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
解讀 / 吳鳳凰
第六講 舌乾、口苦、治耳鳴、耳聾特效穴
關沖穴:部位在無名指外側,去爪甲角一分許(屬三焦經)。
復溜穴:部位在內踝骨之上二寸(屬腎經)。
少海穴:部位在內廉,去肘端五分,手肘略屈,手掌向上,於肘窩之橫紋內側端,內肘尖之內側陷凹處,按之甚酸痛(屬心經)。
聽會穴:部位在耳珠前下方陷中(屬膽經)。
聽宮穴:部位在耳前珠子旁(屬小腸經)。
翳風穴:部位在耳根後,距耳五分陷凹中(屬三焦經)。
滑肉門穴:部位在肚臍上一寸,去中行二寸(屬胃經)。
足三里穴:部位在膝眼下三寸外側(屬胃經)。
液門穴:部位在小指、次指之間合縫處陷中(屬三焦經)。
口眼喎斜,喎右醫左,喎左醫右,治:
地倉穴:部位在口吻旁四分(屬胃經)。
頰車穴:部位在耳下一寸左右,曲頰上端陷中(屬胃經)。
肚腹有病醫三里,腰背有病治委中:
足三里穴:部位在膝眼下三寸,胻骨外廉(屬胃經)。
委中穴:部位在膝幗窩之正中(屬膀胱經)。
癸丑農曆三月初六日
王 笛 卿 講1
第五十五講 耳鳴耳聾頭痛
耳鳴、耳聾、頭痛治:
前谷穴:部位在小指外側本節前之陷凹處。取穴以手握拳,於小指本節前骨邊陷中,取之。
後谿穴:部位在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。取穴以手握拳,從小指本節後橫紋頭壓之,有痠麻處陷中取之。本穴有清熱、祛風、醒腦、開鬱、鎮痛之功,又能治療腿痛。腕骨穴:部位在腕豆骨下之旁側,即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。主治肘腕及五指關節炎。取穴握拳,從後谿穴沿手外側,向上移,摸至腕豆骨之下為止,穴在腕豆骨之下凹陷處。本穴清熱、發汗、散鬱蒸之作用。本穴治療黃色鮮明之陽黃疾,有顯著奇效。
陽谷穴:部位在腕骨養老之中,即手外側腕中銳骨之下陷中。
小海穴:部位在尺骨鶯嘴突起之上端,去肘尖五分陷中,即肘內側大骨外。
肩貞穴:部位在肩峯突起後側之下,去脊橫開八寸,下直腋縫。
天容穴:部位在耳下四分,曲頰後。
聽宮穴:部位在耳前小尖瓣下角端。(即耳前珠子旁陷中)
以上諸穴皆是小腸經。
乙卯農曆四初一日
王 笛 卿 言2
節錄書目:
1. 天德教德藏經,天德行品卷二,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,第20頁。
2. 天德教德藏經,天德行品卷二,王笛卿夫子無形針經穴治療解說,第86頁。
經穴治療解說第六講, 祖師笛卿夫子講明治療耳鳴、耳聾的特效穴。現代人生活忙碌、壓力大,容易自律神經失調,失眠、耳鳴,病毒感染或是其他因素,也會耳鳴、中耳炎、耳中風等疾患。
關沖穴除了是耳鳴耳聾的特效穴,也兼治舌乾、頭痛。燥火熾盛腎水不足,火旺積聚頭面,導至耳鳴、頭痛、頭暈、咽喉痛、牙痛、眼睛不適等,這些穴位也能運用治療。腕骨穴治陽黃疾,陽黃疾是黃疸病。
