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5期 有始有終護道真 有始有終護道真,無牽無掛回本根
文 / 吳鳳凰

陳久曾道長是大家所敬佩的長者,民國六十五年左右皈依  無形古佛至今,護教行道近五十年,一刻不曾離道,心心念念唯有  師尊,凡事以佛堂之事為第一優先考量,佛堂要誦經、要上供必定到,清晨四點多早起,六點多與太太董敏便抵達凌雄寶殿,幫忙升旗,執事呼禮。早年腳力方便時都會參與灑淨,數十年如一日,早出晚歸,風雨無阻,持之以恆付出自認微薄的力量護持道壇。正是如此專一堅貞的精神,廣獲同道們的敬佩。

隨著年歲的增長,身體機能不免衰退,近二年來陳老腿力較差,必須拄著手杖行走,主因在右腳膝蓋的痼疾,四十多歲時就有的痠痛毛病,曾被針灸卻在腿部落下另一個病症,被針傷的地方時感氣血堵塞,凝成一團,而在十多年前右膝痠痛被以不當的療養方式用力搥打,造成腫脹疼痛,腫脹消退之後,膝部又加一層內傷,此後就不能參與灑淨了。一趟灑淨需走四十分鐘,上下樓梯多,只能退捨,而守在乾道二樓開燈、開門,護著灑淨路線。

儘管高齡九十六,拄杖行走略有不便,每逢凌雄寶殿誦經日、上供日,依舊清晨五點多出門,六點多到佛堂,進光殿誦經或上供,跪拜行禮不含糊、不躲懶。近二年來雖因肺疾服藥、就醫多受了一些辛苦,陳老對  師尊的崇敬與信賴不減分毫,與頗有耐性的主治醫師分享他的信仰,津津樂道,相談甚歡。

112年7月發燒住院,幾項醫學檢查,發現五臟功能各方都有點狀況,到醫院就診的頻率變多,通常很快便可返家休養,夫妻倆如往常一樣護持佛堂,灑淨、上供、誦經不缺席,直到11月25日至27日佛堂為道友誦經祈福消災,他還進光殿唸經,那時住在佛堂夜晚血氧曾不穩定,下降到五十幾,幸虧道友多方幫忙,有驚無險,圓經才返家。

12月7日清晨5點多太太董敏發現他沒有像平日一樣起床上廁所,叫不醒,血氧降到五十多,送上救護車,血氧持續下降到三十多,隨車員說如果醒來很可能會變成植物人。到醫院後醫生說要插管,插管若不行就要氣切,董敏沒答應做氣切,之後清醒,還能吃點早餐,看似正常,醫護則說雖然看似正常,但可能隨時要搶救,當日六點與董敏師姐通電話,陳老跟我說上二三句,聲音宏亮。

12月8日上午馬治國道友到醫院探視,帶餛飩湯去,陳老還喝了些餛飩湯,從拍攝的影片看起來,斜坐椅上,面有病容,元氣虛弱,只能以手示意。下午我從佛堂求了廿字蓮花水帶去醫院看他,三點到病房時,陳老端正坐在椅上,鼻子掛氧氣管,氣色、精神都好,面帶笑容,舉起右手打招呼,開口第一句話是:「吳老師我要走了」,聲音清楚宏亮,元氣足,神色自然,感覺沒什麼事。聽陳老這一句話,我便放心了,不是對病情的放心,是對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放心,是一位始終信佛敬佛的長者輕快的道別。

幫他療養,他端坐椅上四十多分鐘,如同在佛堂時幫他療養的情景一樣,看到那個部位,都能回應與感觸,療養完陳老自椅上站起肅立行禮,堅持要做到禮貌,之後扶著床欄站了一會兒。在病房一個多小時,陳老很開心,左手緊牽著兒子的手跟我介紹,一再要兒子說謝謝,講話有條理,頭腦很清楚,是從昏迷清醒之後最好的狀態。

這次住院急救,醫生評估他的狀況,已經跟家屬說明:可能這一二天就會走,通知孩子們回來看他。因此臨終之前,心理建設與後事安排必須思考面對。

8日晚上也許不舒服有點吵鬧,吃安眠藥後,到9日都醒醒睡睡,沒有進食。10日馬鳳翎道友帶自己做的蒸蛋去探望,陳老都吃完,11日再送去蒸蛋,只吃兩小口,就不再進食了。12日唐梅芳道友下午一點多帶蛋糕去醫院探望,陳老睡醒看到她便對她微笑,梅芳師姐逗逗他開心,問陳老等出院我們再來喝一杯,用手勢比了一下舉杯,他只是微笑沒有回話,再問他要吃蛋糕嗎?他回說「好」,餵了一口蛋糕,他說「冰的」,董敏師姐拿另一個沒冰過的蛋糕給她餵,餵了一口,陳老說「好了」,便躺下睡覺,感覺陳老有些累,其他還算正常。

