光大典暨四十九日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0.明德聖訓,163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十六日(農曆五月廿二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1.明德聖訓,163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十九日(農曆五月廿五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2.明德聖訓,163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十九日(農曆五月廿五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3.明德聖訓,16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十九日(農曆五月廿五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4.明德聖訓,16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廿二日(農曆五月廿八日)酉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5.明德聖訓,16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廿五日(農曆五月二日)酉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6.明德聖訓,166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廿五日(農曆五月二日)酉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7.明德聖訓,166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六月廿五日(農曆五月二日)酉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8.明德聖訓,168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七月一日(農曆五月初八日)酉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29.明德聖訓,168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七月八日(農曆五月十五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30.明德聖訓,169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七月八日(農曆五月十五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31.明德聖訓,169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七月三十日(農曆六月初八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32.明德聖訓,171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七月卅一日(農曆六月初九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33.明德聖訓,172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國曆七月卅一日(農曆六月初九日)午刻,「息災祈福慶祝護國法會」光諭。
34.明德聖訓,59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國曆四月二十日(農曆三月初五日)午刻,春祈法會光諭。
35.明德聖訓,221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國曆六月四日(農曆四月廿一日)午刻,無形古佛聖誕光諭。
36.明德聖訓,208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國曆八月九日(農曆六月廿八日)午刻,光諭。
37.明德聖訓,134頁。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國曆九月一日(農曆七月廿三日)午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38.明德聖訓,63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九年歲次庚辰國曆三月廿六日(農曆二月廿一日)午刻,春祈法會光諭。
39.明德聖訓,138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九年歲次庚辰國曆八月六日(農曆七月七日)午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40.明德聖訓,138頁。中華民國八十九年歲次庚辰國曆八月初九日(農曆七月初十日)午刻,中元法會光諭。
41.凌雄寶殿籌建大事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