喎邪是口眼因病而歪斜不正,右邊歪斜要醫左邊,左邊歪斜要醫右邊,可治地倉穴、頰車穴。肚子腹部有病可以治足三里穴,腰部背部有病可以治委中穴。
以個人經驗過的中耳炎、耳中風、耳鳴等療養實例說明,八十五年國文班有個智能不足的學生,耳朵流膿散出臭味,才被同學察覺,是較弱勢的家庭,母親不知帶他看醫生,我便帶他去耳鼻喉科看診,診斷為中耳炎,醫生做了適當處理及開藥,之後也在寶光殿舊佛堂求佛水給他喝,同班同學照顧他很熱心,會定時教他吃藥,倒佛水給他喝,等到回診時,醫生訝異且高興他復原得很快,只檢查並上個藥就可以了,不用再開藥。他的中耳炎好了,也沒損傷聽力。
九十幾年到朋友家作客,跟朋友坐著閒聊,朋友談及國小的兒子中耳炎,看過醫生,好的慢,小孩當時坐在我左側身旁,我以雙手手掌覆住他的兩耳,手掌覆住的範圍包覆聽會、聽宮、耳門、角孫、天容等穴,他的耳內傳出嗶嗶剝剝氣動的聲音,坐在一旁距離一公尺的朋友也聽得十分清楚,後來他中耳炎很快的好了。
父親年老後有段時間變得重聽,當時會按摩他的頭部,因他不理解精神治療,比較無法運用離開人身隔空的方式做療養,而是以指腹接觸的方式按揉穴位及經絡。他有一眼白內障開過刀,本來另一眼後續要開刀,後來另一眼不用開刀,少挨了一刀,能自己穿針線,重聽改善,恢復跟正常一樣,記憶力同時維持得很好。疏通頭部的經絡,從百會看起,頭上膽經、膀胱經,顏面關係耳朵與眼睛的穴位都可以一起看,指腹按住,以適度的力道按揉,不要亂掐,避免過度使力造成發炎或損傷,看完後可以用掌光隔空摩一摩,消炎並趕趕氣。頭部的循環好,不僅改善眼睛、耳朵問題,還能維持良好的記憶力。
100年曾替同事療養耳中風、耳鳴、耳塞,起初疑似照顧女兒感冒壓力大,左耳悶塞並有蒸氣嘶嘶聲的耳鳴,診所診斷中耳炎,吃藥無效,醫院檢查為耳中風,聽力已受損,九針類固醇的療程沒有改善。四月開始為她療養,療養後耳塞有減輕一些,耳鳴依舊,過去多年睡眠不好,很難入睡,一晚要醒來多次,每到黃昏四、五點,前額及二側太陽穴會頭痛,療養時耳塞耳鳴改善的進展慢,但幾次療養後,下午頭就變得不痛了,也變得好睡。(下午三點至五點是膀胱經運行流注的時辰)
從100年到103年百多次的療養,經驗許多各類奇妙的反應,雖然左耳的聽力仍舊有損失,耳鳴仍存在,但其他陳年的問題卻一項一項的改善痊癒,在此多做一些描述,也提供醫學有更多元的新思惟與研究。
一開始療養,感應她的燥火積聚在上半身,旺火之氣逆浮,剛開始療養的前幾次,上身包含頭部都會冒出「火氣」,兩腳則無。對她採全身療養,不僅看耳穴,從頭看起,掌光隔空一覆在頭頂,百會立刻有熱氣冒出來,各處經絡及臟器反應都很明顯,約在第九節胸椎的地方(內衣後背扣的脊椎),在療養時她會覺得很痠,療養後則不痠;從開始記錄的第3次療養(前面已療養過幾次),上半身頓了一下,重覆頓了幾次,應該是脊柱督脈氣打通的反應,胸前有股力量像要把人往上、往前拉過去,這反應有可能調整了脊椎。無形針隔空指向左耳耳內,她左耳內變得很熱,熱度延伸到左手掌心,整個左手像伸進熱水中,全身熱起來而發汗。初期療養幾次,耳塞耳鳴沒有明顯改善,頭痛及睡眠則持續轉好,多次療養都會在療養中或療養後頻打哈欠,想睡。
