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6期 腿腳疼痛行走困難之療養
文 / 吳鳳凰
一○六年4月,被暱稱大嫂的寶玉因摘地瓜葉不慎跌倒,右手拇指第一關節骨折,打石膏一個多月,石膏拆掉後,右手腕及拇指還是浮腫,也比較無力。跟她療養時自頭部先看起,往後背督脈及膀胱經順勢而下,至前胸膻中穴與後背脊骨相應的位置,反應寒冰氣很重,寒冰氣出持續許久未減弱,轉看前胸時臟器、經脈同樣有沉重寒氣,之後療養拇指,她手掌、拇指反應微微持續顫抖。氣自頭部往四肢疏通,逐出寒氣濕氣,再著重拇指的療養,氣血通暢,增強癒合功能,她回家之後,浮腫消得很快,拇指的力氣也增強了。
7月8日右手腕及拇指不浮腫了,但骨折的地方恨痠,再次療養時她感覺到右手到拇指都有氣在跑動,療養完畢,拇指骨折的地方比較不痠了,原本眼睛澀有異物感,眼穴一併療養後轉為舒服而較無異物感。之後再續看二次,拇指痠持續改善漸臻復元。
到12月時,在左臀上膀胱經的胞肓穴痠痛。寒濕侵犯經絡,會造成如坐骨神經症一般的痠痛,甚至走路困難影響行動,風寒濕重可以三指無形針按住穴點,驅風濕逐寒氣,當以三指無形針微施力按住痠痛的胞肓穴點時,真氣往下打通,痠軟感由胞盲穴一直延伸到大腿外側膽經,療養畢,微使力拍打她兩腿外側,感觸到她的肌肉堅硬無彈性。看完痠痛點好很多。
間隔十五日後再次療養,痠軟感一樣由胞肓穴延伸到大腿外側膽經,胞肓穴點感覺痠到骨子裡去,療養畢,微使力拍打她兩腿外側,肌肉及筋已比上次柔軟有彈性。此外,胞肓穴跟膀胱有密切關聯,有補腎強腰、通利大小便的功能,可改善頻尿與便秘,此穴的痠痛治好了,頻尿也同時改善了。
經絡痛檢驗不出病因,止痛藥不能治本,風濕寒日積月累久了,痠痛轉為麻木痺症,甚至形成肌肉無力萎縮,治療起來十分吃力。所療養過在左右臀上膀胱經的胞肓及秩邊穴痠痛,甚至延伸至大腿下膀胱經及大腿外側膽經痠痛的,案例多,包括我自己經歷過同樣的痠痛、木痺,經驗豐富,因此對他人講述症狀時,一聽就懂,知道療養重點如何掌握。
一個人因腳腿痠痛走路艱難時,會畏懼多走路,但是愈不走路活動,氣血循環會更差,風寒濕更難疏泄出來,會趨向惡性循環,唯有勉勵自己保持活動,才能扭轉惡化,維持較優良的活力。寶玉大嫂是勤勉勞動的長者,七十五歲了,即使手受傷,腳行動吃力時,同樣維持活動,勞動一些農作,到佛堂清掃環境,為大家烹煮飲食。一○七年1月19日,感冒幾日,咳嗽不停,嗜睡畏寒,還到佛堂做年前大掃除,因無胃口,中午沒吃飯,回家後血糖降到30多,眼睛翻白,人已幾近昏迷,被親人發現後緊急送醫,在醫療妥善的照護下,隔日出院。之後請二份萬靈丹給她吃,補元氣、通氣血、清餘寒、去濁濕,人的精神好了,左臀胞肓穴的痛點也好了,腳變得輕鬆,走路運動時可以健步如飛。
佛常說:人有一份虔誠,佛有一真實感應。寶玉老人家自謙沒有學識,就只會一些勞作的事,把自己擅長的勞作做得勤勉歡喜,同樣沐浴在佛光裡,而有無形的庇佑。
附帶一提,膻中穴是上氣海,可以調解人體全身的氣機,氣虛、氣滯瘀血、胸悶胸痛、心情憂鬱、呼吸困難、心律不整,都可運用無形針隔空針此穴,治病之外還能使心情愉快,增強免疫力。曾療養一位年輕女大生,有運動後胸悶氣短症狀,無形針隔空針任脈膻中穴,她反應在後背督脈與膻中穴相應位置的脊椎,感到很痠快受不了;也曾在療養他人後背督脈時,與前胸膻中穴相應位置的脊椎處,除了有痠軟反應,前胸也有胸悶、痛的反應;包括我自己,曾經在遭受寒傷侵害最嚴重的時候,胸悶的同時也反應後背脊椎相應區有悶痛感。
膻中穴與後背脊椎有相應氣道,三指無形針精氣神皆備,超出有形針治,隔空取穴注氣直入,前後透達,暢通其道,深藏臟腑內部的風寒濕熱等邪氣也能驅趕而出,達到前後一體療癒的奇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