住院期間,馬治國道友每日帶早餐到醫院,一方面持續關注陳老的病程,一方面關懷董敏師姐,陳老若是睡醒,張眼看見馬治國,便對著他微笑。

15日上午我再次到醫院看陳老,美華、如蘋、鳳翎師姐、馬治國道友同在病房,他口罩氧氣,緊閉眼睛,但意識清楚,與他說話,他轉轉眼珠、動動眼皮、微微點頭做回應,伸腳跨欄想要下床。本來陳老有重聽,這日和他講話,不需要提高音量,他便能適時回應。

幾日來,董敏師姐在陳老清醒時已分次把一些心願及後事安排都問清楚了,陳老表示不回大陸老家,要到靈山殿,一切從簡。

17日已停止注射抗生素和營養劑,一直昏睡不醒,醫生測試眼睛也沒反應,肢體也不亂動了,醫生表示可能就是這一兩天走,陳老最喜歡的主治醫生也在床畔告訴他:這個身體用很久了,器官都壞了不能再用了,回去你們師尊那裡,換一個好身體。

家屬與醫護都做好了準備,護理師幫他更換好衣服,但陳老卻還有一點意志撐著,大家不得其解,兒子突然想到是不是還掛念大陸老家的親人,開視訊讓陳老的弟弟、妹妹親人們與他說說話做個告別。18日清晨四點董敏師姐看到陳老手掌突然一直腫起來,叫護理師來看,護理師幫他按摩手掌,接著手腳震動後鬆弛,便往生了。本來兒子預算早晨先回台北開會,再回醫院,陳老安心離去時,兒子還在醫院,適時陪伴著母親送走父親最後一刻,支撐著母親永別至親的脆弱心靈。

在護持道壇的修為上,陳老不曾有過「退休」的念頭,拄著手杖也是奮力爬樓梯,一手緊抓扶手,一手力撐手杖,一步一階,緩緩穩穩地登上三樓,參與上供、一起誦經,儘管心肺功能衰弱,爬樓梯會喘,腳痠手痛,從不喊辛苦,不抱怨,也不表現愁容,只想著有什麼事是他還可以做的,他就要幫忙做。

皈依前右腳膝蓋就有老毛病,皈依後兩次被不當的方式傷到腳,落了病根,但不減對  師尊的崇敬與信賴,他了解那是人的問題。陳老時常運用  師尊的法門為自己療養,維護了行動功能與身體機能,高齡九十多歲還能自理,行走、跪拜、誦經。

陳老享耆壽九十六歲,活到老做到老,真正實踐有始有終,即使臨老負擔一些病症辛苦,仍然滿懷歡喜感恩師尊保佑他,只有二次因故不能盡到心意而難過落淚,一次是回大陸老家探親,買一袋糖橘要帶回來拜師尊,結果出關被攔下,沒能帶回來上供,紅著眼眶說起此事落下淚來,還慎重向師尊稟報致歉;另一次是110年農曆4月21日 師尊無形古佛聖誕,因疫情嚴重,為避免群聚,暫停誦經,只維持少數人上供,陳老因為沒能誦經為  師尊賀壽感到難過而落淚,對師尊的崇敬有如孩子的孺慕之情。

皈依之初曾有肝病,在佛堂看好了,經道友介紹締結良緣,小二十歲的妻子照顧陳老十分周全,尤其退休之後,妻子開車載著陳老往返佛堂,夫妻倆同進同出,佛道之路為伴共修,精進向前。

修行的福氣可見於臨終,親人曾算命說陳老這年會失智,救護車人員說他醒來很可能會成為植物人,而我們看到的陳老智力健全,很快清醒,道友們去看他都報以微笑,該交代的事都交代清楚了,想告別的親人都好好道別了,緊牽著兒子的手滿心歡喜,是對兒子「道愛」,疼愛的女兒得空便回來陪伴。住在單人普通病房,親人隨侍在側,道友隨時探望,貼心的醫生早晚到病房查看,護理人員多方幫忙,溫暖的臨終,安心回歸自然。
 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848
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