醫院治療打針後,她後腦髮際下到二側肩胛的上背會痛,在第5次療養時,這範圍的痛重新反應出來,一摸就痛,跟打針後的痛狀況一樣。這範圍有督脈、膀胱經、小腸經。療養時還反應覺得身體一直膨脹,喉嚨的皮膚像要撐開,然後又縮回;二側太陽穴有點暈,打哈欠,想睡,本來下午四點左右都會出現的頭痛,轉為頭暈,多次療養後,頭就不痛也不暈了。後續頭暈的狀況還不穩定,有時不暈有時會暈,在療養時會重覆反應暈狀,直到真正好了。
隨著療養次數的增加,她對各項反應的知覺愈來愈靈敏,眼睛也感觸到無形針隔空治療時的溫熱之氣,會在哈欠後流淚液,眼睛本來很疲勞,看完後很舒服。次數加多後,感應氣貫通的速度也增強,掌光一罩在頭頂,她能感受到氣直通二腳,氣自二大腿內側由上而下痠麻到內腳踝二側,內腳踝下特別痠。
有些反應是在療養的當下,有些反應是療養後氣的持續作用,曾經白天療養,回家後臀部上方兩邊膀胱經處很痠,隔日睡醒只剩一點點痠。耳塞有慢慢改善,耳鳴有時小有時大,會因情緒與壓力產生波動,吃冰寒飲食、吹冷氣、感冒等,會使得改善的耳塞再次加重。比耳鳴穩定改善的耳悶塞,在幾次吃冰寒食物、勞累、生氣發火、吹冷氣後立刻由較好變得更悶塞。有一次因管教學生而動肝火,左耳立刻嚴重耳塞,療養時看後背脊柱(督脈)、二側膀胱經,三指無形針由上而下,她感覺自己像洩氣的氣球被壓縮,愈來愈小;胃內的氣很多,自然的打嗝將胃氣吐出,本來三公尺外的人聲只能聽到聲音,聽不清對話內容,療養後耳塞減輕,可以聽清楚對話的內容。火氣逆上,真的損害健康。
以上之外,還有婦科的發炎徵狀,在療養時下腹也有火熱之氣的反應,於療養過程裡一併改善轉好。十多次的療養,全身已經過幾番打掃,經穴疏通,毛孔通暢,以前不太會流汗,變得身體發熱會流汗(如果療養中,因熱能提升感覺過熱,可將外套脫下,但要避開風吹與冷氣,以免風寒侵害);對風變得敏感,涼風自背後吹,感覺透入身體,到第14次療養,新生的防衛能力變強,身體感覺像有層膜保護著,涼風吹來不再感到會透入身體。過去長久時間趴睡在桌上時,常感到後背有風寒透入,即使蓋著外套,風寒也是透進身體,現在則改善了。看胃部時,感覺到胃部緊張,胃部肌肉緊繃收縮,胃平常沒有不舒服,偶而因甜食胃酸逆流,只有吃西藥時會不舒服,後續療養,有很多次胃部重複出現反應,有時膨脹,有時有壓力的緊張,有時是脖子到胃部連成一線不舒服,呼吸不順。
上半身的火熱之氣逐漸減少,鼻子呼出熱氣的熱度也逐漸減弱,每一次療養兩耳,耳內或外耳部都會發熱,有時會感到有熱氣自耳內跑出來,左耳較右耳反應大而多。左耳內也反應會很癢,曾用一圈咒療養左耳時,右耳內有像除草機馬達轉動繞圈的聲音,約響三十秒,兩內耳之間有一條橫線,氣道有相通。
看兩手手掌,二手手指曾反應僵硬而麻木,以前冬天手腳冰寒怕冷,後來手腳冰冷的徵狀也改善了。從小體質容易便秘,呈堅硬的顆粒狀,排便不順,療養初期排便很快獲得改善,便秘解除而順暢,療養中有很多次反應腹脹、腹痛(看完後就不痛),腸胃蠕動有咕嚕聲,想放屁排氣,想跑廁所,有時療養完,立即跑廁所,解便後感到通體舒暢。
