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期七版 佈施無求,不著功德相
【李國修道長分享天德教同道與大眾的第二堂課】
        李國修道長分享的第二堂課,以追溯興建凌雄寶殿的過往為分享,分享的心得很簡要,就是「行功德而不著功德相」。
        以光諭導讀「人間凌雄寶殿興建之挽災救劫」,來了解凌雄寶殿的籌建,可知師尊賜名凌雄寶殿,頒佈人間之可貴,更有師公雲天老人、普賢菩薩與諸神佛的推薦。而地上凌雄寶殿的興建,更挽救了世界及我們自己所居地的劫難,為來得及挽救921大地震,建成凌雄寶殿有非常重要的急迫性,但經費籌募不易,困難重重,雖然佛有無形護法,卻必要人的願力付之行動,才能成事,幸賴籌建過程,許多各地同道、各道壇、社會善信等,捨財佈施,而共同成就地上凌雄的建成。
        在經費拮据困蹇時,大覺導師憂心不已,而李國修道長與王月同道的傾財護持,令老師銘記在心,時時感懷。老師特別感念他們與屏風表演班,財施居首,佈施無求,語重心長幾回說起,總是讚賞他們難能可貴。當然,佈施無相,付出無求而值得讚嘆的,不只他們,尚有許多人點點滴滴的佈施,匯進大河之中,合力成就這人間的殊勝因緣;也有人將人生的第一桶金,化作眾多姓名及無名,盡捨而出,捐贊寶殿的建成及佈置。
        這些建功而共同成就凌雄寶殿的人們,在解救台灣、解救世界、化除厲氣、祥和天地,都付出了力量,更在付出的同時,挽救了自己,因而在921大地震的浩災裡,天德門人盡數平安,有驚無險。
        了解這些付出的收穫,更能明白,曾經盡心盡力奉獻的意義,且可擺脫無意義是非的纏繞,在現今與未來,持續專一靜修的力量,永續追求生命意義的昇華。
        國修老師與同道分享的人生第二堂課──「行功德而不著功德相」,大勇施而不求回報。李道長壯年時期,捨財奉獻予教道,臨終仍心繫教道,發聲傳播天德教,忠誠不二,雖然未能圓成後半生奉獻教道的心願,但發揮的生命意義,已經將一生都奉獻給教道了。 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672258
7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