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6期 心為主宰,修道先修心 【明德聖訓‧光訓釋義】
 心為事物之主宰,修道先修心
 釋義 / 吳鳳凰


民國63年農曆3月13日酉刻光訓

    甲寅年三月十三日酉刻
無形古佛  諭乾坤賢諸子:
    三日真經果真誠,氣出白光浩然昇…風柔柳垂堤,絲絲春雨綿,禾苗皆茂盛,世間福田耕,有情大千眾,尋道樂心窩…
    吾與諸眾云道修心,單云心字也:修道先修其心,心為靈臺之本,為事動之源,凡一切意念,皆出於心,實為事物之主宰。吾人向善或從惡、或貪安逸、或想高官榮華、或謀算各事、或有決心、或知難而退、苟且因循、或破釜沉舟、或朝夕廿字、或立願宏道渡世等,一舉一動無非出之於心。故曰萬事萬物由心作主,所謂吾廿字圍心,其理一也。吾常以廿字一心而勉眾,尤望諸弟子,為虔、為誠、為敬,凡敬於事,必慎重而為之,虔於心,必專不苟,誠意於心,態度溫和,不剛不躁,如此為修道之基也。乾坤諸賢,皆是夙根深厚,好自為之,登彼岸,可居極樂之鄉,慰哉樂歟!

 
釋義:
此篇光訓是民國六十三年季春月,為鄒信女誦經祈福,圓經所示之光諭,三日真經功達至誠,鄒信女得以破險關、免沉疴。光訓首先勉勵大眾,在世間多耕福田,多聞佛音,多做仁與慈,宜醒不切實際的黃粱夢,早日尋道,行於光明大道而快樂心田。

訓中,  師尊無形古佛與大眾說明道及修心,單就「心」這一字多加細述:修道必先修心,心是靈臺的根本,掌控所有的意念,是事物觸發、變動的本源,凡是一切想法、關注都是出自於心之所動,所以心支配控制著所有事物的作為。

我們人想要向善道或做惡事,要貪圖舒適安樂或追求做大官享榮華,要籌謀計劃各類的事,或是有堅定的心志,或者遇到困難就後退,敷衍草率不想改進,或是可以義無反顧果斷的做事,還是早晚都心繫廿字,立下志願宏道度世等等,所有想法的每一個言行舉止,根本都是來自於心的主宰,由心去驅動。所以任何事物都是由心來做主,是  無形古佛所說的「廿字圍心」,相同的道理;廿字環繞一心,心不離廿字,一舉一動都以廿字為準則而做思考與行動,如此便能把心修好,而能前進大道。

無形古佛說明自己常以「廿字一心而勉眾」,「廿字一心」是在廿字的修持上專一無二,全心全意依奉廿字。除了勉勵大眾一心行奉廿字,  無形古佛更期望弟子們,做到「虔、誠、敬」,為人處事恭敬有誠意,大凡做事存恭敬之心,就會慎重去做,不敢懈怠,能虔心必然專一不隨便;心意真誠,態度會溫和,不頑固不通也不暴躁擾動,能如此修心則是修道的根基。

訓末,  無形古佛提點:諸賢弟子們都是過去根基深厚的人,應當自己妥善掌握好自己的心,奉行廿字而修道,將來喜登蓮花勝境,可以長住於極樂天鄉,暨欣慰且歡樂。
 
天德聖教凌雄寶殿 版權所有
Copyrigh © Tian-de Ling Xing Holy Grand Hall
瀏覽人數:
今日瀏覽人數:
4572874
50