歷經22次療養,同時吃處方簽,耳塞有減輕許多,耳鳴依舊,其他的各類症狀則比耳部問題好得更快,第23次療養時左耳內剝一聲,耳塞感只剩一點點。五月23日轉換醫生,在耳朵打一針消炎針,耳塞反而更嚴重,聽不清楚別人講話,再經持續療養,耳塞慢慢減輕。
脖子前方幾次反應有股拉力自下巴處被往下拉,皮膚感到緊繃;有時感覺氣貫入,脖子左側與左耳一帶鼓脹起來,左耳內很多氣,耳內膨脹,聽到我打嗝排氣,她就覺得耳內的氣消了而不膨脹,這是醫者與患者的氣相感,感觸了對方的濁氣,自然的打嗝排出。這個反應在療養時有多次出現,有時反應在胃脹氣。
第25次療養,兩腳的反應變強,看到腳時,左腳底整個腳掌像有沸水滾動時許多氣泡在騷動,右腳底微熱。此後每次療養,兩腳都會有水沸騰般氣泡滾動的反應,此反應左腳比右腳多而大,甚至每隻腳趾都有熱氣冒出,左腳比右腳熱氣多,右腳底曾出現過一下子冰涼一下子熱,冷熱二氣攪來攪去亂竄。以前趴睡起來,左腳會很麻,腳麻也改善了。
6月10日第34次療養,我手掌已幾乎感應不到她排出來的火邪熱氣,前胸任脈排出來的是涼風,但她在療養時身體發熱到要流汗,全身發癢,會想抓癢,熱到坐不住想站起來,左耳內也熱到發癢,聽宮、聽會穴及耳珠一帶熱到如沸水發燙,身體和耳內雖然感到很熱發汗,但耳溫都在36度多(借保健室療養,測耳溫、血壓、心跳觀察,耳中風時心跳快,九十幾到一百,之後有趨慢,到七十多下),有時鼻子熱癢會想打噴嚏。
第38次療養,感受到胸口正中的地方有股氣順任脈而下,氣在上腹、下腹整個擴散,整個腹部像擦綠油精一樣涼,很涼很舒服。這種涼的舒服,後續幾次反應在臀部上方兩側膀胱經、肚臍下到兩大腿上端。
6月16日第39次療養,發現到她甲狀腺有些腫大,之前脖子有反應過幾次氣膨脹、皮膚繃緊、拉力往下拉,都沒看到脖子外觀有問題,後續加看甲狀腺,看時脖子會熱熱的以及緊繃感,或是喉嚨癢想咳嗽。此後也多次反應脖子緊緊脹脹的。
第43次療養,腰部以上到頭部的上身,會像前約二十度有規律的擺動、點頭,持續五分種左右,律動0.5秒一下。中午隨意吃了冰綠豆薏仁湯當午餐,已不暈的頭又暈了,給她一包萬靈布丹吃,四點多回到家下腹絞痛,拉稀後就沒事了。
7月12日第49次療養有個特別反應,在頭部左側後上方有股很重的拉力,往左後方拉過去,前額至兩邊太陽穴一帶很暈,療養後就不暈。太陽穴在療養時會暈,在幾次的療養裡重複出現,有時頭暈,有時暈一下,看完就不暈。
第51次療養,上身有規律的頓點再次出現,她把自己放得更輕鬆時,幅度會更大,感覺很舒服。第52次療養,頭至兩肩上半身微微左右擺動,如鐘擺規律,持續約二十分鐘。此後療養,上半身都會自然舒適的擺動,有時是前後擺動,有時是左右擺動,有時順時鐘繞圈,有時順時鐘繞圈後,再轉換為逆時鐘繞圈,或逆時鐘再轉為順時鐘(繞圈有軸心,很規律),曾感觸所坐的椅子像有地震,有一陣一震的震波。這些具體可以眼見的反應都是自然律動,不是由人的意念去驅動,也不是催眠。
第54次療養,感受到喉嚨左側的氣通到左內耳,像瓶子打開瓶塞的通暢。以前頭皮、額頭、臉部、兩腿膝蓋長久會長出粉紅或暗紅色像青春痘的瘡痘,經多次療養後,頭皮、額頭、臉部的瘡痘最先消失,到這時膝蓋長瘡痘的現象比以前和緩改善了。
8月15日回診聽力測驗,第一位門診醫師說左耳聽力沒有惡化也沒有好,左右耳的均衡在一千的數值則有拉近。
後背內衣扣位置的那一節脊椎,會間隔一段時間療養中再次反應痠痛,有一次痠到像有重力往下壓,快不能忍受(未接受療養前,有時痠痛起來會覺得脊椎像要斷掉),有股像被由上往下的擠壓痠痛,療養到後來這個脊椎問題的痠痛好了。
第70次療養,頭後二邊膽經往下近髮際的地方,有股力量向左後腦的地方拉過去。上腹脾胃的區域如心跳般強力收縮博動了十下。胃部緊張,有氣膨脹起來。
10月31日第75次療養,已經逐漸適應耳鳴聲,專心做事時就不會注意有耳鳴;看完後背,兩邊肩胛至頸下的範圍有寒氣從裡面往外冷出來,這地方是以前趴睡時常感到寒風會侵入的地方,蓋衣服一樣冷進身內,(國中時期就會有這種現象,持續二十多年了),以前是由外往內侵入,此時是由內往外驅出,後續療養有重覆相同反應,寒涼氣則逐漸減弱,後來好了,趴睡不會有以前這種現象。
11月7日回診聽力測驗,左耳聽力不變,最小可聽到50分貝,右耳聽力變敏銳,上次最小可聽到20分貝,現在可聽到10分貝(另一家醫院在後幾日檢查,左耳50分貝,右耳可聽到8分貝)。
12月5日,冬天外氣風寒重,冷使耳塞變重,連續三天下午四點跟過去一樣頭痛,前二天痛到想發脾氣不耐煩,第三天趨緩,之後就不痛(未使用藥物治頭痛)。
101年12月19彎腰洗衣,腰部拉傷,當天以無形膏貼腰部,一直放屁排氣,看骨科,脊骨正常,醫生開的止痛藥沒有吃,持續貼無形膏並療養,痛感逐漸減輕,到102年1月2日便覺得腰傷好了。耳朵在醫檢穩定之後,便中斷療養,而由她自己去調適,後續則不定期有不舒服時再療養。
103年一月耳中風復發,左耳聽力降到100分貝,醫學療程從手部靜脈注射類固醇,打針後頭頸部後的二側(膀胱經位置)會痛,夜晚睡覺時以無形膏鋪在枕頭上,頭頸部枕著睡,覺得痛的地方像擦了薄荷般很涼,二日後就不痛了。第一階段的醫學治療聽力沒有改善,第二階段從耳內打針,耳內打針時很痛,從耳內痛到喉嚨,藥味從喉嚨嗆咳出來,耳塞更嚴重且出現眩暈。
復發後有再密集的替她進行療養,與第一次耳中風不同的是,反應出來的風寒氣很重,而不是熱火。療養時頭部與上身的寒氣往下走到兩腳,兩腳像冷凍庫般的冰寒,持續療養,風寒氣逐漸減弱,這次也求佛水、吃布丹,21天後回診,左耳聽力回復到70分貝。療養時上身同樣會規律的左右、前後擺動或順時鐘、逆時鐘的繞圈。有時療養會反應腰痠(腰部左右二側膀胱經反應出寒氣),提及大學時曾在起床時腰椎很痛,吃醫生開的止痛藥就不痛了,後來去美國,在外地復發嚴重疼痛;長時間彎腰洗衣後起身,腰椎都很不舒服。腰椎痛被壓制的宿疾,止痛藥可能把痛覺壓制了,實際沒有好,療養時知覺變得靈敏,會把痠痛再反應出來,經由療養得到修復;腰椎問題療養中重覆反應過幾次,後來也平穩的好了。曾有一次療養中身體自然的震了一下,脊椎骨有喀啦的活動,鬆開了緊迫。
耳中風復發大量用藥之後,頭皮、臉部的瘡痘再次大量復發,在療養後逐漸減少而消失。瘡痘大量冒出,會出現在用藥後,及停止用藥後,經過療養會改善消失。復發後療養到穩定,就終止療養,往後偶有感冒時才再看病,即使間隔幾個月再療養,耳朵還是會有反應。
一個人的生病,常常不是只有一個病處,療養之後發現病狀愈醫愈多,所以遇到病狀反應比較多的,都會採取全身療養,一些宿疾反應出來,一次一次的反應,一次一次的修復。一開始是為了治耳中風,等到反應出來後,了解到原來還有其他各項問題,雖然耳中風的聽力損失了,耳鳴依舊(最近追蹤聽力檢查,數據跟103年一樣),但在長期療養中其他的宿疾卻都好了,排便也很順暢。
初期療養,感覺肝腎區的反應都大,幾次療養後減弱,在打針、吃藥後,肝腎區的反應會再變大,感應驅出的濁氣較多,這情形在看其他患者時也會有,應該跟用藥後肝腎代謝有關,療養可以加速代謝,消除藥物副作用。每一種藥物都有可能副作用,她長期吃處方簽,都沒有產生藥物副作用,反而在精神療養裡感覺到精神愉快,筋骨變得柔軟,身體變得輕盈,能以更平心靜氣的思維去想問題,處裡事務。
在長期的療養紀錄裡,觀察到人身是一個整體,經絡循環全身,上下、左右、前後、外裡都有對應,有完整的網絡與通道。有時療養後背經脈,反應在前面或內部的臟器,脖子前膨脹、前胸充氣、胃不舒服、胃部膨脹,胃及腸蠕動有咕嚕聲。看頭部,氣直達腳底;看右手,反應在左半身;看左手,反應在右半身,看左耳,反應在右耳,種種的反應都是自然產生,順著自然作用,逐漸把病看好。
熱的反應有二種不同意涵,一種是火邪的熱,來自內火,有長期壓力的因素,濁火鬱悶體內,風熱火邪未有宣導疏泄,久積則四竄,影響各處臟器。耳中風耳內反應出來的濁火,可能是火邪竄入了內耳,西醫治療是標準的流程,可是無法驅出邪火,做了妥當治療,但有不及的地方。另一種身體發熱、耳內發熱,是精神療養時剛正之氣貫入的作用,打通氣脈、增強血循環,活化生理機能,並將病濁氣化,由內而外祛除、驅逐出來。寒氣與涼氣不同,寒是傷害的冷,涼是疏泄消炎的舒暢;反應寒是寒氣被驅逐而出,舒暢的涼是療養之氣自然的作用。
除了以上的歷程,還曾出現幾項較特別的療養反應:頭皮痛、麻。子宮悶痛。看後背時,自喉下天突穴往左胸到心、肺的位置,連成一線,痛一分鐘。耳上頭部左右膽經約天衝穴的位置,連成一橫線,由右邊痛到左邊。後背兩側膀胱經附分穴位置連成一橫線,很痠痛。張眼療養頭頸自然左右擺動,不久閉眼療養,感覺眼前有L形立體如沙發狀的物體,約有一尺多的寬度,類似塑膠玩具的材質,如汽球充氣得很飽,一下子左一下子右,隨上半身左右擺動輪流出現。看鼻子時,鼻根很內層處很熱,像有個洞,洞內很熱。頭頂百會穴有蒸氣冒出。頭頂前的頭蓋骨內會悶痛。後腰腎臟地方像心臟博動收縮般跳五下。頭頂百會穴下的腦殼內往下到二眼間玄關位置的腦內部,有股壓力會痠痛,持續約近十分鐘。感冒喉內有痰,療養後痰就沒了。一圈咒看右大腿外側近膝蓋的一公分大靜脈曲張,右腳心有熱氣繞圈跑動,熱氣跑過的地方就沒感覺熱氣,直徑約五公分(跟一圈咒劃圈的大小差不多,熱氣跑動同中指劃圈)。一圈咒看左大腿內側二公分大的靜脈曲張,左腳底前三分之一外側有熱氣繞圈跑動。兩眉通過眉心的一橫線會痠。無形針看兩耳翳風穴,脖子像被掐住,呼吸緊。由閉目張開眼,看到掌光照過膝蓋,兩腳膝蓋上有一圈像夕陽的黃色光,約拳頭大,左膝蓋的光有細線般的網絡,右膝蓋的光則無。多次聞到檀香味。
這位同事是相處很自在的朋友,剛接受療養雖然對精神治療法陌生,解說後她能領悟、信任,放心接受療養,且歷經種種反應而無疑心的持續療養,並配合要求靜心而坐,專注療養,耳不旁聽、口不言語、眼不張望,一開始張著眼接受療養,會哈欠想睡,告訴她可以閉目養神沒關係,之後都會自然的閉目養神,許多特別的感應張眼時會感觸到,閉眼時感觸更靈敏。上身左右自然舒適的擺動,可以調節自律神經,平衡左右,鬆弛肌肉筋骨,放鬆心情。102年2月曾為朋友的女兒療養,她也自然產生上身左右擺動如鐘擺的律動,幅度更大;她發病時狀如感冒,前額痛、嚴重眩暈、兩耳耳鳴、耳悶塞、腸胃不適,躺下較好些,坐起或站立就會暈得很不舒服,療養反應是嚴重的風邪、寒邪,是外在環境風扇、冷氣、冬寒等侵入,積累成病。求佛水、吃布丹、精神療養,並用醫學治療,約莫一個多月就穩定的痊癒了,也回到職場繼續工作。她的療養經歷留待後續。二人一火邪一寒邪,一個內發,一個外感,症狀有類似的地方,腦波及核震檢查都正常。
同事的療養期很長,歷經春夏秋冬,在精神療養後,經絡打通,氣穴、毛孔開張,代謝強化後,對風、寒會更敏銳,須避開受風受寒,時時叮嚀她避免冰冷飲食,注意冷氣,但夏日炎熱,想吃冰、吹冷氣很難斷絕,口慾可以靠意志力克服,冷氣可以避開對頭臉直吹,不要開太冷。如果夏季沒有節制冰、寒飲食,寒害蓄積在體內,冬季再加外在風寒入侵,內外交迫就會發病,因此「抗寒」是漫長的路,意志需要很強的忍耐力。還有早起空腹可以喝一杯熱開水,順喉嚨而下的熱氣、熱度會通達內耳,溫暖內耳,增進耳內循環,這是我自己100年四月兩耳耳鳴後,種種經歷的一項親身經驗;耳鳴起因風邪、溼邪、寒邪氣竄入兩耳,至今兩耳仍有不同頻率的耳鳴,但聽力很好,醫生看聽檢數據的說法是:比二十歲的年輕人還要好。種種經歷也留待將來詳敘。
有些宿疾要經歷較長時間的復原歷程,今年療養好了,明年會再復發,相同症狀會再出現,這時再持續療養,能夠獲得持續改善,直到穩定的痊癒。
有些病症的療養歷程我會詳做紀錄,以便後續觀察與追蹤,研思起因及好轉脈絡,也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,能啟發醫學全人治病的思維,造福患者,而不僅是在分科分門中,顧此失彼,或忽略病根。
「醫疾有真誠,無形佛顯靈。」本真誠之心而嚴守聖訓戒規,無形護法慈悲靈感,不只玄妙,更具體可見,足可印證「廿字真言盡玄微」,正氣解災救苦真實不虛。佛法固然變化奧妙無窮,還是要保持平常心,才能在平凡的真實裡保有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